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乡情悠悠-毛泽东:“最要紧的是服从政府法令”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没有他,我进不了东山学堂,到不了长沙,可能还出不了韶山冲。”

    “我认为县委对你的评语,是公道的。”

    1955年6月,毛泽东在中南海热情接见了湘乡东山学校的同学谭世瑛。世瑛的父亲谭咏春是毛泽东在东山读书时的老师。在谈到这位老师时,毛泽东深情地说:“你父亲是一位热心的教育家,是爱惜人才的,很有眼光。没有他,我进不了东山学堂,到不了长沙,可能还出不了韶山冲。”

    1910年,17岁的毛泽东离开韶山投考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以优异成绩考取,但当地豪绅以毛泽东不是湘乡人和豪绅子弟为由,拒绝录取他。谭咏春当时是东山学校的国文老师和主考老师,他欣赏毛泽东的才华,据理力争,极力推荐,才使毛泽东得以录取。次年春,又得谭咏春老师推荐,毛泽东才到长沙湘乡驻省公费中学读书。

    1950年,毛泽东收到谭世瑛的来信,得知谭父积劳成疾早已去世,世瑛家庭困难,便回信问候,并寄去300元人民币救济他。

    1955年,谭世瑛来北京见毛泽东。老同学相见,格外亲热。谭世瑛对毛泽东谈到自己曾在国民党政府当过五个月的科员,两个儿子参加过国民党军队,当过营长、排长,解放后被人民政府镇压,自己被判处管制一年,剥夺公民权利。言谈中流露出不满。

    为此,毛泽东专门去信湘乡询问:“此人历史情况我不完全清楚,请你们查明告我为盼。”中共湘乡县委派人到石洞乡调查核实,如实上报毛泽东。1956年6月8日,毛泽东回信谭世瑛:“据称,你的两个儿子确实有罪……几次宽释之后还要犯罪,而且犯了严重罪行,政府和人民对他们依法处理,是应该的。你则只有一些旧社会带来的缺点和在对待你两个儿子的态度上有些不当,故给以一年管制,现已解除,县委来信认为你无其他罪行。我认为县委对你的评语,是公道的。你应当在新旧社会的根本变化上去看问题,逐步地把你的思想和情绪转变过来。这样就可以想开些,把一些缺点改掉,督促全家努力生产。最要紧的是服从政府法令……”

    在毛泽东的教育下,谭世瑛在家乡勤恳务农,并教育子孙亲属守法做人,安心农业生产。

    (刘俊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