——哈佛学子、美国副总统戈尔
事情既然如此,就不会另有他样
面对残酷的现实,只要还有任何可以挽救的机会,我们就应该奋斗。但是,当我们发现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时,我们就应该坦然地接受不可更改的事实。只有如此,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
许多残酷的现实是我们无法回避、无法选择和无法改变的,我们必须学会坦然接受。接受无法改变的现实,不是逆来顺受,也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一种积极的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可能事事顺心,处处如意。倘若终日因为那些自己根本不可能改变的客观环境而怨天尤人,就根本没有办法也没有时间感受那些原本属于自己的快乐,更不用谈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兴趣了。因此,不管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要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就应该对自己表示满意,并尽量享受其中的乐趣——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种冷静、豁达和务实的态度尤为重要。
对于一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路考虑:这个世界原本就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的特长、阅历等都有所不同,所以人真的没有必要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差而讨厌自己,因为自己的身上一定还有许多别人所不具备的能力或特长,只是暂时没有发现或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施展罢了;如果懂得接受自己,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懂得理解和尊重客观现实,就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同时,也可以在这条道路上体验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拿破仑·希尔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有一天,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密苏里州西北部的一间荒废的老木屋的阁楼上玩,当他从阁楼上爬下来的时候,先在窗栏上站了一会儿,然后往下跳。他左手的食指上戴着一个戒指。当他从阁楼上跳下去的时候,那个戒指勾住了一根钉子,把他整根手指拉脱了下来。他尖声地叫着,吓坏了,还以为自己死定了,然而他活了下来,但却因此永远地失去了一个手指。他是一个非常坚强的孩子,在他的手好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为这个烦恼过。再烦恼又有什么用呢?他接受了这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后来,他几乎根本就不会去想,他的左手只有四个手指头。
长大后,拿破仑·希尔碰到一个在纽约市中心一家办公大楼里开货梯的人,拿破仑·希尔注意到他的左手被齐腕砍断了。拿破仑·希尔问他少了那只手会不会觉得难过,他说:“噢,不会,我根本就不会想到它。只有在要穿针的时候,才会想起这件事情来。”
令人惊讶的是,在不得不如此的情况下,他们差不多都能很快接受任何一种情形,或者使自己适应,或者整个忘了它。
拿破仑·希尔常常想起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一家15世纪的老教堂的废墟上刻的一行字:事情既然如此,就不会另有他样。
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顺心事,它们既然已经是这样,就不可能是那样。我为什么就不能坦然地去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事实呢?为什么非要把自己弄得焦虑万分,甚至濒临精神崩溃的边缘呢?
布斯·塔金顿在60多岁的时候,视力减退,一只眼睛几乎全瞎了,另一只眼睛也快瞎了。他最害怕的事终于发生了。
塔金顿对此有什么反应呢?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还能觉得很快乐。甚至还能运用他的幽默感。当那些最大的黑斑从他眼前晃过时,他却说:“嘿,又是老黑斑爷爷来了,不知道今天这么好的天气,它要到哪里去?”
塔金顿完全失明后,他说:“我发现我能承受我视力的丧失,就像一个人能承受别的事情一样。倘若我五个感官全丧失了,我想我还能继续生活在我的思想里。”
为了恢复视力,塔金顿在一年之内做了12次手术,为他动手术的就是当地的眼科医生。他知道自己无法逃避,所以惟一能减轻痛苦的办法,就是爽爽快快地去接受它。他拒绝住在单人病房,而住进大病房,和其他病人在一起,他努力让大家开心。
动手术时他努力地往好处想:多好呀,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可以为像人眼这么纤细的东西做手术了。
一般人如果要忍受12次以上的手术和不见天日的生活,恐怕都会变成神经病了。可是这件事教会塔金顿如何忍受,这件事使他了解,生命所能带给他的,没有一样是他能力所不及而不能忍受的。
威廉·詹姆士曾说:“心甘情愿地接受吧!接受事实是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其实,当真正面对苦难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就像原本以为自己绝不能忍受失明的塔金顿一样。他在挫折与痛苦来临时坦然地选择了接受,并相信没有什么事情是他所不能容忍的。正如约翰·弥尔顿所说的,这次经验教导他“失明并不悲惨,无力容忍失明才是真正悲惨的”。
面对残酷的命运,并不等于束手接受所有的不幸。只要有任何可以挽救的机会,我们就应该奋斗!但是,当我们发现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时,我们就不要再思前想后,拒绝面对。一个人只有接受不可更改的事实,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
把苦难当作一次快乐的旅程
人生是需要经历的。当苦难悄悄地降临在自己身上时,倘若我们能够以坦然的姿态面对它,将它当作一次快乐的旅程,那么我们一定会收获一个美满成功的人生。
台湾作家林清玄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上帝看见农夫的麦子硕果累累,顿时感到很开心。农夫见到上帝却说,这么多年来我从来都没有停止祈祷,祈祷年年不要有风雨、冰雹,不要有干旱、虫灾。可是,不论我怎样祈祷总不能如愿。农夫突然吻着上帝的脚说:“无所不能的主呀!您可不可以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大风雨、不要烈日干旱、不要有虫灾?”上帝说:“好吧,明年一定如你所愿。”第二年,因为没有狂风暴雨、烈日与虫灾,农夫的田里果然结出许多麦穗,比往年的多了很多,农夫兴奋不已。可等到秋天的时候,农夫发现麦穗竟全都是瘪的,没有什么好籽粒。农夫伤心地问上帝:这是怎么回事?上帝告诉他:因为你的麦穗避开了所有的考验,才变成这样。
一粒麦子,尚离不开风雨、干旱、烈日、虫灾等挫折的考验,对于一个人,更是如此。
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不谬。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短短几十年的时光,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
如果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淘汰不了劣者,筛选不出强者,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总会欣然发现,点燃自己灵魂之光的,往往正是一些当时被视为磨难和困苦的境遇或事件。一个完美的人生,真的需要历练。
哈佛心理学教授认为,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也许,每件事情都没有最差的情况,关键是我们如何去看待它。这个世界总会有阴暗面,一缕阳光从天空照下来的时候,总有照不到的地方。如果我们的眼睛只盯在黑暗的角落,抱怨世界的黑暗,那么,我们将只会得到黑暗。
与其选择悲观抱怨,不如选择乐观积极,如果我们不能改变环境,至少可以改变自己对待事情的态度。就好像我们无法左右今天的天气是阴雨连绵还是阳光普照,但我们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情,是选择一个微笑,还是选择沉沦。当我们为此作出了一个选择后,后面的事情往往就是我们心态的一个折射和延续。
我把生活比做一道大餐,充满酸甜苦辣各种味道,吃什么都是自己的选择,没有人强行往我们的嘴里塞东西。选择什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什么滋味。选择乐观得到开心,选择倒霉得到糟糕,选择消极得到失败……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心态是我们应对各种人生遭遇的态度反应,好的心态有助于成功,差的心态只有毁灭自己。
张华是深圳资深的品牌策划专家,他曾经是一名英语教师,在上世纪80年代,这可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职业。可是,他却在大家的一片羡慕声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费去留学。
在今天,放弃稳定工作自费留学的事情或许时有发生,但是,在当时,他的这一举动让很多人难以理解。当面对来自家人、同事、朋友的一片反对声音时,他说:“我很欣赏《钢铁是怎么炼成的》里的一句话:‘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回顾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就想找寻这样的一种感觉,所以,我要去多经历,在一个新的世界,建立一个新的起点。”
留学生活是相当艰苦和清贫的,不会像在国内,有家人照顾,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在国外,一切得靠自己双手创造,为了能更好地生活和学习下去,张华常常需要付出比别人多一倍的努力。
站在今天的位置,张华回首当时的经历,面带微笑,说:“在国外的时候真的很穷,我记得是坐了七天七夜的火车过去的,吃的是方便面,整个人都变得浮肿……经历真的是最好的财富,我现在体会到了这笔无形的财富。”
那时的情形张华依然历历在目,但那份经历却磨练了他的意志,让他得到了一个特殊的人生经历,这是用金钱所无法买来的。他现在的事业做得很成功,其中当然也会碰到困难,可再大的困难,只要想想留学那段艰苦的岁月,相比之下这点困难实在算不了什么。
经历就是一笔财富,这笔财富是别人给不了的,也是其他人无法模仿的,更是固守在一个小天地里得不到的。
每一次经历就是一次认知水平的提高,一次人生阅历的丰富。经历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笔财富,它能让我们开阔视野,明白事理,懂得生活,升华人生。积累的越多,人越成熟;经历的越多,生命越深厚。丰满的人生就是依靠丰富的经历铸就而成的。
经历,也许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痛苦、失落和遗憾,但就是因此,我们的毅力也会因痛苦的磨炼而坚强,思想也会因碰撞的触动而深邃,心灵也会因生活的砥砺而净化。
经历过失败,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成功的机遇;经历过痛苦,我们才更懂得怎样去创造快乐;经历过失去,我们才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所爱;经历过病残,我们才更懂得享受精神的收获。同时,我们也学会了许多生活的经验,学会了如何承受压力,怎样勇敢地面对困境,走出自我的浅薄,走出忧愁的叹息,走出厄运的阴影,去迎接风雨,学会了怎样在磕磕碰碰、坑坑洼洼中站稳,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拥有的幸福和失去的珍贵。
往往,人越是身处困境、遭受痛苦和不幸,越能激发激情与斗志,从而成就一番人生的事业。
从古至今,大凡事业有成者几乎无不经历过痛苦的历练和折磨,这正应了古人说的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司马迁“辱受宫刑面不辞”,发愤著书,终于写成《史记》这样的旷世之作。丹麦的安徒生一贫如洗,全家睡在一个搁棺材的木架上,他常常流浪在哥本哈根的街头巷尾,但却成为世界文坛的名流豪杰。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出身贫寒,当过学徒卖过报,吃上顿没下顿,但却百折不挠,发现了电池感应定律。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大学,17岁时得了伤寒和天花,这之后肺炎、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又接踵而至;26岁时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路上也屡屡不顺。在这种境遇中他与命运顽强搏斗,终于意志战胜了种种伤痛,在乐曲创作事业中,他的生命重新沸腾了。
人,往往是在经历很多事情之后才一步步地走向成熟的。一个人只有不断经历,不断尝试,才能不断成熟,不断完善。
单一只能意味着平庸和浅薄,多一份经历你就会多一次磨炼,也会多一次积累经验的机会。一次经历就是一份财富,让你受益终生。
有位哲人曾说:“我的一生是富有的,因为我都曾经历过。”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带着这份昂扬的斗志去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从而变成为一个真正富有的人。
失败并不可怕,幸福要靠自己争取
失败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真正可怕的是我们面对失败所表现出来的消极态度,它对我们的人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你想摘取成功的桂冠,那么首先必须战胜自己的懦弱心理,告诉自己:失败只是暂时的,成功得靠我们自己去奋斗、去争取!
在漫长的人生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挫折与不幸。但是,由于人们对待挫折与不幸的态度不同,所以命运也就有所不同。当失败来临时,你看似聪明地选择了逃避,那么你的人生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相反,面对人生困境,你没有被吓倒,你依然昂首挺胸,骄傲地向前迈进,那么你便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当挫折再次找上你时,你仍然保持勇敢的姿态,用自己的智慧与坚忍迎接它,那么相信成功总有一天会属于你,相信幸福也会悄悄地来到你的身边。
所以,我们说,失败并不可怕,幸福是靠自己争取的。
很多哈佛学生都听说过桑德斯上校的故事:
桑德斯上校是“肯德基炸鸡”连锁店的创办人,他在65岁时才开始从事这个事业。因为他身无分文且孑然一身,当他拿到生平第一张救济金支票时,金额只有105美元,内心实在是极度沮丧。他没有抱怨社会,也未写信骂国会,仅是心平气和地自问:“到底我对人们能做出何种贡献呢?我有什么可以回馈的呢?”随之,他便思量起自己的所有,试图找出可为之处。
这时,一个念头浮上了他的心头:“很好,我拥有一份人人都会喜欢的炸鸡秘方,不知道餐馆要不要?我这么做是否划算?”随即他又想到:“我真是笨得可以,卖掉这份秘方所赚的钱还不够我付房租呢!假如餐馆生意因此提升的话,那又该如何呢?假如上门的顾客增加,且指名要点用炸鸡,或许餐馆会让我从中提成也说不定。”
好点子固然人人都会有,但桑德斯上校就跟大多数人不一样,他不但会想,且还知道怎样付诸行动。随之,他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每家餐馆:“我有一份上好的炸鸡秘方。如果你能采用,相信生意一定能够提升,而我希望能从增加的营业额里提成。”
很多人都当面嘲笑他:“得了吧,老家伙,若是有这么好的秘方,你为什么还穿着这么可笑的白色服装?”这些话是否让桑德斯上校打退堂鼓呢?丝毫没有,因为他从来就不害怕失败,所以,他从不为人们的拒绝而难过不已,反倒是想方设法修正自己的说词,以便能够更有效地去说服下一家餐馆。
后来,桑德斯上校的点子最终被接受。可是,你知道他先前被拒绝了多少次吗?整整1009次之后,他才听到第一声“同意”。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他驾着自己那辆又旧又破的老爷车,足迹遍及美国每一个角落。困了就和衣睡在后座,醒来便逢人诉说他那些点子。他为人示范所炸的鸡肉,经常就是果腹的餐点,往往匆匆便解决了一顿。
为什么桑德斯上校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呢?因为他在被拒绝了无数次后依然没有选择放弃,因为他从来就没有被别人的嘲笑所吓倒,因为他在极为困难的处境里依然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行。他的成功不是上天赐予的,他的成功是靠自己的坚强毅力努力得来的。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因为无法忍受失败的痛苦而选择了放弃。其实,很多时候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放弃之心。当我们放弃了继续下去的勇气时,也便放弃了成功的希望。当我们选择了坚持,并且以大无畏的精神前行时,成功便在不远的前方,美好的未来便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14岁时安东尼来到美国,因为他从7岁起就跟着师傅学裁缝,所以到了美国之后,很快他就在一家裁缝店找到了工作。
到了18岁时,安东尼决定要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店。
于是,他和弟弟及其他合伙人共同买下了一间礼服店,他更是信心十足地把所有的积蓄都投资在这里。但是,接下来发生的许多事情,却不断地考验着安东尼开店的决心。
先是在即将开业的前一天晚上,被小偷偷走了将近八万美元的存货;接下来他再度进的货,又在一场意外大火中付之一炬。
后来,他才发现保险经纪人欺骗了他,根本没有把他支付的保险费支票交给保险公司,所以这场火灾等于没有保险。
更惨的是,可以证明公司存货内容和价值的一位重要证人,却正好在这个时候去世了。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安东尼实在无法忍受,他决定到别的裁缝店工作。但是,过了没多久,他渴望拥有自己事业的欲望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
于是,他再次鼓起勇气,开了一家裁缝兼礼服出租店。这一次,他决定多采纳别人的意见,但在大方向上他依然坚持自己做决定。因为,他始终相信:如果自己因此跌倒了,那是他让自己跌倒的,但是如果他站起来了,那也是他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的。
因为安东尼坚持着这个信念,所以不久之后,他的“法兰克礼服出租店”终于成为底特律的知名店铺。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常常习惯于抱怨别人,抱怨命运的无情,孰不知,命运对于每个人都是非常公正的。可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会有失败者与成功者之分呢?因为他们对待困难的态度便决定了自己的人生命运。
当你的人生非常失败时,不妨学学安东尼,不要怨天尤人,这是无济于事的,你应该凭借自己的力量站起来,因为失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幸福美好的愿望是要靠我们自己来落实的。倘若你不敢直面人生的苦难,选择了逃避,却又躲在空想的殿堂里不肯露面的话,那么属于你的恐怕就只有悲哀了。
哈佛学子爱默生说:“伟大的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拥有常人没有的坚强品质。不管外部环境坏到何种程度,他的希望仍然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最终克服障碍,以达到所期望的目的。”
所以,请记住:跌倒了再爬起来,就不算失败。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一个夏天的下午,一位饱受烈日暴晒之苦的人,汗流浃背地拎着两大盒领带,疲惫不堪地走在香港尖沙嘴旅游区的洋服店一带兜售。他已经辛苦地奔跑了一个下午,跑了十几家店铺,却一点收获也没有。当他又走进一家洋服店时,那个洋服店的老板正十分殷勤地跟一位顾客在说话。他不知道别人在做生意时,是不准他人打扰的,便拎着领带走进了店里。洋服店的老板像见到瘟神一样,恶狠狠地把他赶了出去。他见到自己像要饭的乞丐一样遭人呵斥,被人驱赶,一种百感交集的酸楚涌上心头。没有人来抚慰他,帮助他,他以最快的速度擦去不断夺眶而出的热泪。但他丝毫没有打退堂鼓的意思,他独自舔着流血的伤口,依然重新展露出笑颜,继续走街串户,兜售领带。由于他不怕失败,对事业有着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终于为自己拼出一个美满幸福的人生——成为商场上的一个大赢家。他就是海内外知名的领带大王——香港“金利来”集团主席曾宪梓。
哈佛心理学教授认为,失败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失败其实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面对失败所表现出来的消极态度,它对我们的人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你想摘取成功的桂冠,那么首先必须战胜自己的懦弱心理,告诉自己:失败只是暂时的,成功得靠我们自己去奋斗、去争取!
学会忍耐,感谢折磨你的人
如果我们总是不分是非曲直,话不投机就动辄发火的话,既会伤害他人,又会伤害自己,同时还会让别人觉得你没有涵养。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为人处世要低调一点,凡事学会克制与忍耐,加强自己的修养,随时注意克制自己的怒气,心平气和地与人相处,以理服人。
在生活中,很多人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胡乱发脾气。这种做法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它不仅不会使事情得以圆满地解决,而且还会使自己变得更加暴躁更加情绪化,长此以往对工作和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呢?我们应该学会忍耐,感谢那些带给自己磨难与不幸的人。
刘询被分配到一个海上油田钻井队工作。刚上班的第一天,领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时间内登上几十米高的钻井架,把一个包装好的漂亮盒子拿给在井架顶层的主管。刘询抱着盒子,快步登上狭窄的、通往井架顶层的舷梯,当他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时,主管只在上面签了名就让他送回去。于是,他又快步走下舷梯,把盒子交给领班,而领班也是同样在上面签了名字,然后让他再次送给主管。
刘询看了看领班,犹豫了片刻,又转身登上舷梯。当他第二次登上井架的顶层时,已经浑身是汗,两条腿抖得厉害。主管和上次一样,只是在盒子上签下名字,又让他把盒子送下去。刘询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转身走下舷梯,把盒子送下来,可是,领班还是在签完字以后让他再送上去。
刘询心里感到非常气愤。他尽力忍着不发作,擦了擦满脸的汗水,抬头看着那已经爬上爬下了数次的舷梯,抱起盒子,步履艰难地往上爬。当他上到顶层时,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了,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他第三次把盒子递给主管,主管看着他慢条斯理地说:“把盒子打开。”
刘询撕开盒子外面的包装纸,打开盒子——里面是两个玻璃罐:一罐是咖啡,另一罐是咖啡伴侣。刘询再也无法克制心头的怒火,把愤怒的目光射向主管。主管又对他说:“把咖啡冲上。”此时,刘询再也忍不住了,“啪”地一声把盒子扔在地上,说:“我不干了。”说完,他看着扔在地上的盒子,感到心里痛快了许多,刚才的愤怒发泄了出来。
这时,主管站起身来,直视他说:“你可以走了。不过,看在你上来三次的份上我可以告诉你,刚才让你做的这些叫作‘承受极限训练’,因为我们在海上作业,随时会遇到危险,这就要求队员们有极强的承受力,承受各种危险的考验,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完成海上作业任务。很可惜,前面三次你都通过了,只差这最后的一点点,你没有喝到你冲的甜咖啡,现在,你可以走了。”
刘询在无法忍受领导的折磨时毅然选择了离去,孰不知自己马上就可以喝到冲好的咖啡。的确,忍耐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忍耐压抑了人性。但是,成功往往就是在你忍耐了常人所无法承受的痛苦之后,才出现在你面前的。千万不要只差那么一点点就放弃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人却能够在挫折降临时,以忍耐作为礼物来迎接它的到来。结果,幸运之神竟然悄悄地来到了自己的身边。
莉萍是一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财务主管,她一直梦想着成为总监或副总。
去年,莉萍所在公司的一位负责营销的副总离职了,这对于莉萍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因为无论是从工作能力还是工作经验上来讲,她都在销售主管之上,是公司里首当其冲的人选。然而,让莉萍深感意外的是,公司的老总在多方考虑之后,还是提升了销售主管。
面对这样的结果,莉萍异常气愤,于是在心中便产生了跳槽的想法。她向一位在国企担任高管的前辈述说了自己的想法,想听听他的意见。这位前辈告诉莉萍说:“忍耐下来,什么牢骚都不要发,不要让这件事情影响工作,静观一段时间再做打算。”后来,莉萍按照这位前辈的话,尽量控制自己的不满情绪,依然像往常一样认真负责地完成工作。
其实,在公司老总的心中,也在想方设法地平衡关系。特别是在老总看到莉萍对此事没有任何怨言依然工作很努力时,更是觉得必须要对她有个交代。半年之后,公司老总便指派莉萍去了销售业绩最好的长三角地区的分公司,职位是副总兼分公司经理。
莉萍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呢?显而易见,是忍耐让她能够理智地对待生命中的小挫折。试想当初如果她像刘询那样痛快淋漓地表达出自己的不满,那么她还能坐到副总的位置上吗?
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百行之本,忍之为上。无论我们从事的是哪种职业,无论我们身居何位,学会克制与忍耐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种低调的智慧,是每个渴望成功的人都应该学会的。
在我们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这就需要我们的忍耐与克制。纵横古今,只有能够克制自己、善于忍耐的人才能够最终成就大事,而不会忍耐的人往往会空有一个“勇”字在身。正是因为越王勾践能够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他才能够最终得以复国;如果不是蔺相如能够忍受廉颇的狂言,怎会有“将相和”的典故被人们所传颂?韩信之所以能够最终成就大业,与他当初能够忍受胯下之辱不无关系;清朝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大堂上也曾高悬着“制怒”的警言,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克制与忍耐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身处职场,如果我们总是不分是非曲直,话不投机就动辄发火的话,既会伤害他人,又会伤害自己,同时还会让别人觉得你没有涵养。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为人处世要低调一点,凡事都要学会克制与忍耐,加强自己的修养,随时注意克制自己的怒气,心平气和地与人相处,以理服人。如果没有一点克制与忍耐的精神,一味地冲动只会使你烦躁不安,不能够冷静地面对问题,这样下去,又怎么能够顺利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并取得成功呢?
我们还可以从头来过
不管我们经历什么样的挫折与不幸,不管我们承受什么样的压力,只要生命还存在的时候,便还有重新再来的机会。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与不幸。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人在陷入到生活的低谷时,便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这种做法是很愚蠢的。
哈佛心理学教授认为,不管我们经历怎样的失败,不管我们承受什么样的压力,只要生命还存在的时候,便还有重新再来的机会。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部落首领的儿子在父亲去世后承担起了领导部落的任务。但是,由于他花天酒地,游手好闲,部落的势力很快衰退下来;在一次与仇家的角斗中,他被仇家所在的部落擒获。仇家的首领决定第二天将他斩首,但是可以给他一天的时间自由活动,而活动的范围只能在一个指定的草原上。
当他被放逐在茫茫的大草原上时,他觉得自己已经完全被整个世界抛弃了,天堂将很快成为自己的最终归宿。他回忆起曾经锦衣玉食的日子,想起了自己部落辛苦劳作的牧民,想起了那些英勇的武士卖命效力,此时此刻他后悔到了极点。
他想,倘若上苍能够再给自己一次机会,绝对不会是这样一个结局。
于是,他想在自己生命的最后24个小时做一些事情,来弥补自己曾经的过失。
他慢慢地行走在草原上,看见很多贫苦而又可怜的牧民在烤火,他把自己头顶上的珍珠摘下来送给他们;他看见有一只山羊跑得太远,迷失了方向,他把它追了回来;他看见有孩子摔到了,主动把他扶了起来;最后,他还把自己一件珍贵的大衣送给了看守他的士兵……他终于做了一些自己以前从没做过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内心还是非常善良的,可以满意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了。
第二天,行刑的时候到了,他很轻松地步入刑场,闭上眼睛,等待刽子手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等了很长时间刽子手的刀都没有落下,他觉得很奇怪。当他慢慢把眼睛睁开的时候,才看见那个仇家首领捧着一碗酒微笑着站在他面前。
那个首领说:“兄弟,这一天来,你的所作所为让我感动,也让我重新认识了你,我们两个部落的牧民本来可以和睦愉快地相处,却因为一些私利互相仇视,彼此杀戮,谁都没有过上太平的日子,今天,我要敬你一杯酒,冰释前嫌,以后我们就是兄弟,如何?”
之后,那个纨绔子弟回到了部落,再也没有纸醉金迷地生活,而是勤政爱民,发誓要做一个优秀的部族首领。从此以后,这两个部落的牧民再也没有发生过战争,彼此融洽和平地生活在草原上。
在上面的故事中,纨绔子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后悔极了,他原本以为自己将被处死。可是,当他以仁者的心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时,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仇敌却宽恕了他。这时,他才明白:生活还是可以重新开始的。
其实,人生随时都可以重新开始,没有年龄限制,更没有性别区分,只要我们有决心和信心,梦想,即使到了70岁也能实现。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查尔斯一再勉励自己,他始终相信自己的生命会焕然一新。
因此,他在41岁时,及时扭转人生的方向,重新开始,不仅为自己创造了更多发展的机会,也证明了生命其实有无限的可能。
在41岁前,他一直住在纽约,并负责长老会的宣传工作。
在长老会服务的那段时间里,查尔斯的足迹遍布了美国和加拿大的沿海一带。每天晚上,他都必须面对成千上万的人演讲。全盛时期,他还要主持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一个名为《上看生活》的节目。
但是,在此期间查尔斯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信仰。
回想自己,从19岁进入教会至今,已经20几年了,但是这个时候他对于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失去了信心,甚至还产生了怀疑。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亲眼看到太多事与愿违的案例,许多人抱着对上天绝对的信任,但却被残酷的现实推翻。
面对这些冲击,查尔斯在自主意识与忠诚于信仰之间不断地挣扎,最后他驳斥了心中的信仰,离开了教会。
从教会走出来的查尔斯,生活似乎走到了尽头,因为他的母亲患了癌症,而朋友们也因为他背弃教会,纷纷与他断绝了往来,他顷刻间跌入到了人生的低谷之中。
不过,查尔斯在回忆录里说:“我不能再待在教会了,因为那样我将痛苦地隐瞒自己的质疑,让每天的生活除了谎言还是谎言,这不仅对自己不忠,更对信仰者不忠。当时,我坚决告诉自己:‘只有先诚实地面对自己,才能诚实地面对别人’。”
于是,查尔斯租了一辆车,带着简单的行囊,往多伦多的方向前进。
在前进的路上,查尔斯不断地思考自己的未来:“我已经41岁了,如何重新开始?我能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才是最适合我的?有谁愿意雇用一个只做过牧师工作的人呢?”
考虑了很长时间,最后查尔斯决定编写剧本。查尔斯来到多伦多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三套电视剧本,并成功地卖给了加拿大广播公司,不久,该公司的制作人邀请他主持一个有关社会事务的节目。
从此,查尔斯的人生有了全新的开始。
是的,一切都还来的及,即使我们已经到了垂暮之年。当不幸一个接一个降临时,我们为何不可以让自己再来一次重新选择呢?
我们一定看到过这样的场景,那些走在崎岖路上的人们,因为“不敢”或“不舍”放弃而越陷越深,或许你本身就有过这样的煎熬。
然而,为什么明明知道已经错了,还是要继续错下去,或是已深陷痛苦之中,却仍然不愿逃离出来呢?
因为害怕会有惨不忍睹的失败,谁都害怕重新开始,谁也不想放弃前面已付出的心力。
其实,面对这些情况,我们都明白该如何抉择,只是内心充满着不舍,但换个角度想,明知这条路不适合自己,再走下去的结果也只是枉然,何不立即舍弃重新开始呢?
不要因为惰性而越陷越深,也不要因为害怕而无法自拔。
生命的潜能是无限的,不论你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只要在心中存有美梦,你的世界必定是多姿多彩的。
不管多难,都要保持微笑
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多笑一笑,人生将会更加美好,一定让自己微笑如花,只有具备了淡然如花的人生态度,任何艰难险阻才能被锤炼成通向平安的阶梯。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烦恼。但是,痛苦和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多笑一笑,你的人生会更美好,一定让自己微笑如花,只有具备了淡然如花的人生态度,任何困难和不幸才能被锤炼成通向平安的阶梯。
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满了苦难,人是从苦难中成长起来的,惟有乐观奋斗,才能得到人生最珍贵的财富。
在哈佛,学生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盖伦·璧森从非洲返回丹麦后,不但成为一位享誉欧美文坛的女作家,而且她和比她早出世80年的安徒生并列为丹麦的“文学国宝”。她的作品是国际学者研究的科目之一,几乎每一两年便有英文及丹麦文的版本出现。她的故居也成了“盖伦·璧森博物馆”,前来瞻仰她故居的游客大部分都是她的崇拜者。
盖伦·璧森离开非洲时,她几乎一无所有,有的只是一连串的厄运:她苦心经营了18年的咖啡园因长年亏本被拍卖了;她深爱的英国情人因飞机失事而毙命;她的婚姻早已破裂,前夫再婚;最后,连健康也被剥夺了,多年前从丈夫那里感染到的梅毒发作,医生告诉她,病情已经到了药物不能控制的阶段。
回到丹麦时,她可以说是身无分文,除了曾经在艺术学院学过画画以外,无一技之长。她只好回到母亲那里,依赖母亲,她的心情简直是陷落到绝望的谷底。
在痛苦与低落的状况下,她鼓足了勇气,开始在童年老家伏案笔耕。
一个黑暗的冬天过去了,她的第一本作品终于脱稿,是七篇诡异小说。
她的作品并没有立刻受到丹麦文学界的欣赏和认可。她的第一本作品在丹麦饱尝闭门羹;有的甚至认为,她故事中所描写的鬼魂,简直是颓废至极。
盖伦·璧森在丹麦找不到出版商,便亲自把作品带到英国去,结果又碰了一鼻子灰。英国出版商非常客气地回绝她:“男爵夫人(盖伦·璧森的前夫是瑞典男爵,离婚后她仍然有男爵夫人的头衔),我们英国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家,为何还要出版你的作品呢?”
盖伦·璧森颓丧地回到丹麦。她的哥哥蓦然想起,曾经在一次旅途中认识了一位在当时颇有名气的美国女作家,毅然把妹妹的作品寄给那位美国女作家。事有凑巧,那位女作家的邻居正好是个出版商,出版商读完了盖伦·璧森的作品后,大为赞赏地说,如此优秀的作品不出版实在是太可惜了。1943年,盖伦·璧森的第一本作品《七个哥德式的故事》终于在纽约出版,一鸣惊人,不但好评如潮,还被《这月书俱乐部》选为该月之书。当消息传到丹麦时,丹麦记者才四处打听,这位在美国名噪一时的丹麦作家到底是谁?
盖伦·璧森在她行将50岁那年,从绝望的黑暗深渊,一跃而成为文学天际一颗闪亮的星星。此后,盖伦·璧森的每一部新作都成为名著,原文都是用英文书写,先在纽约出版,然后再重渡北大西洋回到丹麦,以丹麦文出版。盖伦·璧森在成名后说:“在命运最低潮的时刻,我和魔鬼做了个交易。”她效仿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把灵魂交给了魔鬼,作为承诺,让她把一生的经历都变成了故事。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也常常会因为这些挫折搞得自己郁闷、愁苦不堪。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正确面对?
其实,当挫折与不幸找上自己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向它笑一笑。当你顺心时,你会很自然地微笑;当你烦闷时,你更要笑一笑。也许会心地笑一笑,换个角度去看问题时,你会觉得心情马上就快乐起来。
当你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你会以微笑面对他;当你看到令自己讨厌的人时,你也应该很有礼貌地笑一笑,这种笑也许会给你带来一个真正的朋友。
所以,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要始终保持微笑。微笑着吧,相信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前进的脚步的。
据哈佛大学一项对民众观赏幽默录像带的研究发现,开心地笑一下会增加唾液的分泌,还可以增加唾液中的抗体。人们应学会自我调控和驾驭情绪,理智地对待生活环境及人际关系的变化,正确应对各种刺激,养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
原来,轻轻地一笑,竟然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经常笑一笑呢?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绝不能肤浅地认为面对困难或挫折只是简单地笑一笑,所有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倘若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只是轻轻一笑,而没有凭借顽强的毅力,借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克服它、战胜它,那么难题能够得到解决吗?很显然,是不能的。
很多人在应对困难的时候往往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情绪,这是十分不可取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被困难与不幸所打败,真正打倒自己的往往是我们自身。君不见无数的人会谈虎色变,君不见无数的人对戈壁望而却步。
笑对人生比起那种被困难吓倒的态度不知要高明多少倍呢!当有阳光的日子里,笑一笑吧!当阴暗与不幸来到时,更要笑一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