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与航天人近距离接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应邀去参加航天科技集团的廉洁文化建设研讨会,并进行老子思想中的廉洁价值观讲座。

    这是破天荒地去参加一个特大型国有企业的文化活动。

    中国航天科技是一个令人炫目的企业,拥有国人引以为豪的“神舟”“长征”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以往我国的载人飞船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就是航天科技所为,眼下,即将升空的神九再一次让航天科技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我为有机会参与这样一个企业的廉洁文化建设研讨感到幸运,感到兴奋。

    这次机会得益于我对朋友少勇的人格认同。少勇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拥有博士学位,为人坦率真诚,言语洒脱机智,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信任感。他对于我有关老子思想中的廉洁价值观研究极感兴趣,遂真诚发出邀请。

    少勇接上我,前往研讨会地点——廊坊的一个培训中心。

    一路上,少勇介绍着他们这次活动的中心内容。这次廉洁文化研讨,目的是要建立起一套适用于航天科技企业的廉洁文化手册,理念宏阔而又具体,出席的人员都是廉政文化工作者,特别是颇具权威的专家李先生要亲自到场指导……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习惯了一种上尊下卑、谨言慎行的氛围环境,一路上不停地提醒自己,这是一个话题严肃的文化活动,切记不要露出一个纯粹文人的散漫性情,以避免天真无忌、率性而言的个性带来不必要的波澜。

    可是,一见到李专家,我对自己的防范心理就放松了。李先生一点架子也没有。他自称是“航天人”,平易、儒雅,谦和、温暖的笑容中透出一种虚怀若谷、清风无边的气质,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玉树临风。

    很快,又见到了来自航天集团各单位的廉政文化工作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是:航天人。

    “航天人”,听上去如此亲切,又如此超脱。他们的语气里,无不流露出身为航天人由衷的自豪感。自豪但不狂傲,与我们一天到晚看惯了的尘世间纷繁复杂的表演有着某种自然的隔膜与疏离。

    我突然明白,李先生玉树临风般的气质正是航天人特有的精神积淀,航天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但他们一直秉承“以国为重,以人为本,以质取信,以新图强”这样的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精神,相对于今天这个几近疯狂的趋利媚权的社会来说,像远离地面的星空,高远宁静,洁净无尘。

    航天,是今日中国最能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国家实力、让国人从内心里产生自豪感的事业了。

    当航天人被我问及即将发射的神九相关信息时,那种自豪更是洋溢了每张脸庞。

    大家相谈甚欢,很快成了朋友。我恍如回到初涉文坛时文朋好友不设话题的寻常而单纯的聚会,没有身份高低,没有职位尊卑,没有成就大小,没有名利轻重,有的是一份信任、责任、平等、亲密……我的心完全轻松下来。在航天人身上,我感受到了老子所倡导的一种境界,平和、谦柔、淡定、包容,他们的心,在天上,在星空,在物欲之上……

    基于对这群航天人的初步认知,我相信,我对老子思想中的廉洁价值内容的诠释,一定会得到航天人的认同。虽然我不擅演讲,但若能有只言片语落进大家的心里,就是我的成功。讲座结束的时候,气氛竟然异常热烈。餐桌上,听着大家谈论有关老子的话题,我内心充满感动。几位朋友纷纷向我发出邀请,期待我前去他们那里讲一讲老子。一位姓刘的朋友和少勇举着酒杯,说,从来没当过谁的粉丝,现在好了,他们要做老子的粉丝,潜心研究老子的学说。朋友刘还特别感慨地说,一个“美女作家”竟研究老子思想,梳理出老子思想中的廉洁观,仅凭这样逆转人思维逻辑的身份落差,这个研讨会就足以让人记忆深刻。大家恍然了一阵,立即响应了他的说法。我先是惊讶他这么说,但细细一想,也觉得有些特别。在人们惯有的概念中,“美女作家”或许只是风花雪月文学的代名词,与“老子”思想有着天壤之别。

    但我不太明白,这样一个事业向天的企业,为何也要中规中矩地来讨论廉洁文化,制订廉洁手册,防范贪腐滋生?

    航天人说,反腐倡廉也是企业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许多企业都在搞廉洁文化建设,航天科技岂能置身红头文件指定的内容事外。他们不仅很重视,而且有信心完成一本高质量、可操作性强的廉洁文化手册,为航天科技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拓宽视野,以进一步增强航天人的时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丰富航天精神内涵。

    参加研讨会的航天人中,还有身兼作家、诗人头衔的多面手。川梅就是一位高产作家。她送给我一本她新出的书,信手一翻,我感到她内心明净,清新知性,透现出航天人的大气与恬静。最让我喜悦的,在她记录生活的习惯中,有一项与我惊人的一致,那就是我们都习惯记录下我们自己所做的梦。而放大到从梦中醒来的现实生活中,川梅也认为女人不能没有梦,虽然她所说的女人是相对于男人而言的,她们的梦也受着情感的局限,与我所愿意看到的女人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写的“人”应该有梦的概念不完全一样,但文中的一些句子依然深深打动着我的心:“没有梦,女人就感到残酷得赤裸裸的,然而女人要抓住自己的梦,就跟抓月亮一样,天上抓不着,水里是个影。”川梅不只是记录生活,她更从生活记录中提炼智慧。而诗人牧南,据说他的诗作《望星空》,以航天人独有的视角和诗人敏锐的思想颂赞太空事业,占尽先机,令业外诗人望尘莫及。令我惊讶的是,川梅和牧南,他们俩在廉政文化研究工作以外的才华,不像在有些单位,因担心被嫉妒或被当成“不务正业”要藏着掖着,而是被同行们鼓励、张扬甚至称羡。理解与包容,是航天人的胸怀。

    讨论的时候,作家诗人皆全身心地进入自己的职位角色。和谁观点一致时,相互补充论证,彼此称赞;观点相悖时,则会争相辩论,不惜面红耳赤。最后达成一致时,相视一笑,若仍有分歧,也不要紧,论战可进入下一轮。这时候,其他人也纷纷加入,个个能言善辩,说理举证,讨论得热火朝天,让主持研讨的少勇忙个不停地做记录。李先生则一直平心静气地听着大家的发言,似乎早已成竹在胸,气氛越热烈,成果会越丰盛。他们并不是要争个高低上下,而是本着与企业共进共荣姿态,要让每一个理念深入人心,首先要让参与理念系统建立的人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共识。

    也许正是这种共进共荣的姿态,使航天人没有多余的精力用于人际争斗,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关注外面的世界,更没有意识理会身外的诱惑。他们心系航天,要一心一意飞向星空,飞向宇宙。那里,才是他们最浩瀚的领地。这样的感觉很奇妙。老子思想反对无止境的物欲追求,讲求精神境界的提升,而航天人所具有的气质,正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老子的这种思想。我由衷地希望,无论社会这个污染场如何扩张,我的这些刚刚结识的航天朋友心里,在所有航天人心里,在国人引以为傲的航天科技事业环境里,永远葆有单纯明净的星空一隅。

    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因为有老子的道,这些树根今天仍然生机勃勃。在这个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从老子思想中找回道德的精神支点?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即将升空的神九,将使航天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救命稻草,这根稻草让人们在行将被淹没之际,还有一个纯洁的梦想空间,梦想中,或许会有一个新的道德高地。

    明天,2012年6月16日,神九要升空,而航天人,早已登临了我们梦想的高地,是他们的精神,搭起了升空的天梯。明天,我将与他们一起仰望星空,共祝愿神九发射成功,共祝愿中国美好!

    而老子思想的光芒早已闪耀在未来的星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