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情趣爱好-幽默老头陈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好,小米加步枪打出了个新中国。就叫赵小米加徐步枪。”随后,老人家当着我们的面,乐呵呵地在一个本子上写:“赵小米+徐步枪。”

    有一次,我休假期间携妻外出旅游,回来自然得给他老人家详细汇报一番。老人家听后风趣地说:“天元嫂子下江南,花了钞票200元,大开眼界呀!”

    “人家都说在您这里工作的都生女孩儿,想生男孩儿就别到这里来。”老人家风趣地说:“我这里‘名誉’不好呀。看谁给恢复‘名誉’吧。”

    我于1982~1992年在陈云身边做警卫和生活服务工作。这10年,他老人家先后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等重要职务,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日夜操劳,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丰功伟绩已载入共和国的史册。然而,作为他的贴身警卫,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他风趣幽默、平易近人、可亲可敬的一面。他逝世后,那10年里的一幕幕往事又浮现在我眼前,依然那么清晰,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一

    陈云说:“那就叫你赵小米吧。”从此后,陈云身边有了“小米加步枪”

    那是13年前的一天。那天,我被组织调到陈云身边工作,到他住所向他报到。以前,我在连队当战士,没有接触过大干部,因此,乍一见到陈云,心里不免有些紧张。他老人家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情,便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叫赵天元。他听后马上风趣地说:“赵钱孙李,天元(圆)地方。”然后,又问我的籍贯。我说是河南沁阳。他听后又说:“你们老家可是产小米的地方啊,那小米过去是给皇帝进贡的,你知道吗?”我虽在那里生长了近20年,可这个事还是第一次听说。过了一会儿,老人家开始散步了,他一边走一边与工作人员谈笑风生。他指指我笑着对周围的人说:“这位小同志是‘第一’。赵钱孙李,赵是第一,天、元也都是第一。你有弟弟吗?你要是有个弟弟,就该让他叫‘地方’了。”说得周围的人都笑了。这一笑,顿使我刚来的时那种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

    第二天,我开始跟班熟悉情况。当天值班的是警卫员小徐和护士小赵,老人家喊“小赵”时,我们两个小赵分不清在叫谁,就一齐答应。面对这滑稽的场面,我们都笑了,老人家也笑了。小徐开玩笑说,为了区别,以后就叫护士小赵“黄毛丫头”吧。老人家听后笑着说:“不行,这个外号不行,我不批准。”大家问:“那怎么分清两个小赵呢?”老人家指着我说:“这是警卫员小赵。”大家说:“这也不好叫呀。”晚饭后,老人家突然对我说:“你们家乡不是产小米吗?那就叫你赵小米吧。可以吗?”我说:“可以,这就分清了。”这时护士小赵为报小徐给她起外号之“仇”,赶紧说:“首长,有‘小米’了,小米加步枪嘛,就叫小徐‘步枪’吧。”在一片笑声中,老人家高兴地说:“好,小米加步枪打出了个新中国。就叫赵小米加徐步枪。”随后,老人家当着我们的面,乐呵呵地在一个本子上写:“赵小米+徐步枪。”

    就这样,在陈云身边,“小米”这个名字渐渐叫响了。以后有新同志来,不了解这个名字的原委,见老人家总叫我小米,还真以为我姓米呢。

    二

    陈云非常高兴:“天元嫂子给我这里恢复了名誉。”他关切地问:“孩子起名字了吗?”

    调到陈云身边工作的第二年,有一天,老人家对我说:“该找对象了。”那年探家回来,他问我:“这次回家对上象了没有?”见我笑而未答,老人家又说:“不要不好意思嘛,人生总要过这一关的。”我说:“找了。”老人家听后笑着说:“拿照片给我看看!”他指着放在一张长条茶几上的相册说:“我和老太太(指他的夫人于若木)年轻时的照片就在那儿放着,你们随便看。”接着,他又详细询问了我对象的姓名、年龄、工作单位和家庭情况。

    不久,我结婚了。当我爱人李梅来京时,陈云特意邀请她到家中做客,幽默地说:“李梅现在也是嫂子了,天元嫂。”有一次,我休假期间携妻外出旅游,回来自然得给他老人家详细汇报一番。老人家听后风趣地说:“天元嫂子下江南,花了钞票200元,大开眼界呀!”

    我爱人怀孕后,陈云关心地问我:“李梅是准备在老家生呢,还是在北京生?最好早来北京生,这里条件好些。要是在老家生的话,你就早点回去,可以在家乡住几天,照顾一下。”考虑到当时工作不便长时间离开,我决定把妻子接到北京。老人家知道后,不时地问:“李梅自己做饭吗?累不累呀?劝她每天出去散散步,多活动活动对生产有好处。生孩子以后,就在北京过冬吧,这里有暖气,条件好一点。春天天气暖和了再回去。”老人家还多次交待,要我在孩子出生后,马上打电话告诉他。

    后来,我爱人顺利地生了一个男孩。我立即从医院打电话,请人报告了老人家。有趣的是,自80年代以来,在陈云身边工作的同志接连生了9个女孩。为此,大家曾跟老人家开玩笑说:“人家都说在您这里工作的都生女孩儿,想生男孩儿就别到这里来。”老人家风趣地说:“我这里‘名誉’不好呀。看谁给恢复‘名誉’吧。”话虽这么说,实际上陈云并不是这么看的。他曾对我说:“女孩儿比男孩儿好。”每当他身边工作人员添了千金,他总是乐得合不拢嘴。但由于我这个儿子毕竟是80年代出生的10个孩子中的第一个男孩,所以,陈云听到消息后说:“李梅立了一功,给我这里恢复‘名誉’了。”

    当我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时,陈云一见我就问:“孩子起名字了吗?”我回答说,我妈让叫“羊羊”。现在有三个“Yang”字,除了这个山羊的羊,还有一个是太阳的阳,一个是左边一个日,右边一个□的“旸”,意思是日出。我们想在这3个字里选一个,还没有定,想请首长给参谋参谋,批准一下呀。老人家略加思索说:“就用太阳的阳吧。赵阳,谐音朝阳。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嘛,就像早上初升的太阳。”

    陈云很关心我爱人和孩子的健康。他要我转告她:“要多喝点鲫鱼汤和鸡汤,鲫鱼汤是下奶的;要用母乳喂孩子,母乳营养最全面;小孩子哭是一种运动,是好事,不能一哭就喂奶,还是按时喂奶。”随后,老人家又托人买来一只老母鸡和几条鲫鱼送给我。于若木也托人带着红糖、大枣、鸡蛋、鸡、鱼看望了我爱人和孩子。

    我爱人和孩子回老家后,陈云在休息时经常问我,家里来信了吗?你妈妈身体好吗?带孩子是很累的,她能吃得消吗?赵阳几斤重了?当我爱人带孩子来休假时,老人家还抽空见了母子俩。我每次探家回来,他老人家总要让我把我孩子的近照拿给他看。

    三

    我伸手关掉录音机,陈云抬起头,眼中流露出惊喜:“小米呀,也不给我来封信。”

    光阴荏苒,在陈云身边工作转眼就10年了。在转业要离开老人家时,我哭了。是啊,10年的朝夕相处,我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他老人家,老人家也把慈父般的爱给了我。临别前日,我去向他辞行。老人家拉着我的手,让我坐到他的身边。一番长谈之后,他好像想起了什么,放下手中正在转动的核桃,按了一下电铃。等值班的警卫到了办公室,他吩咐说:“准备写字。”

    老人家郑重地来到桌前,拿过镇尺,理好宣纸,提起毛笔,挥毫疾书:“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诗《峨眉山月歌》)书赠赵天元,陈云八十八”。他搁下笔,说: “不写了,休息。小米给打个印。”我的双眼模糊了,拿起印章的手在微微颤抖。我盖上的不仅是老人家的印章,更是老人家的一片深情啊。

    第二天,我含泪告别了首长。

    83天后,我出差来北京,特意回到陈云的住所看望他老人家。当我走进他的办公室时,只见他头微左倾,仰靠在沙发上听评弹。他双腿平放在脚凳上,右手正有节奏地转动着两只磨得锃亮的核桃,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和着优美的评弹曲,在室内轻轻地回荡。这是陈云晚年身边所独有的一种氛围,也是永远留在我心中的情境。

    我不忍打破这美妙的境界,静静地望着老人家,许久,我才伸手关掉了录音机。他从入神中醒来,抬起头,竟然怔了一下。他想不到我会突然出现在面前,只见他双臂撑着沙发扶手,挺起腰板坐直了身子,睁大眼睛注视着我,目光中露出诧异和喜悦,嘴微微地翕动着:“小米呀!你走了好长时间了,也不给我来封信。”顿时,我的泪水溢满了眼眶。

    一番家常之后,我拿出一张与老人家的合影照片来,请他签名。他端详着手中的照片说:“这张就给我放在这儿,还签名吗?”我赶紧又拿出一张来请他签名。原来,陈云立有不收礼的规矩,十分严格。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都自觉地遵守和维护着这一规矩,不敢越雷池一步。久而久之,我们形成了一种似乎不合常情的心理定式,谁也不给老人家礼物,哪怕是一张照片。老人家相册里存的我们这些年轻人的照片,多是我们办喜事时,他乐呵呵“讨”来的权代喜糖的结婚照。因此,这次来见老人家之前,我本准备了两张同样的照片,想着要送一张给他留个纪念,可一见面,那种多年来形成的心理定式又使我本能地只拿出了一张。

    “好嘛!”老人家高兴地就着沙发扶手在我拿出的第二张照片上签了名,然后微笑着拿起那张留下的照片说:“把这张保存在相册里。”我随手取出那本老人家珍爱的相册,将这张照片装了进去。“拿来看看。”他一页一页地翻看着,还不时拿起放大镜来看个仔细。当看到他与我同妻子的合影时,感慨地说:“这是你和李梅结婚时,我们一块在这儿照的呀,现在赵阳都那么大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呀!怎么能不老呢?”

    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已近老人家开饭时间,但老人家谈兴正浓,我只好说:“首长,该吃饭了,休息一会儿吧!”他又询问了我什么时间回去,什么时间再来,并让我转达他对家里人的问候。我感动地说:“谢谢首长,祝您老人家健康长寿!”“好吧,以后可要常来看我呀。”陈云说。

    我一时语塞,唯有向老人家深深地鞠了一躬。待我走到门口再回头时,只见他还在目送着我,微笑着举起那正在转动核桃的右手为我送行。那核桃转动的“嚓嚓”声,仿佛是一声声深情的送行曲。这动人的瞬间,永远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

    (赵天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