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心灵全集-在平凡中取得成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很多人总是报怨自己没有机会施展才华,总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没有找对位置。其实这绝不是我们没有取得成功的原因,任何一样事情,只要我们认真做,都会有发展空间,也都会有其不可估量的价值。

    曾任北京外交学院副院长的任小萍女士,在回忆她的职业生涯时说,她的每一步都是组织上安排的,她从没有过自主权。她虽不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但可以选择什么的工作态度。

    1968年,任小萍成为当时北京外国语学院年纪最大的一名工农兵学员。大学毕业后,她被分到英国大使馆做接线员。在一般人看来,做一个小小的接线员没多大出息,但任小萍却把这个普通的工作做得花样翻新。她把所有在使馆工作人员的名字、电话、负责事务都记得滚瓜烂熟,甚至他们家属的名字和工作情况也记得一清二楚。有些电话打进来,有事不知道找谁好,她就会很耐心地问清情况,尽量帮人家准确地找到人。慢慢地,使馆人员都注意到了她,什么事都愿意委托给她,有事要外出时,总是喜欢打电话给她,告诉她会有什么人来电话,或是转告一些什么内容。不仅很多公事是这样,就连一些私事也委托她来通知,久而久之,任小萍成为全面负责的大秘书。

    大使很佩服任小萍的工作态度,没多久,任小萍因工作出色,就被破格调去给英国某报记者处做翻译。

    该报的首席记者是个名气很大的老太太,本事大,脾气大。听说她得过战地勋章,被授过勋爵,前任翻译就是让她给赶跑的。她看了任小萍的简历,并不想要这个翻译,看不上她的资历,后来听说了她的一些情况,才勉强同意一试。一年后,老太太经常对别人说:“这个翻译真是比别人要好上十倍。”不久,工作出色的任小萍再一次被破例提拔。由于她干得很出色,很快就获得了外交部嘉奖……

    当一个人无法选择走哪一条路时,那就选择先把现在的路走好。看似平淡无奇,也许转眼就是柳暗花明的景象,然后你会觉得这样的安排同样很精彩。

    在荷兰,有一个青年,初中毕业后来到一个小镇,找到了一份替镇政府看门的工作。这一工作他整整做了60年,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也没有再换过其他工作。

    可能因为看门的工作太清闲,他需要打发时间,于是他的业余爱好就选择了又费时又费工的打磨镜片。就这样,他磨镜片也一磨就是60年。他工作专注、细致,技术绝不亚于专业技师,经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别人的都要高。借着他研磨的镜片,他终于发现了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从此,他声名大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破天荒地授予了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连英国女王都亲自到小镇拜会过他。

    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科学史上大名鼎鼎的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他老老实实地把手头上的每一个玻璃片磨好,用尽毕生的心血,致力于每一个平淡无奇的细节完善,终于在这些细节里看到了上帝,科学也在他的细节里看到了更广阔的前景。

    心灵悟语:奇迹并不在最高处,它往往被放排在了很不起眼的地方,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如果一个人始终把眼光望向高处,那么他的目标就会永远遥不可及,而真正的机会也就悄悄从身边溜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