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不对,你成了“贿赂”者
中国是礼仪之邦,相互馈赠礼物以增进彼此感情的事情是常有的,在这样一个讲“礼”的环境里,如果你不讲“礼”,就会寸步难行。商务应酬中,为了营造更为融洽的合作关系,对客户进行商务馈赠是很普通的事情。
但是,如果送礼的时机抓得不对,你就无法完成送礼的任务,也就无法达到自己的感谢、拉拢关系、求人办事等的目的。更可怕的是,如果你选择了错误的送礼时机,不仅让礼物送不出去,还可能一不小心成了“贿赂”者,身陷囹圄。
张梅是一位美籍华人,回故乡探亲,本打算待几个月就回去,却因为签证的问题耽误了下来,一耽误就是好几个月,张梅特别着急。后来好不容易通过审核,让张梅去办理返美签证。那天,在移民局里,张梅遇到的是一个态度非常友好的移民官,一会儿工夫就办好了她要的证件。高兴之余,她拿出100美元送给移民官以示感谢,不巧站在张梅身后的是一名调查人员,他把张梅请进了办公室进行详细的询问调查。尽管张梅百般辩解,还是被当做贿赂者,在档案中留下了一个不良记录。
张梅就是选择了一个错误的送礼时机,才为自己惹来了麻烦。尽管她的本意是想表示感谢,但她的行为难逃“贿赂”之嫌。在商务馈赠中更是没有无缘无故的礼,礼物的背后都潜藏着送礼者的利益用心,抓住好的时机送礼,才能顺利成事,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机送礼,就可能把事情弄砸。
在商务馈赠时,如何避免让自己的送礼成为一次贿赂呢?这就需要送礼者细心分析形势,抓住那些送礼的良机:
1.忌当着别人的面送礼
商务馈赠一般是为了求人办事,难免会涉及双方当事人的一些个人问题,有时候还会让办事的一方有受贿的嫌疑,所以送礼最好在私下里送,避免给别人留下你们关系密切完全是靠物质的东西支撑的感觉。
2.逢年过节时送礼
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很大一部分都体现在节日上,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等。有很多人都知道在求人办事时应提前送礼,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其实逢年过节就是不错的送礼时机。
3.在对方空闲的时间送礼
商务馈赠时,如果你选择在客户十分忙碌的时间送礼,那么你的好意反而会给对方添麻烦。尤其是客户忙碌的时候,身边来往的人很多,送礼就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不妨选择在客户较闲的时间前去送礼,既能避免打扰客户,又能和客户进行较深入的沟通交流,更让他明白你的心意。
4.因客户的个人因素而送礼
商务馈赠也可针对客户的个人因素送礼,比如在客户生日、娶妻生子之时,或是家人婚嫁之时等。在获知客户的这些个人因素后,首先要打电话前去表示恭贺,然后在适宜的时机奉上自己的礼物。
人们一般不会无缘无故地接受别人的礼物。所以找不准送礼的时机,往往会令人误解,引起对方的不快。所以,送礼一定要把握住时机。而只有在适当的时候送礼,才会让受礼者自然接受,而你要办的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别让礼物“赤身裸体”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实际上,一个容貌皎好的人,穿着褴褛,总会令人感到遗憾。礼品包装也是一样,包装是外在形式,礼品是内容,只有二者统一起来,才会产生和谐美。
反之,如果你直接将未经包装的礼物送给客户,让礼物“赤身裸体”呈现于客户面前,往往会让客户觉得你对他的不够尊重,而且这样也大大降低了礼物的身价,即便客户勉强收下了这份原本十分昂贵的礼物,也会以为它不过是你随意在某个小店买的便宜货而已,并不会因为这份礼物而对你心怀感激。
一次,某知名品牌服装公司要为该品牌新上市的春夏服装举办一个大型的宣传推广活动,想要邀请某位影视女星当嘉宾。为了增强活动的宣传效果,公司特别为那位影视女星量身定做了一套漂亮的晚礼服,让女星在活动当天穿戴,配合公司现场讲解的宣传计划。
这套晚礼服好之后,公司委派入职不久的新人李燕拿着包装好的礼服和该品牌春夏新款服装,前去送给那位影视女星。那天正好下雨,李燕下车的时候不小心跌倒了,弄脏了晚礼服的包装袋,湿淋淋地完全不能再用,李燕就把晚礼服取出来,随手装在了一个袋子里。
能够亲眼见到那位影视女星,李燕特别激动,以致于只顾着欣赏女星的美貌,而忘了交代那件晚礼服的事情。
活动当天,前来出席的影视女星穿着一件漂亮的礼服,可惜却不是该品牌为她量身定做的那一件,自然那个独特的宣传手法也没能用上。活动结束之后,公司领导对李燕大发雷霆,质问原因。李燕联系那位女星才知道:女星看那衣服随手装在一个袋子里,以为不过是件寻常衣衫,随手扔在了一个角落里。
在这个故事中,李燕因为忽视了对晚礼服的包装,从而让女星没能识别出那件晚礼服的尊贵,也破坏了公司的宣传活动。商务应酬场上,凭包装辨礼物的事情时有发生,如果你的礼物没有与之匹配的精美包装,只能让送礼又一次成为“无用之举”,甚至引起客户的反感,起到一定程度上的反效果。
商务馈赠时,商务人员不仅要为自己的礼物准备与之匹配的精美包装,更要在包装上出新出奇,利用包装的新颖独特给客户以视觉、心理上的冲击,增添客户心中对你的好感。这就需要商务人员在选择礼物包装的时候,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在形状上出新
如果你将赠送给客户的礼物设计成一些别出心裁的形状,比如旅行鞋、邮箱、蛀书虫、星星等形状,就能让客户在收到礼物的时候会心一笑,心中充满愉悦感,你的创意也足以让他对你好感倍增。
2.在简洁中突破
商务馈赠中,礼物的包装宜选用色彩浅淡清新的种类,不宜弄得过于花里胡哨,降低自己的品味。如果你善于用纸包,几层彩色或白色的棉纸就可以设计出活泼丽吸引人的包装。你还可以在纸上印鉴或印上喜爱的图案。比如,白色的包装纸上贴上黑色的纸块,捆上麻绳再系个铃铛,真是有型有色有声。
3.善用丝带的美感
不管什么物品,即使不使用包装纸、箱子、袋子等包装材料,只是系一根丝带,就能在瞬间制造出礼物的精美式。如果打上漂亮的蝴蝶结,就会立刻增添礼物本身的魅力。
为了不让你的礼物“赤身裸体”地出现在客户面前,或不让礼物粗俗的包装而吓跑了客户,只要你开动脑筋,总能改变商务礼物“死气沉沉”、“老气横秋”的旧日容颜,为它换上新颖别致、生动有趣的“新装”,从而博得客户的欢心。
走出“礼重情意轻”的怪圈
虽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可随着人们物质欲望的日益膨胀,商务馈赠日益陷入“礼重情意重,礼轻情意轻”的尴尬局面。在商务馈赠时,人们往往把目光投向贵重的物品,深怕自己的礼物过于廉价以致于拿不出手,不能博得客户的欢心。尤其是彼此之间的攀比心理,更是使得商务馈赠的档次日益向贵重化攀升。
一次,国内某知名企业接待了美国某知名研究所前来进行技术指导的著名工程师,在欢送美国工程师的仪式上,这所大学赠送给美国工程师的礼物是一盒包装精美考究的茶叶,而美国工程师回敬的礼物则是一支极其普通的签字笔,笔身上印着该美国研究所的名字。
事后,面对美国工程师回赠的签字笔,企业的接待方大呼吃亏。一行人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议论说:“我们的那盒茶叶是十七八岁的姑娘采摘的,经过几十道工序加工,包装的盒子也非常讲究,成本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没有价钱,由于是企业专门委托本某大学的一个茶叶课题组专门加工的该大学官方送礼的礼品茶,十分珍贵。可他回赠的签字笔最多也就值个1~2美元,这也太不划算了,这次我们是亏大了。”
确实亏大了,茶叶的包装盒上没有一个英文字母,美国工程师估计过一段时间后就可能记不清盒里装的是什么了,也许美国工程师没有喝茶的习惯,尽管是价值不菲的茶叶,对他来说还不如一支签字笔实用。可是笔身上印有美国研究所名字的签字笔,一时半会用不完,当人们在使用这支笔的时候,都会回忆起当时接受这支笔的来历。
在这次商务馈赠中,接待一方就陷入了“礼重情意轻”的怪圈,花费了无数心思的珍贵礼物,在别人的眼中仅等同于一支签字笔的价值,甚至还不如。所以说,商务馈赠时,礼品的价值并不简单地与礼品的价格成正比,美国工程师回赠的1~2美元的签字笔,实际上比2000元人民币(约合300美元)的茶叶更有意义。
要想摆脱“礼重情意轻”的怪圈,商务人士须斟酌好礼物的价值,不以价钱为衡量标准。礼品不论是贵是贱,都是用来表达自己的心意的。礼物再丰厚,厚不过你的那份感情;礼物再微薄,也总能表达你深厚的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说,礼物是否厚重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你送得是否适当,是否让你的礼物成为受礼者心目中最好的礼物。
1.一般来说,最好的礼品具有以下特点:
2.最好的礼品是选择受礼者特别想要的东西。
3.最好的礼品是意外的。
4.最好的礼品是表示一种友谊。
5.最好的礼品流露出一种幽默感。
6.最好的礼品可以流露出高贵的思想。
最好的礼品是不会超出你预算的东西。
其实,在商务馈赠时,你能送出的最大礼物就是你的真心。礼物的价值与金钱毫不相干,关键在于你是抱着什么样的情感送的。只要抓住送礼时机、认真包装礼物、用心写好卡片上的祝福语,你就一定会带给受礼一方无尽的快乐。
送礼随大流,看不到效果
商务应酬中,由于人们相互间的攀比心理,形成了一种随大流的送礼潮流,他送你也送,颇有些被逼无奈之感,最无奈的还是这种随大流的送礼方式常常让你的礼物被忽略,你的心意也不被受礼者所感激。记住,送礼随大流,会让你的礼物“打水漂”。
王鹏和郭海是一对多年的好朋友,大学毕业后,进了两家大型医药器械生产企业做了销售代表。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这并未影响两人的友情,他们还常常一起讨论应酬客户的技巧。
在争取北京一家大医院的订单时,两人成了竞争对手。医院方面负责购买医药器械的是李主任,由于前来商谈的医药器械生产商中的好几家的产品各有千秋,他一时没拿定主意签哪家的单。这让参与竞争的各医药器械生产厂家的销售代表十分焦急,生怕一不小心落了这笔大单。
恰逢这时李主任的女儿结婚,这些医药器械生产商都想抓住机会送礼,好好表现一番,让彼此的关系更近一步,便于接下来的商谈。可是在深圳的王鹏一时忙着走不开,赶不到北京来。郭海打电话过来问他要不要随这个大流,还说他可以先帮王鹏垫上礼金。王鹏想了一想,还是算了,认为礼物还是由他亲身赠送比较好,回绝了郭海的好意。
事后,王鹏托人打听到,因为李主任女婿所在单位新来一个紧急项目,将其原来申请的一个月婚期改为了10天,原先定好的欧洲一月游作为蜜月旅行的计划落空,还未决定好新的蜜月旅行地。王鹏便四处搜罗全国各地旅游讯息,精心挑选后定下了国内某著名旅行社新推出的特色游4个人的位置,这才回到北京,前去拜访李主任。他也未提及订单的事情,只是对未能来参加婚礼的事情表示遗憾,又装作不经意地说:“最近有人向我推荐某旅行社新推出的特色游,我本来打算携家人前去放松一番,故订下了4个位置,眼看日期将近,家里人却都抽不开身,看来只能退掉了。令媛蜜月旅行去哪里啊?”在得知未定的情况下,再说:“李主任要是不嫌弃的话,我这4张票就送给令媛吧,您和夫人也顺便抽时间前去放松放松吧。”简单推辞后,李主任收下了这4张票。
半个月之后,北京那家大医院的订单有了结果,正是王鹏所在的企业赢得了这笔大单。
如果王鹏当时同意郭海的好意,和郭海一起随大流在李主任女儿大婚时送礼,也可能像郭海送出的礼物一样“打了水漂”,而根本不可能拿下这笔大单。
所以说,随大流送礼,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商务送礼选择。随大流送礼,只能让礼物在这种大流中被淹没,看不出任何效果。只有出其不意的商务馈赠,才能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商务应酬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好人或好意,往往带给人意外之喜,心中常常只有感动二字。所以,为了要让对方脑海中对自己留下深刻印象,商务馈赠时采取一些意想不到的行动,往往能获得极佳的效果。
主帅无“礼”,小兵小卒何用
古人云:“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意思是说,穿了别人的衣服,怀里就会装着别人的心事或隐忧。换句话说,收下了别人送来的礼物,就得为别人办事。所以,要想求人办事,就得先学会给别人送礼。
送礼是一门艺术,要想让自己的礼物起到应有的作用,就要遵循“送礼送对人”的原则。
送礼就是为了办事,那礼物当然要送给为你办事的人,但是有时候办事对象并不止一人,或者说事情要办成功,需要多方的努力和协调。这个时候把礼送给谁呢?有必要都送吗?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选错了送礼对象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说把礼物送过去了,事情却没有办成——因为对方并非是起关键作用的人,所以即便送了礼,也是徒劳。
礼物要送给关键人物,不能张三送一点,李四送一点,王五也送一点,结果礼物被分割零散了,分量显得很轻,起不到利益驱动的作用。这还不算,送的对象多了,难免人多嘴杂,对事情有百害而无一益。
美娜任职的单位最近有一个去美国学习一年的,回国后就能直接升任技术总监助理。无论是学历还是资历,美娜的条件都比较符合,她对这个机会势在必得。对于技术部负责这个项目的几个领导,她都在私下里看似随意地一一送去了一份较为贵重的礼物。美娜为自己成功的送礼计划得意不已,认为这名额非她莫属。
然而,一个月后,去美国学习的人员结果公布出来,是技术部的一位男同事。美娜不解:“该送的礼我都送到了啊,怎么会这样呢?”后来,美娜从另外一个同事那里打听到,这次去美国学习的机会是销售部主任的老婆帮忙牵的线,那位男同事是通过给销售部主任送礼,拉拢了彼此的关系,才能排除万难,争取到这个难得的出国学习机会。美娜这才明白,她送礼没有送到点子上,决定这个项目关键的销售部主任不在她送礼的名单之中,送给技术部领导再多的礼物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起不到什么效果。
从美娜经历的送礼事件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商务应酬中,送礼之前,一定要查问好谁起主导作用。谁是办事的关键人物就把礼物送给谁,礼物送到了点子上,要办的事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相反,如果把礼物送给了次要人物,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可能横生枝节,导致事情越来越难办。
商务应酬中,送礼就是为了好办事,那送礼当然就要送给办事的对象,但是有时候办事对象并不止一人,或者说事情要办成功,需要多方的努力和协调。这个时候把礼品送给谁呢?有必要全送吗?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选错了送礼对象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说把礼品送过去了,事情却没有办成,因为对方并非是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所以即便送了礼,也是徒劳的。
因些,商务应酬中,送礼一定要找对人,找到那个对你的事情起到关键作用的人,那个“主帅”,而不要只顾着讨好他身边的“小兵”、“|小卒”。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