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一本故事书-感恩生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不要珍藏

    多年前杰姆跟温哥华的一位同学聊天。那时那位同学的太太刚去世不久,他告诉杰姆说,他在整理太太的东西时,发现了一条丝质的围巾,那是他们去纽约旅游时,在一家名牌店买的。那是一条雅致、漂亮的名牌围巾,高昂的价格卷标还挂在上面,他太太一直舍不得用,总想等一个特殊的日子才用。讲到这里,他停住了,杰姆也没接话,好一会儿后他说:“再也不要把好东西留到特别的日子才用,你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

    以后,每当杰姆想起这句话时,就会把手边的杂事放下,找一本小说,打开音响,躺在沙发上,抓住一些自己的时间。他会从落地窗欣赏淡水河的景色,不去管玻璃上的灰尘;他会拉着太太到外面去吃饭,不管家里的饭菜该怎么处理。杰姆说,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应当是被我们珍惜的,而不是要挨过去的。

    杰姆曾将这段谈话与一位女士分享。后来见面时,她告诉我她现在已不像从前那样,把美丽的瓷具放在酒柜里了。以前她也总想把它们留到特别的日子才拿出来用,后来发现那一天从未到来。

    求生活的解

    我们常想跟老朋友聚一聚,但总是说“找机会”。

    我们常想拥抱一下已经长大的小孩,但总想等适当的时机。

    我们常想写信给另一半,表达浓郁的情意,或者想让他知道自己很为他骄傲,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

    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是那么可贵。

    有人说:你该尽情地跳舞,好像没有人看一样;你该尽情地去爱,好像从来不会受伤害一样。

    我也要尽情地跳舞,尽情地爱。

    你呢?第一件事是不是与好朋友分享这想法?

    我们对于自己所珍爱的东西,总是倍加爱护,总想着在特殊的日子里发挥它的价值。但同时这也使我们错过了很多机会,记住,属于我们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

    银盒金丝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叫小宝,十分不喜欢父母让他做家务,也讨厌老师要他上课读书。他每天都不情愿地去上课,坐在教室里也是闷闷不乐地发呆,到下午一两点便等着回家。有一天,这个小孩走到森林里面,他见遍地绿草野花,非常舒服,于是躺下来休息。

    忽然,一位美丽的仙女出现,对他说:“小宝,我这里有一件非常奇妙的礼物想送给你。”小宝兴奋地问:“是什么东西呀?”仙女拿出一个圆形的银盒,答道:“这是一个奇妙的宝盒。”银盒看起来很漂亮,小宝觉得很好玩,便问:“它有什么用处呢?”

    “它可神奇了!这里面有一条金丝代表时间,当你觉得不快乐时,只要把金丝抽一下,不快乐的时光便会立即溜走。不过,你不能把金丝再拉回去,如果你这样做,便会死去;当你把金丝全部抽完,你也会死去。此外,你千万不能给其他人看见这个宝物,否则你也会死去。”

    小宝高兴极了。“非常谢谢你,我会好好保管使用它的!”说完便从仙女手中接过银盒金丝,小心翼翼地收入怀里。他害怕被别人看见,但又怀疑这个宝物是否真那么神奇,于是迫不及待想要试用它。

    第二天下午,小宝已经想要回家了,可是老师仍然说个不停,看情况可能要多留一小时左右。小宝觉得无聊极了,于是偷偷地伸手入怀里,轻轻地抽出一小段金丝。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老师突然叫他们收拾书本,可以下课回家了。小宝非常高兴,第一个冲出课堂,一蹦一跳地回家玩去了。

    从那天开始,每当小宝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都会把金丝轻轻一抽,不愉快的事便会在一刹那间消失。

    一天,小宝忽然想:“为什么我要到学校上课啊?我想立即长大,像其他大人一样去工作赚钱。”于是小宝把金丝抽出很长的一段,小宝立即变成了年轻力壮的人。他到一间工厂去做木工,有了收入,更可以自由自在地玩了。

    后来,小宝有了女朋友,两人非常亲近,生活十分快乐。不幸的是,他们的国家和别国开战,小宝被征召去当兵。他非常害怕会战死沙场。“战争是多么的冷酷无情啊!咦──我可以用我的宝贝来使战争结束。”于是小宝又把金丝抽出长长的一段。一下子,一群好战的军人被打垮了,那些在战事中赢了的士兵,此时都已经年老了。

    小宝没有受任何伤,愉快地回到家中。他的女朋友一直在等他,见他平安回来非常高兴。有一天,小宝向女朋友求婚,却被她一口拒绝了。女朋友说:“我们要多等一年,因为我需要时间来学习如何照顾家庭。”小宝没有法子,只好落寞地回到家里。想起了自己的银盒,便又抽出长长的一段金丝。

    一年一晃便过去了,他顺利地和女友步入教堂。就在众人欢呼鼓掌的一刻,小宝忽然发觉自己的母亲老态渐露。他心里有一丝的难过,但很快就被欢乐的气氛冲淡了。一年之后,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但不久就生病,无法入睡。小宝见儿子如此痛苦,爱子心切,又把银盒内的金丝轻轻一抽,儿子马上康复了。

    后来夫妇俩又添了四个儿子。每当儿子患病时,小宝都会把金丝抽出一点点,孩子便都马上复原,患病的痛苦和压力便马上消失。后来小宝突发奇想:“如果我的儿子能快点长大成人的话,不是很好吗?这样它们便可以分担我的工作了。”随即又把金丝抽出长长的一段,他的儿子都长大成人,可以帮小宝的忙了。正当小宝满意于自己的杰作时,他忽然注意到妻子苍老了许多,母亲更是老态龙钟。此时,他告诫自己,不可动不动就使用金丝,否则时光立刻消失不能倒流。

    有一天他的妻子生病了,十分痛苦。小宝想再把金丝抽出一点,却担心自己会因金丝被全部抽出而死去。小宝犹豫着,但他实在不忍心看妻子受苦,最终还是小心地把金丝抽出了一点,他的妻子便康复了,但小宝的母亲却更加衰老了。不久之后,小宝的母亲因为年老体弱,得了重病,小宝想起了自己的金丝,心想抽出一段,母亲便可以像妻子和儿子一样复原过来。可是当他用手一抽,母亲便把眼睛闭上,永远不再张开了。

    母亲的逝世给小宝的冲击很大,他非常的困扰和痛苦。“为什么生命是如此的短促、冷酷、无情?我的母亲一下子就离我而去,妻子也一天比一天衰老!”他想要静下来,于是返回从前那个森林,发现一切景致和初次来访时几乎是一模一样。不过小宝现在也年老力衰,没走多久便已觉得疲倦,于是坐下来休息,不一会就睡着了。

    就在这时,那位送他银盒金丝的仙女突然出现,她问小宝:“这个法宝是不是很好用呢?”小宝回答:“你还说它好用!它把我害惨了。”仙女不高兴地说:“你这个不知感恩的人,我给你天下最好的礼物,你却一点也不欣赏它、珍惜它!”小宝说:“我的母亲死了,妻子也衰老了。你还说不是在害我!”仙女见小宝一脸的痛苦,怒气渐消,说道:“我想这样好了,你把银盒金丝还给我,我答应你帮你完成一个心愿,好不好?”小宝毫不犹豫地说:“好!我希望能回到最初第一次遇见你的时候。银盒金丝我不要了。”仙女点头微笑着,把银盒金丝收了回来。

    此时小宝突然听见母亲的声音:“小宝,你还不快起来,你的同学在外面等你一起去上学呢!”小宝睁开眼,发现正睡在自己的床上。“原来是一场噩梦!怎么感觉这么真实!不过,幸好是梦。我以后一定要好好珍惜生命时光,我不要因痛苦,就把生命时光抛弃!”

    求生活的解

    我们没有小宝幸运,可以有那么一个银盒金丝让自己立时脱离此刻的辛苦与哀伤,反过来,也可以说我们比小宝幸运,没有一个银盒金丝让我们失去当下。原来每时每刻就是生活,就是人生啊!

    无论是酸、甜、苦、辣还是咸,那都是生活的味道,都是生命给予我们的考验和享受,不能逃脱,也不能回避。

    分享的果实格外甜美

    15世纪时,纽伦堡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户姓杜勒的人家。这户人家有八个孩子,所以当金匠的父亲几乎得不眠不休地工作,才能让全家人获得温饱。

    尽管家境如此贫困,但是杜勒家最年长的两兄弟却都渴望当艺术家。他们都很清楚,父亲在经济上绝对没有办法供他们到纽伦堡的艺术学校去学画,想要学画,他们两个人只能靠自己想办法。

    兄弟两人经过无数次的讨论之后,最后选择以掷硬币的方式来决定谁先去学画。他们是这么计划的:输的人要到矿场去工作四年,用他的收入供给到纽伦堡上学的兄弟;而获胜的人则可以在纽伦堡读四年书,然后再用他卖作品的收入,支持另外一个兄弟上学。

    在一个星期天,做完礼拜之后,兄弟两人掷了硬币,结果是阿尔勃勒希特赢了。于是,阿尔勃勒希特便高高兴兴地离家到纽伦堡上学,另一个兄弟艾伯特则先到矿场去工作,并且往后的四年都必须以自己的收入全力资助阿尔勃勒希特。

    阿尔勃勒希特的才华很快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从纽伦堡大学毕业时,他的作品已经为他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入。

    为了庆祝阿尔勃勒希特衣锦还乡,杜勒一家准备了丰盛的大餐欢迎他回来。在餐桌上,阿尔勃勒希特对艾伯特说:“现在,艾伯特,你可以去纽伦堡实现你的梦想了,今后轮到我照顾你了。”

    谁知,听到这些话的艾伯特,泪水缓缓地从脸颊流下,哽咽着说:“已经不可能了。”

    原来,这四年粗重的矿工生活使艾伯特的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每根手指至少都受过一次骨折,现在更受到关节炎的折磨。如今的艾伯特,连拿酒杯都很困难了,更不用说拿笔在画布上绘出精美的线条了。对艾伯特来说,自己的梦想已经不可能实现了。

    阿尔勃勒希特知道后,忍不住捧着艾伯特的双手失声痛哭。为了报答艾伯特的牺牲,阿尔勃勒希特便将艾伯特那双饱经磨难的手用心地画了下来,而这幅画,也就是日后举世闻名的杰作——《手》。

    求生活的解

    一个人的成功,背后往往有许多人的付出和牺牲,因此,功成名就后应该时时怀着感恩的心。

    很多人谈到自己的成功历程时,常常会强调自己的努力,以及一路所遭遇的挫折和阻力,但是他们却忘记了倘若没有家人的支持,他们怎么会有继续前进的动力?没有朋友的激励,他们怎么能走过那段不如意的岁月?

    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肯定和赞美;学习和他人分享成功,成功的果实才会加倍甜美!

    道声“谢谢”原本很简单

    有一艘载有数百人的豪华游轮,在一次航行中意外地撞上了冰山,眼看着船只即将沉没,救生艇上却再也挤不下多余的乘客。许多人为着一线生机,不管自己谙不谙水性,便慌张地跳海逃生。

    在危机四伏、人人力求自保的同时,有一位游泳好手不顾自己的安危,在汪洋大海中不停地游来游去,救起那些不会游泳的人。

    他来来回回救起了20多人,最后终于因体力不支而昏倒在岸边,并且双腿过度劳累而严重抽筋,被后来赶到的救难人员送往医院急救。

    当他清醒了以后,得知还有很多人罹难的消息,不禁潸然泪下,遗憾自己没有多余的力气,不然或许可以再多救几个人。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休养后,他的体力终于恢复,但是他的双腿神经却严重受损,两腿坏死发黑,面临着截肢的命运。这时的他,犹如失去双翼的鸟儿,再也无法尝到飞翔的乐趣。

    几年之后,当他与别人谈及那次的经历时,有人问他,在那次经历中,最难忘的是什么?

    他语重心长地回答:“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被我救起来的二十几个人当中,居然没有一个人来向我说声谢谢。”

    求生活的解

    一位哲人曾说:“对一件好事表示感谢,就像做一件好事一样伟大。”

    时时怀有感恩的心,是一种宝贵的美德,更是一种基本的礼仪。知足的人是懂得感恩的,能对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表示谢意的人,他的人生必定是富足的。

    感恩,是幸福的起点,也是奋进的源泉,因为感恩,所以惜缘、惜福。不知感恩的人,总是认为自己的幸福都是应得的,不知饮水思源,又怎会珍惜眼前的一粥一饭?

    这样的人即使拥有了全世界的幸福,他们的生命却依然是贫瘠的。

    时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最大的受益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幸福

    需要的时候得到满足,就是一种幸福!

    一日,天使遇见一个农夫,农夫一副非常烦恼的样子,他向天使诉说:“我家的水牛刚死了。没它帮忙犁田,我怎能下田作业呢?”于是天使赐他一头健壮的水牛,农夫很高兴,觉得自己很幸福。

    又一日,天使遇见一个诗人,诗人年轻英俊,有才华且富有,妻子貌美而温柔,但他却过得不快活。天使问他为什么不快乐,诗人对天使说:“我缺少幸福。”

    天使想了想,然后拿走了诗人的才华,毁去了他的容貌,夺去了他的财产和他妻子的性命。一个月后,天使看见诗人饿得半死,衣衫褴褛地躺在地上挣扎。于是,天使拿出一块美味的面包给他。这次,诗人手捧着香软的面包,不住地向天使道谢。因为,他也体会到了幸福。

    求生活的解

    你曾觉得孤独吗?你尝过幸福的味道吗?没尝过孤寂,又如何获得璀璨的人生?孤寂又岂非人生之必经?人很奇怪,每每要到失去,才懂得珍惜。其实,幸福早就放在你的面前了。肚子饿的时候,有一碗热腾腾的拉面放在你眼前,是幸福;累得半死的时候,扑上软软的床,也是幸福;伤心哭泣的时候,旁边的人温柔递来一张纸巾,更是幸福。幸福本没有绝对的定义,平常一些小事也往往能撼动你的心灵,幸福与否,只在乎你的心怎么看待。

    学会感恩

    穷人区里的一位小学老师要求她所教的小学生画下最让他们感激的东西。她心想能使这些穷人家小孩心生感激的事物一定不多,她猜他们多半是画烤火鸡或其他食物。

    当看见杜格拉斯的图画时,她十分惊讶,那是以童稚的笔法画成的一只手。谁的手?全班都被这抽象的图案吸引住了。

    “哦,我猜这是上帝赐食物给我们的手。”一个孩子说。“一位农夫的手。”另一个孩子说。

    当全班都安静下来,继续做各人的事时,老师才过去问杜格拉斯,那到底是谁的手。“老师,那是您的手。”孩子低声说,“我从小没有了妈妈,但老师您中午休息时经常牵着我的手散步,在我心里,老师的手就跟妈妈的手一样温暖,所以,我一直很感激老师的手,因为它让我感觉到,我还是被妈妈爱着的孩子。”

    求生活的解

    是的,一生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要感谢的人和事,或许不是什么大恩大德,只是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比如,感谢母亲辛勤的工作,感谢同伴热心的帮助,感谢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些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是作用却常常难以估计。

    感恩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如果囿于这种不如意之中,终日惴惴不安,那生活就会索然无趣。相反,如果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那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珍惜自己

    有一个小沙弥,终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以致患了一种严重的抑郁症,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

    这一天,他独自一人走上了寺院后面的一个悬崖险峰,就在他紧闭双眼,准备纵身跳下时,一只大手按住了他的肩膀。他转身一看,原来是老方丈。小沙弥的眼泪马上就流出来了,他告诉方丈,自己已经万念俱灰,真的“看破红尘,四大皆空”,什么牵挂都没有了,只想一死了之。

    老方丈异常关切地说:“你这是在误导自己,你拥有的东西还很多很多,你先看看手背上有什么。”

    小沙弥抬手看了看,讷讷地说:“没什么呀。”

    “那不满是眼泪吗?”老方丈语气沉重地说。

    小沙弥眨眨眼睛,又是串串热泪。

    老方丈又说:“再看看你的手心。”

    小沙弥又摊开双手,看自己的手心。看了一阵,不无疑惑地说:“没什么呀。”

    老方丈呵呵一笑说:“那不满是阳光吗?”

    小沙弥怔了一下,脸上也泛起丝丝的笑容。

    老方丈又循循善诱地说:“你再抬头看看。”

    这回小沙弥开窍了,没等方丈开导,就心悦诚服地说:“还有蓝天,我还有蓝天!”

    老方丈舒心地叹了口气,对小沙弥说:“其实,你除了眼泪、阳光和蓝天,还有一颗勇敢顽强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些都是世界上最无比珍贵的东西。”

    求生活的解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虽然每个人的生命——卑微低贱或高贵显赫,都只不过是宇宙大气中之微微一息,但我们每个人都是亿万年来亿万个生命演化的结果,像星星一样拥有闪耀的希望,都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幸福,为世界留下最美最亮的烙印。

    你曾经注意过蚂蚁搬家的情景吗?一只小小的蚂蚁,凭着一份自信、一份执着,用它细如游丝的臂膀,在地下挖掘一大堆泥土,尔后千万次一粒一粒地把它们搬到巢外的空地上去。作为同样的一个生命,你不能不为它锲而不舍的精神由衷地感叹:虽然它一无所有,甚至渺小得足以被一阵风吹得无影无踪,可它却深深地懂得,既然世界有了自己,就该好好珍惜这个“自己”,有滋有味地生活下去。人生好比一段旅程,从拥有生命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驮上了一种叫生存的使命。也许父母在给我们生命的时候,并没有给我们别的什么;也许生活并不像我们期望的那样没有暴雨雷电,只有芳草斜阳。但是只要一息尚存,生命就该奋斗不止。不是每一道江河都能流入大海,但不流动的一定会成为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但不生长的种子一定会成为空壳。

    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形式,珍惜才是对生命价值的修饰。珍惜自己、感恩生活,我们就能挟卷滚滚沙石,快乐勇敢地奔流,投进大海温馨博大的怀抱;珍惜自己、感恩生活,我们就会从地下破土而出,长成一棵小树,听到黄莺的歌唱;珍惜自己、感恩生活,哪怕生命只有一刹那,也能成为一种永恒。

    感谢生活

    一个男孩子,他的父母离异了。家庭的变故使他变得郁郁寡欢,不但学习成绩下降,还动不动对同学发脾气,也许是为了平衡自己内心的混乱,每天吃完晚饭他都一个人在操场上转圈,一圈又一圈。谁都知道他的痛苦,可是,就是没有人能够安慰他。就在这个时候,班里一个并不起眼的同学杰出现在他的身边。于是,在学校的操场上经常能够看到两个并肩而行的身影。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同学完全从父母离婚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就在前不久的一次同学聚会上见到了杰,当我们提起这段往事的时候,杰微笑着对我们说:“其实没什么神秘的,你们并不知道,我父母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就离婚了。在那段痛苦的日子里,我发愤学习,结果考上了大学。回首那段生活,我发现自己成熟了、独立了、坚强了。我只不过是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告诉了他而已。”这样的答案让我们吃惊,因为,整整四年,全班同学没有一个知道杰的身世,而且,他还一直生活得那么快乐、豁达。我们问他为什么会做到这样。杰说,经历了不如意,他学会了感谢生活。因为,正是那段家庭的变故,才成就了今天的他。

    求生活的解

    我们需要感谢生活吗?在生活中,很多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问起这个问题,尤其是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的时候。我想当好运来临的时候,我们都会感谢生活;可是,当生活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会抱怨生活。但是,生活常常不会因我们的抱怨而变得美好起来,有的时候,还会因为我们的抱怨而变得更加糟糕。

    不要对自己目前的境遇抱怨,不要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到不满意。如果有一天,我们手中握住的东西像沙子一样被你不经意地从指缝间滑落,你是不是才懂得要珍惜?当我们懂得珍惜的时候,证明我们已经失去。不珍视现在的人,就不会有可以期待的未来。

    感谢生活吧!若我们没得到什么,那是因为我们本没有付出什么;若我们觉得自己所得太少,其实是我们本可以付出更多!

    奴隶乘船

    有一个奴隶和一个国王同坐一船。那奴隶从来没有见过海洋,也没有尝过坐船的辛苦,所以一路胆战心惊,哭泣不止。虽然大家百般安慰他,却仍然不能奏效。国王被他吵得十分烦躁,大家却始终想不出办法来。这时船上有一位哲学家说道:“您让我试一试,我可以使他安静下来。”国王说道:“这真是功德无量。”于是哲学家立刻叫人把奴隶抛到海里去,他在水中挣扎,沉浮了几次,哲学家才叫人抓住他的头发把他拖到船边。这次他上船以后,安静地蜷缩在一个角落里,再也不做声。国王大为高兴,便问哲学家:“你这个方法的奥秘是什么呢?”

    哲学家说:“原先他不知道溺水的痛苦,便体会不到稳坐船上的可贵。大凡一个人总要经历过忧患才会知道安乐的价值。”

    求生活的解

    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时时感叹自己的不幸,他们总是有着这样和那样的不满意。工作不如意、爱情难称心,甚至一点点小事都会使他们心绪变坏,久久难以平静。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他们还从来没有尝到过苦难的滋味。

    一个经受过苦难的人会比一般的人更懂得珍惜,生活也会因此而更加平静和幸福,因为他们知道,眼前的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

    品尝黑暗

    法国巴黎市郊区,有一家名叫“黑暗滋味”的餐馆。这家餐馆与其他普通的餐馆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令人称奇的是这家餐馆在营业时,里面没有用来照明的灯;而且该店雇用的侍者,也大都是经过特殊培训的盲人。

    在这家“黑暗滋味”餐馆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情。有一对感情濒临破裂的夫妇,在离婚之前,决定在一起吃最后一顿饭。他们为了避免尴尬,便选择了这家“黑暗滋味”餐馆。在用餐的时候,妻子不慎被打碎的酒瓶划破了手指。丈夫一边安慰着她,一边疼惜地掏出手帕来,摸黑为即将与他分手的妻子包扎伤指。当他俩一起走出餐馆的时候,妻子才发现丈夫的一个手指也在朝外渗着血,原来刚才他急于给她包扎伤指,自己的手指也触在了那些碎玻璃碴上。妻子感动得紧紧地抱住了丈夫……

    有记者慕名来采访这家餐馆的老板,问他:“为什么要开办这么一家独特的餐馆呢?”老板意味深长地说:“只有品尝黑暗,才能真正感受阳光的珍贵。”

    求生活的解

    没有品尝过黑暗滋味的人,自然不知道光明的可贵。同样,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对于幸福自然缺乏珍惜。

    淘金人

    两个墨西哥人沿密西西比河淘金,到一个河汊处分了手,因为一个人认为阿肯色河可以淘到更多的金子,另一个人认为去俄亥俄河发财的机会更大。

    10年后,去俄亥俄河的人果然发了财,在那儿他不仅找到了大量的金沙,而且建了码头,修了公路,还使他落脚的地方成了一个大集镇。

    进入阿肯色河的人似乎没有那么幸运,自分手后就没了音信。有人说他已经葬身鱼腹,有人说他回了墨西哥。直到50年后,一个重2.7千克的自然金块在匹兹堡引起轰动,人们才知道他的一些情况。当时,匹兹堡《新闻周刊》的一位记者曾对这块金子进行跟踪,他写道:“这颗全美最大的金块来源于阿肯色,是一位年轻人在他屋后的鱼塘里捡到的,从他祖父留下的日记看,这块金子是他的祖父扔进去的。”

    那位祖父就是当初的那位淘金者,记者发表了他的日记。其中一篇这样写着:昨天,我在溪水里又发现了一块金子,比去年淘到的那块更大,进城卖掉它吗?那就会有成百上千的人拥向这儿,我和妻子亲手用一根根圆木搭建的棚屋,挥洒汗水开垦的菜园和屋后的池塘,还有傍晚的火堆,忠诚的猎狗,美味的炖山雀,树木,天空,草原,大自然赠给我们的珍贵的静逸和自由都将不复存在。我宁愿看到它被扔进鱼塘时荡起的水花,也不愿眼睁睁地望着这一切从我眼前消失。

    求生活的解

    有人说,他才是真正淘到了人生的金子的人。

    活着的感觉

    一位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的老先生,在日记簿上记下了这段文字:

    “如果我可以从头活一次,我要尝试更多的错误,我不会再事事追求完美。

    “我情愿多休息,随遇而安,处世糊涂一点,不对将要发生的事处心积虑计算着。其实人世间有什么事情需要斤斤计较呢?

    “可以的话,我会去多旅行,跋山涉水,更危险的地方也不怕去一去。以前我不敢吃冰激凌,不敢吃豆子,生怕健康有问题,此刻我是多么后悔。过去的日子,我实在活得太小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有失败。太过明白,太过清醒。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开始,我会什么也不准备就上街,甚至连纸巾也不带一张,我会享受每一分、每一秒。如果可以重来,我会赤足走在户外,感受世界的美丽与和谐。还有,我会去游乐园多玩几圈木马,多看几次日出,和公园里的小朋友玩耍。

    “只要人生可以从头开始,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求生活的解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没有后悔药可买,人生可以说就是其中之一。人生不可以再来一次,以有限追求无限,请珍惜活着的感觉!

    快乐度过每一天

    哪个年龄段才是最宝贵的呢?曾经有一个电视台把这个话题当做一期节目播出,征询了很多人的意见。

    一个小女孩说:“两个月时。因为可以被父母抱着走路,可以充分享受父母的关爱。”

    另一个小孩回答:“两岁时才是最美好的。因为那时不用去上学,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想要什么父母都可以满足,那时我们就好像是父母掌中的宝。”

    一个少年说:“18岁时。因为那时已经成年并且高中毕业了,可以开车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一个女孩说:“16岁时。因为我可以穿耳洞、戴项链了。”

    一个中年男人说:“25岁。因为那时是精力最充沛的时候。现在我已经45岁,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了,就连走上坡路都感觉吃力。我25岁的时候,通常午夜才上床睡觉。可现在,一到晚上9点就昏昏欲睡了。”

    有些人认为40岁时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龄。因为人到40岁时,美好人生才刚刚开始。无论从精力还是生活、事业上讲,都刚刚走上人生旅途中最光明的那部分,以前只是在清理前进道路上的荆棘。

    一位女士回答说:“50岁时。因为那时已经尽完了抚养子女的义务,可以不再为子女操劳了。”

    一个男人说:“60岁时。因为那时可以开始享受退休生活,操劳一辈子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最后接受访问的是一位老太太,她说:“其实,生命中的每一天都阳光灿烂,只是人们不知道去珍惜。”

    求生活的解

    生命中每个年龄段都是美好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生命中的每一天都阳光灿烂,值得你微笑着度过每一秒,珍惜你现在所拥有的宝贵时光吧。

    幸福在哪里

    曾经有人问一位大师:“幸福在哪里?”大师回答:“幸福就是从自己的哭声开始,又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中间的过程就是幸福。”众人不解其意,大师进而讲了一个故事。

    一天,神对一个名人说:“你的车子、房子等所有的财产都是我给你的,今天我要全部取回。”既然神意不可违,名人只好交还了所有的财产,成了两手空空的穷人。几天后,神又来讲:“你的妻子、孩子、朋友也是我给你的,我也要收回。”无奈,名人只能从命,变得孤苦伶仃。又过了几天,神再次到来,说:“你的身体、血液、骨髓也是我给你的,我也要取回去。”名人诧异地问:“那什么才是属于我自己的东西呢?”神答道:“有一样东西是别人永远都无法取走的,那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那就是你生命中曾经爱过、恨过的人和经历过的所有事。

    而这些,才是真正永久属于你的幸福。

    求生活的解

    人生正是如此。所有外在的事物,早晚会离我们而去。只有经历过的人生才是自己的。所以,请珍惜自己所走过的路。

    金鸟与银鸟

    有一个樵夫,每天上山砍柴,日复一日,过着平凡的日子。

    有一天,樵夫跟平常一样上山砍柴,在路上捡到一只受伤的银鸟,银鸟全身包裹着闪闪发光的银色羽毛,樵夫欣喜地说:“啊!我一辈子从来没有看过这么漂亮的鸟!”于是把银鸟带回家,专心替银鸟疗伤。

    在疗伤的日子里,银鸟每天唱歌给樵夫听,樵夫过着快乐的日子。

    有一天,邻居看到樵夫的银鸟,告诉樵夫他看过金鸟,金鸟比银鸟漂亮上千倍,而且,歌也唱得比银鸟更好听。樵夫想着,原来还有金鸟啊!

    从此樵夫每天只想着金鸟,再也不仔细聆听银鸟清脆的歌声,日子越来越不快乐。

    有一天,樵夫坐在门外,望着金黄的夕阳,想着金鸟到底有多美。此时,银鸟的伤康复,准备离去。

    银鸟飞到樵夫的身旁,最后一次唱歌给樵夫听,樵夫听完,只是很感慨地说:“你的歌声虽然好听,但是比不上金鸟的悦耳;你的羽毛虽然很漂亮,但是比不上金鸟的美丽。”

    银鸟唱完歌,在樵夫身旁绕了三圈告别,向金黄的夕阳飞去。

    樵夫望着银鸟,突然发现银鸟在夕阳的照射下,变成了美丽的金鸟。他梦寐以求的金鸟,就在那里,只是,金鸟已经飞走了,飞得远远的,再也不会回来。

    求生活的解

    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之中成了文中“樵夫”,自己却不知道,不知道原来金鸟就在自己身边。所以请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失去时再去懊悔。

    感谢敌人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过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要比西岸的每分钟快13米。而这些羚羊的生存环境和属类都是相同的,食物来源也一样。

    于是,他在东西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把它们送往对岸。结果,运到东岸的10只一年后繁殖到14只,运到西岸的10只剩下3只,那7只全被狼吃了。

    现在,你一定也可以明白,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在它们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正是因为缺少了这么一群天敌。

    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大自然中的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

    敌人的力量会让一个人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尤其是当敌人强大到足以威胁到你的生命的时候。因为你一刻不努力,生命就会有万分的危险。

    求生活的解

    在现实生活中,你没有必要憎恨自己的敌人,若深入思考一下,你也许会发现,真正促使你成功的,真正激励你昂首阔步前进的,不是顺境,不是亲友,而是那些常常可以置你于死地的打击、挫折,甚至是死神。

    感恩才是对的

    一次,美国总统罗斯福家里被盗,损失很大。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

    罗斯福立刻给朋友写了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求生活的解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窃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谢的三条理由。这才是一种高超的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钻石”就在你身边

    从前有个年轻英俊的国王,他既有权势,又很富有,但却为两个问题所困扰,他经常不断地问自己,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是什么时候?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谁?

    他对全世界的哲学家宣布,凡是能圆满地回答出这两个问题的人,将分享他的财富。哲学家们从世界各个角落赶来了,但他们的答案却没有一个能让国王满意。

    这时有人告诉国王说,在很远的山里住着一位非常有智慧的老人,也许老人能帮他找到答案。

    国王到达那个智慧老人居住的山脚下时,装扮成一个农民。

    他来到智慧老人住的简陋的小屋前,发现老人盘腿坐在地上,正在挖着什么。“听说你是个很有智慧的人,能回答所有问题,”国王说,“你能告诉我谁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及何时是最重要的时刻吗?”

    “帮我挖点土豆,”老人说,“把它们拿到河边洗干净。我烧些水,你可以和我一起喝一点汤。”

    国王以为这是对他的考验,就照他说的做了。他和老人一起待了几天,希望他的问题能得到解答,但老人却一直没有回答。

    最后,国王对自己和这个人一起浪费了好几天时间感到很气愤。他拿出玉玺,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宣布老人是个骗子。

    老人说:“我们第一天相遇时,我就回答了你的问题,但你没明白我的答案。”

    “你的意思是什么呢?”国王问。

    “你来的时候我向你表示欢迎,让你住在我家里。”老人接着说,“要知道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的还未来临——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就是现在,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是现在和你待在一起的人,因为正是他和你分享并体验着生活啊。”

    求生活的解

    人的一生似乎都在寻寻觅觅。寻找永恒不变的幸福,寻找功盖千秋的成功。为此人们劳苦终日,行色匆匆。也许到了弥留之际,都找不到自己要找的东西。因为要找的东西可能早已擦肩而过了。

    珍惜现在要比期望未来重要得多。生活给予我们的实在太多了,可惜大多数人都不懂得珍惜。“钻石”就在我们身旁,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生活、发现“钻石”的慧眼。

    孩子的感恩信

    早晨,三个孩子在餐桌上埋头写着感恩信,这是他们每天必做的功课。老大在纸上写了八九行字,妹妹写了五六行,小弟弟只写了两三行。再细看其中的内容,却是诸如“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之类的简单语句。原来他们写给妈妈的感谢信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是记录下他们幼小心灵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求生活的解

    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只知道对于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应心存感激。他们对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直以来,感恩在人们心中是感谢“恩人”的意思。其实,“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