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子孙秘传-血性草原(27)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Chapter 26

    我大清是拥有广阔领土的东方巨人,难道就甘于这样沉沦下去吗?不!我们绝不能这样下去!我们要奋斗,我们要拼搏,我们要使我们的国家重振雄风!

    麻政和骑着马,巴图尔却是徒步,拐了两个弯,麻政和就不见了。

    巴图尔正在左顾右盼,发现自己到了海伦的教堂,巴图尔不由自主地往院里张望,见几个身着白大褂的洋女子在房前的廊下出出入入,教堂的空气有些紧张。

    巴图尔走进院,来到自己曾两次住的那间病室,见门上写着“手术室”三个字。巴图尔不知道手术室是干什么的,他从门缝往里看,里面拉着一个布帘,透过布帘,影影绰绰好像有几个人在忙碌什么。一个白大褂走了过来,她戴着口罩,用带有洋味的中国话说:“先生,里面女人在生孩子,你有事吗?”

    巴图尔的脸“腾”地就红了,心说,生孩子都把接生婆请到家里,谁家媳妇,怎么到教堂生孩子?我一个堂堂的大老爷们儿,看女人生孩子,这传出去多难听。巴图尔一紧张,便道:“我找海伦……”

    巴图尔话一出口,又觉得自己莫名其妙,我追麻政和来到这儿,怎么人家一问,我竟然说找海伦,我这脑子怎么了?

    白大褂态度很友好,她告诉巴图尔,海伦正在给产妇动手术,还要等一会儿才能出来。

    这时,一男一女两个人来到白大褂面前。男子二十三四岁,女的四十五岁上下,两个人衣服都打着补丁,样子十分焦虑。

    中年女人急切地问:“大夫,我儿媳妇怎么样了?”

    “孩子胎位不正,正在做手术。”白大褂耸耸肩。

    中年女人一副茫然的样子,显然,她也不知道做手术是干什么。中年女人抓住白大褂的手:“大夫,我儿媳妇在家折磨了一夜,孩子就是生不下来。你行行好,救救我那苦命的媳妇和没出世的小孙儿,我给你磕头了。”中年女人往下就跪。

    白大褂忙把中年女人搀起:“不要这样,不要这样,海伦医生一定会尽力的,我们也都会尽力的。”

    中年女人还不放心,男子安慰中年女人:“娘,你不用着急,人家都说海伦大夫是天使,是送子娘娘下凡,再不好生的孩子在她这儿都能顺利生下来。”

    “是的,你们放心吧。”白大褂转身进了手术室。

    又过了一会儿,“哇——哇——”,里面传来孩子的啼哭声,中年女人和男子如释重负,母子二人脸上露出笑容。刚才那位白大褂又出来了,她摘下口罩,露出高高的鼻梁,白白的皮肤:“恭喜恭喜,生了个男孩子,母子平安。”

    这对母子“扑通”跪下了:“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白大褂淡淡地一笑:“都起来,起来。不要谢我们,要谢上帝,是上帝救了他们。”

    母子二人站起,忙改口:“谢谢上帝!谢谢上帝!”

    海伦从里面走了出来,她一边甩手上的水,一边笑盈盈地对巴图尔说:“巴,你找我?”

    巴图尔嗫嚅道:“我,我是顺路过来……我,我,我以前只知道你懂得医术,没想到你还是个接生婆。”

    海伦摇了摇头:“不,我不是接生婆,我现在是妇科医生。”

    巴图尔不明白接生婆和妇科医生有什么关系,他思忖着。

    中年女人来到海伦面前,带着苦涩、甜蜜、讨好、感激的笑容问:“海伦娘娘……是不是,是不是你给我儿媳妇开刀了?”

    海伦微笑着:“是的,我给你儿媳妇做了手术。不过,我不是娘娘,我是医生。”

    中年女人只关心开刀,她眼睛睁得老大:“你豁开了她肚子?”

    海伦很坦然地点了点头:“她胎位不正,不切开肚子母子是没有希望的。”

    中年女人倒退两步,脸上全是惊恐:“可你豁开她肚子,她还能活吗?”

    男子也张着大嘴,无比惊愕地看着海伦。

    海伦扶住了中年女人:“你放心,这种手术我做了很多,你儿媳妇一切正常,不会有事的。”

    中年女人脸色煞白:“可我,可我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听说把人肚子豁开生孩子的!”

    见中年女人不放心,海伦对白大褂道:“玛丽,你带她进去看看。”

    白大褂把中年女人领了进去,男子紧随其后。

    海伦把巴图尔领进自己的办公室,两个人坐了下来,巴图尔问:“海伦,你是欧洲人,你了解英国和法国吗?”

    海伦眨着蓝眼睛:“英国和法国都与比利时相邻,当然了解。”

    巴图尔问:“这两个国家是不是特别强大?”

    海伦点点头:“英国在世界上号称日不落帝国,全世界到处都有英国的殖民地。法国虽然没有英国强大,但两国土地面积相差不多。巴,你怎么想起问这个?”

    巴图尔一脸痛楚:“近几十年来,先是英国人逼迫我们签订了《南京条约》,接着法国人又与英国人联起手来,逼迫我们签订了《北京条约》,现在就连东洋小日本也要跟我们签什么《马关条约》。大清除了割地就是赔款,国家领土被一块块割走,百姓的血汗被洋人吞噬,国人无不痛心疾首。我真不知道,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才能强大起来?如何才能不被人欺负?”

    海伦想了想说:“中国曾经创造了世界上最辉煌的文明,中国的落后是观念的落后,是制度的落后。当权者自以为大,老百姓也自以为大。对不起,我不该这么说。”

    巴图尔忙道:“海伦,你跟我不要有任何顾虑,只管说。”

    海伦侃侃而谈:“那好,我就实话实说,当权者认为大清是世界的中心,是世界的领导者,老百姓也跟着夜郎自大,其实,中国人根本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更不知道欧洲有多么发达。当权者把国家的大门关起来,把国外先进的思想和科学当成异端,不准进入中国。国外越来越富强,中国裹足不前,就算英国人、法国人不打进来,也会有其他国家打进来的。我听说,有人把西方的汽车运到中国,慈禧太后觉得很好,可她却让司机跪着给她开车。”

    说到慈禧,巴图尔有些慌张,他站起身把门关紧。

    海伦的话没有停:“……她认为天下人都是她的奴才,都要给她下跪。而欧洲人讲的是自由、平等、博爱。所以,欧洲人来到中国,都是坚决不跪的,慈禧太后不接受,大清朝的官员更不接受。中国上层的观念不转变,中国是没有出路的。”

    巴图尔望着海伦:“那,那如何转变观念呢?”

    海伦道:“从欧洲的发展来看,一个国家要想国富民强,必须做两件事:一个是民主,另一个是科学。”

    清朝对蒙古地区实行封禁政策,不管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禁止各旗之间相互往来,包括通婚。巴图尔除了可以在土默特右旗之内随便往来之外,即使到土默特左旗也要经绥远将军衙署批准。如果想到其他盟旗,必须上报朝廷理藩院。近年来,大批汉人和一些洋商涌入包头,巴图尔才了解一些外面的事情。所以,对于海伦所说的民主、科学,巴图尔一无所知。

    海伦解释道:“简单地说,民主就是让老百姓共同管理国家大事。”

    巴图尔不解:“老百姓是草民,是被管理者,当官的是老爷,让老百姓管理国家大事?那官府管谁?”

    海伦连连摇头:“不不不,老百姓不是草民,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也不是被管理者,是官府的服务对象。当官的更不能成为老爷,一旦成为老爷,他们就会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国家大事要交给内阁去管理,由老百姓选举产生内阁,内阁如果不为老百姓办事,老百姓就罢免他们。”

    巴图尔想了想:“内阁?我们国家在明朝时就有内阁。”

    海伦摆了摆手:“不一样。明朝时,皇帝权力太大,内阁的权力过小。明朝的内阁也不是老百姓选举产生的,而是根据皇帝喜好直接任命的。他们看皇帝眼色行事,唯皇帝之命是从,根本不可能关心老百姓的死活。我说的内阁是由老百姓选举产生的,只有这样,内阁的官员才能为老百姓办事。”

    巴图尔问:“老百姓举行内阁,那皇上管什么?”

    海伦道:“皇上不管什么,老百姓选出内阁,由皇上任命就行了。”

    巴图尔无法接受:“这不行,这不行,皇帝不是被架空了吗?中国帝王存在了四五千年,没有皇帝简直不可想象。你还是说说科学吧。”

    海伦接着说:“科学的概念很大,简单地说就是知识和技术。比如我来中国时,看到中国还在用人力划船。可欧洲早就用上了蒸汽机,蒸汽机可以拉动轮船,可以拉动火车,凭借蒸汽机我们可以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

    巴图尔反问:“我们的‘四书’‘五经’也是知识啊?”

    海伦淡然一笑:“这种知识只能教老百姓安分守己,只能让人成为谦谦君子,不能使一个国家富强。比如你们国家有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应该说这是科学,可中国人没有好好地利用,而欧洲人把指南针用于航海,他们就可以远渡重洋;把火药制成枪炮,就可以打到世界各地。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再比如,像今天这个产妇,如果不动手术,她和孩子的生命就保不住,这也是科学的力量。”

    一束阳光从窗户照了进来,巴图尔有些目眩:“那怎么才能掌握科学呢?”

    海伦讲道:“要掌握科学,就必须先发展教育,创建学校,学习科学,比如,蒸汽机是轮船的心脏,没有蒸汽机轮船就走不了。蒸汽机是怎么运转的?内部是什么结构?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巴图尔渐渐地开了窍:“这些科学要多长时间才能学会呀?”

    海伦一笑:“要掌握世界上的先进科学,怎么也得几十年。”

    巴图尔愕然道:“啊!这么长时间?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海伦又是摇了摇头:“你们中国人不是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吗?科学技术更是如此。这就像赛马,你已经被人家甩了很远,要想超过别人,就得一步一步地追,不可能一下子追上。”

    巴图尔暗自佩服:“是这么个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哎,海伦,你有没有欧洲方面的书?”

    海伦拿过一本手写的汉文书籍《英国的崛起》,这是海伦翻译的,她早就想送给巴图尔,只是一直没有见到他。巴图尔接过书,心花怒放。回到家中,巴图尔把自己关进屋中,如饥似渴地研读这本书。

    光阴飞度,一晃儿就是几年。这几年,巴图尔从海伦那里拿回了不少关于西方的书,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天上午,男仆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巴图尔抬起头,见来人是李生。

    复盛公新开辟了票号业务。票号又叫钱庄,是一种专门经营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与现在的银行类似。李生送来请柬,请巴图尔出席开业仪式。

    巴图尔接过请柬,一种想法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中国要想富强,光凭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复盛公票号开业,我何不趁机向人们宣传强国之路,激发他们的报国之情。

    巴图尔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复盛公票号门前人山人海,鼓乐喧天,有舞狮子的,有舞龙的,有老汉推车,还有跑旱船的,十分热闹。

    复盛公马掌柜见所请的人都到齐了,他一挥手,鼓乐停了。

    马掌柜首先致辞,对前来参加开业仪式的人致谢,又说了票号的前景和希望。然后又说:“大家都知道,我们复盛公原来叫复字号,我们的东家是山西祁县的乔家。一百五十年前,乔家先人贵发公只身一人来到包头,凭一副货郎担子起家,后来与人合伙卖油菜子、草料、豆芽、烧饼及杂货,逐渐发迹起来。复盛公能有今天,与各位的支持分不开,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得益于巴氏家族。是巴氏家族把这块风水宝地租给了乔家,给了我们一个舞台,复盛公才有今天。民间有句谚语‘吃水不忘挖井人’,可我要说一句‘发财不忘巴家人’!”

    台下掌声雷动。

    马掌柜一摆手:“下面请我们尊敬的巴家二爷讲几句话。”

    巴图尔走上台,向众人作了个罗圈揖:“刚才马掌柜把我们巴氏家族说得太高了,其实大家能有今天,关键靠自己,巴家只不过是给你们提供一个落脚的地方而已。”

    巴图尔提高嗓音:“今天到场的各位都是包头的名商大贾,有件事我想跟大家一起探讨——我们大家赚钱了,可我们的国家却越来越弱,百姓越来越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因为洋人骑在我们头上!先是《南京条约》,接着是《北京条约》,现在又是《马关条约》。一个条约签订之后,我们的领土就被割走一片;一个条约签订之后,我们国家的财富就被洋人掠夺一次;一个条约签订之后,我们的百姓就向地狱迈近一步!各位东家,各位掌柜,父老乡亲们,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百姓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中华民族将永无抬头之日啊!”

    台下鸦雀无声,只有树梢轻轻摆动。

    巴图尔越说越激动:“我中华大地,是有五千年历史的神州上邦,我大清是有四万万民众的泱泱大国,我大清是拥有广阔领土的东方巨人,难道就甘于这样沉沦下去吗?不!我们绝不能这样下去!我们要奋斗,我们要拼搏,我们要使我们的国家重振雄风!可是,怎样才能重振雄风?向洋人卑躬屈膝行吗?不行!各自打自己的算盘行吗?不行!要国富民强,重振我华夏神州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科学。什么是科学?蒸汽机是科学,大炮是科学,火车是科学。只有掌握了科学,我们的国家才能强大起来。怎样才能掌握科学呢?那就需要大办教育,广招学生,学习洋人的先进技术,用他们的科学壮大我们的国力,使我们的国家早日富强起来!”

    巴图尔精彩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马掌柜等几个大商号当场就要捐款兴建学校,巴图尔深为感动。

    在复盛公喝完酒,巴图尔骑着马回沙尔沁。正走着,远处跑来一个人,此人神色狼狈,满面是血。这个人来到近前,巴图尔见是郭富。

    郭富神色惊恐,气喘吁吁:“二爷救我!”

    巴图尔问:“郭大哥,出什么事了?”

    郭富往后一指:“他们要打死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