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画师的清宫回忆-光绪皇帝的万寿大典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日一早,我们便赶往太后的宫中朝贺,此时才六点,太后早已穿戴整齐,正襟危坐,等着前来朝贺的来宾。此时,早已有许多贵族妇女,乘坐或红或黄的轿子、车辆,从北京以及临近的地方赶来,在宫外候着,随时预备觐见。

    许多太监首领都穿着绣着双龙图案的锦缎绣袍,而小太监的衣服则比较简单。可能因等级所限,双龙绣袍只能由首领太监穿戴。我们的轿夫穿着大红锦衣,上面绣着“寿”字。

    我们穿过几座金碧辉煌的大殿,抵达太后的御座前,此时皇帝已经驾到,正在接受来宾的朝贺。一时间,大殿中人头攒动,自是热闹无比。

    皇帝之所以不在自己的寝宫中接受朝贺,乃是因为按照宫中的礼制,贵妇们不得进入天子的寝殿中,即使是如此重大的万寿大典,也不得破例,是以朝贺大礼便在太后的宫中举行。

    当我们进入正殿时,皇帝是坐着的,或者说,是以一种悠闲的姿势斜倚在一个卧榻之上。这并非对来宾的一种慢待,依照满族风俗,横卧见客,并非失礼。这是一种典型的东方式见面,因为中国有句俗语:“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卧着。”所以这种姿势,并非失礼。只是慈禧太后在接见宾客时,从来不会如此,总是正襟危坐,保持端庄的体态。

    当我们走进来时,他略微正了一下身子,格格们上前叩头请安,他面带亲切的微笑,友好地点头致谢。我则依照欧洲的礼节,向他表示祝贺。

    皇帝今日的着装,比往常要华丽庄严,显然是精心打扮了一番。他外套明黄绣袍,上面绣着许多龙,还有日月星辰等多种图案,腰束扣玉腰带,足蹬方头朝靴,颜色与服色相同,并饰黑色边饰,上面绣有草龙花纹,却没有戴朝冠,依照大礼,实为不该有之事。大凡在中国,上自天子,下自黎民,但凡重大场合,皆需正衣冠,自古以来皆是如此。如今皇帝不戴朝冠,大概是因为这是非正式的朝贺。他的朝冠放在身边的卧榻上,只见其呈覆钵形,用玉草、藤、竹丝编织,另在冠檐上前缀金佛,嵌东珠十五;后缀“舍林”,饰东珠七。顶子为柱形,共三层,每层为四金龙合抱。龙上各饰珍珠一枚,层间各贯珍珠一枚。顶上端为一颗大珍珠。这颗大珍珠,平时并不戴着,只在重大典礼的时候才会拿出来。

    还有七个穿着不同服色的官员立在一旁,从他们的顶戴可以看出,这些人皆是朝中的阿哥。这些顶戴是清朝用以区别官员品级的帽饰。以红宝石为最高,依次为珊瑚、蓝宝石、青宝石、水晶、砗磲、素金、镂花阴文金顶、镂花阳文金顶。

    我在中国看到的最简朴的男子,便是光绪皇帝,他平时仅仅戴一个普通的红色丝绸做成的顶戴,当然只有他,才能在朝冠上镶饰珍珠。

    我们向皇帝道贺之后,便走到偏殿,恭候太后的御驾。过了片刻,太后从寝宫里缓缓走出来,贵妇们立即跪倒在地,恭请圣安,只听她们齐声说道:“老祖宗吉祥!”

    “平身!”太后面带祥和之色,悠然说道。

    在与众人寒暄过后,太后便径向我走来,伸出右手,我连忙移步上前,依照西方的礼节,轻轻握住指尖,吻了一下。实际上,从来没有任何外国使节对太后和皇上行过这种礼。太后亲切地说道:“以外国人的身份,参加皇帝的万寿大典,你实乃第一人。千万不要拘束,尽情欢愉是了。”然后她又看了看我的穿着打扮,包括佩戴的首饰,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又转向众人,对她们的穿着也审视了一番,看看是否有失检点。慈禧太后正是这样的人,哪怕是细枝末节,也绝对不肯放过,总是郑重其事,精益求精。

    来宾所着衣饰,皆华丽无比。时值盛夏,她们所着的服饰多由透光锦缎制成,与太后画像时所穿衣物大抵相似。

    依照传统,已婚妇女的服色是深红色,寡妇们则身着蓝色礼服,至于未婚的女子,则身着淡红色礼服,无论何等身份,衣服上都绣着五彩金龙。已婚之人在宫中朝贺,头上须插戴首饰,而未婚女子则不需如此,只需插戴普通的簪子即可。

    今天皇后的穿戴极为华丽,头饰乃黄金丝绦做成,上嵌各式珠宝,旁边还有九条栩栩如生的黄金凤凰,灿烂夺目,其尾部悬挂着几串珍珠,遮住了她的前额,并一直垂到她的肩上。四周点缀着几朵珠花,真是巧夺天工,绚丽无比。她的礼服是明黄色的,上有绣金双龙纹,颈挂镶金玛瑙朝珠,领后垂明黄绦,饰有珠宝无数。在宫中,只有皇帝和太后不以双龙为饰,并不用挂戴朝珠,其余官员及贵妇则必须穿戴。(朝珠是由佛教的念珠演化而来,盖因清代皇帝信奉佛教,形成了这种礼制。)

    今天,皇后看起来非常高兴,整日里笑语盈盈,神采飞扬,不时来到皇帝身边,亲切交谈。我在宫中待了许久,今日难得见到帝后之间的关系如此融洽和美。皇后身后跟随着瑾妃,她的服饰规制,大抵与皇后相似,只是作装饰的珠宝,要稍逊于皇后,而且服饰的颜色是橙黄色,盖因宫中唯有太后、皇帝和皇后三人,可用明黄色。

    皇帝和皇后在太后的宫中接受朝贺后,太后和皇帝便走出寝宫,登上朝堂,接收文武百官的朝贺。刹那间,金鼓齐鸣,震耳欲聋——原来是乐者奏起了音乐。听其声,但觉金声玉振,引人入胜。正所谓钧天广乐,响遏行云,想来便是如此。当时,文武百官齐聚于朝堂之上,肃静无声,恭然而立。一些地位略低的官员,则长跪于大殿之外,一同恭贺皇太后、皇帝万岁。

    皇后和妃嫔并没有随着来到朝堂,而是驻留后宫,等到百官朝贺结束,然后才能现身庆贺。这是朝廷礼制,是万万不可妄加逾越的。皇后极善应酬,当我们在宫中小坐时,她便吩咐太监宫女奉上茶水和各色点心。又将其所豢养的狗带出来,与我们嬉戏。此处的陈设极其雅洁,外面阳光明媚,照射在园中的花草树木之间,树影斑驳,别有情趣。我们在此闲坐半个小时,直到太和殿上的朝贺大礼结束。

    皇帝在接受朝贺时,便坐在皇座上,君临天下,俨然一副皇者风范,再也不是先前那腼腆、害羞的样子。他的身旁,站着一名衣着华丽的礼官,专司礼赞之职。国中勋贵忠臣,纷纷依照大礼,匍匐在地,恭贺“万岁”。之后,每人都向皇帝进献一支玉如意,以作贺礼。很多外国人认为“如意”是一种类似权杖的东西,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在中国,“如意”其实是一种吉祥美好的象征,臣子们常进献如意祝贺皇室寿辰,皇族也拿如意赏赐王公大臣,以取兆吉祥。光绪皇帝亲手接过大臣献上的玉如意,然后递给在一旁侍奉的太监,令其将礼物置放在右侧的桌案上。

    当勋贵们退下之后,皇后、皇妃、格格以及各位贵妇则走上朝堂,向皇帝恭贺。适才在太后寝宫的庆贺,并非正式的朝贺。只见皇后带头跪拜在地,和先前的勋贵一样,向皇帝进献如意,只是她的如意,造型巧夺天工,显得更加华美富贵。

    贺礼结束后,太后、皇帝和皇后一同退出朝堂,贵妇、宫人们紧随其后。与此同时,万乐齐奏,恭送太后与皇帝,恰如他们走进来的时候一般。

    慈禧太后平日的装扮总是华丽富贵,实为宫中之首。今日皇帝万寿之日,反倒穿得朴素了,她身上并没有佩戴什么珠宝首饰。想来这种安排,也是出于她的深思熟虑——今天是皇帝的万寿之日,朝贺大典的主角自然应该是皇帝和皇后,她不希望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她的身上,甚至是她的衣服上面。如此方可避免喧宾夺主,其用心不可谓不良苦。

    这日进宫朝贺的宾客,大多蒙赐入戏院观戏。他们听戏的地方,与太后的御座形成直角,相互之间可以望到,勋贵们可以起身向太后、皇后敬拜。但包厢之间以十二尺高的丝绸屏障相隔,之间不能相通,至于其他情形,之前我已有所描写,在此不做赘述。

    太后、皇帝、皇后三人落座,台上的演员纷纷上前叩头请安,然后演出方得开始。首先是震耳欲聋的音乐响起,接着几位演员走上前来,高声唱诵,都是恭祝太后、皇帝万寿无疆一类的话。至于他们所穿的戏服,则是元世祖忽必烈时代的样式。这些颂词令我印象非常深刻,说什么“仙福永享,普世崇敬。寿与天齐,文武仁圣”。还有什么“文成武德、泽被苍生。万瑞百祥,罔不丰登”。尽是一些歌功颂德的套话。

    颂歌唱完之后,震天动地的锣鼓便响彻大堂,如此喧哗了片刻,第二幕便开始了。中国的戏剧,大多短小,每出戏大概只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长度,称之为折子戏。但这天却上演了一出大戏,戏文的内容大概说的是某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戏装,并设置了逼真的舞台背景,真实地再现了那段历史。

    戏剧从早晨演到黄昏,在中午十一点的时候,太监们献上各色点心和茶水,进呈于前来的宾客面前。这些点心上都印着“万寿”、“喜庆”、“吉祥”、“如意”一类的贺词。其间有中国常见的水果蜜饯,有各种水果、坚果、杏仁乳酪以及时令瓜果,一起端上来的还有许多香甜可口的饮料,各人用了少许,以作充饥。

    用过点心后,大家便共进午餐。筵席便摆在戏院正中。我们所坐的餐桌特别宽大,是以同席之人,比平日要多了三倍。来宾们依照等级身份,纷纷依次而坐,她们深知礼数,进退之间,颇为周到,既谦恭有礼,又不显淡漠,虽然我对她们的言语并不理解,但她们的好客之情感染了我。她们对我这个“陌生人”极尽地主之谊,关怀备至,纷纷邀请我品尝美味佳肴。还有几位贵妇举起香槟,邀我同饮。当长辈们吃完之后,小辈们方才坐下。这些孩子随同父母一同入宫道贺,然而依照宫中的规矩,未满十六岁之人,是不得与长辈同席的。

    没过多久,我们便吃完午饭,返回各自的包厢里。这时男宾包厢的帘子已被太监们撤去。只见这些皇亲国戚们纷纷席地而坐,如同土耳其人一般。离太后和皇帝越近,其爵位也就越高,如此依次排列,各就其位。容龄和德龄指着包厢里的这些勋贵,向我一一介绍。这些人无不是她们的兄弟叔伯,多少沾亲带故。但是因为我们躲在帘子后面,所以他们并没有看到我们。

    过了片刻,太监们又呈上许多点心,又有内侍手持银质酒壶紧随在后,给每位宾客都倒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白色饮料,但是我们女宾却没有。显然,这些饮料不是葡萄酒,因为葡萄酒都是盛在小杯子里,而他们用的都是大碗。我很是好奇,很想知道白色饮料是什么东西。经过了解,我才惊奇地发现,这种饮料不过是热牛奶罢了,里面加入了杏仁粉和一点糖,这样口味会略带一点苦味和甜味。这种饮料是满族人非常喜欢的东西,但是只有在盛大典礼的时候,才会颁赐给大臣,以示皇恩浩荡。

    王公们手捧茶碗,轻轻啜饮,显得极为庄重,似乎这碗乳酪承载着皇帝的健康与幸福。喝完之后,太监们将茶具移走,又有一队太监鱼贯而入,他们两两成列,同捧一只黄色托盘,上面印刻着大红的“寿”字。这些托盘里放着皇帝赐予来宾的回礼。盘中的礼物都是一样的:一对御制青花瓷瓶,一只青铜香炉,抄有孔子名言警句的卷轴一幅,卷轴乃以黄色绸缎装裱而成,除此之外,上面还有一支玉如意和一枚玉扳指。

    宾客受礼完毕,太监们捧着空盘子走出来,垂帘也随之落下。德龄姐妹又拉我回到原位坐下。这期间台上的演出始终在继续。只因我们的应酬太多,便顾不得去看了。

    到了下午四点,最精彩的压轴戏开始了,三层舞台,同时解开序幕,所有的演员身着盛装站在舞台上,一人在前面带领着,齐声向皇帝唱颂祷祝之乐。其内容无外乎称颂他为圣明天子,德被万世,并祝愿他万寿无疆云云。颂歌结束之后,演出当即开始。只见舞台之上流光溢彩,声势极其宏伟,生旦净末丑,你方唱罢,我便登场,他们饰演的有大罗金仙,凌霄众神,在琼楼玉宇中顾盼飞扬,直让人应接不暇。娉娉袅袅的瑶池仙女手提竹篮,其间摆放着各式水果,象征着幸福美满,吉祥安康,又有仙翁手捧寿桃,进献于前。紧随众仙之后的是一条巨龙,作戏珠之状,蜿蜒舞动,惟妙惟肖,旁有天兵天将伴随左右,手擎祝寿的条幅。那巨龙在舞台上盘旋几圈之后,在中间停住,仰头长啸,口吐一道清泉,水花四溅,遍及四周,殊为壮观。

    这些程序都是太后所裁定的,皇后和德龄姐妹都已经看过彩排,但在这之前,当我向她们询问演出内容时,她们总是莞尔一笑,故作神秘,概因想留点神秘感给我。我被舞台上的表演吸引住了,来到包厢前面想看个仔细,不料竟被水雾喷了一身,也算是有惊无险,颇有几分乐趣。

    演出结束后,演员们一一谢幕,包厢的帘子随即敞开,太后和皇帝现身于众人之前,王贵大臣们按照爵位高低,依次上前叩拜。这一次,他们行的是三叩九拜的大礼,并高声叩谢皇恩浩荡,极为郑重。面对这些大臣的叩拜,太后与皇帝正襟危坐,轻轻点头应对,俨然一副至尊无上的模样。

    当王公大臣叩拜之后,演员们也来叩头谢恩,这时他们已经卸去了戏服,身着平时的衣服,来到御驾之前,依旧行三叩九拜之礼,只是这次,太后与皇帝连点头回应的程序也省去了。

    待到宾客散尽,太后领着皇帝、皇后以及妃嫔格格们一同来到祭堂,叩拜列祖列宗。先由宫人在祖宗灵位前的香炉中焚起檀香,紧接着笛声悠扬,钟鼓齐鸣,祷祝之人高唱雅颂之乐,显得宏伟肃穆,太后等人便在这庄严的音乐声中一一下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