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吻爹娘-松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我们黄泥湾,人人都说刘有福真是个有福的人。他是大年三十那天出生的,家里再穷,他过生日的时候总要吃顿好的。他儿女双全,虽然只有两儿一女,却有一对半念了大学。也是时候赶得好,学费由国家掏,家里多少贴点生活费就行。要是搁现在,他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不起三个大学生。

    老大是儿子。老大高考结束后,下到田间地头,替父亲分担农活。全家五口人,三个孩子上学,老伴有风湿病,浸不得凉水,只刘有福一个劳动力。五张嘴要吃要喝,几亩地要播要收,多少年了,都是刘有福做牛做马呢。老大年轻力壮,真是好帮手。老大在身边的日子,是刘有福一生中从未感受到的开心日子。可惜这种好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老大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到了。老大走了,田间地头,又只剩下他一个人。朝霞把他孤零零忙活的身影推向山脚,晚霞又把他孤零零忙活的身影推向溪岸,他就在山脚与溪岸之间的田地里默默耕耘着,得意地笑笑,再叹一口气。

    老二是女儿。女儿是爹的贴身小棉袄,刘有福舍不得女儿也远走高飞。再说,女儿虽然身子单薄,却非常灵巧,干活麻利,也是田间地头的好帮手。他把这个念头跟女儿说了,女儿杏眼圆睁,一蹦三尺高。大哥可以念书,凭什么我不能?你这是重男轻女,你是老封建!女儿不管不顾地和他吵,吵得他头昏眼黑晕头转向,他只会唠叨一句:你这丫头,上头呢,都惯坏了。他斗嘴斗不过女儿,只好听任女儿背着书包在他眼皮底下晃来晃去,从毛丫头晃成女大学生。女儿上了大学,田间地头上,仍然只有他那越发苍老的身影。

    老三也是儿子。凭良心说,刘有福真不想让老三再读书了。老三这小子,也不知吃了仙丹还是咋的,比老大还壮还结实,一副天生的掂犁操耙的身板。自己的手脚一天一天老迈了,都不那么灵便了,正需要老三接班呢。可是,老三更是天生的念书材料,在乡高中同级的四个班里,他年年名列前茅,比老大、老二还有出息。果然,老三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送走老三的时候,老三轻轻拍了拍父亲明显隆起的脊背,噙着泪花走了,一个字都没说。刘有福弓着腰身在田地间忙活,每每想到这一幕,眼角就会湿润。

    老三大四那年春节,刘有福进入了他生命中的第六十六个年头。老大、老二都拖家带口回来了,一家人热闹得不得了。吃过了年饭,大家围坐在一起说着闲话。

    老大,你要是宽裕,明年给老三寄点生活费吧,爹老了,挣不着钱,供不起他了。一直倾听儿女们热烈交谈的刘有福突然说。

    老大搓搓手,低了头说:我明年博士毕业,还想读博士后,经费紧张啊。

    老二,你呢?刘有福问。

    老二瞥了父亲一眼,小心翼翼地将眼光挪开,迟疑地说:我明年也要考博呢。

    刘有福半晌无语,暗暗叹了一口气。忽然悲从中来,不由自主地落泪。

    爹,您怎么啦?大家七嘴八舌地问。

    你们都是好孩子,都有出息,老大读了博士,还要读,还要读到博士后边去?老二也读了硕士了。老三也不错,大学快毕业了……刘有福喃喃地说。

    这不是好事嘛,爹高兴得掉泪吧?

    好事,咋不是好事呢?我刘有福有福啊,你娘也有福啊,一个湾子的人都夸我们有福啊。我们有福,好大的福气啊。

    儿女们越听越不是滋味,面面相觑起来。

    城里工人还五十五岁退休呢,我有福啊,都快七十的人了,还得干啊,怕是一辈子也不会松套,早晚要累死在田地里。我这把老骨头,只怕熬不过明年呢。

    大过年的,咋说这么煞风景的话?他这么一说,全家人洋溢着的喜气便一丝丝逃逸了,老大、老二纷纷离座,默默地走开。

    老三忍不住抱着刘有福的肩膀,笑了一笑说:爹,您安心地活吧,我明年不花您的钱,我自己打一份工养活自己,不就行了吗?他听了,深深叹口气,缓缓摇摇头。

    来年春天,春寒料峭。也不知咋的,刘有福觉得头有千斤重,脚底下老像踏着一根弹簧,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但是,育秧的季节到了,他必须平整水田,泼上粪水,撒上稻种,开始育秧。他不得不给老黄牛套上犁,一步一步跟着老黄牛下到冰冷刺骨的水田里。老黄牛慢腾腾走着,他慢腾腾跟着,一圈,两圈……不像在犁田,倒像是老黄牛陪着他散步。突然,他身子趔趄了一下,头一歪,扑通倒在水田里,溅起一些泥点。老黄牛仍然慢腾腾拖着犁往前走。老黄牛走出一截,忽然停下了,回过头来,好奇地看着他。他躺在水田里,再也站不起来了。

    刘有福突发脑溢血,虽然没有致命,毕竟也只剩半条命了。他偏瘫了。

    这下,刘有福真可以松套了。从今往后,他再也不用低着头,弓着腰,没完没了地播种那几亩田地了。

    说来也怪,自从刘有福偏瘫以后,他那病病秧秧的老女人却突然精神起来,里里外外忙得脚不沾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