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家世渊源-周恩来与邓颖超的挚爱真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邓大姐经常心疼地念叨:别人家的老人总喜欢睡觉前和小孩子玩一会儿,心情愉快轻松,他(指总理)没有小孩,文件就是他的孩子喽!

    总理说:“其实我不愿吃白鳝鱼,大姐说有营养。”刚说完,他就回过头来神秘地对我说:“不要告诉大姐哟!”

    1964年秋天,组织上正式派我到周恩来总理处担任他的保健护士,一直到1976年1月8日周总理与世长辞。

    说起我担任保健护士的过程,还有三个小插曲。

    我第一次见到周总理是有一次陈老总陪同总理去南方,两位首长同乘一架专机,周总理先上了飞机,他从舷窗向下看陈老总来了没有,正好看见了我。总理一向严格要求身边人员,甚至对高级干部也不例外。他已看到我,大概误认是谁搞了特殊化,便问他的随行人员:“那是谁家的小孩怎么也上飞机来了?”谁知这次却是他错了。卫士长成元功解释道:“那是陈老总的保健护士小许。”后来,卫士长笑着告诉我说总理把你当谁家的小孩了。我听后有点紧张,也有点不好意思,心里老是惦念着怕总理问我话,因此尽量躲着他,活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在他身边工作后才知道,周总理是一位严肃认真对待工作的人,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

    记得在1963年夏,周总理陪同朝鲜客人到东北,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也陪同前往。总理和陈毅副总理都住在辽宁迎宾馆。有一天下午陪完客人参观访问后回宾馆,总理坐在院里休息时,伸手看着自己的手指,卫士乔金旺看到这情景,就说:“糟了,没带小剪刀来!”因为老乔知道总理要用小剪刀剪指甲。老乔随即问我带小剪刀没有?我说没带小剪刀但有指甲刀。卞志强大夫就让我给总理送去,因为总理一向尊重女同志,对女同志比较客气,一般不会批评。我只好硬着头皮给总理送指甲刀,说没带小剪刀。总理一点也没有不高兴,还让我也坐下,很随和地问我是哪里人?多大年纪了?我说大连人,24岁。谁知周总理却和我开起玩笑来了,他笑着说:“你有那么大年纪吗?是不是想结婚啊!”说得大家哄堂大笑,我也羞红了脸。还是卞志强大夫给我解了围,他介绍说:“小许是陈老总的保健护士,她确实24岁。”

    另一次是随陈老总去紫光阁跳舞,记得当时周总理、李先念副总理都去了。周总理请我和他跳舞,我很紧张,说实在的我是不怎么会跳舞。周总理跳得很轻松,边跳边唱:“洪湖水浪打浪”,还说他在学校念书时,音乐不及格,其他功课都学得很好,这样教师也不能不让他毕业。现在老了,从跳舞当中学会了唱歌,边跳边唱,真是休息的好方法。听他这么一说,又听他那么一唱,我也不紧张了,而且配合得还算好。跳完这场舞,周总理还说我跳得不错!经过这三次“不期而遇”,我对周总理的紧张心理逐渐缓解下来,周总理对我也不陌生了。

    1964年春,保健组派我去给邓大姐打针,当时我并不知情,实际上是邓大姐对我的考察,看我打针痛不痛,走路是否轻,手脚是否灵活,脾气秉性能否胜任在周总理处工作。经过和大姐多次接触,亲自观察,大姐说小许打针不痛,还有一大堆赞扬的话。这样领导便决定让我到周总理处工作。

    周总理和邓大姐是一对互相挚爱的革命伴侣,他们之间的互相关心、牵挂,细致入微的照应,说来例子不胜枚举,感人至深。

    那些年,总理既要主持国务院工作,有一套政府工作时间表,同时又要服从毛主席夜间工作、白天休息的生活规律。“文革”开始后,周总理简直就是日夜兼程、披星戴月地工作,所以他只好寻找空隙,安排自己的饮食和睡眠。一般情况下,总理是清晨两三点才上床,在床上还要看一两小时东西后才睡觉。看他困得那样实在叫人痛心,我们就递上一块热毛巾给他擦把脸,或给点小吃如松子糖、核桃蘸、糖葫芦……邓大姐经常心疼地念叨:别人家的老人总喜欢睡觉前和小孩子玩一会儿,心情愉快轻松,他(指总理)没有小孩,文件就是他的孩子喽!这时大姐总是去总理房间看望他,他们互相问候:“你早!”“你好!”

    “文革”期间,一段时间总理几乎成天都在人民大会堂和造反派打交道。那些人受严重的派性驱使,再加上受林彪、“四人帮”一伙利用,十分蛮横无理,这耗费了总理极大的精力和时间,使总理不能休息,不能正常工作,更无法按时回家。在西花厅的大姐,那一段时间真是寝食不宁,如坐针毡!由于惦念牵挂,常常虽然人看上去上床休息了,但心却在大会堂,在总理身上,真不知大姐一夜要打多少次电铃叫人或打电话询问在家值班的同志总理回来了没有,或者让往大会堂打电话询问总理的情况。无边的牵挂,没完没了的担心、惦念,一直到总理回来,大姐悬起来的那颗心才算落了地,才能安稳地睡去。

    邓大姐自身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有很高的威望。但在家庭生活中,她确实是总理的好内助,她克尽妻子之道,无微不至地关心总理的饮食起居,以此帮助总理完成领导党和国家事业的重任。我到总理处工作之后,知道大姐要求护士要学会看舌苔,以便根据舌苔变化和工作情况来调剂总理的饮食和保健药品。大姐懂中医,她根据中医理论,注意食物的甘、辛、温、凉、热、燥。大姐嘱咐:有些食物性燥,人吃了“上火”,不宜给总理多吃。她根据舌苔变化告诉护士给总理连翘保和丸或黄连保和丸吃。对总理服用的中药(多半是为了调理、保健用的),大姐常要亲自对中药处方审核、推敲后才给总理服用。对总理的午饭、晚饭菜单,大姐都要亲自过目,然后在总理起床后洗漱时,由护士把大姐审阅好的菜单向他报告,真可以说是细致入微,精心照料。不过大姐偶尔也有犯“主观”的时候,记得有一次我告诉总理说今天午饭准备了红烧白鳝鱼,不料总理说:“其实我不愿吃白鳝鱼,大姐说有营养。”刚说完,他就回过头来神秘地对我说:“不要告诉大姐哟!”那神情颇像一个青年不忍让他所爱的人失望一样。

    总理对大姐的关心一直持续到生命的终结,情急之中所表现出的深厚感情,是十分感人的。有一次邓大姐因感冒而发烧,为了多休息,她晚上9点左右便服了安眠药,先坐在沙发上休息,在我出去倒洗漱水之前告诉她不要动,等我马上回来再上床,但大姐不相信非得人照顾不可,就自作主张起身向床走去,哪知药力很快发作,她从沙发走到床边时差一点跌倒,被我扶住,并帮她在床边坐下,同时打铃叫她的服务员高云秀来一起扶她躺下。这时大姐完全瘫软昏睡。我已数过脉搏是正常的。高云秀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大姐这个样子!”我说那你去找大夫来看看吧。当时卞志强、张佐良大夫都在西厢房,而高云秀由于心急也顾不得许多,便从正在吃“午饭”的总理饭桌前跑过去。总理不知道大姐出了什么事,立即放下筷子快步进了大姐卧室。他一见大姐“昏迷不醒”,情急之中便大声喊道:“小超!小超!”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总理管大姐叫“小超”。这是两声震撼人心的呼喊。我明白这是由于他们一生同甘共苦,有难同当,生死相依,感情至深,因此在关键时刻,才能够从内心深处发出震撼人心的呼喊。众所周知,总理经历过白区地下工作、领导武装起义、指挥重大战役、与国民党面对面的较量等。他从来沉着、稳健,处变不惊。但这次,总理真是心急了。至今总理那震撼人心的喊声,仍在我耳边回荡!

    在对待生与死的问题上,周总理和邓大姐的确表现得无所畏惧,超凡脱俗。我们从许许多多的细节上领悟到,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夫妻间有着深厚美好的感情,和普通人又不一样的是他们的感情表现得更深沉、淳厚、隽永。

    1972年5月,周总理从尿常规检查中发现了膀胱癌,开始时边检查、边治疗,但病情不断恶化。1974年6月1日进了305医院,还是边工作、边治疗。那时成立了一个很强的医疗组,有各科专家和医护人员。在那样的情况下,邓大姐完全可以陪住在医院。但周总理和邓大姐几十年来都是顾全大局、遵守纪律的模范,大姐考虑到自己不能搞特殊化,总理由医疗组医务人员照顾,自己完全可以信任,另外总理还要工作,医疗组的工作也不应受到干扰,所以她自己仍住在西花厅,但每天下午或晚上一定要去医院看望总理,并经常及时听取医疗组的汇报,积极配合医疗组工作,给了医疗组巨大的支持和鼓励。她关心医护人员吃住问题,并为夜班同志准备水果。医疗组在当时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得到很大安慰,减轻了许多负担。

    1975年秋,总理病情更加严重,膀胱癌越来越严重,尿道常发生凝血块梗阻,后来肠道又发生癌变。这样,总理去手术室做膀胱镜检查、电灼治疗以及做癌肿切除手术、造瘘手术的次数就很多了。总理每次做手术前都对党和国家大事有所交待自不待言,除此之外,他总是念念不忘对身边人员交待说:“你们要照顾好大姐啊!”看得出,总理每次对可能下不了手术台回不来,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们听到这话,心里简直难过极了,但我们又不能在他面前落泪,只能强忍着心里的痛楚,安慰他:“请总理放心,你会好起来的,我们也一定照顾好大姐。”这是临终的嘱托,一方面大家都非常不愿这么想,但毕竟躲避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敬爱的周总理的人生旅程已经到了最后一段,另一方面也更加清楚体会到在总理的心中对邓大姐的深厚感情至终不渝。他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但又有无穷的眷恋!那情景直到今天想起,依然催人泪下。

    总理去世之后,我常到邓大姐处值班,去陪伴她老人家,保护她的健康。大姐毕竟是位革命老战士,在经历了失去亲人、战友的巨大打击之后,仍然保持一种平静的态度,精神没有垮。她有高深的革命修养,不愧为巾帼楷模,是我们中国妇女的骄傲。但是在她内心深处的巨大创伤和深深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那些天大姐总是反复问我: “小许,总理去世那天早上,我赶到医院只看见你们在他脸上压了个大黑皮球 (指人工呼吸器),小许啊!那天我到底赶上了没有?”我说: “大姐赶上了。”总理去世那天早上,大姐得到通知,便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病房。她在总理额头深情地最后一吻,并且说:“恩来啊!安息吧!”以表示最后的诀别。大姐还说:“我真后悔,那几天就应该住在医院里。还应该和总理照个相,机会是有的,比如见外宾之后,唉!我怎么就想不起来呢!”当大姐和我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知道她的心中是多么怀念总理!

    (许奉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