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耕种在小院里的记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史德翔

    那年春天,芳芳在小院的菜地里种了一株南瓜。一天清晨,正在读小学的芳芳,绕着小院的菜地反复诵读着鲁迅先生的《故乡》。也许其中“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名言,启迪了南瓜秧的灵智,于是,长出不到一米的瓜秧,在根的支持下,便像一位没经验的探路者,在细雨阳光的爱抚中,调转瓜秧生长的朝向,翻越隔在我们两家中间“没有路”的院墙,顺着一人多高的墙体迅速倒着长了下来。瓜秧一接上我家院子里的地气,便安心地躺在院墙根,沿着地埂蔓延而去……在一场细雨的滋润下,不到一个星期,长势十足的瓜秧上接连绽开了三五朵丰满的黄花儿。那含着笑脸的花蕊招引着蜂蝶们在花瓣间进进出出忙碌了好些天。接着,花秧上很快就有了阶段性的成果:一朵谢了花的残梗上坐了一颗拇指蛋大小的南瓜。于是,隐在墙那边的南瓜根,将生命的激情全部倾注在了小小的南瓜上。经过半个春天和整个夏天的风雨冷热,随着瓜秧从茁壮到老去,小南瓜已长成了箩筐一般个头的大南瓜。我的心情也被南瓜的长势吸引着,快乐了她生长的整个自然周期。

    ……

    似乎只是一瞬间,瓜秧老态龙钟的姿势告诉我,季节已到了深秋。两家人喜欢着的大南瓜也不得不收获了。于是,在一个秋阳很好的下午,让女儿隔墙喊来了芳芳。在我的指导下,两个小姑娘从带刺的瓜蔓上摘下庞大的南瓜,用吃奶的劲,把南瓜郑重地搬到了芳芳家的院子里。随着“草木一秋”的定数,一颗南瓜与红尘的结缘至此“尘埃落定”。

    ——忽有芳芳爷爷奶奶的欢笑声隔墙而来,那笑声里明确地传达着对南瓜的成长付出劳动者的谢意。然而,我家的院子里却好像少了一个小宝宝,好些日子,我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挨着芳芳家的院墙,我栽了一棵枣树。不几年,就有三分之一的枝桠越过院墙为芳芳家的小院子遮起了一大片荫凉。巧的是,芳芳家挨着我家的院墙种着一棵杏树,一枝粗壮的主干也好像有意维护主人礼尚往来的好品格,兴奋不已的树阴很自然地伸向了我家的院落。于是,两家人用不着视野越墙,便可赏罢杏花观枣花,不亦乐哉!杏子和枣儿相继成熟的季节,两家之间无任何“条文”的约定是:并不以院墙为界,谁伸手能摘到的枝桠上的果实就归谁家自由采摘。——种一棵树付出的劳动,享用两个树种的花儿和果实,世上“无意插柳”的缘分绝非妄言!

    我家小院绿油油的菜地中间生长着一株紫丁香。枝杈虽然伸展不到芳芳家的小院里,但旺盛的血液和气脉,确保树身不到一年功夫就高过了院墙一米多。仲春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我正低头专注于西红柿之类蔬菜的长势,芳芳却顺着几声鸟鸣向天上仰望,透过薄如蝉翼的雨幕,紫丁香育好的满枝蓓蕾顺势撞入她雀跃的眼帘。自此,一年一度,一树紫色灿烂,两院芳香四溢。两家人来客往,一杯清茶,满院笑声,在不俗不雅的凝望中花开花谢,云卷云舒……我喜欢听音乐。从小学弹电子琴的芳芳,一放学隔墙听到我在小院里挥汗荷锄的声音,便放下书包,开始调琴。也许她为了练琴,也许专为我听而弹奏。我虽不得而知,但心里非常清楚,因为每当这时,我最喜爱听的一曲电子琴独奏“花儿与少年”,犹如高山溪流,朝着我的心田叮叮咚咚而来…………

    芳芳的姐姐,乳名叫梅梅。芳芳长大了,梅梅当然长得更大了。我的女儿也长大了。芳芳相邻于西墙的陶陶也长大了。她们背靠树阴含辛茹苦地读书,头顶初照的春阳在菜园里学种瓜,学点豆。随着树上的花开花又谢,她们这些儿时的伙伴陆续走进了高等学府,相继找到了各自的工作,拥有了新的家庭,又不约而同地在繁华城市的高楼里脚踏实地地奋斗着,突围着……然而,在梦中,她们频频回首的依然是儿时的那座小院。

    ……

    “人挪活”的生存古训,鼓动我离开了早晚出进的小院子。走出院门后,曾经跃跃欲试地挤进了热闹的都市圈,又误入了物欲的包围之中。然而,回过头来一盘点,“梦寐以求”的新起点,早已变成了日出日落不咸不淡的往事。代价是:时光摧毁了脸上原版的田园风光;潮水般的高楼,淹没了视野里一片又一片“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庄稼地……好在我无意丢弃在高深之士眼里微不足道的那支笔,虔诚地告诉人们:冰川在变薄,河流在缩短,村野里,春风秋雨的节奏中已远去了布谷的和鸣……一天,从祁连山发源的一条河边走过。当一棵挂满果实的沙枣树进入视野的瞬间,不由我想起了小院里曾经长势茂盛的紫丁香,还有颜色饱满的红枣树;想起了芳芳家的一株南瓜越过院墙在我家院子里成长的细节,还有一曲纯天然的“花儿与少年”与那杏花红,梨花白……我的双眼突然饱含热泪。

    ……

    小院里的那棵丁香树,我还能找到你吗?

    ——两座小院子后来的风风雨雨,我已没有内容往下续写。因为“曲终人散后”,强大的“现代化改造”工程,正在乐观主义者的鞭策下,潮水般向昔日诗意抒情的小院滚滚而去…………

    大浪淘沙,岁月流年。芳芳的爹爹从一个部门经理的岗位上下了海,呛了几口咸味的“海水”后,便修炼成了私营老板。多年后的一天,因为联系他下海的业务时给我打过一个电话…………

    在白驹过隙的人生过程中,走过了山外的山,也望见了天外的天。在得意地收获浮名虚誉时,却丢失了低头耕耘的魅力和能让鸟语花香的灵感扎根的土地。

    然而,我要感恩上苍,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命深处大多留下了那么一片植根于小院中的记忆。虽然那记忆也许已遥不可及相见无期,但生命的心田中哪怕有一片庄稼的清宁,哪怕有一块地气的芳香,哪怕孩子还有几个儿时的伙伴,依然可忘我,可悦心,可滋润我们业已粗糙的日子和精神;亦可仿效名人,在“没有路”的荒野上“重整山河”,呵护我们的精神旷野,一步一步走出一条新的路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