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报告文学论-写腐败与写“反腐败”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金炳华评《根本利益》

    何建明同志的长篇报告文学《根本利益》生动地刻画了梁雨润这样一位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了“三个代表”在基层广大干部群众中的巨大影响,有力地唱响了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根本利益》是一首当代共产党人的正气歌,是文学工作者献给党的十六大的一份礼物。

    《根本利益》是一部从“三个代表”的思想高度出发,从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出发,正面描写党群关系、党的作风建设问题,并善于把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思考,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大声疾呼的优秀之作。作者以文学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成功地塑造了在学习实践“三个代表”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当代共产党人的艺术典型。这种塑造不同于小说,不是虚构,而是通过作者扎实、细致的采访,以真人真事的报告文学形式,以现实生活无可替代的真实力量来塑造的,所以它给予我们的震撼和启示也就非同一般,是如此的强烈和深刻。

    《根本利益》的创作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文学的发展繁荣始终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我们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报告文学,一定要贴近现实,紧扣时代脉搏,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与人民共呼吸、同命运,大力表现时代精神。主人公纪委书记梁雨润的形象生动饱满,有血有肉,令人信服,让人感动。作品中的梁雨润,之所以能成为人民群众爱戴的“百姓书记”,就是因为他始终牢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不良风气面前,在一些社会丑恶势力面前,始终保持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办。梁雨润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具体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要求。时代需要这种时刻为百姓着想,主持正义,执法如山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和典型,文学作品应当歌颂这种精神和典型,读者也一定会喜欢文学作品所塑造的这种精神和典型。

    《根本利益》的创作给我们的启示之二是,感人至深的素材,惊心动魄的斗争,性格鲜明的人物,丰富的思想和生活,蕴藏在生活的深处,就看我们的作家能不能深入下去,能不能吃苦,去发现去表现。我觉得作家何建明不是旁观者,不是客观的采访者,他就是作品里的一个人物,一个角色,他把自己的感情都投入进去了。正因为何建明同志具有这种非常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生活对创作严谨的态度,才能在写出了《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这样的优秀作品之后,又取得了《根本利益》的创作成功。正如他自己所说,他一直在寻找“灵魂和信仰的强者”。可以说,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的厚积薄发。何建明同志这种深入生活的态度和为人民写作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根本利益》的创作给我们的启示之三是,一部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基础性的东西,就是它的人物形象的描写。这是作品思想意义的根基。作品感人不感人,主要看人物是否真实、可信,有血有肉。在《根本利益》这部作品里,主人公梁雨润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爱憎分明,无私无畏,嫉恶如仇,一身正气。在作家的笔下,梁雨润这个人物,不但真实可信,而且生动饱满,个性鲜明,让人感动。

    《根本利益》的创作给我们的启示之四是,作者写反腐败斗争,写党风廉政建设,写出了信心,写出了力量,而不像有的作品那样,只停留在纯客观的自然主义的展览腐败上。反腐题材作品的创作不等于展示腐败,我们要通过揭露腐败,表现我们党全力反对腐败的决心。写腐败,还是写反腐败,一字之差截然不同。反腐作品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作家怎么写,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和思想高度来写,能否写出站得住的正面人物,写出正必胜邪的气概,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在这一方面,《根本利益》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创作经验。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次文代会、六次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反映人民最深刻的心灵呼唤和时代最迫切的前进要求的作品,都是隽永艺术魅力与现实社会进步相结合的结晶,都是文学艺术家的思想感情与创作灵感为时代和生活深刻感召的产物。”他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在“5·31”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建设和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广大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新世纪社会主义文学事业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我们文学界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5·31”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下大力气组织作家深入生活,到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和国企改革、农村建设、社区精神文明创建第一线去,为文学创作积累素材,激发灵感;要加强作家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青年作家的培养;要采取切实措施,积极鼓励支持优秀作品的创作,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繁荣,以多出优秀作品的新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原标题为:长篇报告文学《根本利益》给我们的启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