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大姐专门给警卫人员作了一条规定,要他们每五分钟,就要把总理办公室的门打开看一下,看看他是否还在那里工作,免得发生意外。
总理对党和国家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我刚去总理办公室那会儿,“文化大革命”还没开始,总理每天晚饭后还能休息一会儿,或到剧场去看看节目。我就随总理到儿童剧场去看过文艺演出。那天是空军文工团演的话剧“飞行员之歌”。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就不行了,除党政军群各方面的正常工作外,再加上运动中的问题,工作量之大处理起来之难远远超出“文化大革命”前的情况,简直压得总理喘不过气来,不要说晚饭后的片刻休息时间取消了,就是睡眠时间也大大减少了。常常是早上醒来,还没穿好衣服坐在床上或在洗漱间,就按电铃把我们叫进去,问有什么紧急情况需要处理,就这样开始了一天极其紧张的工作。一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不是批阅文件,就是召开、参加会议、找人谈话、接见外宾,一个接一个,中间一点休息时间都没有。有时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只好一边吃饭一边开会。就这样也处理不完党政军各方面的问题。
邓大姐看到这种情况也十分着急,怕耽误事情,就帮我们出主意,让我们见缝插针,利用总理吃饭和在汽车上的时间把那些最紧急、最重要的情况口头向总理请示报告。所以有一段时间就由赵茂峰同志在总理吃饭时给他读报纸。
记得李宗仁1966年从国外回来时,李在为欢迎他举行的宴会上的一个讲话稿,就是由我念给总理听的。那几天总理眼睛充血很厉害,不能看东西,当时,他是躺在床上,一面由护士打针,一面听我给他念。
革命博物馆中不是有一个总理用过的小桌子吗?这个小桌子是总理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呕心沥血、日夜操劳的有力见证。在“文化大革命”最紧的日子里,为减少运动对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冲击,总理整天陷在各种会议里,根本没有时间批阅文件。就是那些必须限时发出的外交文件,他也只好在开完各种会议后,已到了凌晨了再批。身体已到疲惫不堪的程度,很难再坚持坐在办公室批阅这些文件,为了不误事,总理只好把这些限时发出的文件抱到床上去批。他背靠在床头上,两腿弓起来,把文件放在两条腿上。这样批不了几份文件就坚持不下去了。后来卫士同志就找来了一个硬纸板,让总理垫在腿上工作,减少点疲劳。这样又延续了一段时间。
这样工作时间久了仍然十分疲劳,后来,邓大姐见总理用硬纸板也太累了,就让木工同志为总理做了这样一张小桌子。许多内政外交的大事,总理就是利用这张小桌子处理的。它可算是总理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的有力见证了。
总理本来是很喜欢用毛笔批阅文件的,可是由于长时间的睡眠不足、超负荷运转,就是铁打的人也受不了。尽管这样,总理也不得不坚持把工作处理完才能休息。所以批阅文件中,有时就老是打盹儿,文件都被毛笔点了一些墨点,或画了一些道子。后来,总理就改用铅笔。但太累了,用铅笔也不管事,照样打盹儿,仍然在文件上画了些道子,连字也写不工整,有时连写的什么字都很难认。我们常在他身旁等候他批文件,这一点要不是亲眼看见,总理那种对国家对人民的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刻苦的精神和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是难以想象得到的。当时我们的心情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看见总理那种疲劳的样子希望他早点休息,但有些事情又必须立即处理。有时真是硬着头皮提醒总理还有几个什么文件必须处理。那种复杂心疼的心情就甭提了。
那张著名的劝总理为国为民保重身体的大字报,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贴出来的。当时总理的心脏不好,在那种极为疲劳紧张的情况下再继续工作下去,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邓大姐对此也忧心忡忡,一面要我们想办法既不误事,又要使总理得到必要休息。另外邓大姐专门给警卫人员作了一条规定,要他们每五分钟,就要把总理办公室的门打开看一下,看看他是否还在那里工作,免得发生意外。
(张作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