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1852部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哪里就这般伤感?

    我跟您说,看这些没用,也没必要。

    您不如准备准备,等到了金陵,让人抬着您去看看百姓们的变化。

    在洛阳还不明显,可在金陵……

    不是小子跟您吹,在金陵,除非是那种混吃等死的懒汉,否则只要愿意出力做事的,就没有一个穷人!”

    李光地闻言面色微变,老眼轻觑贾环,道:“贾小子,你可别吹大气。

    金陵虽然自古便是繁华胜地,可有富就有贫。

    这世上还有没有穷人的地方?

    更何况是百万人的天下大城。

    真当老头子快死了,就好糊弄?”

    隆正帝也回首,看向贾环……

    贾环微微扬起嘴角,得意道:“老爷子,您当小子之前三年,真是带着老婆在江南嬉戏快活不成?

    自打小子发现了工商之利后,便将之实践推展开来。

    以大秦银行为根,在江南四射铺展。

    但核心处,却始终在这座金陵古城。

    不,金陵城的生命活力,不在金陵城内,而是在金陵城外。

    就在这条长江沿岸!

    说多了没用,口说无凭……

    瞧着瞧着,就快了,很快老爷子您就能见到了……”

    满满的自信,让隆正帝、李光地等人,侧目而又隐隐期待。

    ……

    群山屏障,大江横沉。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金陵,自古便为东南形胜之地。

    名副其实的六朝古都,千百年来,皆是繁荣昌盛之地。

    然而,纵然在过去千百年来,金陵为神京帝都最昌荣之时,都比不过今日之盛。

    真真叫初次相见的众人,瞠目结舌!!

    “贾环,那些是……”

    看着沿江两岸上,高高林立的烟囱,吞吐着滚滚白烟,恍若走水,隆正帝和李光地都顾不得其他,端着手中的千里眼,边看边激动问道。

    连董皇后都吃惊不已,也举着一枚小千里眼,看着道:“瞧起来,怪唬人呢。”

    贾环却得意的笑的合不拢嘴,唤了声:“苍儿小六儿……”

    俩小毛头闻声,蹬蹬蹬跑了过来,贾环从袖兜里掏出两枚白纸包裹好的方块物什,递给两个眉开眼笑的小人儿。

    两人当场剥开,就见竟是两块雪白的方块糖。

    两个小家伙一起长大嘴,然后故意“啊呜”一声,将方块糖填进口中,登时甜的弯起了眼睛。

    贾环哈哈笑道:“陛下,老爷子,这种白糖,就是从那些烟囱下的工厂作坊中生产出来的。

    您二位喝牛乳时,都喜欢放这种糖,好喝吧?

    哈哈!

    不止您二位贵人觉得好喝,全天下的百姓都觉得好喝!

    瞧见了没?

    沿江那十八家烟囱,正全力开工,日夜不停的生产白糖。

    有多少卖多少!

    除此之外,瞧南边那边……

    那里还有香胰作坊,染织厂,织布厂,煤油工厂,胶鞋工厂,还有……罐头厂!

    所有的工厂作坊,满负荷运转,即使一天十二个时辰三班倒,产出的商货,都始终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大秦有亿万百姓啊,这些才有多少……

    一个中型的白糖厂,一班四个时辰,就是二百多人。

    三班倒,再加上做饭的,洗衣的,清洁的,一天至少需要一千个工。

    一共十八家,有大有小,合起来一天需要近两万个工。

    这两万个工后面,就代表着两万个家庭,至少大几十万人。

    这还只是糖厂,再加上其他工厂作坊……

    金陵城莫说只有一百多万人,它就是有两百万人,三百万人,都未必够用!

    除去老人孩子和内宅,只青壮,其实并没多少……

    但是一大家子百姓,只要有两个人在工厂作坊里做工,就能保证一家人都能活下去。

    有三个人做工,那么这一家人都能过的很好,吃的饱,穿的暖。

    纵然遇到天灾之年,却和工厂不相干。

    百姓依旧做事拿钱,朝廷,依旧收税。

    老爷子,您现在该知道,小子为何总是告诉你,天下不一样了,这世道,已经变了吧……

    过去的几千年来,有过这样的景象吗?

    您说说,你们儒家那一套,若不学习这些‘奇淫巧技’,能跟得上这种变化吗?”

    前面隆正帝身体都微微颤栗着,没有回头,死死的端着千里眼看着沿江的一幕幕不可思议之变化。

    用千里眼遥望,他甚至能看到工厂里繁忙的百姓在做工。

    那一张张,疲惫却高兴兴奋的脸,他怎样都看不够……

    而李光地却满脸的无法想象,看着贾环道:“老夫常年在都中,没见过这些变化也就罢了。

    可江南的士绅,难道看不到眼皮底下这些东西,他们都无动于衷?

    他们就没想过,也跟你学着做这些事,于民有利,于己有利,于国有利?”

    贾环冷笑一声,道:“那些人一个个都清高的很,又怎会屈尊降贵来学这些奇淫巧技?

    他们满心仇视一切工厂作坊,因为大量的招工,使得他们祖辈几代人攒下的田地,连佃户都招不到了。

    阻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这种深仇大恨下,他们只会视这些工厂作坊为奸邪之物,还会‘自甘下贱’做这些?

    不过老爷子你也不用万念俱灰,等我将他们那一幅幅清高德性给敲烂了敲碎了,他们也就变聪明了。

    不然,就只能眼看着当初瞧不起的匠人、草民,一个个过的比他们还富贵体面,他们如何能接受得了?

    穷则变嘛……

    等他们没了那副清高,放下身段开始学习工法和经济之道后,便是你们儒家重生之时。

    若能以忠孝仁义之心,行富民强国之法……

    天下可大治!

    老爷子,这些年您助小子良多。

    贾环一生行事,独重情义二字,又怎会忘恩负义,欺负您老?!

    呵呵,您就放心的看着吧。

    大秦之盛世,就在后面呢,已不远矣。”

    ……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其心可诛

    “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舟靠岸金陵码头,两江代总督葛荣率领江苏代巡抚赵程,代布政使李蒙,两江总兵河海,并诸多代知府、代县令,迎接隆正帝圣驾。

    只是……

    气氛显然敬畏多于欢喜。

    甚至,百官脸上,隐隐有惊恐不安的神色。

    大株连之下,人人自危,朝不保夕。

    最恐怖的,是一人犯难,阖族牵连。

    这种大恐怖环境下,也没人能欢喜的起来……

    看着一张张战战兢兢的脸色,隆正帝端居龙撵上,细眸眯起,淡漠道:“平身吧。”

    葛荣、赵程、李蒙等人谢恩之后,站起身来,一个个面色肃穆紧张。

    他们多是临时从外省调派而来,葛荣原本是吏部侍郎,张廷玉心腹之臣,却也是三年前临时提拔起来的。

    因为原本的吏部尚书、吏部侍郎,都被贾环杀了个精绝。

    身为当年在场之人,对于当年事从未或忘。

    然而越是了解那年发生的事,如今越是惊恐。

    好些人都以为如今的抄家流放,只是流放黑辽。

    葛荣却以为,未必有那样好过。

    说不得,就是拉到黑辽满门杀绝。

    当年连满朝朱紫都能下的了手,大半宗室诸王都被斩尽杀绝,更何况现在这些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