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干部,我们党内有许许多多,但是能在工商界起作用的却不多。你如果穿着工商界的衣服,屁股坐在共产党、工人阶级一边,那不是很好吗?照样为党工作嘛!”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不久,王光美的父母得知刘少奇要到家里来,便把房子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3月的一天上午,刘少奇来到西城旧刑部街32号。王光美的哥哥王光英想,照老规矩,第一次见面空手不合适,便赶忙骑自行车到西单去物色一件礼物。他在一家百货店里看中了一条驼、灰两色交织的方格薄毛围巾,觉得朴素大方,也实用,就买下送给刘少奇作为见面礼。刘少奇很高兴,但又认真地说:“我们没有这些规矩,以后不要搞了。”这条围巾一直伴随着刘少奇,外出视察用的是它,出国访问用的也是它,似乎再没更换过。
王光英在天津从事工商业。刘少奇刚坐下,便很关心地问起天津工商业的情况。王光英心直口快,谈了不少看法。刘少奇听了很满意。
那时,王光英刚满30岁,还是个热血青年,对“资本家”这顶帽子感到不光彩,总想把它抛掉。他讲了自己的心里话:“我不愿干工商界的事了。我是辅仁大学化学系毕业的,有一技之长,我不需要企业和资本,我完全可以搞技术,干本行。再说,我兄弟姐妹中一半是共产党员,我干吗当资本家?我要向他们学习……”刘少奇十分注意地听着。等王光英谈完,他才慢慢地用一口纯正的湖南话语重心长地说:“共产党员、干部,我们党内有许许多多,但是能在工商界起作用的却不多。你如果穿着工商界的衣服,屁股坐在共产党、工人阶级一边,那不是很好吗?照样可以为党工作嘛!”听了这席话,王光英打消了原来的念头,在工商界里起了积极的作用。后来周恩来称他是“我们的赤色资本家”。
(吕小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