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飞坐了六年牢,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被释放,抗日战争胜利后,因飞机失事牺牲。
泰安客栈位于包头市东河区复成元巷甲26号。1996年5月3日,包头地区发生了6.4级地震,震后东河区街道重新规划命名,复成元巷改为通顺街,泰安客栈改为王若飞纪念馆。如今,王若飞纪念馆有24间房,王若飞被捕时住的3号房内,火炕、方桌、煤油灯、凳子,以及被褥、毯子等物俱全,基本上保持了当时的原貌。
贾奎泰把三个交通站向上级汇报,上级均表示同意。不久,中共绥远特委建立起来,特委机关设在巴家老宅——东门大街12号。刘仁任书记,吉合任组织部长,梁一鸣任宣传部长。
刘仁,土家族,原名段永强,四川酉阳人。刘仁的舅父是赵世炎,当年与李大钊一起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领导工人运动。在赵世炎的影响下,刘仁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后来打入孙殿英部队,当了一名军需副官。
吉合,汉族,原名田德修,河南省郾城县人。1925年赴苏联,先后毕业于基辅混成干部学校和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1931年回国。
梁一鸣,汉族,湖南涟源人。一直做党团宣传工作,曾组织领导张家口电灯公司工人罢工。
三个人都不是绥远人,但都在内蒙古地区工作过,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
吉合学过医学,巴振华把吉合安排在常发财家,以坐诊行医为掩护;梁一鸣文质彬彬,像个教书先生,巴振华把他安排在包头召小学任教;刘仁仍在孙殿英部队。特委机关的日常工作由贾奎泰负责。
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牧场上牛羊成群,田野里谷穗低垂,道路两旁的树上结满了果子,果子泛着红光,一派丰收景象。
包头有东、南、西、西北、东北五个城门。巴锦秀骑着马,穿过草原,穿过田野,穿入西北门,经东门大街,来到巴家老宅。巴锦秀跳下马,一抬头,见大门西侧的门房装修一新,门楣上挂着一块牌匾,上写“翰墨轩”三个大字。巴锦秀有些奇怪,心说,家里什么时候做起了字画生意?
巴锦秀把马拴在门前,推门进入翰墨轩,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正在指导一个小伙计裱字画。年轻人中等身材,眉毛粗重,二目有神,身着灰色长衫,脚上是一双圆口布鞋。
见巴锦秀进来,年轻人对小伙计道:“就这么裱,啊……”
小伙计应道:“是,老板。”
年轻人迎上巴锦秀:“夫人,您要装裱点什么?”
巴锦秀眼睛忽闪着,她上下打量这个年轻人,越看越觉得面熟。猛然想了起来,这不是独峰岭杀暴子清时,从树上跳下的那个人嘛!他对三哥苏连鹏和我都有救命之恩。他怎么在这里?
年轻人也认出了巴锦秀,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巴锦秀开口道:“你是贾……贾……贾奎泰,贾先生!”
贾奎泰应道:“你是……你是……”独峰岭时,贾奎泰没留意巴锦秀的名字,只记得她跟暴子清自称“姑奶奶”,跟自己也自称“姑奶奶”,便戏谑地说,“你是姑奶奶……”
两个人哈哈大笑。
巴锦秀有点不好意思,她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又告诉贾奎泰,这是自己的娘家。贾奎泰方知巴振华和巴锦秀的关系。
巴锦秀几年没回娘家了,四婶郝香香买来好酒好肉,巴锦秀一边和四婶做饭,一边讲述她和贾奎泰相识的经过。得知巴锦秀杀暴子清为李裕智报仇的事,惊得郝香香冷汗直流。郝香香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她让巴锦秀把贾奎泰请来一起吃饭。
一句话提醒了巴锦秀,她放下菜刀,跑到前院。可是,贾奎泰不在,翰墨轩里只剩了那个小伙计,直到天黑,贾奎泰也没回来。
晚上,巴锦秀躺在炕上无法入睡,独峰岭发生的事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播放。想着想着,巴锦秀的江湖习气上来了,她“噌”地坐了起来:“我要跟他拜把子!”
巴锦秀拉开窗帘往外一看,外面月光如水,一片静谧。这么晚了,贾奎泰应该回来了吧?可是,三更半夜把人家拉起来拜把子,那不是脑子有毛病吗?
巴锦秀自己笑自己,我真是沉不住气,等明天再说吧。她又躺下了。
巴锦秀过度兴奋,怎么也睡不着,她不时睁开眼睛往窗外看,可天就是不亮。好不容易太阳升起来了,巴锦秀穿上衣服,忽见李裕智从外面走了进来,巴锦秀扑上前:“大哥,你不是被暴子清杀了吗?”
李裕智笑道:“我没死,我逃了出来。”
巴锦秀喜从天降:“大哥,你来得正好,咱们以前结拜过,这回把贾奎泰也加上,咱们三个结拜。”
李裕智道:“小妹,我就是为这件事来的。走,咱们一起找贾奎泰去。”
巴锦秀和李裕智来到前面的翰墨轩,翰墨轩里空无一人,巴锦秀里里外外都找遍了,连贾奎泰的影子也没有。
巴锦秀高喊:“贾奎泰——”
巴锦秀被自己的叫声惊醒,原来是个梦。
吃过早饭,大爷爷巴福和哥哥巴振华都去包头召上班了,巴锦秀匆匆来到前院翰墨轩,可小伙计说贾奎泰昨夜没回来。巴锦秀不禁为贾奎泰担心,他一夜未归,世道这么乱,不会出什么事吧?巴锦秀又安慰自己,不会的,好人自有好报,神佛一定会保佑他。
一连七日,巴锦秀也没见贾奎泰。巴锦秀暗想,难道我和贾奎泰没有结拜的缘分?
第八天,街上传来包头铁路工人大罢工的消息。
当时的铁路装卸货物都靠人力,有个工人因家中孩子病重,半个月没来上班。孩子病情刚刚好转,那名工人就来卸货了。然而,铁路公司却把他赶出大门,以前拖欠的薪水也拒绝支付,这引起了铁路工人的强烈不满。
中共绥远特委在包头铁路工人之中建立了秘密党组织,得知此事,贾奎泰、刘仁等迅速组织罢工,一时间包头铁路瘫痪,大量货物积压在包头站,铁路公司急得跟猴子挠心似的。罢工进行到第五天,铁路方面做出妥协,同意让那名工人来上班,同意给全体工人加薪,并承诺按时发放工资。
包头铁路工人大罢工取得了重大胜利,街头巷尾,茶馆酒肆,人们都在议论这件事。巴锦秀更想跟贾奎泰结拜了。
贾奎泰刚到翰墨轩,巴锦秀一拳打在他肩窝上:“你和我大哥李若愚是好兄弟,我和我大哥是好兄妹,咱们结拜行不行?”
巴锦秀讲义气,有侠气,有胆气,有正气。贾奎泰想,要与敌人斗争,就必须发展壮大自己,胆气和正气是革命最需要的。贾奎泰当即答应。
巴锦秀心花怒放,两个人各自说出了自己的生辰八字,巴锦秀和贾奎泰同龄,只是巴锦秀的生日比贾奎泰大两个月。
贾奎泰点上香,两个人跪在地上朝北叩头,贾奎泰道:“我,贾奎泰愿与巴锦秀结为异姓姐弟,不求同生,但愿同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贾奎泰说完了,巴锦秀却没有反应。贾奎泰扭过脸,见巴锦秀脸上流下两行热泪。贾奎泰一愣:“大姐,你怎么了?”
巴锦秀抹了一把眼泪:“不要叫我大姐。”
贾奎泰莫名其妙,两个人结拜,她大我小,我不叫她大姐,难道还能叫她二妹不成?
巴锦秀心情沉重地说:“叫我二姐吧。”
贾奎泰更糊涂了:“为什么?”
Chapter 12
贾奎泰因为组织包头铁路工人罢工,执法队早就注意上他了。执法队队长立刻向城防司令禀报,包头五门紧闭,抓捕贾奎泰。
巴锦秀无法忘记结义大哥李裕智,她想与贾奎泰尊李裕智为大哥,巴锦秀老二,贾奎泰老三。
贾奎泰的心中掀起万丈波澜,什么叫一往情深?什么叫情真意切?什么叫深情厚谊?李裕智都牺牲五年了,巴锦秀对他仍念念不忘,这实在是太难得了!
巴锦秀和贾奎泰两个人转面向西,遥拜李裕智为大哥,巴锦秀这才说:“长生天在上,我,巴锦秀,愿和李裕智、贾奎泰结为异姓兄妹姐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生生世世,永不变心!”
贾奎泰也道:“我,贾奎泰,愿与李裕智、巴锦秀结为异姓兄妹姐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生生世世,永不变心!”
“二姐!”
“三弟!”
拜罢,巴锦秀忽然想到一件事,她笑道:“三弟,你家住哪里,二老可好?”
一听这话,贾奎泰沉默了,巴锦秀轻声问:“怎么?二老病了?”
贾奎泰摇了摇头:“我阿爸已经不在了……”
巴锦秀敛起笑容:“那你娘呢?”
贾奎泰不由自主地往南看,心中似有万语千言,却说:“我几次回家,也没有见到额吉,额吉怎样,我也不知道。”
巴锦秀眼睛忽闪两下:“阿爸?额吉?三弟,你不是汉人?”
贾奎泰淡然道:“我父亲是蒙古人,母亲是满族人……”贾奎泰仿佛在安慰自己,他长叹一声,“都是过去的事了,不提了。”
巴锦秀勾起了贾奎泰的伤心往事,她有些过意不去:“对,不提了,不提了,我们庆祝一下,走,二姐请你吃饭。”
巴锦秀拉着贾奎泰出了门,两个人向一家饭店走去。
虽然贾奎泰早出晚归,但一有时间,他就向巴锦秀讲述全国形势,控诉国民党当局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妥协政策。在讲这些的同时,贾奎泰还向巴锦秀讲苏联的十月革命,讲列宁,讲共产党,讲井冈山,讲秋收起义……巴锦秀对红色苏区产生了强烈向往。久而久之,巴锦秀发觉贾奎泰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非常像李裕智,她的心有了微妙变化,这变化常常令她心跳加快,脸红耳热。
巴锦秀的丈夫占布来聪明能干,他一直服侍在达尔罕旗云王身边。云王本叫云端旺楚克,是达尔罕旗的第十一代世袭旗长。云王是成吉思汗的三十一代孙、忽必烈的二十九代孙。云王二十一岁时,承袭达尔罕贝勒爵位。二十六岁时,升任乌兰察布盟副盟长。云王坚决反对分裂国家,受到了大总统袁世凯的高度赞扬,云王由贝勒晋升郡王,由郡王晋升亲王。
民国以来,连年动乱,土匪蜂起,达尔罕旗频遭匪患,广大牧民备受其害。云王审时度势,组建一支保安队,这支武装能征惯战,歼灭了流窜于达尔罕、茂明安两旗的几支悍匪,两旗百姓的安全有了保障,云王的威名也在草原传开了,以致土匪到了草原都绕着达尔罕和茂明安两旗,不敢接近云王的保安队。
“九一八”之后,日本侵占东北,内蒙古东部各盟旗沦陷,日军不断向西部草原渗透,并寻找其代理人,分化瓦解中国。跟日军打得火热的是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德穆楚克栋鲁普亲王,人称德王。
占布来和巴锦秀一直没有孩子,占布来的母亲急于抱孙子,就让占布来去包头把巴锦秀接回来。
占布来进了包头城,还没到巴家老宅,就见巴福、郝香香、巴振华和巴锦秀几个人从院中送出一个人。这个人三十多岁,头戴瓜皮帽,身着黑缎子长衫,衣着华贵,派头十足。
占布来定睛一看,这不是德王吗?德王是成吉思汗的三十代孙。德王生于1902年2月,1908年袭封苏尼特右旗郡王。中华民国成立,所有蒙古王公加爵一级,因此,年仅十一岁的德王晋升亲王。自晚清以来,由于大量放垦草原,草场退化,牧场锐减,蒙古民众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牧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蒙古民族的抗垦斗争此起彼伏。
1924年,德王出任锡林郭勒盟副盟长。1925年,段祺瑞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时恢复国会,德王被推举为临时参议院参政。从此,他广泛结交蒙藏精英,组织参加反对放垦运动。德王还办教育、办卫生、办工业,组建了一支500多人的武装,保境安民。
1930年冬,日本特务胜岛角芳以旅游为名,来到德王地盘,两个人一拍即合。1931年夏,德王去了一趟北平,胜岛角芳请他吃饭。席间胜岛角芳跟德王套近乎,盛赞成吉思汗的丰功伟业。1932年,日本陆军大将林铣十郎、大佐松井等人伪装成喇嘛,到苏尼特右旗进行间谍和诱降活动,德王暗中接待了他们。
德王寻求内蒙古地方自治,他多方打听,终于探知国民政府的底线:在没有外部势力插手的情况下,中央可以考虑内蒙古地方自治。于是,德王要放开手脚,准备大干一场。此时的云王已升任乌兰察布盟盟长,德王自觉资历尚浅,他总是到达尔罕旗拜见云王。德王抱日本人大腿,云王瞅着就别扭。德王知道云王烦他,他大说特说内蒙古自治,云王终于被他说动了。
1933年7月26日,云王在百灵庙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内蒙古地方自治筹备会议,并向国民政府提出了自治方案。然而,德王却利用他负责给国民政府发电的便利,在通电文稿中的“自治”前擅自加了“高度”两字,成为“高度自治”。
“高度自治”?什么是高度自治?高度自治有多高?离外蒙古的独立做法差一公里还是五公里?国民政府反复强调不得有外部势力插手,这个“高度自治”背后到底有没有外部势力?
国民政府派内政部长和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赴百灵庙与德王接洽。双方争执不下,几致决裂,这件事就僵持下来。
德王暗动手脚,云王很不满意,他对德王也渐渐地疏远了。
德王那么高的身份,占布来当然进入不了德王的视线,所以,占布来认识德王,德王不认识占布来。
见德王走远了,占布来上前向巴福、郝香香和巴振华一一问好。
巴锦秀微笑着迎向丈夫:“你怎么来了?”
占布来低声说:“想你呗。”
巴锦秀掐了一下占布来的胳膊,低声道:“大爷爷和四婶都在,你也胡说!”
占布来笑一下,但笑容马上消失了,他悄悄地问:“德王来干什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