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湘江上空乌云翻滚,反动势力猖獗,为保守秘密,对于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谢觉哉既怕忘掉,又不能详载,只好在这天的日记上画了一大串长圈,这一串长圈记录了谢觉哉这位清朝秀才参加中国革命战斗历程的第一个脚印。
他总觉得,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一天不见毛泽东,心里就不踏实。
“年纪大的人,工作要做,也要注意休息。你感冒了,还是用湖南家乡喝酸辣汤的办法,出一身汗,就会好点。”同时又叫人找医务室,给谢觉哉服药。
毛泽东同延安五老林伯渠、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谢觉哉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本文只就毛泽东同谢觉哉之间的友情作片断记述。
“敢于说真话”
邓小平说:“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说实话,说真话,是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作风。1943年4月15日,谢觉哉的日记中摘录了毛泽东的要语:
“敢于说真话,敢于把话说穿。表面上拉拉扯扯,是不解决问题的,要有大胆的自我批评的精神,才能提高党的威信。”
“敢于说真话,敢于把话说穿。”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他从来也没有认为,自己所谈的,所做的,都是万无一失的。1941年8月5日,毛泽东给谢觉哉的一封信上说:
“事情确实需要多交换意见,多谈几次,才能周到,否则极易偏于一面。对于下情搜集亦然,须故意(强所不愿)收集反面材料。我的经验,用此方法,很多时候,前所认为对的后觉不对了,改取了新的观点。客观地看问题,即是孔老先生说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你三日信的精神,与此一致,盼加发挥。”
多方面听取意见
毛泽东很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1941年夏天,有一次,毛泽东对谢老说,知识分子要工农化,工农分子要知识化。工农干部和知识分子干部要搞好团结。毛泽东说,一年360天,你拿60天,同大家一起谈谈,并不会说你工作做得少。现在,有些人做工作,事先不通气,不好好商量,只靠开会解决问题。光靠开会,事先又不商量,怎么能把工作做好?
毛泽东对待同志很谦虚。8月6日,他在给谢觉哉的一封信里说:
“我前信未蒙林老复示……然区区之意,在使此问题得到合理解决,以达意志统一与行动统一是目的……故就感想所及,提出如上论点,就正于你及林老。如你及林老觉得有错误,即祈毫不客气,一一指正,以归一是。”
这封信深刻地表明,毛泽东是多么注意听取意见,勇于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啊!
有了吃、穿、住、用,什么都活跃了
1941年,林伯渠同志是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谢觉哉是边区政府秘书长。毛泽东很关心边区的生产建设和财政经济问题。毛泽东经常找林老、谢老谈这一问题。
有一次,他们还特别谈到收支平衡问题,谈到发展私人经济与部分公营经济问题。对这些有关边区人民吃、穿、用的大事,他写信给谢老,交换意见。1941年8月22日,毛泽东给谢觉哉的信中写道:
“经济建设一项,乃是各项中心,有了穿、吃、住、用,什么都活跃了,都好办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制定一系列发展经济、实行四个现代化的政策,人民吃、穿、住、用有了改善,经济生活不是更加活跃了吗?
深厚的革命情谊
毛泽东和谢觉哉的革命情谊源远流长,永放光彩。早在1921年,谢觉哉和毛泽东就有交往。谢觉哉当时担任《通俗报》总编辑。6月8日这天,谢觉哉在日记中写道:“润之提议,为组一报,继续《通俗报》的精神。”毛泽东要谢觉哉掌握的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事隔21天,即1921年6月29日傍晚,谢觉战来到向北流去的湘江岸上,送别毛泽东和何叔衡。他俩是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湖南地区的代表。
当时湘江上空乌云翻滚,反动势力猖獗,为保守秘密,对于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谢觉哉既怕忘掉,又不能详载,只好在这天的日记上画了一大串长圈,这一串长圈记录了谢觉哉这位清朝秀才参加中国革命战斗历程的第一个脚印。
战地黄花分外香
1947年,蒋介石、胡宗南进攻延安。毛泽东转战陕北,日夜为全国战局操心。10月23日这天,谢觉哉从山西临县后甘泉村,去陕北佳县神泉堡看望毛泽东。可是适逢主席上山看地形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他便找到周恩来和任弼时,一直谈到天晚。
毛泽东回来了,他一见谢觉哉,便拉住手问:“谢胡子,(谢老留有胡子)你还好啊?”他们兴致勃勃地一直谈到半夜。
谢觉哉当时是中央法律委员会副主任。谢觉哉回来说,他和毛泽东谈了晋绥边区临县的土地改革问题和起草宪法等问题。第二天清早,两个人又在住屋门前,合拍了一张照片。
战地黄花分外香,革命情谊无限深。谢老对我说,只隔了5天,10月28日清早,他又去白云山看望毛泽东。他总觉得,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一天不见毛泽东,心里就不踏实。这天又谈至深夜。29日这天,谢觉哉陪同毛泽东游览了白云山。
白云山山顶,有不少庙宇,主庙真武祖师殿尚庄严完好。他俩一边游览,一边亲切交谈。主席对谢觉哉说:“自作战以来,身体比前好。每天都能有目的地走上10里,而不是散步,这最好。用脑过度必疲倦,倦到洗澡都不能支持。写文件到将要完成,如感疲劳,又强写完,就会感到手发冷,须躺下数小时才能恢复。”
谢觉哉对我说,毛泽东在战争中日夜操劳,十分疲劳。我们的毛泽东,就是这样为解放全国人民呕心沥血,使我永远难忘!
延水河边情如春
红军到达陕北不久,谢觉哉任中央内务部部长、西北办事处秘书长,后来又担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和毛泽东接触的机会更多了。
1940年4月,谢觉哉为了设法改善中央党校教员、学生的生活,一天深夜了,仍站在山下伙房的院坝里,同负责种菜的黄立德和养猪的杜老汉谈话,讨论在缺油少肉的情况下,如何改善大家的生活。由于时间太久,谢觉哉受凉感冒了。
消息很快传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特地从杨家岭步行,走过延河的石礅,来到中组部旁边的中央党校,看望谢觉哉。毛泽东对谢觉哉说:“年纪大的人,工作要做,也要注意休息。你感冒了,还是用湖南家乡喝酸辣汤的办法,出一身汗,就会好点。”同时又叫人找医务室,给谢觉哉服药。临走再三嘱咐,要谢觉哉保重身体。
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到毛泽东对老人是多么关心。1941年3月2日,毛泽东在给谢觉哉的信上写道:“林老(林伯渠)宜即休养两三个月,劝他不要总工作,要他有放得开、不怕塌台的精神,请告他下决心,不可大意。你亦宜带病半休养性质,只抓大者要者,小而次者出入可也。保存精力,长期奋斗,为上策。”
毛泽东在8月7日的信上又说:“你身体有病,切勿过劳,暂时以休养为主。”但是,还不放心。这时,延安行政学院院长王凌波同志突然病逝,毛泽东闻讯,9月15日又来了信:“死者已矣,生者务宜注意。关于你及林老的工作及生活,亟宜有所调节,务不过劳,文章亦不宜写得太多。”尊敬、友谊和力量,像春风温暖着老战友的心田。
在岸英简朴的婚礼上
全国解放后,谢觉哉是第一任内务部部长。这一时期,在毛泽东和谢觉哉的交往中,特别令人难忘的是参加毛岸英婚礼的家宴。
1949年深秋的一天,我们收到毛泽东亲笔的字条:“岸英要结婚。为了节约,只请你们夫妇俩做客吧。”
当天晚上,谢觉哉和我来到中南海毛泽东的家里。同桌吃饭的,有岸英的爱人刘松林和她的妈妈张文秋。我看着这对夫妇的幸福情景,不禁沉思起来:杨开慧同志如能活到今天该多好啊!
这顿新婚的夜餐很简单,只几个菜。毛泽东一边吃,一边高兴地说:“岸英有本事。这桩事都是他自己办的,没有用我操点心。”毛泽东把湖南捎来的腊肉,夹到谢觉哉碗里,亲热地说:“比你在延安送给我的怎样?”谢觉哉说:“家乡的腊肉,当然比我们做得好呵!”
饭后,毛泽东又嘱咐谢觉哉和我,到中联部岸英的宿舍看新房。新房很简单,摆一张床,一张桌子,几个凳子,都是借机关的旧家具。看了简朴的婚礼,我想,毛泽东对子女要求多严呵,更增加了我对毛泽东的热爱!
(王定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