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子孙秘传-人间正道(1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巴锦秀道:“德王力推内蒙古自治。听说六伯伯在南京国民政府当了蒙藏委员会的蒙事处处长,他想请大爷爷给六伯伯写封信,德王要去南京见见六伯伯。”

    占布来脸色严峻:“秀儿,我可听说了,德王跟日本人走得很近。日本人在东北扶植成立了一个满洲国,德王跟在日本人屁股后面,能有好事吗?”

    巴锦秀没有对占布来的话表态,她眼睛忽闪几下:“你来,我让你认识一个人。”

    巴锦秀拉着占布来,夫妻二人走进翰墨轩。可是,贾奎泰不在,巴锦秀问小伙计贾奎泰去哪儿了,小伙计说买宣纸去了。

    巴锦秀想,买宣纸不会时间太长,她想等贾奎泰回来,便跟小伙计搭讪:“兄弟,你是汉人吗?”

    小伙计摇了摇头:“不,我是满人。”

    巴锦秀道:“你天天跟我三弟在一起,你的水平一定也很高,你觉得德王利用日本人争取内蒙古地方自治,对不对?”

    小伙计皱了皱眉:“争取内蒙古地方自治没有错,可是,要说德王利用日本人争取自治,不如说日本人利用德王分裂中国。满洲国不就是这样吗?”

    占布来对巴锦秀道:“秀儿,你听见了吧?”

    巴锦秀陷入沉思之中。

    巴锦秀本想让丈夫占布来和贾奎泰见上一面,可是,贾奎泰一连好几天也没回来,占布来要服侍云王,巴锦秀只得随占布来离开包头,回到达尔罕旗自己的家。

    乌云翻滚,几缕阳光从云层的缝隙中照射下来,瑟瑟的秋风摇着树枝,落叶像是暴风雪中失去方向的羊群,顺着风没有目的地奔跑。

    气温骤降,包头召禅房中,巴喜喇嘛手里捻着佛珠,嘴唇嚅动。门开了,两个人影出现在巴喜喇嘛面前,巴喜喇嘛微睁二目,见是巴振华和贾奎泰。

    巴振华急切地说:“四爷爷,快,把贾先生的头发剃了,全部剃掉,剃光。”

    巴喜喇嘛的眉毛动了两下,这么冷的天,振华怎么要给贾先生剃光头?可是,再看两个人的表情,巴喜喇嘛没有多问。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巴喜喇嘛手脚麻利地取出剃头刀子,用热水化开肥皂,再用软毛刷蘸肥皂水涂在贾奎泰头上。片刻,贾奎泰一头黑发就变成了光头。

    巴振华又道:“四爷爷,还得借你的僧袍一用。”

    巴喜喇嘛脱下僧袍,巴振华给贾奎泰穿上,又给他找了一顶喇嘛戴的黄帽,两个人出了禅房直奔马棚。

    巴振华把缰绳递给贾奎泰,贾奎泰飞身上马,打马扬鞭从包头召后门跑了出去。

    贾奎泰来到东北城门,见城门前站着两排当兵的,这些当兵的荷枪实弹,其中有个人手里拿着一张黑白照片,与过往行人一一对照。贾奎泰一看,那不正是自己三年前的照片嘛!心顿时提了起来。可又一想,我现在是喇嘛打扮,怕者何来?

    贾奎泰下了马,一个当兵的问:“你是干什么的?去哪儿?”

    贾奎泰稳了稳心神,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贫僧是五当召的喇嘛,昨日出门化缘,今日要回五当召。”

    “五当召喇嘛?”当兵的上下打量贾奎泰,“把帽子摘下来。”

    贾奎泰摘下帽子,一阵风吹来,他故意做出寒冷的样子,一缩脖:“阿弥陀佛,好冷的天哪!”

    当兵的看了一眼照片,又看了一眼贾奎泰的光头,扬了扬手:“去吧去吧!”

    贾奎泰出了城门,“嗒嗒嗒嗒”飞奔而去。

    远处,巴振华见贾奎泰出了城,他才如释重负地回到包头召小学校长办公室,小林子道:“巴校长,老贾出城了?”

    巴振华长出一口气:“出城了。”巴振华问,“小林子,到底是怎么回事?警察为什么要抓贾先生?”

    小林子道:“巴校长,你也是自己人,我就实话实说吧,贾奎泰的身份暴露了……”

    中共绥远特委书记刘仁在41军孙殿英的部队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可是,前不久听说41军可能要离开包头去宁夏。刘仁、吉合、梁一鸣、贾奎泰等人认为,包头是塞外的水旱码头,皮毛重地,经济相对发达,最重要的是地理环境优越。如果在包头建立根据地,往北可以直接通向共产国际的支部外蒙古,往南与陕北的刘志丹遥相呼应。几个人讨论后,决定在41军离开之前举行武装起义。

    既然起义,就需旗帜。为了不让人发现,贾奎泰深夜到一家裁缝店做旗,裁缝店的老板不想做,贾奎泰出了双倍价钱,老板才答应。天亮时分,贾奎泰拿着几面旗来到泰安客栈。

    有个交通员住在泰安客栈,贾奎泰把旗交给他,等刘仁来取旗。不料,刘仁被孙殿英叫去,无法脱身。刘仁只得派老一团的小林子来泰安客栈。小林子还没到,国民党执法队就先到了。

    执法队在这个交通员房中查出了这几面旗,这个同志见小林子来了,他连呼冤枉,大喊大叫,说在自己入住客栈时就发现了这几面旗。小林子知道这是交通员在给自己报信,他匆匆离开泰安客栈,跑到翰墨轩向贾奎泰报告。

    为了安全起见,小林子想把贾奎泰送出城。两个人还没到东门,就见一队当兵的跑到城门前,对照照片,严查过往行人。

    小林子上前一看,发现照片上居然就是贾奎泰。敌人行动如此之快,这说明贾奎泰已经非常危险了。

    小林子哪里知道,就在他离开泰安客栈后,执法队把泰安客栈的工作人员全部叫到一起,询问客栈里来过哪些人。泰安客栈的前厅经理在翰墨轩裱过字画,他认识贾奎泰,他说贾奎泰清晨来过。贾奎泰因为组织包头铁路工人罢工,执法队早就注意上他了。执法队队长立刻向城防司令禀报,包头五门紧闭,抓捕贾奎泰。

    小林子和贾奎泰跑到包头召,巴振华担心执法队来查,他急中生智,请四爷爷巴喜喇嘛给贾奎泰剃了头。

    贾奎泰走了,国民党当局下令全城搜捕共产党。包头一时风声鹤唳,鸡犬不宁。

    刘仁认为起义已经不可能,于是,他取消了起义计划。不久,孙殿英的41军也离开了包头。

    自1927年南昌起义到1931年秋,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创建了10多块“工农武装割据”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掀起了土地革命的高潮。1930年12月到1931年9月,毛泽东、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赣南、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拥有21座县城、5万平方公里、250万人口的全国最大根据地——中央根据地。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5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进行大规模进攻,这就是国民政府对工农红军的第五次围剿。经过一年苦战,苏区被一点点蚕食,中央红军从30多万人锐减到8.6万。1934年10月,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退出根据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中共绥远特委与党中央联系中断,活动经费用完,全国形势恶化,一批共产党员通过包头召中转,再次撤往外蒙古,巴振华又一次为他们准备马匹、干粮和水。

    共产党的革命陷入低潮,德王推动的内蒙古地方自治却轰轰烈烈。

    经过多次与国民政府商谈,1934年4月23日,经国民政府批准,德王在达尔罕旗重镇百灵庙成立了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简称“蒙政会”。达尔罕旗云王任委员长,德王为秘书长。山西省主席阎锡山、绥远省主席傅作义、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均派人致贺。蒙政会在形式上成为当时国内蒙古各盟旗统一的民族自治机关。

    当时,绥远省下辖八个县及土默特总管旗、乌兰察布盟六旗、伊克昭盟七旗。蒙政会的成立,大大削弱绥远省的势力,时任绥远省主席兼国民革命军35军军长的傅作义明里拥护国民政府的决策,暗中设置障碍。绥远处于北部边陲,蒋介石的主要精力都在南方的红军,因此,对傅作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内蒙古地方自治举步维艰,德王想打破这一困局,可如何打破呢?

    Chapter 13

    德王加紧勾结日本帝国主义,西蒙工委书记乌兰夫同志再次规劝德王,可德王毫无悔改迹象,乌兰夫同志指示:你们要抓紧时间举行暴动,狠狠地打击德王!

    内蒙古山高皇帝远,中华民国政府鞭长莫及。德王与日本人频繁接触,德王甚至暗中到伪满洲国首都与日本关东军密谈。日本关东军司令向德王承诺,如果德王在内蒙古西部建立一个“蒙古国”,日本方面愿资助50万日元、5000支枪,德王欣喜若狂。

    有钱,有枪,有日本人做靠山,德王踌躇满志。

    1935年11月,德王开始筹建“蒙古军政府”,计划于次年采用成吉思汗纪年。成吉思汗1206年统一草原,德王把这一年定为成纪元年,把民国25年的1936年定为成纪731年,并制作出蓝底右上角红、黄、白三条杠的“蒙古旗”。

    改变纪年,以“蒙古旗”取代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这叫什么?这叫改元易帜!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改朝换代才这样做。

    德王真的要建立“蒙古国”啦!

    中国共产党不能容忍。中共方面派乌兰夫专程前往百灵庙规劝德王,但是,由于分歧太大,双方不欢而散。

    国民政府更是无法容忍。中华民国的领土和主权岂容分割?谁分割谁就是卖国贼!卖国贼,人人得而诛之。国民政府认为:“惟德王降日心迹业已明显,多延一日,则势力愈大,范围益广……察绥甘宁青等省均在内蒙境内,并非各省以外另有所谋,内蒙者若准利用蒙政会名义降外,无异将各省领土完全断送。”态度明确,措辞严厉。

    达尔罕旗王府每年春节之前都要到绥远省政府打点,已经升任王府总管的占布来奉云王之命来到省会归绥。

    占布来和夫人巴锦秀在归绥最豪华的饭庄订了一桌酒席,专门宴请绥远省政府的头头脑脑。

    中午时分,占布来和巴锦秀站在饭庄门前迎接客人,绥远省政府的人没到,一个人却出现了。这个人身材偏瘦,器宇轩昂,头戴黑色礼帽,身着黑色大衣,仿佛羊群中的骏马,百鸟中的大雁。

    巴锦秀定睛一看,这不是六伯伯巴文俊嘛!

    巴文俊,字维崧,1901年生,是巴福三弟巴祥的儿子。巴文俊少年毕业于土默特高等小学,后赴天津第一中学就读。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巴文俊与周恩来、马骏、韩麟符、于芳洲等当时十分活跃的同学,组织带领天津地区的学生赶赴北京,与北京学生共同到新华门请愿,结果巴文俊和数十名学生被军警抓捕,坐了38天大牢。经周恩来等人营救,方才返回天津。

    1920年,巴文俊和周恩来等197人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巴文俊加入了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加入了中共的巴黎小组。在巴黎警方抓捕周恩来时,巴文俊挺身而出,移花接木,冒充周恩来,使周恩来躲过一劫。巴文俊生活俭朴,他多次把家里寄来的钱拿出来,与周恩来一起从事革命活动。

    1928年,巴文俊学成归来。国民政府急需高层次人才,又因巴文俊在五四运动中有突出表现,因此被召到南京,很快就任蒙藏委员会实业科科长。1930年,巴文俊出使尼泊尔调解尼藏边境纠纷,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次年升任蒙藏委员会蒙事处处长。

    巴锦秀跑上前:“六伯伯!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到家了没有?”

    巴文俊双眉紧锁,见巴锦秀突然出现,他又惊又喜,眉毛稍稍舒展一些:“秀儿呀?哦,六伯伯刚回来,还没回家呢。”

    巴文俊跟巴锦秀、占布来两口子说了几句话,巴文俊身后过来两个人,两个人与巴文俊交换一下眼色,巴文俊向巴锦秀和占布来挥了挥手就上楼了。

    巴锦秀疑惑,六伯伯常年在外,到了绥远不回包头,却住在归绥……正想着,占布来邀请的绥远省政府要员也到了,夫妻二人把客人请进包间。

    酒至半酣,巴锦秀想方便一下,一出门,见巴文俊和那两个人匆匆而去。巴锦秀更为不解,六伯伯来去如风,难道有什么事吗?

    1936年的春节有点早,公历1月23日就是除夕。

    巴氏家族的宗祠也在包头召。清晨,包氏家族各门各支都到包头召拜佛祭祖,祭拜仪式由巴喜喇嘛主持,沙尔沁章盖衙门的章盖巴奎斌也来了。

    巴奎斌是世袭章盖。巴奎斌虽然身居章盖之职,却无清朝时章盖的辉煌。清朝的章盖是从四品武官,职级比国民政府的市长还高,而且,薪水全部由国家划拨,衣食无忧。可如今,国民政府连年打仗,财政紧张,章盖衙门的收入支出无人问津。

    巴氏族人,巴福辈分最长,他站在第一排,巴奎斌和巴文俊等同辈人站在第二排,巴振华等晚辈站在第三排。

    拜佛祭祖之后,巴奎斌和巴文俊进了禅房。

    巴奎斌对巴文俊说:“六哥,有件事想请你帮我拿个主意。”

    巴文俊的目光仿佛燃起了两团火:“怎么?难道德王找你了?”

    巴奎斌点点头:“德王说,我们都是蒙古人,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要维护我们民族的利益只能靠自己。他准备组建两个军,他给我一个团长,让我动员沙尔沁章盖的青壮年,参加他的军队。”

    巴文俊冷笑:“给你一个团长,官还不小嘛!”巴文俊又道,“组建两个军?看来,德王铁了心要跟政府作对,他的武器从哪儿来?”

    巴奎斌道:“听说武器全部由日本人提供,日本人还答应给德王配备无线电台呢。”

    巴文俊神色凝重:“你没答应吧?”

    巴奎斌道:“没有。我因拿不定主意,才来问六哥。”

    巴文俊赞赏地说:“奎斌,你做得对。日本人狼子野心,对我中华大地虎视眈眈。不管德王唱什么高调,只要投靠日本人,那是叛国!如果我们与德王同流合污,那必将成为千古罪人!”

    巴奎斌为之一振:“六哥,有你这句话,我的心就踏实了。”

    三六九,往外走。正月初三,巴锦秀和占布来回到巴家老宅。巴锦秀拎着糖果糕点、好烟好酒,来上房看望大爷爷巴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