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在您面前的这张照片,是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嫡亲弟媳王士琴老人捐赠给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的。照片上自左至右为邓颖超、周恩来、王士琴、周恩寿(周恩来弟弟),前边两位娃娃分别为周秉和(男)和周秉建,他俩都是周恩寿和王士琴的孩子、周恩来的侄儿、侄女。
周恩来生前对亲属要求很严,平常很少和他们在一起拍照,即使拍了,也只能给一张,还规定不得外传,不得炫耀。可为啥要拍这么一张家庭相聚的生活照片呢?
端详着照片,年逾80的王士琴老人打开了她的记忆闸门,深情地回忆说:“那是1955年4月6日(星期三),我们突然接到电话,要我们家在家的人立即去中南海西花厅,总理那么忙,会有什么事找家里人呢?我和老周(指周恩寿)以及在家的两个孩子赶忙挤上公共汽车,赶到西花厅,结果,总理什么话也没说,只是跟大姐(指邓颖超)一起和我们一家几口拍了一张照片就让我们走了,当时我和老周都有些茫然。好在总理早就对我们有“约法三章”:不该问的不要问。我们也就回去照常上班了。
后来我们才得知,那次和我们拍照的第二天,总理就踏上亚非会议的征程了,其实,早在那年3月,我公安保卫部门就得到情报,为了破坏这次会议,国民党台湾当局将派特务暗杀周总理。为此,经毛主席同意,总理放弃了乘坐印航包机克什米尔公主号走南线“北京——香港——印度尼西亚”的线路,改走西线“北京——昆明——仰光——印度尼西亚”的另一条路线。4月7日悄悄从北京飞抵昆明。4月11日,周总理在昆明得到了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被敌人安放的定时炸弹炸毁的噩耗,除三名机组人员生还外,包括周总理的座车司机钟步云在内的国内外乘机人员全部遇难。这时,有许多人劝周总理不要去万隆,他一边愤怒谴责蒋介石特务的暴行,一边坚定而平静地说:“我们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为了亚非人民的团结而去,即使发生了意外,也是值得的,没有什么了不起!”就这样,总理在极其紧张繁忙的情况下,又连续于4月12日和13日写了两封短信给邓颖超,针对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周恩来写道:“有这一次教训,我当更加谨慎,更加努力,文仗如武仗,不能无危险,也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一切当从多方考虑,经过集体商决而后行。望你放心。”可见,总理是有精神准备去万隆参加亚非会议的。那么他行前特意找来弟弟一家人拍下一张照片,其含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秦九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