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时分,他才悄声地回到了家里……
经过“抄坟”之祸以后,刘氏长期吃斋念佛。
1905年,在父母的催促下,朱德就要去参加科举考试了。作为佃农的朱家,十多年来,全家人含辛茹苦、省吃俭用供养朱德读书,就是希望朱德成为一个读书人,将来可以做官。
县城的几场考试很轻松地就过去了。朱德感到胜券在握。4月间,朱德又与几位同学结伴来到顺庆府(今南充市)参加府试。他听说这里的新式学堂是由国外留洋回来的人开办的,教授的课程也是新式的,就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朱德回到家中不久,他在府试中榜上有名的消息便传到了马鞍场。朱家老小及附近乡亲都为他高兴。如果朱德在省试中榜,他就是秀才,可以去做官了。省试考期一天一天逼近,家人忙着为他打点行装。没想到这时传来朝廷的诏令,自丙午年(1906年)开始,废除一切科考。这一消息,对于朱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而对于朱德来说却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他可以到新式学堂去念书了。
这年秋天,他19岁,家里人说应该给他办喜事了。他说什么也不肯,说还要去外面读书。他从小就过继给伯父朱世连,伯父膝下无儿无女,因此很想朱德早点成婚,自己早点抱孙子,而朱德的生身父母也有这个意思。于是他养母托人给朱德介绍了自己亲哥哥的女儿刘姑娘。刘氏大朱德两岁。在家中长辈的主持下,他不得不和这个养母之兄的闺女刘姓姑娘拜了堂。
洞房花烛夜。朱德一点新婚的喜悦也没有,他就要和这个平常连面都很少见更谈不上感情的表姐同床共枕。这天他趁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地跑了出来,在琳琅山的夜雾里过了一夜。天亮时分,他才悄声地回到了家里……第二年,朱德来到顺庆府中学堂就读。在这所学堂里,他第一次接触到如此丰富的知识。在当时“强身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潮影响下,朱德接受了理科教师刘寿川先生的建议,决定到昆明去,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朱德的第一位夫人刘氏,婚后一直在家务农。婚后三年,朱德离家去昆明,一直没有回过家。1935年3月,国民党大肆破坏朱德家的祖坟。经过“抄坟”之祸以后,刘氏长期吃斋念佛。在乡间,她很受人尊重,逢年过节,乡亲们都要给她送些粮食及其他东西,以表敬意,直到1958年2月病逝于柏林嘴(朱德养父母居住的地方)。
(陈雪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