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赞成“小时候可以放宽一些,稍大后再严格一些”这种似是而非的教育说法,所以,我在卡尔一岁起,就严格要求他了。
身为父亲,我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儿子,让他懂得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孩子小的时候,大人们对他们的影响非常深刻,所以,如果对他们管得很松,他们就会在心里形成这样的感知,等到稍大些想要严格管,恐怕就晚了。
在儿子六岁时,我带他去了另一个教区的E牧师家里,并从那里逗留了几天。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儿子撒了一些牛奶。如果在家里,他就会受到惩罚,就只能吃面包和水。
卡尔很喜欢喝牛奶,并且E牧师全家也非常喜欢他,所以,他们特意为卡尔调制了牛奶,还给他做最好的点心。这对儿子来说诱惑太大了。
卡尔撒掉牛奶后,脸涨得通红,他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没有再喝牛奶。我则装作没有看见。
E牧师的家人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着急,多次劝他喝牛奶,可是儿子怎么也不喝了,并且非常惭愧地说:“因为我撒了牛奶,所以,不能再喝了。”
E牧师还是再三地劝说他:“没关系的,只是撒了一点,一点关系都没有,继续喝吧,喝吧。”
我在旁边一边吃着点心,一边仍然装作没看见。儿子还是坚持不喝,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非常疼爱卡尔的E牧师全家就来进攻我,他们认为一定是因为我会教训儿子,所以,卡尔才不敢喝的。为了打破僵局,我先让儿子出去一会儿,然后对牧师全家说明了理由。
他们听后责备我说:“一个才六岁的小孩儿,因为这么一点点小过错就不让他喝自己喜欢的东西,你教育也太严格了吧。”
我只好再费口舌跟他们解释:“不,儿子不是因为怕我,而是因为他知道只是约束自己犯错的纪律,所以才不喝的。”
听了我的解释后,E牧师全家还是不太相信,于是,我只好让他们看一个实验。
“既然这样,”我起身对他们说,“我们现在做个试验,我先走开,你们再把我儿子叫来,让他喝,看他会不会喝。”
说完,我就走开了。
等我离开房间后,他们把我儿子叫进屋里,热情地再次劝他喝牛奶、吃点心,但结果儿子还是没有喝。
接着他们又换了一杯新牛奶,拿来新点心,对我儿子说:“我们不告诉你爸爸,吃吧!”但儿子还是没有吃,还不断地对他们说:“虽然爸爸看不到,但上帝会看到的,我不能撒谎。”
E牧师说:“我们一会儿要去郊外散步,你什么都不吃,半路上一定会饿的。”
儿子回答说:“没关系。”
实在没有办法了,他们只好把我叫进去,儿子流着热泪如实地向我说明了情况。
我静静地听完后,对他说:“卡尔,你对自己的惩罚已经足够了。因为一会儿要出去散步,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心意,你还是把牛奶和点心吃完,然后,我们就出发。”
儿子听完我的话,才高兴地去喝牛奶。刚刚六岁的小孩能够有这样强的自制力,这让E牧师一家人感到大惑不解。
很多人认为我的教育太严格。我则不这么认为,从卡尔和其他孩子的行为方式上看,好像我的教育的确很严格。但是,这种严格却没有让儿子感到丝毫的痛苦。因为从小儿子就接受这样严格的教育,他已经养成了习惯,所以,并不感觉痛苦。儿子总会向他的父亲学习,父亲不仅是儿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他可以学习的榜样。对孩子要求严格,就首先对自己要求严格。
我是个信仰上帝的人,即使有一天我站在上帝面前,我也会这么说的。
我严格要求儿子,让儿子不自觉中变成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我常常告诉他,除了上帝和你自己,没有人能约束你。
在卡尔很小的时候,他就已经形成了自觉。比如,卡尔从不说谎,不是因为他怕我惩罚他,而是他从内心里就认为撒谎是不对的。卡尔的严格要求完全是出自他自身。作为他的父亲,我正是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让儿子将一切美好的、崇高的东西都内化成本性和自觉。塑造儿子美好的心灵是我的责任。我不愿意看到因为我在幼年时对他疏于教育,而让他成为一个失去方向的人。
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懂得道理
想要孩子成为一个诚实、正直的人,我们必须从小就对他进行严格教育。很多父母都会发现,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撒谎了。之所以撒谎,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出于善意,有的则是恶意撒谎。
我认为,幼儿的撒谎很多是出于善意的。当孩子做错事情后,害怕父母的责备,于是就会撒谎。为此,作为父母应该仔细了解孩子的心理,先弄清楚他为什么要撒谎,然后再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教育。
不要以为孩子很小,不懂得道理,其实,你小看他们了,他们其实能够懂的。
卡尔在两岁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餐桌上的一个水杯。当时我和他母亲都没有发现。我那天去了别的教区,而他母亲是去了别的房间一会儿,当他母亲回来发现餐桌湿了,而卡尔的水杯空了。
“小卡尔,你弄翻了水杯吗?”卡尔母亲问他。
卡尔一个劲地摇头不承认。
母亲看着他那伶俐可爱的样子就忍不住笑起来,明知道是儿子打翻水杯,也没有责怪他。
等晚上我回家后,卡尔的母亲把这件事情讲给我听。
我仔细想了想,认为尽管我不在场,也应该跟儿子好好谈谈。“小子,你今天弄翻了水杯吗?”我严肃地问他。
儿子还是摇头否认。
“卡尔,我希望你能说实话,不管是不是你干的,你都应该说实话。虽然我和你的母亲都没有看见,可是上帝看见了。”我一本正经地对他继续说,“我和你母亲,还有上帝都不喜欢撒谎的孩子。”
后来,卡尔低头承认是自己干的。我没有责怪他。
我知道,打翻水杯这件小事和孩子养成撒谎习惯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有很多父母以为小孩子说谎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还认为他们很可爱。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如果形成了撒谎的坏习惯,他们将来就可能走向犯罪。如果这个习惯形成了,再让其改正就为时过晚了。
撒谎会侵蚀掉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滋生不信任。说谎也意味着对被骗者的不尊重。没有人能够和一个经常撒谎的人在一起生活。等卡尔再长大一点后,我就把这个道理讲给他。尽管他还幼小,但我也一定要告诉他,撒谎是不对的,是会遭到惩罚的。
认识卡尔的人都说他是个诚实的孩子。我想儿子唯一的一次“谎言”,就是没有承认打翻水杯这一次。
在以后的日子里,卡尔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够主动承认。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听谁说过卡尔撒过谎。
想孩子尊重自己,就以身作则先尊重孩子
有一次,卡尔想吃一块点心。我没有同意,因为他刚刚吃完晚饭,吃得太多不利于他的健康。当时他还不到两岁,他生气了,躺在地上,大哭大闹。他的母亲心软了,连忙答应他的要求,她给儿子拿来那块点心,并说:“好啦,卡尔快起来。”卡尔的这次哭闹取得了胜利,他终于得到自己想要的点心。当时,我没有说什么,但我意识到,卡尔是用哭闹来挑战父母的权威,并且还在这次挑战中取得了胜利。
后来我和卡尔的母亲谈了这件事,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
我认为不应该让他养成这种哭闹的习惯。虽然现在儿子还小,这样做的后果还不明显,但却已经在他心里埋下了不良种子。等儿子长到十四五岁时,如果我们还要用这种方式对他的话,他将成为一个蛮横无理的人。
因为他意识到通过哭闹的方式,他能取得他想要的东西,所以,他还会哭闹,等长大之后,他就不仅仅用哭闹的方式了。他的无礼不仅针对他的母亲,还会针对其他人。他会用无礼的方式来让其他人满足自己的无理要求。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举出很多例子,父母与孩子之间早期的关系会影响到孩子将来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再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即便卡尔再怎样哭闹,我们也不去纵容他,不管是食物还是玩具。因为我们想让他明白,想通过哭闹争取想要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有一天,一位邻居告诉我关于他儿子的事情,他认为他的儿子情况坏极了。因为卡尔学识和品德都很优秀,所以,这位邻居想向我请教教育孩子的方法。他沮丧地告诉我:“我和妻子在儿子幼儿和童年的时候没有对孩子严加管教,那时,他会把家里弄得一团糟。妻子认为他还小,长大后就不会这那样了。但是,情况却并非她想象的那样,结果,他变得越来越坏了,脾气也非常暴躁,还很自私、贪婪和自大。他现在做错了事情,我们根本不敢管他,他甚至比我还厉害。他现在十二岁了,已经成了我们没法控制的野马了。他真是让人烦恼,他还经常冲我们发脾气,好像家中的一切他都不满意。”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能怎么说呢?尊重是相互的,想要孩子尊重父母,父母必须首先尊重孩子。并且,让他小时候就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对孩子一味地纵容,不是尊重孩子。想要把良好品德传授给孩子,父母应该以身作则,自己要先拥有良好的品德。
在教育孩子之前,父母应该先弄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知道该怎样去处理孩子的过失。
我是这样对待儿子的:如果卡尔因为行为笨拙而撞翻了桌子,打翻了杯子,或者不小心弄坏了我的东西,因为不是他无理取闹造成的,那么,他就可以不负责。如果他不是故意的,也没有向我挑战的想法,只是不小心罢了,那么,我不会去责怪和惩罚儿子。只是随时提醒他以后要小心。
如果卡尔想引起我的注意或因为没有顺他的意而要故意做错事挑战我的话,我一定会采取一些方式制止和惩罚他。
幸好卡尔很少会这样做。因为卡尔很小的时候,我就以身作则先尊重他了,我从来不会无故地惩罚他,所以,他自然也会尊重我。
分配给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谈到孩子的责任心,有很多人会认为:孩子还那么小,他懂得什么是责任心啊。成年人才会谈到这个问题。但我要坚决地否定这种论断。很多父母没有足够重视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问题。以为孩子就是孩子,他长大以后就不会听你那一套了,但是,可能没等他长大,他就满身毛病了,到那时候,后悔也晚了。
没有责任心和价值感的孩子,因为认识不到自己对社会的重要性,感到生活迷茫,因而,失去了创造成就的动力,很容易被一些轻浮的事物吸引,并沉溺进去。
我一直努力让卡尔认识到生活的意义,让他看到自己行为对他人的影响,让他感觉到自己是有用的,这时他就会在心中生起自豪感和责任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接触人的增多,这种责任心和自豪感会逐渐增长、扩大,这是局限于自己的家庭,但从家庭中培养出的这种感觉却是责任感形成的基础,否则,哪里来的社会对人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呢?
在家庭里,我始终让儿子扮演重要角色,以便让他感到他的行为对别人的重要性,他的信心也被培养出来了。
我和卡尔的母亲经常有意识地把一些儿子有能力完成的事情分配给他。比如,让他分担一些家务,像打扫卫生,给花草浇水等等。我们与卡尔平等交流,我认为这是培养他责任心的最好方式,我们不仅倾听他的想法和感受,还和他谈论一些自己的事情。当然,所涉及的内容是儿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
有些人认为:“大人的事情怎么能和孩子讲呢?哪里有时间去和孩子闲说什么呢?”其实,孩子有很强的理解力,对外界的观察很敏锐,只是他们的心理活动被成人忽略掉了。
我经常会听到儿子这样问我:“妈妈怎么啦?她怎么不高兴啦?”这表明孩子在关心他的父母,对于孩子这种表现我们应该积极回应。然而,很多母亲却这样回答他们:“没有不高兴。”或“大人的事,你不明白。”并且认为家里其他的事情更和孩子无关,长期下去,孩子就会有:“家里的事和我没有关系,我只要不惹出麻烦,做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可以了。”
我不赞成这样的父母的做法,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将失去本来可以培养起孩子责任心的机会。有一次,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来找我,告诉我心中的苦恼。原来,他的父亲经常酗酒,喝醉后就打他的母亲和妹妹们。有一天,他实在无法忍受了,就质问父亲为什么这样。可父亲却说:“你还有脸问我?你早应该去挣钱养活自己和妹妹们了!”他当时特别难受,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小时候,他的父母就没有指导他该怎么做。这个少年告诉我,在这之前,他只知道和别的孩子到处去玩,吃饭的时候回家,从没有考虑父母和妹妹们的事。那天,他父亲的话让他很吃惊。他说,如果早有人教他怎么做的话,他现在就可能把自己的母亲和妹妹们照顾得非常好了。少年感觉自己现在是个罪人,心里充满了愧疚。
这是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啊!他是个善良的孩子,只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早期教育,他才白白浪费大好时光的。
后来,这个少年常来找我,向我倾诉他心中的想法,我也尽力去帮助他,让他学习知识,教他怎样做人。现在,这个少年已经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小伙子了,他娶了妻子,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养活起了一个破败的家庭。他的努力让父亲改掉了酗酒的习惯,他的母亲也因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还将他的两个妹妹送去上学了。
对孩子言行一致,赏罚分明
我对儿子,向来是是非分明,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一切都要认真,这种良好的习惯也影响着我的儿子。不能做的事情,一开始就不答应,这样孩子就没有什么痛苦。如果有时答应,有时不答应,反倒给孩子带去烦恼。
我身边有很多父母们经常违反自己制定的纪律,不能做到始终如一。做同样的事情,他们的父母有时允许,有时不允许。如此长久下去,孩子就知道父母们制定的纪律是可以打破的。那么,以后,他们对父母的言行就不会那么听从了。作为父母,自己对自己做出的言行都那么轻率,还怎么要求孩子听话呢。
想要把孩子教育好,父母必须对事物的好坏有一个始终如一的看法,不能始终如一,是教育孩子的最大危害。
从孩子两岁开始,我就注意从细微处培养他好的生活习惯。即便在餐桌上,儿子也会受到严格的教育。比如,告诉他,盛到自己盘子里的食物一定要都吃光。这样能培养他勤俭节约的习惯,同时,也能磨炼他的意志。
如果卡尔想吃水果或点心,不管他多么想吃,我都会先让他把碗里的饭菜吃完再去吃,对此,我从不通融。
因为我和儿子的母亲正确地反复地教育孩子,并且给孩子讲道理。时间长了,孩子也就自然遵守规则,并将其视为自己该做的分内的事。
我希望卡尔能够在生活中意识到“分寸”这个概念,所以,我一直按照这样的原则教育他。我要求他诚实、守信、准时,因为这些都是人们应该具备的优秀品格。
父母能够做到言行一致、赏罚分明,那么,这将会给孩子带去非常积极的影响。如果你不想让孩子说谎话,那么,你自己就不能用欺骗吓唬的手段;如果你和孩子已经制定好了规则,那么,你们就要认真对待,而不能出尔反尔。在一次散步中,我发现了一件值得人们思考的事情。在散步的时候,邻居史密斯太太发现女儿的裙子脏了,非常生气,冲着女儿大声责骂。看到女儿因此大哭起来,她又立刻给女儿一小块点心,哄她不要哭。我问史太太:“你为什么要责骂您的女儿呢?”“她经常把裙子弄脏。”史太太说。“可您为什么又给她一块点心呢?是想要表扬她的行为还是给她受责骂的补偿?”史太太听了我的问题,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了。
这时候,小女孩已经被弄得很糊涂了,她不知道母亲责骂她的原因,也不知道为什么母亲又给她点心吃。长此下去,这个小女孩就会是非不分,这是非常有害的。
我不会频繁使用奖惩,但一旦实行,就会对儿子产生重要作用。我绝不仅仅给儿子物质上的奖赏,还要让他感觉到努力和创造所带来的快乐。
儿子读书好,品学优良,这些都是他关于自己成长的事情,而做家务活也是他作为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如果卡尔表现很不错,我就会给他小小的物质奖励,还会带他去一个他想要去的地方。
关于惩罚儿子的问题,我向来有一个原则。不论是什么惩罚,一定要让他心服口服才可以,否则,仅仅为惩罚而惩罚,就失去了其教育意义。在惩罚他之前,我总会警告他,如果他犯错了,我就会言出必行,先给他讲清楚为什么惩罚他,然后再惩罚他。
我认为必须要让儿子明白他的举动会产生什么后果,那么,时间长了,他就逐渐形成了做什么事情都认真的习惯。
我曾对卡尔说过:“你早上必须按时起床,否则,我就认为你今天不想吃早餐了,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
有一次,他起床太晚了,超过了我给他规定的时间。等到他来到餐桌前时,我们已经吃完了,也收拾完了,并且把他的早餐也收走了。
那天,卡尔看着我,他好像想替自己辩解,还没开口,我就先对他说:“很抱歉!我也想把牛奶和面包留给你,可是,我们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我不能随便破坏我们的约定,这只能怪你自己起来太晚了。”
当然,早餐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他清楚,我们的约定都是认真的,是必须要遵守的。
自己的事自己解决
幼小的生命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还很弱小,他们感到有些束手无策。但是,虽然他们还那么脆弱,但他们仍然有勇气尝试各种东西,学习各种方法,让自己适应这个世界,融入到这个世界中。
我相信,不管儿子现在多么弱小,他早晚有一天会成为顶天立地的强者。我会用我全部的爱去帮助他融入这个世界。
尽管他还年幼、弱小,但我从来不怀疑他的能力。有很多人以为,只有到了某一个年龄段,孩子才能做某些事情。我从来都认为这样的想法是错的,我关注的是在儿子幼小的心灵中树立自信。
在卡尔两岁的时候,他就学会主动帮母亲收拾桌子了。每当家中的客人看到他收拾盘子的时候,都会说一声:“卡尔,要小心,不要把它打碎了。”这时候,我会对客人说:“没什么,卡尔会把它们收拾好的。”
客人们不知道,如果我不让儿子碰那些盘子,我可能永远保住那个盘子,但那句“不允许”会让他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他可能就延迟发展自己某个能力了。
当卡尔试着自己穿衣服的时候,他常常把衣服穿反。我和他的母亲从来不会嘲笑他或责备他。我不能让他有自己没有能力的感觉,而会耐心地指导他穿衣服。
我还鼓励他收拾他的房间,即便他收拾得很糟糕,我还会夸奖他。能否把房间收拾整洁并不是重要的,关键是他已经尝试了,去做了,这就足矣。在他亲手整理东西的过程中,他在探索,更是在锻炼。我坚信经过锻炼人才会让自己成为有用的人。当孩子犯了错误或者没有成功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用言语和行动证明孩子的无能。而是应该弄清楚原因,然后耐心指导他。其实,一件事情做失败并不能说明他就是无能的或他不愿意做,只能说明他没有经验和技巧。父母们应该培养孩子敢于犯错、敢于失败的勇气。和成年人一样,孩子同样有犯错误的权利,他们也有能力纠正自己的错误,他们敢于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精神是同样弥足珍贵的。
只有这样不断鼓励孩子,他才能成为一个有自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所以,在对儿子的教育过程中,我尽量去鼓励他做一些能够做的事情。遇到困难,我总是让他尽力自己想办法解决。
我很早就锻炼卡尔有规律地生活,教他制定周密的计划,让他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发展他的兴趣爱好。这计划不是限制他发展的条框,而是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成为真正完美的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