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第33部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他:“不是的,在十八世纪的时候,欧洲医学方面,尤其是外科方面已经很有水准了。但是精神科方面可能是被宗教所压制,一直没太多进展,甚至有时候受到排挤。”

    我:“所以?”

    他:“所以我最终决定专攻精神科。”

    我:“哦……我想知道您对精神病人治疗的看法,因为曾经听到过一种观点:精神病人如果是快乐的,那么为什么要打扰他们的快乐。”

    他:“这点我知道,其实应该更全面的解释为:如果一个快乐的精神病人,在没威胁到自身及他人的安全,又不给家人、社会增加负担的情况下,那么就不必要去按照我们的感受去治疗他。”

    我:“您认为这个说法对吗?”

    他:“不能说是错的,但是这种事情是个例,很少见。你想,首先他要很开心,不能冻着,不能饿着,还没有威胁性,家人并且不受累。多见吗?不多吧。”

    我:“那也有的吧?”

    他:“的确存在。例如有那么一个英国患者,家里比较有钱,父亲去世后三个姐姐和患者本身都拿到不少的遗产。患者情况是这样:每天都找来一些东西烧,反复烧透,烧成灰后再烤、碾碎,然后用那个灰种花,看看能不能活,各种东西都用来试验,别的不干,也不会干。吃饭给什么吃什么,不挑食,累了就趴在沙发上睡了。他的三个姐姐很照顾他,雇了两个佣人,一个做饭收拾房间,另一个就算是他助理了,整天盯着,别烧了什么家具或者自己,就这么过的。你不让他烧,他就乱砸东西发脾气,给他点能烧的,他就安静了,慢慢地用酒精灯一点一点烧,吃什么穿什么都不担心,财产有会计师、律师和姐姐监管着,一切都挺好。这样的患者,没必要治疗,自己烧的挺好嘛,也不出去,也不打算结婚,专心烧东西种花,没有威胁性,不伤害任何人,还能创造就业机会。最重要的是:他很快乐。”

    我:“怎么判断他的快乐与否呢?”

    他:“只能从表面上看了,如果患者是哭笑颠倒的话,也没办法。因为这种情况下如果治疗,就会有很多奇怪的人权团体来找你麻烦,指责你剥夺了精神病人的快乐。”

    我:“嗯,是个问题……精神病定义的基础是什么?过了一个坎儿就算,还是因患病杀人放火满街疯跑才算?”

    他:“其实你说的是一个社会认同的问题了。我的看法是:人人都有精神病。”

    我:“哎?”

    他:“你想想看,你有没有某些方面的偏执?”

    我:“嗯……我的电脑桌面上图标不能超过3个,多了必须放快捷栏或者干脆不放桌面,这个算吗?”

    他:“算啊,多于3个你就不干,对不对?”

    我:“那您这么说我身边这种人多了。我认识个女孩,她必须把钱包的钱都按照面值排列好,正反面方向必须一致;另一个是必须把床上的床单绷紧,不能有一丝皱褶;还有一个朋友喜欢宽叶的盆栽,休息日必须挨个把叶子擦得贼亮;对了,我还有一个习惯,三个月就把家里的家具换个位置摆放,这都算?”

    他:“我们分开来说。你的家具移位啊,你朋友伺候花草啊,可以用‘情调’这个词。那个整理钱包的人和床单平整的人可以算是小小的矫情。其实这些都是轻微的强迫行为。但是,这些都没影响你和其他人的正常生活,对不对?那就强迫着吧,没什么不可以的。不过你要是连别人的钱包也整理,跑到别人家去强行把人家的家具也挪来挪去,你就算精神病人了。至于去别人家擦花……我觉得这个我愿意接受(笑)。”

    我:“嗯……那精神病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有具体成因吗?”

    他:“这个我也很想知道,不仅仅是我,很多我的同行都很想知道,但是我们对于绝大多数精神病的成因都一无所知。只能肯定一点:有一部分精神病人是因为遗传缺陷。但这不是绝对的。基本上人人都有遗传缺陷,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会发病还是个未解课题。说远点儿吧,对于癌症啊,艾滋病啊,肿瘤啊,治疗技术和方法近几十年随着设备提高都是飞速发展。为什么呢?因为病原明摆着就在那里。但是精神病不是,那个解剖是看不到的。就像中国传统医学的穴位脉络,那个只能活着的时候有,尸体解剖根本就没有,你怎么确定?而且穴位和脉络还是一天当中会有变化的。上午这个穴位可以有疗效,下午就没用了。

    “精神病这种问题更严重,精神是什么?这也就难怪西方宗教会干涉精神病研究的发展了。这是很难说的一个问题。精神病科还不同于神经外科,神经外科目前最好的是德国和日本,因为二战期间他们做了大量的活体实验。当然,这个是没有人性的,也是反人类的残忍行为。从这点我们再说回来,也就是通过德国和日本的活体大脑实验,我们才知道了大脑的很多功能。因为大脑就像一部电脑一样,不是每时每刻所有的零件都在工作,需要这部分的时候,这部分工作,不需要的时候,这部分是不活动的。电脑关了机就什么问题都发现不了,没有活体实验,很难知道,尤其是在过去透视技术不发达的时期。”

    我:“我记得有说法是大脑只被开发了20%,剩下的80%还没被运用。是不是很多精神病的成因都在没开发的那方面?”

    他:“其实这是个谬传。也许是媒体对相关医学论文或者杂志的断章取义。那80%不是全部闲置的,你的呼吸,你的心跳,你的排汗,你的体能反应,都是那80%内控制的,换句话说是维持生理机制。但是我承认还有一部分到目前为止没发现有任何的运用。不是没有运用,是没发现,也许需要什么情况才会被激活。但是这部分不会超过20%,也就是说人类大脑实际已经被应用80%以上了。不要太相信小说电影里那些大脑潜能的科幻。人目前还不具备无限潜能的大脑,真的是无限潜能,那就不用发育这么大了。一个成人大脑多重?1.7公斤左右,这个重量对于现代人体重比例来说,已经很大了。”

    我:“嗯……除了遗传缺陷外就没有能确定的其他原因了?”

    他:“有,但是更难界定。例如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成长因素,这些都导致了承受能力的不同。比方说吧:精神分裂的重要症状之一就是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diffusion

    of

    thought,

    thought

    broadcasting,英文原名由我本人查证后提供),就是那些刚刚提到的各种客观因素导致的,在精神分裂患者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我:“什么意思?思维扩散?”

    他:“这是患者的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刚有什么想法,就跟广播似的,大家就都知道了。感觉自己的思维处于共享状态,没有任何隐私,由此导致(对他人)恐慌和不信任感。这种情况被称为思维扩散,其实这两种情况都是一样的,用两个词是因为患者的感受不同。思维立刻被共享,要不就是思维有广播发散出去的感觉……精神分裂或者精神分裂前期都具备这种特征。对于这类患者,我不敢说全部,但是其中一大部分只要我眼光和他们对视,我就能够确定。这不是我或者患者有了特异功能,这是临床经验。他们的眼神都是极度敏感和警觉的。”

    我:“原来是这样……”

    他:“而且在这种情绪下,患者对周围的人更加敌意,心理上更加焦虑。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来调整或者治疗,会恶性循环的。因为他们越来越敏感。比方你说了一句话,具体内容患者没听进去,就那么几个字他听进去了,串成了辱骂他的一句话或者讽刺他的一句话。他会认为你针对他了,你是坏人,你知道他的想法了,他没隐私了。同时会激起患者更多想法,以至于在他头脑中就脱离了正常的思维,成了有人在头脑中对自己说话,形成幻听。如果更严重的,就会根据头脑中的对话产生幻视效果,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诸如此类。”

    我:“居然这么严重……”

    他:“是的,我曾经治愈过一个患者,是个小伙子。他就是严重的精神分裂。他说能看到街上很多外星人,别人看不到,外星人偷听他的思维,并且趴在每个人的耳边告诉别人。可是你想想看,当他用那种奇怪的眼神看别人的时候,别人也觉得他奇怪啊,也会多看他两眼,他就更加认为别人已经知道他想什么了,会狂躁,会失常。”

    我:“那精神分裂的治疗呢?”

    他:“家人的开导是必需的,精神病医师会听取心理分析师和心理辅导医师的建议,采取各种药物辅助治疗。但是必须强调一点:家属的配合相当重要。我们在欧洲曾经有过一个调查,被母亲适当疼爱的孩子,成年后会比被母亲忽视的孩子更加自信,同时和配偶、恋人的关系也更加稳定。最有意思的是,免疫力也更强。”

    我:“这么大差异?”

    他:“是的,不过患者自己也得慢慢调整心态,不能整天在意别人的眼神和态度。自己得学会放开心胸。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记录资料节选至此,希望这则篇外篇能让一些朋友对一些专业问题有所了解。

    21.雨默默的

    这个患者在我接触的病例中,让我头疼程度排第三,我很痛苦。接触她太费劲,足足用了7个月。不是一个月去一次那种7个月,而是三四天就去一次的那种7个月!

    她的问题其实是精神病人比较普遍的问题:沉默。

    老实说我最喜欢那些东拉西扯的患者,虽然他们不是最简单的,但至少接触他们不复杂,慢慢聊呗,总能聊出蛛丝马迹。非得按照百分比说的话,侃侃而谈那种类型的患者最多只占三分之一;还有一部分属于说什么谁也听不懂;而沉默类型的差不多也有三分之一?可能不到;剩下的就复杂了,不好归类。有时候只好笼统的划分为:幻听、幻视、妄想、癔症什么的。这也没办法,全国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各种能直接参与治疗的相关医师,全算上,差不多每人能摊上将近三位数的患者。这不仅仅是劳动强度问题,因为要进入患者的心灵,了解到患者的世界观才能去想办法治疗(强调:不是治愈,而是想办法治疗),这需要很多时间、很大精力的投入。跟正常人接触都要花好久,别说患者了。这行的资深人士基本都有强大的逻辑思维和客观辨析本能。注意,我说的不是能力,而是本能。因为不本能化这些很容易就被动摇,而且还得有点死心眼一根筋的心理特征,说好听了就是执著。没办法,不这样就危险了——也不是没见过精神病医师成了医师精神病的。所以有时候我很庆幸自己不是一个精神病医师。

    刚才说到了那几类精神病人,所谓沉默类型不见得是冷冷的或者阴郁的,他们只是不愿意交谈,或者说,不屑于跟一般人交谈,反正自己跟自己玩得挺好。沉默类型中大体可以分三种:一部分伴有自闭症;一部分是认为你思维跟不上他,没的聊;剩下的是那种很悲观很消沉的患者。实际上绝大多数精神病人都是复合类型,单一类型的基本不会被划归为精神病患者,特殊情况除外。

    再插一句:沉默类型里面不是天才最多的。侃侃而谈那类里面才是天才最多的——当然,你能不能发现还是问题。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很狡猾,喜欢在装傻充愣中跟你斗智斗勇,不把你搞得鸡飞狗跳抓耳挠腮不算完,而他们把这当作乐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