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与昼三部曲-世界文化新启蒙:中华天道复兴 (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证明了论域为宇宙整体的辩证逻辑才是普遍有效的,局部的形式逻辑局部有效不能普遍有效;排斥矛盾、不矛盾只是局部意义,接纳矛盾、局部矛盾无意义才具有普遍意义;这证明,只有“阴阳均衡互补”的局部矛盾才具有普遍意义,它的复制重叠构成各个层级系统,乃至宇宙大系统的均衡互补、整体共赢的“圆满”结构,实现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星系、和谐宇宙。它的物理体现就是光子,阴阳互补均衡构成了圆形与球体,光能量构成宇宙万物,宇宙万物最终又回归于光能量。由此可以推理出不仅光具有粒子与波场的矛盾性,光也存在阴性光与阳性光;当宇宙崩塌消亡一切回归于光能量的时候,根据宇宙全息原理与生物全息原理、天人合一原理,可以推理出光能量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这个光生命整体就是万能万形圆满的上帝。此时的物理状态是混沌系统,众生回归灵的本然状态光生命形式,在里头无知无欲、浑浑然一体;这就是老子的“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清净世界,是佛家的“没有分别心”的中央净土;是基督的天堂,是真主的乐园,是终极的宇宙大同,是自由主义者的自由世界,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和谐共产主义。

    数学逻辑第二原理:对立互补统一原理;

    数学表达是一切正数负数相加为0;物理表达是一切正反物质相遇湮灭为光能量,用0代表;宇宙也会在“成住败空、盈消虚长”轮转中回归于0;生命回归于宇宙圆满的0,是实现天人合一宇宙正果的数学表达。邓斯从经典逻辑系统反证阴阳化生一切,与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反证彻底接纳矛盾的系统才是完备性圆满一样,西方的文化形式往往反证,能推导出中国的文化形式。近现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为主集体主义为辅与东方整体主义、集体主义为主个人主义为辅,唯有实现两者互补均衡,正反阴阳互补中和的关系,才能实现整体与个体、局部与全部、个人与集体、国家、人类整体的多方互补、动态均衡、整体共赢的大圆满结构。

    数学逻辑第三原理:动态均衡原理;

    天道是得道与失道的辩证统一。得道的结构是阴阳矛盾的均衡互补,和谐稳定,共和共赢,几何表达为圆、球、N维球,包括隐态球空间;失道的结构是阴阳矛盾的割裂对立,大起大落,互损共输,几何表达为各种远离正圆结构的失衡畸形图形。

    数学逻辑第四原理:宇宙循环原理;

    宇宙天理循环、周行不殆,一切处于成住败空、盈消虚长轮转运行。天道数学表达为:一切数来自于0,一切数归于0;天道循环原理的数学表达就是0与非0、数无穷大与数无穷小的辩证统一互为循环。

    数学逻辑第五原理:宇宙统一逻辑“天道辩证逻辑”原理;

    阴阳矛盾可以推理出宇宙一切,因此,宇宙中一切事物都存在逻辑的必然;它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进行了统一,将传统把逻辑界定在形式逻辑系统的局促概念给解放出来了,逻辑的论域上升为宇宙范畴。天道辩证逻辑是屹立于东西方两大逻辑系统巨肩上,实现统帅接受阴阳矛盾的传统阴阳逻辑与排斥阴阳矛盾的经典数理逻辑在更高层面上的辩证统一,从而实现了逻辑推理形式从心到物、从无到有两种辩证关系的宇宙性圆满。

    形式逻辑系统通过扩大论域来排除矛盾,反过来又不断陷入更高层面的矛盾,于是,论域的扩大直至延伸为整个宇宙,从而得出两条结论:1、要真正普遍性有效解决宇宙内之矛盾,必须从宇宙整体层面来思考问题。2、宇宙是个阴阳矛盾关系的辩证体。3、如此一来,形式逻辑系统不断扩大论域不断形成悖论的螺旋形运动过程,同时也是周期呈现局部接纳矛盾的辩证运动过程;形式逻辑系统论域扩大的极致也即是完全接纳矛盾的阴阳辩证逻辑的极致。天道辩证逻辑是将逻辑矛盾从传统的形式逻辑系统概念中解放出来,用天道辩证逻辑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整体的描述。然而,宇宙作为一个整体,事实上是阴阳互补、动态均衡的运动结构,而非依照形式逻辑推理得出的“悖论”状态,宇宙变成两个互相对立不能互补的状态。因而,只有接纳矛盾、以宇宙为范畴的“辩证逻辑”能够客观描述、揭示宇宙运行真相。

    数学逻辑第六原理:宇宙全息原理;

    任何宇宙局部都包涵有宇宙整体全部的信息。罗素悖论从数理上提供了证明;物理与生物的全息科学亦提供了证明;

    数学逻辑第七原理:数与宇宙对称原理;

    天道阴阳化生宇宙万物,矛盾可以推理出宇宙一切,宇宙演化的自然运动,也是数与逻辑的运动。

    数学逻辑第八原理:圆满原理;

    所谓天道辩证逻辑,既非天道辩证逻辑,故为天道辩证逻辑。天道辩证逻辑就是建立在阴阳或矛盾的宇宙普遍规则基础上;它是以逻辑的方式来再现阐释宇宙创生与毁灭的辩证运动过程。天道辩证逻辑也是对上帝一呼一吸、宇宙无穷大与无穷小、0与非0有无天理循环、阴阳化生宇宙万物的逻辑表述。与佛陀、基督、真主的宇宙因果科学法则异曲同工,本质都是一回事。宇宙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形式不断运动转化,一切处于“成住败空成”的轮转。一切“我执”都将是局限的。所以,宇宙大智慧的人“无我”。佛陀布道49年最后强调实未说一字。

    数学逻辑第九原理:宇宙必然与局部偶然原理;

    天道辩证逻辑之所以能够成为逻辑,其本质是能够反映宇宙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能够实现对事物运行宇宙全息的阴阳正反合序列的辩证推理演算,实现对各个相应时空中的事物前后运动状态的预测。

    从整个宇宙层面辩证思考就会发现,如果要达到真正思考推理的普遍性有效,就必须从宇宙层面运用辩证逻辑推理,否则,在形式系统中凡是局部的,都不是普遍性真有效。而从宇宙整体层面思考问题就会发现,其实,宇宙间任何事物的发生,局部看起来是偶然的,但从宇宙整体看起来其实是必然的,宇宙间任何事物和宇宙自身的运行构成了因果逻辑关系。相反,如果不存在逻辑辩证演绎的宇宙必然,那么,阴阳矛盾就无法推理出宇宙一切。

    数学逻辑第十原理:形式差异性与本体统一性原理;

    形式差异构成了矛盾不协调性,矛盾不协调性才构成了宇宙万物。形式逻辑追求协调性,解决不了矛盾,辩证逻辑承认矛盾,才能解决矛盾,导致协调均论。这是以西学语义的论述;其实,就协调的中国语义“均衡稳定”而言,中国天道辩证逻辑追求接纳矛盾的逻辑才是协调的。排斥矛盾才是不协调的。东西方语义充满着矛盾的辩证统一。就像美国学界的左派自由主义对于中国而言恰恰是右派;美国的右派社会主义,对于中国而言恰恰是左派。美国开车方向盘是车右边,中国开车方向盘是车左边。地球物理学证明,东西方地理磁场对立又辩证统一。

    宇宙万物既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粒子;形式逻辑系统中,一切局部意义,都是相对的存在,在形式上都不是具有普遍意义,在宇宙究竟本体上归于真理的“一元”。形式上,没有意义才具有普遍性意义。因为一切形式都处于宇宙生死循环中的过程性而已。偏执注重于形式上的意义,就是陷入世界局部真相基础上的假象之中,生命的形式无法实现自身提升与宇宙大生命的圆满合一,就丧失了对宇宙运行真理秩序的正确了悟。这是《金刚经》记载佛陀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缘故。透过形式差异看到宇宙多样性中的“统一性”,见一而知万,将万返归于一,这是见证生命是否获得正见正知展现宇宙圆满觉悟的界定标准。正如圣人老子言:“抱一而为天下式”。与西哲一直寻求那躲在“现象”背后的“一”完全一致。

    数学逻辑第十一原理:宇宙全息阴阳原理;

    宇宙全息阴阳原理,就是宇宙间万物万心都存在“阴中含阳,阳中含阴”原理;

    传统形式数学领域中既有数学规范中无法解决的认识矛盾,都通过扩大论域形成新数学规范得到解决,与此同时,在更高层面上形成悖论关系,这个过程事实上指出了排斥矛盾的形式数学运动的同时,也是接纳矛盾的辩证数学运动的过程。这个运动过程不断呈现一明一暗的双螺旋型运动轨迹。当论域为整个宇宙的时候,不仅证明了宇宙大生命即是一个太极图模型。”也证明了中华天道文化中宇宙至大至小皆“阴中含阳,阳中含阴”,心物太极、事事太极原理。正是由于西方传统经典数学仅仅从自身数学形式上来厘定全部数学自身的规则,而不能辩证看待东方接纳矛盾的数学形式,才导致了自身的不圆满。

    而这正是中华天道数学逻辑学原理所解决的问题。中华天道数学逻辑学原理就是以宇宙为论域,普遍接纳矛盾的数学逻辑。符合宇宙客观运行真相的数学运动也是逻辑的运动;揭示宇宙客观真理的逻辑运动也是数学运动。中华天道数学逻辑学原理以天道辩证逻辑为分析推理工具建立的中华文化复兴思想体系即宇宙和谐科学思想体系,不仅是人类整体意义上、也是宇宙普遍性有效的宇宙理性、宇宙科学、宇宙文化;它与时俱进完成“多样一元、多方共和、整体共赢”的世界新文化体系构成全球统一理性秩序的基础,成功将中国建成世界文化中心与精神文明之都,引领世界文化艺术大复兴与人类文化文明的大提升大转型,构建和谐世界天下大同。

    数学逻辑第十二原理:天人同比例原理;

    通过宇宙全息阴阳原理、天人同构原理、天人同心原理指出,天与人、宇宙与人、上帝与人还存在同比例规律。罗素悖论亦可以从数学上指出,人小宇宙与天大宇宙存在一一对应的全息关系,包括同心、同构、同比例;一个干细胞不仅可以复制创造出一个人,人遵循宇宙科学亦可以创造出一个大宇宙。

    以上十二大原理充分从逻辑上演绎了天道阴阳化生宇宙万物,指出:阴阳矛盾的辩证统一是宇宙的根本逻辑规律,阴阳矛盾可以推理出宇宙一切。

    易经数理系统,就是东方中华祖先发明的彻底兼容阴阳矛盾,实现“心意识和宇宙整体信息沟通”的逻辑推演形式系统。与此构成辩证关系的是,西方数理逻辑的演绎、量子力学的发展,质能守恒定律、宇宙大爆炸的发现实现了从“物质技术到宇宙本源的沟通”。

    可见,东西方两种逻辑形式对立互补,恰如一个圆,从心意识向内运动,直通宇宙本源,与通过物理技术向外运动,亦直通宇宙本源,两者路径截然相反,却抵达同一个终极目标;抛开形式上与路径上的对立差异,两种逻辑形式本质上都是一种,皆符合天道宇宙法则自身演绎所具有的螺旋形运动轨迹。这种逻辑形式上的对立差异,决定了东西方文化与文明历史演进路径的辩证关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