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西方家教-下工夫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为孩子做行为记录

    我在培养孩子良好品行上下了很大工夫。从卡尔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给他讲古今中外的一些有关善行的故事。儿子做了一件好事,我就立刻夸奖他:“你做得真好!”有时候,我还会当着妻子和亲朋的面夸奖小卡尔说:“卡尔,今天,你做的这件事真好。”当然,我不会过分夸奖儿子,以免他产生骄傲情绪。我也不会到处张扬孩子的善行,而只告诉很少的人。

    卡尔稍大一些后,我开始教他背诵各种有关道德方面的诗。德国有很多歌颂仁爱、友谊、亲切、大度、勇气和牺牲等方面的诗文,这些都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重要材料。我始终坚持让孩子接触这些美好的东西。卡尔才几岁的时候,就能熟练背诵那些诗篇了。

    我还特意给他做了个“行为录”,把他做的好事都写到本子上,以便鼓励孩子做好事。因为这样的鼓励,卡尔很小就立志要做一辈子好事。在卡尔小时候,他常常因为自己的行为被记录在“行为录”中而高兴,并且,他还常翻看那些记录,每当这时,我总能看到儿子小脸上充满幸福的笑容。

    和培养孩子其他习惯一样,在培养卡尔做善行方面,我从不让他勉强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而是引导他对善行发生兴趣,让他从善行中获得快乐。当然,让孩子理解并记住这些行善的快乐有些难,但也不是做不到。我相信,只要耐心教育,孩子一定能够从做好事和克制自己过程中品味到快乐。

    因为有这个“行为录”,所以,卡尔养成了经常反思自己行为的习惯。我想,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孩子,也对大人很有裨益。

    每个人在某段时间,甚至某天,或者某一刻都在做事,也会有很多想法。有的做法、想法是正确的,而有的却是错误的。而人们总能记住好的,容易淡忘坏的,而如果有了“行为录”,那么我们就可以经常翻看自己的行为,反省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努力让自己的行为朝好的方向发展。一天,吃完晚饭后,卡尔像往常一样翻看“行为录”,翻着翻着,他突然沮丧起来。

    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我以为自己很棒呢!原来我身上有这么多的毛病。”原来,卡尔在“行为录”上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好的行为。顺便解释一下,“行为录”本来只是记录卡尔的好行为的,但我发现只是记录他的好行为会让他骄傲,所以,我又把他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也记录了下来。以便他能自我反省。

    看到卡尔那么沮丧,我就劝他说:“没关系,那些不好的行为已经都是过去的事了,只要你以后改正过来不就可以了吗?不要沮丧,你‘行为录’上不是还有很多好的行为吗?”

    在我的劝说下,卡尔心情逐渐转好。他决心以后再也不犯那些错误了,尽量去做更多好事。

    我下工夫培养卡尔做善事,目的是想让孩子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因此,我常向卡尔讲有关做坏事会遭到惩罚的故事,还严厉批评了故事中做坏事的人。通过这些反面人物来达到劝诫孩子行善的目的。很多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我的孩子为什么要说谎呢?”“我的孩子怎么那么任性?”“他这么小,怎么就那样狠心地伤害小动物?”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这些问题无可奈何,只能痛苦地叹息:“唉,早知这样,我不如不让他来到这个世上。”这些让人烦恼的问题,让父母们感到心力交瘁,搞得他们非常狼狈,他们常常对教育好自己小精灵缺乏信心,更不知道该怎样纠正孩子身上的坏行为。还有的父母抱怨说自己已经全力以赴了,却无法将他培养成一个有道德的人,他们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善良,不善解人意,也不听话,也不听劝。我认为,只要使用恰当的方法,孩子的坏毛病一定能够得到纠正。

    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要以身作则

    柏拉图曾经说过:“没有一个人甘愿成为一个坏人。”我引用这句话,不是要为坏人说话,而是想强调,每个孩子都想朝好的方向发展,只是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才变坏的。对于这一点,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这不是夸张,而是实实在在的规律。

    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看到:母亲爱慕虚荣,女儿也会这样。父亲喜欢喝酒,儿子也会这样。父亲品德不好,儿子品德也很差。所以,孩子成为坏人,是父母教育不良导致的。

    现在,没有专门机构培养孩子的品德,这个任务就只能由父母来承担。那么,父母给孩子树立了什么榜样就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成为好人。因为父母离孩子最近,相处的时间最长,父母自然成为了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有人说过“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思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能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能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能收获命运。”这种说法非常正确。如果父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孩子的表率,培养孩子的品德,那么,父母就为孩子创造了美好的前途,这样的父母应该受到尊重。

    有很多父母常常惩罚孩子的坏行为,使用惩罚的方式是不正确的。因为惩罚只能起到暂时的、很小的作用,并不能让孩子明白道理,惩罚只能让孩子暂时屈服于父母的权威,却无法从孩子的心灵深处铲除做坏事的想法。

    在教育卡尔的时候,我总会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让他明白是非善恶,让他真正感受行善的快乐。

    有一次,在与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卡尔偷偷拿了小女孩阿尔丽兹的一块糖。我发现后狠狠地训斥了他:“卡尔,你知道你的行为叫什么吗?是偷盗。”

    可是,小卡尔年龄太小,他还不知道这种行为多么不好,他还为自己辩解道:“只是拿了一块糖,怎么说是偷盗呢?”

    我对他说:“你读了那么多书,难道这点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吗?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拿别人的东西,就是偷盗行为。就偷盗性质本身来说,偷一块糖果和偷一袋金子一样让人可耻。”

    一般来说,小孩子还没有判断事情的能力,还无法正确认识某些行为的本质,比如偷盗。他们不会从性质上看,而只是看数量,以为多拿算偷,拿的少就不算偷。这个时候,有必要帮助孩子弄清事情的性质。

    卡尔最后终于明白了自己行为是偷盗,他非常惭愧,脸涨得通红,他立刻找阿尔丽兹道歉,还带了一大包糖果给她。

    在儿子成长之路上,我经常这样对他说:“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自己的任何行为都会获得相应的回报。”我还告诉他:“学习能给我们带来现世的幸福,善行则能让我们获得上帝的夸奖。”

    我为什么要用钱来奖励儿子

    在培养儿子的过程中,关于对他的奖励,我常常是给他钱和写入“行为录”一起使用。

    如果儿子学习好,我就每天奖励他一个戈比。如果他学习很好,但做错了事情,他就不能获得一个戈比的奖励。

    经常有这种事情发生,当儿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他会主动对我说:“爸爸,我今天犯了错误,所以,不要钱了。”这时,我会非常欣慰,想要给他双倍的钱。但是,为了儿子的成长,我还是忍住激动的泪水,抑制住自己的情绪,假装平静地对他说:“是吗?爸爸不清楚,那么,你明天一定要做好事啊。”实际上,我这样说的时候,心里很难受,为了表达我对他的爱,我会不由自主地亲吻他。在卡尔太小,还不懂得用钱的时候,我会使用其他奖励办法。他做了好事,我会在他的枕头边悄悄放一块好吃的点心,他发现后,我会告诉他因为他昨天做了好事,所以,这是仙女奖励给他的。如果他做了坏事,我就不给他放点心,然后,告诉他,昨天他做了坏事,所以,仙女没有来。如果他脱下衣服,自己不收拾好,那么,衣服会一直那样放着到第二天,我们也不帮他收拾,并且还决不拿出新衣服给他穿。

    通过这样做,儿子会逐渐形成做好事会有好报的印象。

    有很多人问我,我为什么要用钱来奖励儿子的学习呢?这是因为我想让卡尔明白“学习能带来现世幸福”的道理,并且通过采用这样一个比较实际的方式,让儿子真切地体会到获得报酬的艰难。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非常重要。

    我非常反对给孩子过多金钱的行为,让孩子很容易地就得到想要的东西特别是金钱,会让他产生依赖别人的习性。

    如果一个孩子很容易地就从父母那里获得金钱奖励,那这种后果非常可怕。一方面,他花钱毫不珍惜,胡乱花钱,甚至把钱花在错误的地方。另一方面,因为孩子轻松地就从父母那里获得钱,这会让他产生什么事都很容易做到的错误想法,等到他长大后,就不会去奋斗,甚至会变得懦弱和堕落。

    我有一位朋友生活富裕。因为他过分地宠溺自己的孩子,常常给孩子很多钱。他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对,因为他认为他很有钱,他的儿子就应该过富有的生活。这个孩子叫恩斯特,他的零用钱几乎是卡尔的十倍。

    因为父母经常给他很多零用钱,他的父母又没有正确引导他,结果,恩斯特花钱非常大方。在同伴面前总是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他没有拿这些钱去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也没有拿钱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因为生活富有,有很多坏孩子跟随恩斯特。这些坏孩子讨好他,奉承他,常常说他喜欢的恭维话。恩斯特常常被这些感觉包围着,自己有些飘飘然了。于是,他就拿父母的那些钱随意请他们吃喝,有时还给他们钱。如果那些孩子能拿恩斯特的钱做一些正经事还说得过去,但我想他们不可能那样做的。

    恩斯特的大方赢得了那些孩子的“尊重”,他很快就成了那帮坏孩子的头儿。他们听从他的指使,对他唯命是从。此时,恩斯特还以为自己有独特的魅力呢。

    在与那些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恩斯特逐渐发现了金钱的力量,于是,当有些孩子不听他的话或与他发生矛盾时,他就会花钱让其他孩子去打他。久而久之,他变得蛮横无理,非常残暴。有一次,一个农夫不小心撞到了他。他就让自己的手下去暴打那个农夫。那些孩子把农夫团团围住,向他扔石头,把他打得头破血流,最后,还威胁农夫不能说出去。

    恩斯特还不知道,整天围着他转的那些孩子,不是真的信服他,而只是想从他那里获得好处而已。他们引诱恩斯特赌博,还事先想好伎俩,让他输钱,用各种不耻的手段骗他钱。但是,他根本没有发现这些问题,还为他们能给他提供新鲜游戏而高兴呢。他从不关心自己是否输钱,因为他父亲总会给他钱。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环境中,恩斯特怎么会有好成绩呢。他的乐趣都转移到吃喝玩乐和打击、赌博上去了。对他来说,学习只是做给父亲看的!他没有发现学习中的乐趣,也没有体会过学到知识的幸福。他把学习视为无用的东西,因为他一看到书就头疼,而和那帮孩子玩的时候,就感觉自在愉快。不用说,我们也能猜到恩斯特会有什么样的未来,他很快尝到了苦果。后来他的恶行被他父亲发现了,那个被他打的农夫向他父亲告了状。他的父亲非常气愤,狠狠地打了他一顿,还停止了他所有的零用钱。

    没有了父亲的供给,他瞬间成了一个“穷人”。

    在一次赌博中,恩斯特把剩下的钱全都输光了。当他想向其他孩子借钱再赌的时候,那些孩子都没有借给他。他们告诉他,“你现在没有钱了,就不要再玩了。”“我们都听说了,你的父亲以后再也不给你钱了,你拿什么还我?”

    恩斯特非常气愤,他没有想到昔日的“好朋友”,突然之间对他如陌生人。他和他们吵起来,最后打了起来。那些孩子把他围住,狠狠地打他。其中有一个孩子还用石头砸破了他的脑袋,而那个孩子正是被打的农夫的儿子。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教育有多么大的关系。恩斯特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正直、爱学习的孩子,因为他有很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条件。但他不但没有利用好的环境朝好的方向发展,还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了代价。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和他那个愚蠢的父亲有很大关系。

    我曾经向卡尔讲过这件事。儿子当时也非常气愤,还说这样的儿子和这样的父亲都是魔鬼创造出来的。他还向我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使用自己的钱,会拿自己的钱做应该做的事。最后还表示,他非常骄傲能有我这样一位好父亲。

    让儿子懂得获取报酬的困难

    我让儿子懂得获得一点报酬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并努力让他明白应该把钱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我告诉他,拿钱只是买点心,那钱花得没有多大意义,如果能把钱更多地花在买书本等学习用具上,那么,这些钱就发挥了长久的作用。我还常提醒他,在圣诞节等节日的时候,如果他能够拿钱给自己的朋友或者穷人家的孩子买点小礼物,那么,他们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身份是高是低,但凡周围的人有遭了天灾人祸等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时,我都会带卡尔去看望他们。每当这时,卡尔总会拿自己存下来的零用钱去买东西慰藉受难者。这个时候,我会及时地夸奖他一番:“卡尔,你做得真好,虽然你的礼物很轻,但却像《圣经》中记载的那个寡妇的一个小钱那样有价值。”

    耶稣对着银库坐着,看众人怎样把钱投入银库。已经有很多财主把一些钱投入到里面。不久,有一个贫穷的寡妇走过来,往里投了两个小钱。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这个贫穷的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投的更多。因为那些人自己有余钱拿来投。而那个寡妇则是在连养活自己的钱都不足的情况下,把她的那点钱都投了进去。

    像这样给卡尔讲《圣经》故事或者其他古今传说以及诗中的语言等来教导卡尔做好事,已经成了我的一个习惯。我从卡尔小时候起,就让他记住了这些。所以,每次我问儿子:“卡尔,某某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时,他就会立刻明白。

    懂得同情和关心他人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孩子将来是否能够成为受欢迎的人的问题。如要想让孩子长大后能够成为一个有同情心、爱心的人,我们就要从小就培养他。

    除了我之外,卡尔的母亲也非常重视对儿子的道德培养,她非常重视儿子行善方面教育。为了避免孩子将来变成一个自私的人,在儿子还只有两岁多的时候,卡尔的母亲就开始训练他了。训练从让他关心妈妈开始。她教他在妈妈生气的时候给妈妈消气;在妈妈生病的时候关心妈妈,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正是经过这样的训练,我和他的母亲终于把儿子成功地培养成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让他能够敏锐察觉到别人的情感和思想变化。在他周围的人都能体会到卡尔帮助他们减轻痛苦、替他人分忧的纯真感情,并因此非常喜欢他。

    有一次,我偶然发现卡尔的零花钱突然减少很多,儿子向来用钱非常节俭,并且,花钱的时候,他总会征求我的意见的。所以,我感到非常奇怪。就询问他钱怎么突然少了,他就告诉了我一个感人的事情。

    儿子认识一个农夫的儿子,叫豪斯。

    豪斯是个非常爱学习的孩子,非常喜欢看书,但因为家庭贫困,没有接受教育。豪斯告诉卡尔,他特别想看书,但家里没有钱给他买书。他很想听卡尔给他讲书里的故事。卡尔周围没有太多玩伴,于是,他就给豪斯讲了很多书中的知识。豪斯也给他讲了自己的生活和家庭。

    豪斯有一个非常勤劳的父亲,他整天辛勤劳作,支撑整个家庭。他的母亲非常善良,虽然没有接受过教育,但她仍然希望豪斯能成为有作为的人,她教他勤劳、行善。因为没有条件供儿子上学,她经常暗自流泪。豪斯还告诉卡尔,他非常羡慕他有那么多书可以看,有那么好的学习工具可以用。如果他也有这样好的条件,他一定会成为一个知识渊博并且很有能力的人的。卡尔被豪斯深深感动了,于是,他立刻跑回家拿一些纸和笔送给豪斯,还从自己的零用钱中拿出二十戈比给豪斯。

    他对豪斯说:“这是我对你的小小帮助,虽然不多,但我希望你能接受我的一点心意。我希望你以后好好学习,上帝是不会辜负你的。”

    后来,豪斯的父亲带着他儿子亲自来我家道谢。

    豪斯父亲说:“威特牧师,您有这样一个好儿子,真是让人羡慕啊。他就像个小天使,赐给我儿子关爱。愿上帝赐福给他。”

    我给儿子钱,是让他发现学习的好处,也为了培养他的善行。从小他就知道用自己薄弱的力量帮助他人,这不就是上帝赐福给他了吗?

    为了鼓励儿子好好学习,我们曾经做了很多有趣的事。每当儿子看完或译完一本书的时候,我俩就如释重负,一起大喊作者的名字:“荷马万岁”“威吉尔万岁”等。这时,他的母亲也会来道贺。

    接着,我们就会去街上买回很多东西,做一桌卡尔爱吃的饭菜,然后,再叫上两三个亲朋好友来吃晚餐。在吃饭前,我先是对大家讲:“这本书非常难的,但是,卡尔凭借他顽强的毅力,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他又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听我说完,人们便向卡尔表示祝贺:“恭喜恭喜。”之后,聚会的朋友会提出很多有关这本书的问题,这时,卡尔会讲一下整本书的大意,或者其中的一段。

    最后,卡尔说“上帝,感谢您!是您赐给我这样好的父母,赐给我健康、力量和各种思想,才使我在学问上有进步。”等等结束。

    我教儿子怎么用钱

    到卡尔五岁的时候,他已经积攒了一笔不小数目的钱。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指导他怎么用钱。

    我认为,不仅对孩子要严格教育,还要教他怎样用钱,因为这会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发展和生活幸福。我称这种教育是理财教育,它是我教育卡尔素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孩子素质的重要内容。

    我认为,理财能力是儿子将来无论在生活上还是事业上都需要掌握的一种重要能力,培养这种能力也需要从少儿时期抓起,越早教育,效果越好,否则,孩子大了再教育就很被动。

    孩子都容易犯错,但这不等于宽容孩子任何错误。小孩子没有固定收入,也没有成熟的理财观念,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处理自己的钱,但却有用钱的要求和强烈欲求孩子很容易不当用钱,这样的错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纠正,长久下去,就会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前途。

    所以,我在管理钱财方面对卡尔同样严格教育,并且从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

    在对一些孩子的观察和研究中,我发现孩子都会犯类似的错误,比如,滥用父母的钱;先用后付钱;只认为钱是现在买东西的工具;没有存钱意识;在钱被花出去之前就已经有多次购买欲望;为了买东西,可以花光身上所有的钱;只在花钱的时候才有满足感;轻易相信别人的诺言;没有计划。

    这些都是孩子在使用金钱上常犯的错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用钱观念,培养他们正确的金钱观,是每个家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有的父母总是不断地满足孩子花钱的要求,无偿地给他们大把大把的钱花,纵容孩子一些过分的要求,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容易让孩子形成恶习。等到他们长大后,需要靠自己赚钱养家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手足无措,没有管理钱财的能力。为了培养卡尔有计划用钱的习惯,让他懂得劳动和报酬之间的联系,我会有计划地给他钱,比如,在他做好事的时候,给他钱作为奖励。我发现,在孩子三岁左右的时候,他们开始产生独立的自我意识,产生“我自己来”“我会做”“我能做”的意识和欲望。所以,在儿子三岁左右时,我就开始对他进行这类教育了。与实施其他教育一样,对孩子实施这种教育也应该是自然且适时的。这类教育要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丰富的金钱养料。而父母不应该错误地以为孩子小时候不应该接触金钱。我认为,教育孩子使用金钱的目的不是让他去攒钱,也不是要培养他成为商人,而是让他成为一个有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这一点上,培养孩子的基础品质显得特别重要。

    首先,我们应该教孩子诚实。因为这将关系孩子将来会采用什么态度来对待其就从事有关金钱的活动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和公众对他的评判。并且,如果这方面存在疑问,那么,他将会在未来面临各种各样的烦恼,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我在教育卡尔的时候,采用这样的方法:

    我给儿子讲一些说明诚实品格的事实或者给他讲一些关于诚实品格的故事,让他明白诚实的概念和不诚实可能出现的后果。

    我经常认真审视自己的诚实标准。反思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留下什么印象?是否在儿子面前说过一些谎话?

    通过不断地培养,我让卡尔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诚实的品格。在他上大学的时候,我开始鼓励他用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来判断某一行为的对错。我鼓励他在面对生活一些艰难的选择时,要坚持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的道德原则。

    我常常告诫卡尔要在金钱面前保持自尊。

    我认为,我们应该多注意给孩子家庭稳固的感觉,父母要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在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应该多征求孩子的意见。

    让孩子体会到成功后的满足感非常重要。每个孩子都需要成功的感觉,这能增强孩子的自信,我们应该允许孩子选择他自己为成功而奋斗的领域。父母不要给孩子做决定。

    我特别注意让儿子发现自己的价值。因为这样,他会非常高兴,内心会有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父母应该多发现孩子独特的地方,多多表扬他,培养他的自尊心。在教育卡尔理财的时候,我会教他节俭,让他发现每件东西的价值,让他意识到无谓的浪费和破坏有价值的东西是可耻的。如何持家,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教会孩子认识每件东西的价值,让他们学会爱惜保护这些有价值的东西。

    我经常让卡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然后,让他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还经常和他一起讨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让他知道金属、木材以及纸张都是从哪里来的,让他意识到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他滥用或随意破坏一些物品,我会让他自己去试着修理。

    我还告诫卡尔,虽然我们都喜欢财物,财物能给我们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它无法创造有意义的生活,所以,我们不能一味贪求。我自己就是个简朴克己的人,所以,非常重视培养儿子简朴的生活习惯。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如果决定国家未来的是贪图享受、奢华腐败的一代,那么,这个国家的未来让人可想而知。在简朴生活中获得满足感,是保持简朴作风的根本。认为已经足够的态度,定然能够巩固孩子简朴的生活习惯。

    我常常和卡尔谈论有关简朴给人带去自由的话题,每次谈话的重点都会落在美德、友谊上,让他感觉到物质价值远远不如人的价值高。

    尽管保持简朴的作风不容易,但让孩子记住“在所有的事情中,热爱简朴”这句话,那么,他就会逐渐养成简朴的好习惯了。

    母亲一点点教儿子怎样做人

    在卡尔在成长历程中,卡尔时刻被他母亲的关怀包围着。他的母亲和我一样为儿子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可以说,卡尔能够有如此好的品格和性格,离不开他母亲的精心教育和培养。

    儿子的母亲是他的外交家。她教会了儿子怎样与人交流,怎样和人相处,甚至怎样穿衣服才得体等等。

    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都非常讨厌别人命令他们做事,或禁止他们做某事。为了在教育卡尔时不让他产生反感情绪,卡尔的母亲总会想出一些巧妙的方法,她从不说要让儿子干什么就能让儿子自己知道去干;从来不说不许儿子做什么,儿子就能自然不去做什么。他母亲曾对我说过,命令或强迫孩子学习,是毫无成效的,不如去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学习。虽然我负责孩子的学习,但在这方面,他母亲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我认为,母亲应该保持住自己在孩子心中的权威。有些母亲喜欢穿奇特的衣服,把自己打扮得非常艳丽,招来人们的嘲笑。还有些父母比较懒惰,衣冠不整,也会招来他人的嘲讽。当孩子看见自己母亲被其他人嘲笑的时候,他就会感觉非常尴尬,并且他们在精神上会有压力。所以,作为母亲要严格要求自己,打扮得不必太过,也不能过于散漫。否则,孩子心中的母亲权威就会大大降低。这种下降就意味着母亲教育孩子开始走向失败。很多母亲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以为自己的行为与孩子不相干。实际并非如此,很多母亲没有注意自己的行为,让孩子随之变得越来越糟。

    卡尔的母亲曾对我讲过一件事,这件事可以说明母亲在孩子心目中权威下降将会带来什么后果。

    有一位母亲把女儿送到女子学校上学。她自己省吃俭用,把大把的钱花在给女儿买各种各样与她年龄不相称的艳丽衣服上,虽然她为女儿费了很多心血,但女儿却并不喜欢这样的妈妈。有一次,她女儿对卡尔的母亲说:“我妈妈总是让我穿那样花哨的衣服去学校,这让我感觉很难为情。从我四岁起,就这么穿衣服了,我感觉很难堪。”

    作为母亲不应该这样。尽管她是为了女儿好,却失去了自己在女儿心中的威信。可能有些人会指责女儿无情,但我却同情她。虽然这位母亲下大工夫在女儿的外表上,并且还送女儿到洋气十足的女子学校,但我依然认为她没有做好母亲这个角色。

    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母亲衣冠不整,孩子也会这样,这是显而易见的。散漫的坏习惯往往会跟随一个人一生,这对个人非常不利。社会上有很多因为衣冠不整而失去发达的大好机会的人。所以,装束对一个人也非常重要。

    卡尔的母亲非常注意这一点。她自己打扮得很得体,也把儿子打扮得整洁大方。

    卡尔的母亲曾对我说:“衣冠不整,让人看着散漫。而衣冠整洁,会显得人很有精神。”所以,尽管她给儿子穿的不是名贵的服装,但一定是整洁的。我认为,整洁的服装会让人产生自尊。不仅是人,就连马也是这样。给马换上好鞍。它就表现得扬眉吐气;如果给它换上旧鞍,就表现得垂头丧气。既然连马都这样,那么,孩子就更是了。一个穿着不得体、不整洁的孩子能有什么出息呢?

    卡尔的母亲不仅关注孩子的服装,还注意儿子的卫生问题。她教儿子洗脸、洗手、早起刷牙、梳头。因为身体洁净也会让孩子产生自尊。卡尔的母亲在这方面分寸把握得很好,既让儿子意识到要注意卫生,也没有让儿子染上好打扮的坏习惯。人既然活着,就不能总是无所事事。有的母亲只关注自己的打扮,而不愿意花时间提高自己修养培养孩子。这是不正确的,应该规避。

    卡尔母亲不仅对儿子的教育和衣着非常关心,也非常关心他的游戏。有很多母亲不关心孩子的游戏,这很不好。她们忙碌于家务,当孩子让她看一看某件事情的时候,她们连头都懒得回。所以,孩子感到非常无聊,心事重重,甚至,有时孩子还会遭到训斥和打骂。这都是母亲做得不对。

    为了培养卡尔良好的品德,他母亲还特别给他制作了品德表,每周一张,内容有:服从、礼貌、大度、亲切、勇敢、忍耐、诚实、快乐、卫生、勤劳、克己、好学、善行。如果做了与这些项目相符的行为,他母亲就会为他在某个栏中贴上一颗金星,如果做得不好,就会贴上一颗黑星警戒,每到星期六就数一下,如果金星多,那么,下周就能获得与金星相等数量的书、鲜果、点心等,如果黑星多,那就什么奖品都得不到。

    这个品德表,每周六统计完后,不会扔掉,目的是鼓励儿子下决心,在下周一定得更多的金星。这样孩子很容易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当然,品德表也不会长期保留,特别是黑星比较多的那些,否则会让孩子失去信心。

    有一天,卡尔一个人在家,他把家里养的小狗拴在屋外的院子里。没多久,天空下起了雨,但卡尔没有把小狗带回屋里。小狗在外面冻得浑身哆嗦,“汪汪”大叫。

    这时,他的母亲正好从外面回来,看到这种情况,赶紧把小狗牵回屋里,并马上质问卡尔。

    “卡尔,你为什么不把小狗带回屋里来。”

    “我……我忘记了。”

    “可是,你没有听见它在叫你吗?”母亲听了他的话,非常生气,因为她知道儿子在撒谎。

    “我以为它在外面没什么!”儿子辩解道。

    “没有什么?让你自己去外面淋一会儿,你愿意吗?”

    “不愿意。”

    “卡尔,你自己都不愿意,那为什么还要小狗去淋雨呢?你看,天气这么冷,小狗很容易生病。让小狗在冰冷的雨水中待着,这是多么残忍的事情啊!如果谁让你去淋雨并且导致生病的话,当妈妈的该多难受啊!”

    听了母亲的话,卡尔知道自己错了,低下头来,并表示以后再也不这样了,要爱护小动物。

    卡尔的母亲就是这样从生活的小事中,一点点培养儿子的善行,并教会他怎样做人的。

    给孩子讲道理,不惯坏儿子

    不管是教卡尔知识还是培养他的善行,我都不会训斥他,而总是给他耐心地讲道理。我认为这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实际上,如果孩子做了坏事,责任在大人。因为是父母没有教导好孩子,所以,孩子才会去做坏事,这是放任不管的后果。想要让孩子做好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必须尽早地引导孩子对工作、劳动产生兴趣。并且,培养他多方面的能力和爱好。这样,孩子的内心世界才会健康发展。有很多母亲认为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体罚,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所罗门的箴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不鞭打孩子,就会把孩子惯坏。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这句话不仅让很多年轻父母犯下错误,也伤害了他们的孩子。有些父母经常打孩子,以为这样,孩子就不会被惯坏,其实,这样只能让孩子变得更加顽固、冷漠和残暴。

    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小孩儿正在虐待一只小狗。他用一根棍子使劲打那只可怜的小狗,我走过去制止了他。

    我问他:“孩子,你为什么打小狗呢?你看它多可怜。”

    他说:“因为我爸爸就经常这样打我,都没人可怜我,我为什么还可怜一只狗呢?”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这样的家庭,有些父亲打坏了孩子的耳朵,并且脸上经常有父亲巴掌印。这是多么让人痛心,多么可悲的事情啊!上帝教我们爱别人,可是,在这样粗暴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怎么能学会爱人呢?

    我多次强调,自尊心是品德的基础。缺失了自尊心,那么,品德也将消失。之所以有人会成为醉汉、赌徒、乞丐和盗贼,都是自尊心缺失的结果。父母常常打骂孩子,获得的只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其他什么都没有。父母经常唠叨孩子的错误,结果只会让孩子失去自尊心。这些都是极为错误的教育方法。

    我向来反对体罚,也从不打卡尔。但有很多父亲生气的时候,就会毫不犹豫地去打孩子。等他们冷静下来的时候,再去亲吻、抚摸孩子,或者给孩子糖果。

    这样的教育方法绝不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只会造出一个又一个懦夫和蠢材。教育孩子的同时,父母也在接受着教育。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先应该学会管好自己。

    想让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父母首先自己要懂得自我反省和约束。否则,任何教育都无济于事。

    在家庭中,人们说话常常毫无顾忌。但是,不要因为家庭里可以放松,就随口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为父母言行举止,直接会影响到孩子。为了孩子教育着想,父母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不要把不良的习惯传染给下一代。

    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礼貌用语,并且父母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也要礼貌,要使用“请”“谢谢”这样的语言。因为孩子总会模仿父母的样子,不仅仅对孩子说话要礼貌,即便对家畜等,也不能说粗暴的脏话。像数学和地理等知识,孩子长大后也能学会,但是,如果孩子幼年时缺乏教养,那么,他之后就很难再形成了。因为孩子小的时候,很容易养成某种习惯,如果形成了好习惯是很好的事情,如果养成了坏习惯,那么,长大后就很难改变。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精通地理和历史的人,但他们中,言谈举止很有教养的人却很少,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从小养成好习惯。

    父母应该坚持正确的事情。当孩子不接受正确的事情时,父母应该让他们学会服从。孩子天生就有利己心理。他们要求别人很多,却很少关心别人,一个个像足了小暴君。但是,这样的性格可以通过后天教育改正过来。如果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要替他人着想,教育他们要同情他人,那么,孩子就不会变成自私的人。法国的皇帝曾经问过他手下一位元帅的母亲:“您是怎么教育您的儿子,让他成了这样伟大的人物的?”元帅的母亲回答说:“我只是教儿子学会服从。”

    我认为,服从也是孩子应该学习的重要品质之一。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服从习惯,父母首先应该学会坚持正确的观点,并且向孩子讲清楚,告诉他父母之所以让他这么干的原因;告诉他之所以父母不让他这么做是为什么。凡是都要以理服人,不能毫无缘由地让孩子服从自己。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这样做都是为他们好。

    小孩子都很贪婪。尽管这是孩子的天性,也不应该随意打骂他们,而要用适当的教育方法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只要教育方法恰当,孩子会很快纠正坏毛病成为不自私的人。

    从小时候起,卡尔就在我的鼓励下送小朋友东西,比如,把学习用具送给贫困家的孩子,这样,他就会逐渐形成善良的品质。另外,我还鼓励他帮助他人。所以,卡尔很小的时候就成了他母亲和女佣的好帮手。

    有些孩子喜欢撒谎,但父母也不要随便打骂他们,要弄清楚他说谎的原因。孩子因为没有多少生活经验,却有很丰富的想象力,有时会说谎,并且知道这样做不对。父母不应该太过指责他们,但要注意及时矫正他们这些坏习惯。因为他习惯说无害的谎言,也就离为欺骗他人而撒谎没有多远了。但注意使用正确有效的方法,打骂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我认为,孩子身上的毛病,有很多是可以通过阅读和劳动来改正的。书中的知识和道理指导他们朝好的方向发展,劳动会让他们意识到一切都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只要孩子有学习知识和劳动的习惯,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就会逐渐成为有教养的人。

    有个恶人曾在法庭上傲慢地说:“从生下来到现在,我就不知道书是什么东西,也没有劳动过一天。”可见,罪人是无知、懒惰和不劳动造成的恶果。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孩子非常顽劣,常常践踏花草,这让他非常头疼,不知道该怎样纠正孩子的恶习。我就建议他:“你最好给儿子买锄头和铁锹,让他自己种花玩。”

    朋友立刻照着去办了,并且收获了很好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孩子过多充沛的精力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释放之地。后来,这个孩子不仅学会了种花草,还学会了关怀他人。人们再也看不到他胡闹的身影,而是常常看到他在花园里照顾他的小花、小草。而且,他也非常爱惜别人家的花园,从不会破坏。

    可见,良好且有效的教育方法能够产生多么大的力量。

    有一天傍晚,我穿过贫民区时,看到一位母亲正在责骂孩子,父亲正在打那个孩子,那个孩子哇哇大哭。

    我想,这是父母劳累了一天,心情不好,所以,把怨气都发泄到这个孩子身上了,这个孩子真是可怜。但是,还有另一种父母,他们每天过着悠闲的生活,整天无所事事,也会不停地斥责孩子,把因为无聊而产生的不良情绪都发泄到孩子身上。这真让我痛心。

    那些经常遭到斥责、打骂的孩子把打骂当成了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父母的威信逐渐丧失,孩子和父母之间就逐渐产生隔阂。这就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已经彻底失败了。

    我认为,父母既不能娇惯孩子也不能总是训斥他们。想要培养孩子的善行,让他们成为有用的人,一定要注意使用恰当的教育方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