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画师的清宫回忆-太后的烦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近来一段时间,太后上朝议政的时间总是很久,退朝之后,显得忧心忡忡。每日都有许多奏折呈递上来,太后批阅之后,也是无比忧烦。有时她会将手中的事情放在一边,独自一人到花园中散心,这时,太监随从,一律不许接近。有时候,皇后和贵妇们虽然也跟在后面,但太后并不与她们交谈,只是心烦意乱地四处游逛,湖光山色,也只是走马观花,匆匆一瞥,便行离去。有时她长吁短叹,一言不发,还有的时候,太监会上来将加急的折子递给太后,她勉强一阅,再将懿旨传达下去。

    如此焦虑地度过了许多天。一日我们照例外出游园,太后又是心神不宁,独自坐在牡丹山下,神色疲惫,长吁短叹,频频挥洒伤心之泪,贵妇们站在远处,不敢上前打搅,这幅景象,看起来着实让人心酸。我有心上前宽慰,但我久居大内,如同井底之蛙,对外界的事情所知甚少,竟不知如何开口,如何相劝。

    后来看了天津过来的报纸,我才知道,太后烦心是因为和俄国交涉的事情。原来1900年庚子拳乱时期。八国联军出兵中国。与此同时,俄国大举入侵东北地区,妄图独吞东北。后来经过交涉,俄国虽答应撤兵,但是1903年8月以来,俄国又成立以旅顺为中心的远东总督区,实际上把中国东北当成了俄国领土,接着又重占奉天,摆出一副独占中国东北的架势。而日本也把东北视作嘴边的肥肉,怎容俄国独占。两国不断向东北增兵,日俄之间的军事冲突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而战场,必然摆在中国的东北。太后平时所思所想,都是和此事有关。

    有一次,太后收到俄国照会,让她表明态度,到底支持哪一方,太后大受刺激。同时,广西传来大规模民变的消息,内忧外患,使太后心力交悴。然而,在皇帝和群臣面前,太后极力掩饰自己的感情,表现得冷静镇定,只有回到宫中,身边只有妇人时,才会显出疲惫忧虑之色。倒是皇帝一如既往地表现得非常淡定,也许他内心深处焦虑无比,但仅从他的外表上绝看不出来,他永远是那么波澜不惊,有时候,他的嘴角边还会挂着浅浅的微笑,显得自信从容。然而,我从他黯淡的眼神中看到,皇帝面对风雨飘摇的国家,还是无比忧伤的。

    转眼间到了岁末,11月16日是太后的诞辰,依照惯例,宫廷内外,都要大肆铺张,各级官员都会进献奇珍异宝,为太后祝寿。然而这次,太后决定一切从简,她还发布懿旨,禁止朝廷官员进献奢侈的寿礼。

    在太后看来,此时正值多事之秋,国家飘摇动荡,《辛丑条约》议定大笔的赔款还没有着落,国库空虚,若是在此刻大肆铺张,显然不合时宜,而且政府财政困难,也无力大肆操办。在中国,老年人庆贺寿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甚至像宗教仪式一样,神圣无比。即便是穷苦人家,也要想尽办法,为父母操办寿筵。这是一种传统,也是晚辈要尽的义务。尽管太后下旨不再为寿诞大肆操办,但是皇帝却不同意,坚持要将寿筵办得有声有色。皇帝甚至毕恭毕敬地恳请太后,让他来负责寿礼的置办,一切如以往一般,不做删减,并在以往的尊号上再加上两个字,以示尊崇与庆贺。要知道,按照清宫的惯例,每增加一个尊号,便要增加一万两千美元的年俸。

    尽管如此,太后依旧坚持不再操办寿筵,只是和亲近之人一起吃个饭便成了。看得出来,相比为皇帝操办寿典时,太后的确是意兴阑珊了。然而,到了太后寿诞之日,宫中依然大肆铺张,太后虽然郁郁寡欢,这时也强颜欢笑,她在向人们暗示,东北那边的事宜磋商得比较顺利,中国很快便要收回在东北的全部主权,国家的前景是一片光明。总之,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万寿大典之日,虽说一切铺陈都已有所缩减,然而在我看来,其奢华程度,依旧令人瞠目结舌,太后被授予新的尊号,以彰显太后的圣绩。宫中装饰得富丽堂皇,各地进献的贺礼堆积如山,琳琅满目,甚至比皇帝的寿诞还要奢靡。

    万寿之日,太后凌晨两点便来到万佛寺,接受群臣朝贺。之所以如此之早,是因为太后出生的时辰便是凌晨两点;之所以选择在万佛寺,而不是平时朝议的仁寿殿,是因为只有皇帝才能在朝堂上举行寿诞大典。太后虽然是帝国的实际统治者,然而也不能破例,只能在其他的殿堂中接受朝贺。众人纷纷来到山下、寺前,首先是皇帝和皇后率领皇室宗亲,向太后朝贺。接着,群臣纷纷向高高在上的太后顶礼膜拜。

    时值隆冬,朔风凛冽,然而宫中一片喜庆之色,丝毫不因天气恶劣而扫人兴致。一条大红色的地毯,自昆明湖的岸边,一直铺到万佛寺的门前,宛若一条火红的巨龙自水中腾空跃起。御座之前,摆放着三对巨大的银质烛台,每一只烛台上都插着一根硕大无比的蜡烛,这些蜡烛高约五英尺,重约五十磅,烛身是明黄色的,上面雕刻着张牙舞爪的金龙,灼灼燃烧的火焰,将大殿映得通明。周围的檐廊下,悬挂着数以千计的红绸宫灯,下面悬垂着金黄色的穗子,每一盏灯笼上都书写着“万寿无疆”四个字,数千盏灯一同点起,远远看去,灿若星河,夺人心魄。至于其他的铺陈,都和皇帝万寿大典时相仿,只是在规模上,要远远胜过昔日了。

    朝堂之上,座无虚席,前来朝贺的宾客,有许多竟是不远千里,从东北赶来,那里是清朝的龙兴之地,这些人的身份,自然也非比寻常。宾客们身着冬季礼服,上面绣着金色双龙,边上镶着各种毛皮,颈中戴着黑貂绒围巾。妇女们的发饰,冬日和夏日倒没太大区别,只是这时节已然看不到了,她们头裹皮帽,帽子上镶嵌着各种珠宝,极尽富贵之能事。

    在中国,庆贺生日的同时,也会伴随着祭祖大典,所以每逢万寿大典,太后必然要回京祭祖。这个传统,实在是令人疲惫,但却必不可少。我听人说,现在是多事之秋,日俄之间的战事一触即发,太后的六十九岁生日虽然操办得热热闹闹,但是她始终挂念着国事,心中焦虑无比,难以提起兴致。

    有趣的是,许多外国人众口相传,太后举办生日庆典曾遭到许多人,尤其是皇帝和皇后的反对。因此,太后在生日当天,迫使二人跪在她的面前,以示羞辱,同时为了展现她至高无上的权威。

    其实,在中国,儿女跪在父母面前以示尊敬,实在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即便是皇帝也不能免俗,如果皇帝不这么做,那么他就会被视作不孝,传将出去,普天之下,都要视其为无道昏君。太后的丈夫咸丰皇帝,是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的哥哥,因此,太后不仅是光绪皇帝的伯母,而且是他的养母,也是由慈禧一手扶上皇位的。光绪皇帝四岁时,便被接进宫中,当了皇帝,从那以后,太后将其视为己出,尽心尽力地抚养、调教,其养育之恩举世皆知。两人的感情也非比寻常,皇帝管太后叫“亲阿玛”。而在中国,即便是养子,也应该把养父母当做亲人来赡养,湖广总督张之洞曾经作了一首诗,特意赞颂光绪皇帝的孝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