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乡情悠悠-陈云与烈士子女一起过春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赵施格说:“父亲没有见到过我。他牺牲后几个月我才出生的。”

    他勉励大家说:“你们是革命的后代,是党的儿女。你们应当像自己的父辈那样,处处从党的利益出发,为了维护党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我看到你们健康成长,非常高兴。”

    陈云同志指着茶几上摆着的水果和糖果说:“今天是大年初一,我招待你们每人两个橘子、一个苹果、二两糖果,大家把它瓜分了吧。”

    1983年正月初一,北京城沉浸在新春佳节的欢乐气氛中。

    上午9点多钟,一辆乳白色的中型轿车驶进了中南海,车上坐着9位革命烈士的子女,他们是应陈云同志的邀请,到陈云同志家里欢度春节的。这9位同志是:瞿秋白烈士的女儿瞿独伊,蔡和森烈士的女儿蔡妮、儿子蔡博,罗亦农烈士的儿子罗西北,赵世炎烈士的儿子赵施格,张太雷烈士的女儿张西蕾,郭亮烈士的儿子郭志成,刘伯坚烈士的女儿秦燕士、儿子刘虎生。这些烈士的子女有的是编辑、讲师、副教授,有的是副总经理、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年龄最大的已经62岁,最小的也已54岁。他们想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展望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锦绣前程,心头犹如一江春水在激荡。

    轿车在陈云同志的住所前停下来。

    他们走进一间陈设简朴的客厅,客厅中间放着一张张米黄色的沙发和几张小茶几,别无其他陈设。陈云同志笑着和大家打招呼,客厅里顿时热闹起来。九位革命烈士子女围上去向陈云同志祝贺春节:“伯伯春节好!”“祝伯伯身体健康!”“谢谢伯伯对烈士子弟的关怀,我们很感激!”

    陈云同志亲切地让大家坐下。他说:“中国有句老话:‘每逢佳节倍思亲’。你们的父亲就是我们党的亲人,是我们民族的亲人,今天把你们请来,共度春节。”

    在座的这九位革命烈士子女的父亲都是我党建党初期的党员,他们有的是被敌人逮捕杀害的,有的是在同敌人作战时英勇牺牲的。烈士牺牲的时候都很年轻。陈云同志深情地对大家说:我们的新中国,是他们和千千万万个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今天的每一个胜利,都有他们的一份功劳。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没有忘记他们,也不会忘记他们。我相信,我们的后人以及后人的后人,也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瞿秋白烈士的独生女儿独伊紧挨着陈云同志坐下。陈云同志望着她那清瘦的脸颊,说:“你62岁了吧?”

    “是的,伯伯还记得那么清楚。”

    “你母亲是哪一年去世的?”

    “1973年10月。她是受‘四人帮’迫害死去的。”

    “我知道。那时候我也没办法。”

    “是的,伯伯那时候的处境也十分困难。”

    瞿独伊清楚地记得,在解放前白色恐怖的日子里,陈云同志为了掩护瞿秋白和杨之华同志,曾冒着生命危险把他们送到鲁迅住所。他为了保护革命同志付出过多少心血呀,今天他又以父辈的慈爱心情疼爱着烈士子女,同他们在一起过节。

    陈云同志看到坐在另一旁的刘伯坚烈士的儿子刘虎生,说:“你父亲是留在江西中央苏区后被敌人杀害的,他也是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迫害的。”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刘伯坚烈士当年英勇就义的壮烈场面。1935年3月,刘伯坚烈士牺牲的前几天,戴着镣铐在狱中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诗篇《戴镣行》:

    戴镣长街行,蹒跚复蹒珊。

    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作。

    戴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

    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祥。

    戴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

    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刘伯坚烈士临赴刑场前在狱中给妻子写下最后的遗言:“你不要伤心,望你无论如何要为中国革命努力,不要脱离革命战线;并要用尽一切的力量教养幼儿成人,继续我的光荣革命的事业。”

    今天,刘伯坚烈士的儿子刘虎生激动地对陈云同志说:“父亲牺牲后,党把我送到延安,我是在伯伯跟前长大的。记得伯伯常常给我讲革命的故事,教育我要好好学习,继承父志。”

    陈云同志点点头。刘虎生又说:“我在哈尔滨上学的时候,伯伯曾经送给我一块怀表。您告诉我,这只表曾跟随您经历过长征,要我好好学习。这块表我一直很好的保存着。”

    陈云同志一一询问了在座的每个烈士子弟的情况。

    郭亮烈士的儿子郭志成告诉陈云同志,郭亮烈士当年任湘鄂赣边特委书记的时候,由于叛徒出卖,1928年3月被捕入狱,不久被杀害。他的头被挂在八角亭上。鲁迅在《铲共大观》一文中愤怒地写道:“革命被头挂退的事是很少有的!”

    郭志成说:“当年敌人杀害我父亲后,叫嚣着要斩草除根,要把我母亲和我统统杀掉。当地人民把我偷偷藏在缸里,到处转移,我终于被救出来了。是人民救护了我,哺育我成长的。”

    赵世炎烈士的儿子赵施格告诉陈云同志,他父亲1927年在上海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英勇就义,年仅26岁。赵施格说:“父亲没有见到过我。他牺牲后几个月我才出生的。我是在革命队伍中长大的。”陈云同志对他说:“我很熟悉赵世炎烈士。他在工人中是很有威信的。”

    陈云同志关心着烈士子弟的成长,关心着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他勉励大家说:“你们是革命的后代,是党的儿女。你们应当像自己的父辈那样,处处从党的利益出发,为了维护党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我看到你们健康成长,非常高兴。现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形势很好,你们要和周围的同志一道,爱护这个好形势,发展这个好形势,为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富强,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座的9位革命烈士子弟告诉陈云同志,他们没有辜负父辈的期望,都继承父志为革命事业继续奋斗着。尽管道路坎坷不平,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遭受过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们又遭受到“四人帮”的迫害,然而,他们怀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顽强地与恶势力搏斗,终于战胜了敌人,赢得了胜利。

    罗亦农烈士的儿子罗西北告诉陈云同志,“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打成“特务”,关在单间牢房里。残酷的迫害使罗西北同志精神失常。粉碎“四人帮”后,他恢复了健康,顽强地去继续父辈们未竟的事业。现在他已经56岁了,是一位水电专家,在水电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他满怀着为党为人民工作的热忱,奋斗在水利电力战线上。为了发展祖国的水电建设,他向陈云同志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把水电建设和能源挂起钩来,二是在能源紧张的东北大力发展水电建设。

    陈云同志听了连连点头,说:“好,好。”

    蔡和森烈士的女儿蔡妮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教学,她今年60岁,已经桃李满天下。蔡和森烈士的儿子蔡博,现在是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炼铁室主任。他们姊弟俩向陈云同志讲述了他们目前的工作情况。陈云同志高兴地对蔡博说:“你已经是专家了。”

    张太雷烈士的女儿张西蕾告诉陈云同志,她今年已经61岁了。父亲为革命牺牲的事迹始终鼓舞她排除万难,继续前进。现在,她是化工部科技局顾问。

    陈云同志看到革命烈士子弟健康成长,欣慰地笑了。

    时针已过11点,陈云同志指着茶几上摆着的水果和糖果说:“今天是大年初一,我招待你们每人两个橘子、一个苹果、二两糖果,大家把它瓜分了吧。”客厅里又响起了一阵欢笑声。

    (朱敏之 徐新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