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一眼即成永恒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一天云台山没有白云飘飘。

    汽车进入云台山景区后,便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绕来绕去。天空灰蒙蒙的,微风夹带着深秋的寒意。也许是受CCTV“峡谷奇观,河南云台山”广告词影响太深的缘故,迟迟看不到影片中云蒸霞蔚的景象和想象中漫山遍野的红叶,心中便有些隐隐的失望,暗自以为那广告影片不过是艺术化了的作品,对于自然中的云台山来说,未免失真了。

    但很快就落定在红石峡。这红石峡,就是云台山有着“中原第一景”“盆景峡谷”“峡谷极品”种种美称的最重要景观。我的游兴开始醒来。

    红石峡入口竟是一条陡峭的嵌在崖石里的下行石阶,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扶着道旁的铁链扶栏。铁链用柔软的绒布包裹着,显得很贴心。下了石阶,便走进了嵌在崖石中的栈道,一路上,头顶上悬着的是巨块红石,扶栏之下是百丈峭崖,惊险而刺激。我伸手在层层叠叠、赤红如火的岩石体上轻轻触碰,手感圆润光滑,怎么也无法想象这山体、这岩石已在这里默默站立了十几亿年。但是没错,就是这些红色石头组成的奇特景观,它已有14亿年的沧桑历史,作为游客,我除了满心的感动,唯有彻底地敬畏。

    崖回路转,我随人群来到了连接峡谷两壁的悬空天桥。红石峡整个峡谷尽收眼底!居高临下地看去,峡谷深阔,外旷内幽,泉、瀑、溪、潭集于一谷,两岸峭壁山石绮丽,鬼斧神工,浑然天成。云台山峡谷奇观果然名不虚传!

    我心旷神怡起来,目中所及便再无游人,仿佛独自漫步在峡谷深处,默默品味着大自然的伟大与生命生生不息的奥秘……

    不知不觉中经过了几道瀑布几汪深潭,一抬头,又一帘瀑布映入眼帘!它正自高崖轻盈泻落,飞入一汪碧绿的潭水,水面上银花溅射;悬崖上,瀑布流过的地方,肥厚的青苔绿油油地贴挂着;而太阳不知何时已穿透云层,露出了温暖笑脸,在阳光的照射下,白瀑、青苔、红崖、绿潭、黄树叶,五彩缤纷,流光溢彩,好一幅天然油画,好一派峡谷奇观!

    我的心狂跳不已:是这里,就是这里!

    这令我惊艳的一眼风景,是我曾经梦到过的风景,是我描绘过的老子垂钓鲤鱼精的神秘之地!

    也许你会惊奇,怎么扯到了老子?

    大约是2010年的时候,我获得了一个创作36集电视剧《老子传奇》剧本的机会,开始闭门研究老子。在穷尽老子有关资料,老子形象日益丰满之际,我把创作这个剧当成了自己神圣的使命,但我却迟迟不敢动笔,直到一个梦的降临。一天晚上我忽做一梦,梦中有人大喊“太子晋!太子晋!”我从梦中醒来,细细回忆起梦中的一切,豁然开朗,明白自己得了一个异梦,紧张兴奋之余,我伏案开写《老子传奇》。现在回想起来,老子与眼前的云台山、与这红石峡的渊源绝不是我当初对梦的释悟与联想,而竟是千真万确的传奇……

    人生就是这样。人在一生中会得到无数次神谕般的启示,这启示有时就是以梦的形式展现。有人会理解到其中深意并追寻到启示背后的真相,有人却无力感受其义而任其稍纵即逝。我庆幸我领悟到了那个异梦隐藏的传奇,并成功地开始了讲述。而此刻我对老子传奇故事的简单复述,或许会让云台山、红石峡从此留下一行圣人的足迹。

    我仿佛看到老子和他的缇香就坐在潭边,坐在阳光里,坐在爱情里。当然,2500年前的红石峡,颜色比现在还要明艳,潭水比现在还要碧绿,瀑流比现在还要宽阔……

    那时候,峡谷里除了自然的呼吸,没有游人,天地间只有老子和他的爱情。

    老子那时还不叫老子,叫李耳。

    李耳在周朝太学完成了3年学业,婉拒了周王室留他在周做官的好意,欲归故乡曲仁里。

    马车经过王宫不久,李耳突然听到了一阵美妙的琴声,断定这是有名的宫廷乐师、周朝大夫苌弘在弹奏,便慕名拜访。岂料苌弘昨晚观云望气时已知今日有贵客来访,正抚琴恭候贵客光临。两个人一见如故,论道甚欢。

    不一会儿,有宫廷传信兵前来通报,太子晋有请苌弘。苌弘便邀李耳同往太子府。

    原来晋平公派盲臣师旷前来觐见太子晋求问仁君之道。

    太子晋乃周天子之长子,温良忠厚,聪明博学,14岁就以太子身份辅佐朝政,口碑极佳,令觊觎周王室的各路诸侯国心生畏惧,师旷觐见,名为问道,实为试探太子是否真有雄才伟略。太子晋观李耳具大才,要留他在周辅佐王室,但李耳却以内心迷茫、还需继续问道求学为由拒绝。言谈之际,众人将重振周王室希望寄予太子晋,太子晋却预言自己3年后将逝。李耳震惊而不敢相信。师旷见太子晋如此器重李耳,便提出为李耳摸一下面相。师旷仔细地摸了李耳面庞,哑默良久,方说,太子慧眼!又对李耳说,你若要问道求学,我有一山相荐。此山在晋属南阳境内,位于成周之东偏北、新郑之正西北交汇处。山上有术士终年修道炼丹,你若能找到此山,学业必有精进。

    李耳甚喜。

    李耳回到曲仁里,才知道曲仁里已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探求治世之道之心欲切,遂按师旷所示前往晋国南阳,几经周折寻访到了山中术士隐居之所,一心求学悟道。他的幼时伙伴、悄悄爱慕着他的缇香以为家乡人寻求药道医术之名跟着他上了山。

    师旷所说的山,就是“云台山”,在春秋以古,称“覆釜山”,因山势险峻,主峰孤峦秀矗,形似一口巨锅兀覆在群峰之上而得名。神话传说称盘古山、女娲山、五行山。“覆釜山”又因山岳高峻,山间常年云雾缭绕,也称“云台山”。云台山这时属晋南阳修武邑辖,修武邑原称“宁邑”,前朝武王伐纣,大军途经宁邑时遇暴雨三日而不能行,就地驻扎修兵练武,故改宁邑为“修武”。师旷或许为考验李耳,特卖了个关子,没有说出具体的山名。我今天若不是置身这云台山间,看到这满目红崖流瀑,也不敢相信自己曾经虚拟的老子悟道之山竟就是云台。

    春去秋来,李耳和缇香在问道求学的岁月里感情日渐深厚。但李耳太过专注于求道,懵然不知心中所恋,倒是老术士眼明心亮,有意促成良缘。眼看他们学已有成,而自己炼丹常用的鲤鱼鳞业已用尽,便给了他们一个任务,让他们去钓一条鲤鱼精回来。鲤鱼鳞是炼丹需要的一味药材。李耳和缇香欣然领命,但不知何处能有鲤鱼精。老术士朝山的西南方向一指,说你们下山,见一峡谷巨壁千仞如削,崖身赤红如霞,瀑布飞流如练,潭水深幽如海,那便是鲤鱼精潜伏之地。

    李耳和缇香一路寻觅,下到红石峡处已近正午。夏日的太阳把红石峡照得火红耀眼,他们一眼便知目的地已到。一番努力后终于下到谷底,来到潭边。瀑布飞雾给他们送来了清凉,奇特景致让他们忘记了疲乏。坐在潭边,他们开始垂钓。

    两个时辰过去了,峡谷中除了瀑流落水的声音,丝毫没有潭中鲤鱼的动静。李耳正要起身重觅放钓之处,缇香的钓竿却倏地一沉,她来不及反应过来,就“扑通”一声连人带竿被巨鲤拖下潭去。缇香危险!说时迟那时快,李耳纵身往潭中一跃,硬是把缇香拉出了水面。不可思议的是,缇香依然紧握着钓竿,那鲤鱼精也始终未能逃脱饵钩,就这样一条肥硕的千年鲤鱼被钓上岸来。趁着难得的独处时光,趁着喜悦的心情,浑身湿漉的缇香羞涩而勇敢地向李耳倾诉了衷肠。李耳竟连连点头,惊喜地发现缇香也正是他心之所恋。一对早已在内心相爱的年轻人,在美丽的峡谷里确定了一生的爱情。李耳承诺,一回到家乡他们就举行成亲仪式。

    李耳和缇香抬着鲤鱼精回到山上住处,老术士笑逐颜开。李耳这才恍然大悟,老术士用心良苦,让他们钓鲤鱼精是实,成全他们的爱情更是真!

    是夜,李耳与老术士论道时间结束,仍丝毫没有睡意,便踱步出屋,仰观星相。时至午夜,一颗流星骤然在西南方向的天空划过。李耳怔了片刻,掐指一算,不由大惊失色:“太子晋!”

    三年前太子晋的预言竟一语成谶!而太子晋的仙逝,对苌弘来说必是一个深重的打击。李耳惦记苌弘,匆忙下山。

    李耳离开了云台山。2500年后的今天,我在云台山邂逅到了他的灵气与足迹。这意外的相逢,让这红石峡深潭飞瀑、红崖峭石之美,成了我心中圣境。

    一阵微风拂来,峭崖上飞瀑形成的水雾随风掠过我的脸庞,有丝丝寒凉却又惬意至极。

    我从遐想中回过神来,怀揣着莫名的激动,重新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走一步停一步地往前移去。红石峡景观游览通道因为路面极窄而设置成单行路线,十分科学,游人不得走回头路,依序而行,虽然拥挤,却避免了逆行的混乱。

    终于,我回到了红石峡景观出入必经的悬空天桥。

    我站在天桥上,环视云台山。

    云台山没有白云飘飘。

    但我心激荡,我神飞扬。放眼望去,远处主峰兀立,不见云雾翻腾却更显得巍然壮观,那里是茱萸峰,因曾经留下过唐代大诗人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而闻名于世;脚下峡谷绵延,深潭浅溪映着天光,两岸崖台呈梯形错叠,瀑流如银若隐若现,峭崖之上树木间列,深秋或红或黄的叶片与赤岩红石交映成趣,密密麻麻的游人在崖间在潭边蚁行蠕动,更衬出峡谷的深幽与凌厉……

    这里是云台山,这里是红石峡,这里是经历了亿万年风霜洗礼的绝世奇观!

    我凝望着云台山,凝望着红石峡。我朝老子传奇历史的纵深望去,我望见老子在他风华正茂的年龄,穿行在云台山的云雾之中,安坐在红石峡神秘的深潭前,与风景融为一体。这风景,因为与我梦想中的老子求学悟道之地惊人的重叠而成为老子传奇的一部分。

    我感谢峡谷深处那令我惊艳的一眼。

    一眼即成永恒。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