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熬出来的-智慧做事,慢慢熬出大名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人生当中,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别轻视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使是最普通的小事,也要全力以赴。把每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智者成功的秘诀就是:积累小成功,问鼎大成功。成功的机会是均等的,只要找到了做事的方法,掌握了做事的技巧,了解了做事的智慧和手段,做事其实也很简单。

    一、扬长避短,经营自己的优势

    许多人只会羡慕别人,或者模仿别人做的事,而不去认清自己的专长,了解自己的能力,然后锁定目标全力以赴,所以不能够成大事。这种人失败只能怪自己。

    人必须作出自己的品牌,如果一个人位置不当,用短处而不是长处来工作的话,就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反之,如果选择长处来工作,经营自己的优势,则会发挥无限潜能而成功。

    李扬是中国着名的配音演员,被戏称为“天生爱叫的唐老鸭”。李扬初中毕业后参了军,在部队当一名工程兵,他的工作是挖土,打坑道,运灰浆,建房屋。可是李扬明白,自己身上潜在的宝藏还没有开发出来,那就是自己一直喜爱的影视艺术和文学艺术。于是,他抓紧时间学习,认真读书看报,博览众多的名着剧本,并且尝试着自己搞些创作。

    退伍后,李扬成了一名普通工人,但是他仍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没过多久,大学恢复招生考试,李扬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机械系,成了一名大学生。后来,经过几个朋友的介绍,李扬在短短的五年中参加了多部外国影片的译制录音工作。

    1986年年初,他迎来了自己事业中的辉煌时刻:风靡世界的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招聘汉语配音演员,风格独特的李扬一下子被迪士尼公司相中,为可爱滑稽的唐老鸭配音,从此一举成名。

    在这个世界上安于现状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总把“就这样活着吧,机遇不好,老天对我不公平”的想法放在心里,念在口里。于是,他越是这么想,就越觉得心安理得,也就越来越放松自己,得过且过,不知不觉中就彻底放松了自己。

    有效利用自己的优势,是一个人的生存之本,也是最自信的表现。

    伽利略是被送去学医的,但当他被迫学习解剖和生理学的时候,他偷偷地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学和阿基米德数学,研究复杂的数学问题。他发现比萨教堂的钟摆原理的时候,才18岁。

    英国着名将领兼政治家威灵顿小的时候,连他的母亲都认为他是低能儿。他几乎是学校里最差的学生,别人都说他迟钝、呆笨又懒散,好像他什么都不行。他没有什么特长,而且想都没想过要入伍参军,在父母和老师的眼里,他的刻苦和毅力是唯一可取的优点。但是46岁时,他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将军。

    从这些典型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自己热衷于做什么,因此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经营自己的优势,最终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每个人在选择职业时,一定不要考虑怎样赚钱最多、怎么才能成名,而应该选择最能使你全力以赴、最能让你发挥无限潜能的工作。找出自己的爱好、乐趣所在,去发挥自己的长处,经营自己的优势,那么你必定会走向成功。

    二、尽快成为你那一行的专家

    成了“专家”之后,你还必须注意社会的潮流,及时“充电”。在原地踏步,“专家”也是会褪色的。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人,他们总是对周围的环境悻悻不平,但从未想到把自己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有一个在外贸公司工作的年轻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在公司里与同事关系一直不好,感到工作环境十分压抑,所以对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感到很不满意。

    有一天晚上朋友聚餐时,酒过三巡,他愤愤地对他的朋友说:“单位领导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把辞职信拍到他桌上,然后走人!”

    “你对那家外贸公司的工作流程都弄清楚了吗?对于他们做贸易的窍门完全搞通了吗?”席间的一位朋友反问他。

    “没有!”他垂头丧气地回答道。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建议你好好地在这家外贸公司先把一切有关贸易的谈判技巧、商业文书和工作流程完全搞通,然后辞职不干。”朋友建议说,“你用这家公司,作为自己免费学习的地方,等到有关外贸方面的知识都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这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他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从此,他在公司里默记偷学,认真地做好每一件工作,有时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如何写商业文书的方法。一年过去了,那位朋友偶然在街上遇到他时问:“你大概多半都学会了吧,是不是准备拍桌子不干了?”

    他却挠挠头说:“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

    “这是我早就料到的。”朋友哈哈大笑着说,“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却不努力学习。但是后来你痛下苦功,进步神速,成为那一行的专家,当然就会令他对你刮目相看啦。”

    人生不得意时,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应该不断捕捉生存智慧,将自己打造成你所在那一行业的专家。那么,要如何尽快地在自己从事的那一行中成为专家呢?以下几点可供你参考:

    (1)选定你的行业

    你可以根据所学来选,如你没有机会“学以致用”,“学非所用”也没有关系,很多人的成就和在学校学的并没太大关系。不过,与其根据所学来选,不如根据兴趣来选。而不管根据什么来选,即使是随缘,只要选定了这个行业,最好不要轻易转行,否则你会不断地从头再来,无法做专、做精。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苦和乐,因此你不必想太多,你要做的是:把精神放在你的工作上面。

    (2)努力学习本行业的各种知识

    行业选定了,接下来就要像海绵一样,拼命地吸收这一行业中的各种知识,你可以向同事、主管、前辈请教,加班不算钱也没关系,这是“向内学习”。“向外学习”则是吸收各种报章、杂志的资讯,此外,专业实习班、讲座、同行间的切磋也都可以参加。也就是,在你的本行里,你要“全面性、全时间”地学习。

    (3)制定你所能达到的目标

    你可以把自己的学习分成好几个阶段,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这是一种压迫式学习,可迫使自己向前进,也可改变自己的习性,训练自己的意志。然后,你可以开始展现你学习的成果。你不必急着“功成名就”,但一段时间过后,假若你学习有成,必然会受到他人的注意。当你成为专家后,你的身价必定水涨船高,而这也就是你“赚大钱”的基本条件。当然,你可以不必当老板,但有了“专家”的条件,再怎么说,过上好的生活总是不成问题的。

    三、先人一步,就能赢定大局

    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起跑领先一小步,人生领先一大步。

    机遇,对每个人来说,应该是平等的,但为什么有人捕捉不到,有人捕捉得到?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积累了捕捉机遇的本领。就像狩猎,等了很久很久,猎物来了,你却放空枪,只能眼睁睁看着猎物消失。捕捉猎物的本领,就是及时抓住机遇。

    当机会来临时,反应敏捷的人是先人一步抓住机遇,因为机会不等人,稍纵即逝,并且机会对别人也是公平的。那么最终谁能抓住机会呢?答案是反应敏捷就会“捷足先登”。机会很重要,你对机会的反应同样重要。先人一步者,总能获得主动,占领有利地位。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三个财主在一起散步,其中一个首先发现前方躺着一枚闪闪发光的金币,眼神顿时凝固了。几乎同时,另一人大叫起来:“金币!”话音未落,第三个人已经俯身把金币捡到自己手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机遇面前,眼快嘴快都不如手快。生活中不少人发现了机遇,但是不能通过及时的行动去抓住机遇,所以最终导致的结果与没有发现机遇一样。

    在企业界,有很多成功的大企业家并没有学过经济学,肚子里也没什么“墨水”,他们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行动素质高。一旦发现机遇,就能把机遇牢牢地“抓”在手中。《英国十大首富成功的秘诀》中分析当代英国首富的成功秘诀时指出:“如果将他们的成功归结于深思熟虑的能力和高瞻远瞩的思想,那就失之片面了。他们真正的才能在于他们审时度势后付诸行动的速度。这才是他们最了不起的本领,是使他们出类拔萃,身居实业界最高、最难职位的原因。‘现在就干,马上行动’是他们的口头禅。”

    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要如何在同辈之间冒出头?其方法就是要比别人多学一点点功夫,这一点点功夫常常就会在关键时刻,让你比别人多一些机会。在任何行业只要能够比别人领先一步,就能够抢占先机,在你的行业中就会形成竞争优势。

    当今社会给了我们许多想象的空间,也给了我们很多发展的空间。只要每个人能够及时抓住机会,敢于领先一步,也就离成功更近一步。

    机会是一种稍纵即逝的东西,而且机会的产生也并非易事,所以当机会出现时切不可轻言放弃。

    四、专一,让劣势变优势

    人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你始终如一,专心致志,那么劣势也可能转变为优势。

    有的时候,人的劣势未必就是劣势,可能反而成了优势。

    有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却很想学柔道。

    最终,小男孩拜一位日本柔道大师做了师傅,开始学习柔道。他学得不错,可是练了三个月,师傅只教了他一招,小男孩有点弄不懂了。

    他终于忍不住问师傅:“我是不是应该再学学其他招术?”

    师傅回答说:“不错,你的确只会一招,但你只需要会这一招就够了。”

    小男孩并不是很明白,但他很相信师傅,于是就继续照着练了下去。

    几个月后,师傅第一次带小男孩去参加比赛。小男孩自己都没有想到居然轻轻松松地赢了前两轮。第三轮稍稍有点困难,但对手还是很快就变得有些急躁,连连进攻,小男孩敏捷地施展出自己的那一招,又赢了。就这样,小男孩迷迷糊糊地进入了决赛。

    决赛的对手比小男孩高大、强壮许多,也似乎更有经验,一度小男孩显得有点招架不住。裁判担心小男孩会受伤,就叫了暂停,还打算就此终止比赛。然而师傅不答应,坚持说:“继续下去!”

    比赛重新开始后,对手放松了戒备,小男孩立刻使出他的那一招,制服了对手,由此赢了比赛,得了冠军。

    回家的路上,小男孩和师傅一起回顾每场比赛的每一个细节,小男孩鼓起勇气道出了心里的疑问:“师傅,我怎么仅凭一招就赢得了冠军?”

    师傅答道:“有两个原因,第一,你几乎完全掌握了柔道中最难的一招;第二,就我所知,对付这一招唯一的办法是对手抓住你的左臂。”

    所以,小男孩最大的劣势变成了他最大的优势。

    由此看来,只要懂得扬长避短就无劣势可言。再聪明些的话,也可以把劣势变成特点或优势。

    五、只为金钱而工作,会葬送你的事业

    金钱的诱惑力很大,它成为人们习惯争取的东西。如果没有正确的金钱观念,绝对会被金钱打败。只为金钱而活着,会在利益面前变成奴隶而挫败自己。

    金钱,对于贪婪的人来说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人生离不开钱,但也不能只着眼于钱。莫让金钱遮住眼,走出“钱眼”天地宽。

    世界上最愚笨的人,就是那些只是为了薪水而工作的人。除了钱以外,你应该还有其他需求,一种满足无限欲望的要求。那就是,要成为一个正直的人,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正直的事。

    有位成功者对涉世不深的青年人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初入社会的时候,不要太顾及你的雇主所给你的薪水。你不如去想一想自己还可能从中获得的其他东西,比如技巧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以及整个生命的充实等等各方面。”

    老板给我们提供的工作机会,是我们用来提升职业技能,积累职业经验,培养职业品质的最好机会。那是一所训练才干、弘扬精神、发展智力的实验学校,而不是用来从中压榨金银的石磨。

    我们常常看见,许多很有作为的人,他们拿着低微的薪水工作多年后,会突然像变魔术一般,跳上一个高级而肩负重任的位置。为什么?就因为在他们的雇主给他们极少薪水的时候,他们正在积累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经验、办事能力和经营手段。

    许多人会因所得的薪水,在他们自己看来低于他们应得的报酬,于是在工作时,刻意使工作的量与质恰与雇主所付的薪水相等,就这样将薪水以外的种种巨额回报给抛弃了。他们对待工作,故意采取“躲避”、“愈少做愈好”的态度。他们不想去获得那些比现金更重要的薪水。他们宁愿坐视自己人格、能力的退化,使自己成为一个狭隘、小气、无效率、迂腐的人,使自己的生命与宏伟、尊贵、高大等成分毫不沾边。

    他们的才干,他们独当一面的能力,筹划设计的能力,他们的机智,与那些可以使他们居人之上,使他们成为成功人士的品质,都将因此而处于休眠状态。就在他们只是提供吝啬服务,刻意使之与薪水相等的时候,实际上却是在阻碍自己能力的发挥,从而阻碍了自己的发展前程。

    巴尔扎克是金钱的追逐者。他一生都在追求金钱,但金钱未曾光顾他,让他成为百万巨富。但可贵的是,巴尔扎克没有成为金钱的奴隶。

    《人间喜剧》作为一部社会风俗史,它反映了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升的历史,特别是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金钱关系”。正如巴尔扎克自己所说的:“写尽金银底下的丑恶。”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深刻刻画了金钱所具有的毁灭性和逼人腐化堕落的魔力,并将其作为全部作品的中心主题。正如丹麦评论家勃兰兑斯所说:“巴尔扎克小说中的真正主角是谁呢?是没有姓名没有性别的英雄——在资产阶级社会无孔不入、无所不在的权力——金钱。”正是“金钱权力”这个主角成为《人间喜剧》情节发展和人物活动的推动力,决定了人物的关系和命运。

    在那个金钱决定一切的时代,巴尔扎克命中注定要在金钱的魔影中生活,他无法选择,无力超脱。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巴尔扎克为写作而谋生,绝不是为谋生而写作。巴尔扎克的一生都在和金钱打交道,他整个一生是靠欠债度过的。他从青年时代经营出版印刷业破产负重债开始,经历不断的商业、企业经营上的惨败、破产与败诉的打击。他不善理财、不善节俭、收支紊乱,使他一直债台高筑,至死都未能还清。高利贷商人和债务监狱的执达吏追逼着他,他发出无奈的哀叹:“我差一点失去面包、蜡烛、纸张。执达吏迫害我像迫害一只兔子,甚至比对兔子还厉害。”债务的阴影时刻笼罩在他的头上,使他一放下出神入化的神奇之笔,回到冷酷的现实,便感到心悸不安。为了躲债,他和债主们巧妙周旋,为了逃避执达吏的追捕,他挖空心思地隐藏行踪。人常说“狡兔三窟”,巴尔扎克的藏身之处又何止三处?

    更为有趣的是,一天夜里,一个小偷爬进了巴尔扎克的房间,在他的书房里乱翻。巴尔扎克被响声惊醒,悄悄地爬起来,点亮蜡烛,十分平静地微笑着对那个惊慌失措的穷小伙说:“亲爱的,别找了,我白天都不能在这书桌里找到钱,现在天黑了你更别想找到啦!”

    当一个人面临金钱考验的时候,他的个性会明显地反映出来——是贪婪,还是豁达。

    常言道,欲速则不达。只为金钱而活着,肯定就是一种偏激的心理,自然会决定其一生的行为都是为金钱所左右。这种人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只会在金钱面前变成奴隶而挫败自己。

    六、攻心是最好的办事手段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竞争激烈,每一个成员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果掌握瞬间看破人心的本领,就能够占尽先机,无往而不胜,成为生活的强者。

    孙子兵法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是一条至高无上的原则,也是一切兵法的核心思想,更是做所有事情的核心思想。

    假如有一对夫妻去看房子,先生会对喜欢游泳池的太太说:“你不要让业务员知道你喜欢,以免我们不容易杀价。”因为一旦推销员看出太太对游泳池的特殊喜好,即使先生说“啊,这房子漏水”,推销员也会对太太说:“太太您看后面有这么漂亮的游泳池。”先生如果说:“这个房子好像哪里要整修。”业务员却只顾着跟太太说:“太太,您看,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后面的游泳池。”当业务员不断地说这个游泳池的事,这个太太就会说:“对!对!对!游泳池!买这个房子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游泳池!”这也就是说,一旦找到了关键点,推销员说服顾客的概率是相当大的。

    推销员用的就是攻心术,而攻心离不开察言观色。察言观色是一门学问,是一切人情往来中的基本技术。不会察言观色,等于不知风向便去转动舵柄,攻心便无从谈起,弄不好还会在小风浪中翻了船。

    下面教你如何察言观色:

    (1)眼睛。眼睛可说是脸部最富表现力、也最容易泄露秘密的地方,学会观察眼神,识人即可事半功倍。

    (2)手势。一般认为揉眼睛、捏耳朵代表虚伪、犹豫或焦虑。如果一个人说话时频频碰触嘴巴或耳朵,那么他可能在说谎;如果是听话的一方这么做,则代表他认为说话的一方在说谎。

    (3)声音。焦虑、具攻击性或喜欢强出风头的人,说话音调较高或习惯大声。语调低沉的人较自信。习惯拉高尾音容易被当做不成熟。

    (4)笑容。笑容是最有说服力的沟通工具,它不只代表快乐幽默,也可能意味着道歉、防卫或谅解。

    掌握了以上几点,你就可以轻松地学会察言观色了。

    七、别替老板作决定

    别替老板作决定,不要去挑战他的权威,这些如果你都做不到,就不要怪自己遭受老板的冷遇了。因此,凡事要量力而行,不可擅作主张。

    身在职场,要想真正成为领导靠得住、信得过、离不开的得力助手,就必须把握好办公室工作的特点,找准自己的位置。和老板沟通最重要的一条:献策,而非决策。代替老板作决定,这是老板最忌讳的。

    懂得在办公室为人处世的艺术极其重要,特别是说话。说话谁都会,但把话说得动听,通过说话给别人留下良好印象,却未必是每个人的专长。在和老板相处的过程中,更要懂得如何去说话。

    老板在公司里是最高的决策者,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如何正确把握和老板说话的分寸,相信是职场中人都要思考的。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代替老板作决定,而是要在老板的同意下,针对其工作习惯和时间对各种事务进行酌情处理。

    韩燕燕年轻干练、活泼开朗,进入企业不到两年,就成为主力干将,是部门里最有希望晋升的员工。一天,公司经理把韩燕燕叫了过去:“小韩,你进入公司时间不算长,但看起来经验丰富,能力又强。公司开展一个新项目,就交给你负责吧!”

    受到公司的重用,韩燕燕自然欢欣鼓舞。恰好这天要去上海某周边城市谈判,韩燕燕考虑到一行好几个人,坐公交车不方便,人也受累,会影响谈判效果;打车一辆坐不下,两辆费用又太高;还是包一辆车好,经济又实惠。

    主意定了,韩燕燕却没有直接去办理。几年的职场生涯让她懂得,遇事向上级汇报是绝对必要的。于是,韩燕燕来到经理办公室:“老板,您看,我们今天要出去,这是我做的工作计划。”韩燕燕把几种方案的利弊分析了一番,接着说:“我决定包一辆车去!”汇报完毕,韩燕燕满心欢喜地等着赞赏。

    但是她却看到经理板着脸生硬地说:“是吗?可是我认为这个方案不太好,你们还是买票坐长途车去吧!”韩燕燕愣住了。她万万没想到,一个如此合情合理的建议竟然被驳回。韩燕燕大惑不解:“没道理呀,傻瓜都能看出来我的方案是最佳的。”

    其实,问题就出在“我决定包一辆车”这句自作主张的话上。韩燕燕凡事多向上级汇报的意识是很可贵的,但她错就错在措辞不当上。在上级面前,说“我决定如何如何”是最犯忌讳的。如果韩燕燕能这样说:“经理,现在我们有三个选择,各有利弊。我个人认为包车比较可行,但我做不了主,您的经验丰富,您帮我作个决定行吗?”领导若听到这样的话,绝对会做个顺水人情,答应她的请求,这样才会两全其美。

    时刻不要忘记,老板才是公司的最高决策者,无论事情的大小都有必要听取他的建议,绝不可擅自作决定。员工的工作归根结底是为公司的利益,也完全围绕着企业的管理者展开。因此需要了解老板的工作风格、工作方式、工作重心以及紧急程度,了解老板的人际网络,理解他的工作压力。禁忌急躁粗暴,多倾听和征询老板的意见和建议,少做一些不容辩驳的决定和争论。即便你可能是对的,即使面对能力不强的上级,同样要保持尊重,不要擅自行动和作决定。和老板保持良好的沟通,就要对老板的地位及能力永远表示敬意。

    老板也是人,老板也有自己的性格。对待不同性格的老板,你都要保持耐心与宽容,把你的决定以最佳的方式渗透给他,让自己从主动的提议变成被动的接受。这样才能让老板感受到下达指令的乐趣。

    八、工作不是“混”薪水

    与其绞尽脑汁地想着自己怎样能够“混”下去,还不如简单一点,将这些精力放在工作上,说不定你在工作、事业中,能够取得非凡的成绩!

    社会上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是认真负责的,而是抱着一种“混”的态度。他们认为,只要每个月将工作“混”过去,将薪水“混”到腰包里,就将单位的上司或者公司的老板骗了:瞧瞧,我并没有好好上班,可工资一分钱也没少拿!

    为了敷衍工作,他们费尽了心血,找各式各样的借口,所花费的精力和“聪明才智”,很可能比真正的工作还要多。这些人,可能都自以为是聪明人,因为他以为将别人给骗了,将薪水混到手了。

    如果这些人真的以为自己是聪明人,那我们真该为这些人惋惜,因为他们骗的不是别人的薪水,骗的是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到最后他们就会发现,原来最后吃亏最大的是自己,而不是上司或者老板,更不会是那些认真工作的人。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能显示出他是否有担负更大责任的可能,也决定了他在事业上的成就。因此,我们应该树立一种积极的工作观,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只要这样做了,你就会发现,你从这种观念中获益良多!

    在现在的年轻人中,有一个词极为流行:没劲!尽管我们不能由此就判定说这话的人肯定做任何事情都“没劲”,但这的确代表了一种情绪,一种不好的情绪。因为这个词中没精打采的意味是很浓的,而这种意味对于任何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都可能是致命的。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你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你的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了你一生的工作成就。一个对工作热忱、积极的人,无论他眼下是在挖土方,还是在经营着一家大公司,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神圣的,并对此怀着深切的兴趣。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忱的人,不论他的工作遇到多少困难,或者需要多少努力,他都会用不急不躁的态度去进行。只要你抱着这种态度,你一定会成功,一定会达到你人生的目标。

    有人问三个砌砖的工人说:“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说:“砌砖。”

    第二个工人则说:“我正在做一项每小时9美元的工作。”

    第三个却说:“你问我啊,我可以老实告诉你,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这个故事虽然没有告诉我们那三个砌砖工人后来的机遇,但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他们三位的结果。最可能的结果是:前两位继续在砌着他们的砖,因为他们没有远见,不重视自己的工作,不会去追求更大的成就。而那位认为自己在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的工人则不一样了,他一定不会永远是个砌着砖的工人,也许他已经变成了工头或者承包商,甚至变成了很有名气的建筑设计师。他还会继续向上发展,因为他善于思考,充满热忱,他的回答显示了他的自信与进取之心。

    有一家职业介绍所的工作人员曾经这样说:“我们在分析应征者能不能适合某项工作时,经常要考虑他对目前工作的态度。如果他认为现在的工作很重要,我们就会留下很深的印象,即使他对目前的工作不满也没有关系。为什么呢?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他认为他目前的工作很重要,他对下一项工作也可能抱着‘我以工作成就为荣’的态度。我们发现,一个人的工作态度跟他的工作效率确实有很密切的关系。”

    就像你的仪表一样,你的工作态度,也会对你的上司、同事、部属以及你所接触的每一个人表现出你的内心世界,你的价值取向。你对工作没有热情,表现得很消极,那你就不可能在工作上取得任何成就。如果你认为你很虚弱,你的条件不足,会失败,等等,则注定你会平平庸庸地度过一生。反过来,你如果认为自己很重要,有足够的条件,是第一流的人才,自己的工作也确实很重要,那么你很快就会向成功之路迈进。

    简单一点说,一个人最佳的工作效率来自于高涨的工作热情。所以,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工作淡漠的人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更不能想象这样一个人能够在自己的工作中、事业上取得辉煌的成就,而对工作兴致勃勃会让人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里取得惊人的成绩。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对工作的态度,往往会比工作本身更重要。的确,一个人要在工作上有所成就,除了客观条件与资格能力外,更需要的是积极的态度。事情的结果往往跟我们热心的程度成正比。

    对于工作而言,我们首先培养的就是你的“热心”。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丝毫热情的人,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对于自己手头正在做的某件事情没有一点热情的人,能把这件事情做好。所以说,一个没有工作热心的人永远不能使别人热心;反过来说,热心工作的人很快就有一样热心的追随者了。如果我们热爱我们的工作,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本身去,那么,原本令我们厌烦的艰苦工作就会变成推动、丰富和完善我们生活的一种神奇的工具。

    我们可以这样想一想,我们绝大多数人一生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是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如果在这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你始终心不在焉甚至感到厌恶、厌烦,那么,我们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一直都处于这一种生存状态之中,这对于生命本身来说,岂不是过于悲伤了吗?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热爱我们的工作,对工作的态度热心、认真,其实就是对我们的生命热心、认真,是一种热爱生命、热爱人生的体现。所以,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与其频繁地改变自己的工作,还不如改变一下自己的工作态度。因为改变工作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而改变工作态度,用一种热心、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九、做自己感兴趣的,努力过就不后悔

    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才能进步得更快,并达到事业的巅峰。成功的奥秘是:不论做什么,都先从自己的兴趣入手,这样更容易让自己变得出类拔萃。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所提供的事实和数据也表明:有成就的人所选择的都是他们衷心热爱的职业,他们首先追求的是使自己满意,而不是着眼于外部的东西,如提级、加薪、掌权之类,而结果是,这些人理所当然也获得了更多物质和精神上的财富。因为热爱自己所干的一切,工作会越干越好,报酬也就会相应地越来越高。这种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就等于减少了来自社会压力的一大障碍。

    老师热爱教书,画家热爱画画,这就是“投入”的魔力。当然,投入也不是万能的。如果是一个在音乐方面毫无天赋的人,无论他怎么投入,怎么努力,始终都不能成为一名音乐家。反过来,一个人已经具备一定的天赋,朝着自己既定的方向努力,倾注非凡的投入,那他就一定会是一位成大事者,获得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丰收。这里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杰拉德斯·图夫特的一段话,他的成长经历在杰出人士这一群体中就很具有代表性。

    当杰拉德斯·图夫特还是一个三岁的小男孩时,一位老师问他:“你长大之后想成为怎样的人?”他回答:“我想成为一个无所不知的人,想探索自然界所有的奥秘。”图夫特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因此想让他也成为一名工程师,但是他没有听从。“因为我的父亲关注的事情是别人已经发明的东西,我很想有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发明。我想了解这个世界运作的道理。”正是本着这样的渴求,当其他孩子正在玩玩具或者在电视机前消磨时间的时候,小小的图夫特就在灯前彻夜读书了。“我对于一知半解从来不满足,试图想知道事物的所有真相。”他很认真地说。

    图夫特告诫我们: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决定你要走什么样的道路。你可以成为一名科学家,可以去做医生,但是一定要选择你想走的路。没有必要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如果你真正地投入到一个领域当中,倘若那不是你想要得到的,那么你也不能从中发现真正的乐趣。一旦决定开始自己的事业,就必须花一定的时间全心全意地投入,这样也不至于留下什么遗憾。

    莎士比亚曾说:“对自己要真实。如此,你就可以永远呈现出最美的面孔。”这就是说,你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才能够有所进步,并达到事业的巅峰。我们从一些成功人士的身上细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事业和自己的兴趣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们总能对工作怀着无限的热情和喜爱,并全力以赴地为之奋斗和付出。朗费罗说:“成功的奥秘没有别的,只不过是从事自己所爱的工作罢了。不论做什么,都要从自己的兴趣入手,才会让自己做得出类拔萃。”

    做选择的确很难,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一旦做起来感觉兴味盎然,那就对了!不要迟疑,赶紧去找一份让你充满干劲的事来做,如果你愿意为了这件事每天迫不及待地全力投入,那么,你离美梦成真就不远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