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传-树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当多宝打死一只苍蝇,总要送给院子里的蚂蚁吃。他来到梨树脚下,把苍蝇放到一只蚂蚁前面,蚂蚁发现了苍蝇后先视察一番,绕苍蝇一圈,东敲敲,西摸摸,然后咬住就拉,拉不动,它就往回走,把边上的蚂蚁都叫过来,不一会儿就排成了长长的一条,像赶集的人,也像电影或者图画书里的大部队。多宝就和一起玩的小姐妹们反复齐声大叫:“叫人叫百场,大蛇蚂蚁娘。大人抬大树,小人斫短拄,抬到堂前里壁喂猫娘。”大概就在这样的童谣里,多宝渐渐知道了树、砍树、抬树。

    多宝家的院子里有很多树。其中两棵楝树是分别在生两位姐姐时候种的,村里有传统,生一个女儿要种一棵楝树,楝树和女儿一起长大,女儿出嫁时可以做一对木箱子。

    樱珠的花苍白细碎,很是无味,但开得最早,算是报春。待到初夏,果实如珠,还有一根小柄,很好玩。

    在整个小树林里,梨树的枝条是最多的,庞大的树冠差不多占了半个院子。梨树开花时节,满树的白色小花朵很美,像是一场停在半空的雪。梨子越长越大,一球球的梨子把树枝都压弯了。梨子成熟了,兄弟姐妹们每天都有梨子吃。梨树夏天浓荫密集,可以遮凉,冬天落光叶子,不遮挡阳光。

    泡桐树长得特别快,本来是院子里最矮小的,没几年就长成院子里最高大的树。树叶很巨大,秋天时候掉下来就像一顶笠帽凌空飞下。泡桐树叶脱落离开枝头的瞬间,发出清楚的折断的声音,掉到地上,又有嗤嗤的摩擦声。

    村子里的树,全村的人都是清清楚楚的。

    村口的大樟树是最古老的树,树冠像一座山峰,主干底部中空,像一间小房子,里面可以放一张桌子,人都可以走进去。树根沿着一个斜坡散开来,露在外面的部分像肚肠一样盘成一面墙。这么大的树让小孩子们感到非常惊讶。每年立春那天,全村的人都会背着斧头去砍几块下来,燃出满屋的樟树香来,算是煝春。每年五月最后一天就是它的生日,全村都要去祭拜。

    贩牛公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老桃树,就在他家茅坑屋后面。春天到了,桃花开得很灿烂,贩牛公家的茅房也像花孔雀了。

    聪明人家的菜园里有一棵老梅树和一棵橘子树,这是全村小孩偷水果的首选对象,因为大家知道聪明人就是发现了也不会打,最多告诉小孩的父母。

    乌炭家有一棵梨树,个子不大,但品种很好,叫做苹果梨,可多宝家和他们家吵过架,所以多宝从来没吃过他家的苹果梨。

    山上的树就更多了。山上主要是松树,松树林里夹杂些板栗、榛子、苦槠、枫香、黄檀、油茶、合欢、棕榈等。

    除了树还有藤,有一种藤还能长猕猴桃。还有各种灌木,如黄栀花、山楂、毛爿、柴爿花。长得最多的柴草就是狼鸡头了。

    毛栗因为很好吃,所以让人很早就认识了。毛栗有一个带刺的壳,要晒干了才能自己爆裂开来。一户人家往往只能收几斤毛栗,放在番薯上面蒸着吃掉一些,客人来了炒掉一些,剩下的就过年当作一盆请客的菜了。

    乌桕树上的乌桕籽还可以卖给生产资料站,据说可以榨油。秋天的时候,乌桕树的叶子火红,籽洁白。

    树本身的用处很多。

    房子的栋梁和隔栅要最好的树,板壁和地板要比较大的树,椽要笔直的树,门和窗都需要树。

    床是木床、箱是木箱、橱是木橱,谷仓和豆腐桶都是树做的,粉甑果盘也都是树做的。做棕绷的木架最好是用枫木做的,牢固且不虫蛀。

    农具也需要树,犁、耙、牛轭、锄头杆都需要树为主要材料。

    河上铺桥的除了石头就是树。

    所以人们见到一棵树总在心里谋划着可以做什么用场。他们每年把树的一些旁枝砍掉,为了让主干长得更快。

    那时候农村烧饭、炒菜都是靠柴火的。

    松树的树枝是柴火的首选,烧起来好像里面有很多油。聪明人说,没有煤油灯的时候,晚上最普遍的照明就是用松明脂点起来当灯,地主家则用菜油点灯。

    秋天到了,松毛丝落得满地金黄,踩上去像是踩在地毯上。人们一口袋一口袋地扛回家。

    村里每年要在冬天开山。春夏是不开山的,因为春夏时节,柴草都是浆汁饱满,很重,砍回家被太阳一晒就没多少东西了。

    开山的时候,全村很热闹。全村上山,将柴砍好担回村里,大队干部在那里称斤两,你抽签抽到哪担,就把这担柴挑到谁家。中午开始,村里的房前院子,路边两岸,晒场全都铺满了柴,浓郁的柴香会在村里飘好几天。

    聪明人长得很高但比较瘦,有点像四季竹,所以挑担不是他的强项。聪明人和很多人一起担柴,全村的人都能够远远地认出来。因为他的柴捆得不大,但捆得干干净净。

    关于树,聪明人还讲过一个文绉绉的故事:

    以前有户人家要分家,大兄弟欺负小兄弟,把树长得好的山都占为己有。写纸(协议)的人看不过去,就说,“哥山上是树归弟”,哥一想,“柿树”只有一棵,归弟就归弟。两兄弟都是不识字的,就按了手印。后来弟弟长大了,写纸的人就告诉他,你哥山上的树都是你的。结果打官司打到县官老爷那里,县官老爷一看纸上写的是“是树归弟”,意思是说,凡是树都属于弟弟的,就把山上的树都判给了弟弟。

    老乌鸦停到谁家门前屋后的树上叫是不吉利的,预兆着谁家要出大事了。

    有一年,老乌鸦在聪明人屋后的梅树上叫了几声之后,村里却通了电。做电线杆的还是树,那可要又大又直的树啊。

    聪明人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大桥最聪明,据说小学没读毕业时就能做高中的数学题,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人们嘲笑他为“大学生”和“读书人”。也是大桥告诉大家,电的速度是不要速度的,镇上一拉上电闸,村里就到了。因为村里只有大桥懂点电,所以,他就管村里的电,每到天黑,开电,每到夜深,关电。在每次电来了的黄昏,孩子们就高兴地唱新歌谣:“电灯亮,打炮仗,点灯乌,打屁股”。

    也是因为大桥是管电的,他经常发明一些新的玩意,比如用电拉到溪坑里去电鱼,用电拉到秧田里去电老鼠。这些方法也被里村的人学去了。

    村里通电后的第二年夏天,聪明人一大早去放田水,经过里村的一块秧田时被电倒了。当多宝赶去的时候,他已经被抬到河边,满山野都是青蛙的叫声,聪明人从手到脚浑身洁白如纸。癞头阿钟说这是电倒在田里后抽进去了太多水的缘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