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经典故事集-李尔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李尔王是大不列颠①的老国王,他面容憔悴,身材魁梧,须发灰白,十分引人注目。不过他已统治了很长时间,日夜为王国的事操劳,越来越感到厌倦了。他因此决心放弃王位,隐居独处,过安然宁静的生活。李尔王有3个女儿,名叫科尼雷尔、里甘和科迪莉亚,他决定把王国分给她们,因没有儿子继承王位。于是他将女儿分别叫到面前,想看看她们有多喜爱自己——他是很喜欢她们的。

    注:①大不列颠,英国本土的重要部分,包括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3部分,有“英伦三岛”之称。

    他首先问大女儿科尼雷尔,她是阿巴尼公爵的妻子。她立即回答说自己对父亲的爱无法形容,胜过了一切,甚至她的生命,事实上超过了任何一个女儿对父亲可能给予的爱。老国王对科尼雷尔的回答感到高兴,指着面前的一张地图,用手指在上面圈了三分之一的国土,让她去统治,永远由她自己和她的后嗣继承。

    二女儿里甘是科沃尔公爵的妻子,她这时被叫来,眼见姐姐的回答让父亲高兴,就假装说她比姐姐更爱父亲。“我和科尼雷尔一样爱你,”她说,“甚至比她更爱,因为我唯一的幸福除了爱你没别的。”这样国王也给了她三分之一的国土。

    最后轮到最小的女儿科迪莉亚了。她知道两个姐姐都对老人撒了谎,并不像她们说的那样爱父亲,而只是为了得到一份国土。瞧,科迪莉亚才对父亲怀着真诚深厚的爱,也是他最喜欢的孩子。但当父亲转过身问:“你怎么说呢,科迪莉亚?”她却回答:“没啥说的。”因为姐姐们那些撒谎奉承的话使她恶心,认为只嘴上说说根本无法显示出真诚的爱。国王对她的回答大吃一惊,严厉地说:“什么也不说就什么也没有。”但科迪莉亚只说父亲应该得到怎样的爱她就有怎样的爱,不多也不少。她是十分真诚的,可李尔王对她的回答生气了。“把你的话作一点纠正吧,科迪莉亚,”他说,“否则你要把自己的命运给毁了。”然而她仍不能像姐姐那样大肆吹嘘自己有多爱父亲,只说道:“我是你的孩子,你把我抚养大,爱护我。我也同样会爱你关心你的。我听你的话,爱你,尊敬你,可我不能像科尼雷尔和里甘那样,说我对你的爱总会超过对其他任何人的爱。如果我有了丈夫,他也会得到我同样多的爱,我不能像姐姐们那样把所有爱都给父亲——她们已结婚,说自己能够那样做。”

    李尔王生性是个暴躁易怒的人,小女儿的话使他勃然大怒。也许他老了,再无法分辨是非。他狠狠地责骂科迪莉亚太无情,剥夺了她的继承权,说他再也不能让她作自己女儿了。他把留给她的另外三分之一国土分给了科尼雷尔和里甘。他召来阿巴尼和科沃尔的公爵(科尼雷尔和里甘的丈夫)庄严地把王国平分给他们。至于他自己,他说他将保留国王的名声和地位,有100个骑士作随从,轮流在两个女儿家生活。他的王国将分治于阿巴尼和科沃尔;作为放弃王权的象征,国王取下王冠把它交给了两个公爵。

    朝臣们看见年老的国王剥夺了深爱他的女儿的继承权,把她那份国土分给了另外两个姐妹,感到震惊。但只有一人才敢替科迪莉亚说话,这便是肯特伯爵,他是一个坦率正直的贵族,立即明白了两个姐姐说的话多么虚伪。他听见国王谴责深深爱他的女儿,表示反对,国王气愤地阻止了他。可之后他又来大胆地告诫老国王说,国王奖赏了对他阿谀奉承的女儿,却惩罚了对他最有爱心最真诚的女儿。他说,一个明智公正的国王应该恰恰相反才是。然而肯特坦率的话使得国王大怒起来。“你被赶出本王国了。”李尔王说。“如果16天后发现你还在我的领土里,你就得送死。”肯特转身告别,请求上帝保佑科迪莉亚,说他希望另外两姐妹把她们所说的爱都体现在行动上。

    科迪莉亚不像她的两个姐姐,还没有结婚,不过在场的人中有两人已很希望国王同意他们娶她。他们就是伯岗迪的公爵和法国国王。李尔王于是问这两个王室的求婚者是否还愿意与科迪莉亚结婚,因为她再也没有嫁妆了。伯岗迪的公爵极力说服国王把她应得的国土作为嫁妆给她,但遭到国王坚决拒绝后,他便拒绝娶科迪莉亚为妻了。“我也不愿意嫁给伯岗迪的公爵,”科迪莉亚说,“因为他爱的是我的财产而不是我。”但法国国王给了李尔王不同回答。他听了科迪莉亚的话后,钦佩她的真诚与勇敢。“我不相信,”他对李尔王说,“这个你最近那么爱的女儿会突然变得像你想的那样卑劣了。假如科迪莉亚愿意嫁给我,我很乐意接受别人所抛弃的。”他说他珍爱的是她本人,伯岗迪的公爵或任何人都不可以从他这儿把她买走。“带她走吧,”李尔王说,“她已不再是我女儿。我永远不愿再见到她。滚吧。”

    科迪莉亚两眼含泪告别了妒忌的姐姐,求她们照顾好父亲。但她们说用不着她来教她们该做什么:她应该关心自己丈夫的幸福,而不是为她们操心。这样科迪莉亚和丈夫离开了宫廷,担忧着她年老的父亲会在姐姐们手里遭遇不幸。

    她所担忧的事不久真的发生了。按照老国王的打算他要先在一个女儿家住一阵子,然后再在另一个女儿家住。大女儿科尼雷尔——这个阿巴尼公爵夫人——要先接待他。国王在女儿宫殿里不过是一个客人,只能指望她给予关心和安慰,因为他把一切权力都放弃了。他不久发现科尼雷尔所有那些爱他的话是多么虚伪。她根本不关心父亲需要什么,抱怨说他老找岔子,改变不了指手划脚的习惯,他的骑士行为如何恶劣。她坦然地暗示自己的仆人要对国王及其骑士们冷淡。所以他们对国王的吩咐置之不理,甚至装着没听见。老人最初以为他们不把他放在心上并非是故意的,不愿认为自己放弃权力犯了一个错误。但当他的一个骑士向他抱怨说,他没有受到与自己地位相称的待遇,他才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他在科尼雷尔的宫殿里暂住期间,一天他坐下用餐时有个陌生人走来,恳求能侍候他。他面容诚恳,富有见识,国王为此满意,便回答:“那就侍候我吧,假如我吃完饭后也一样喜欢你,就把你留下。”就在这晚陌生人得以证实了自己是用得着的。科尼雷尔那个负责国王用餐的管家回答国王的问话时开始粗暴起来,见国王现出生气的样子,还站在那儿傲慢地盯住他。陌生人立即因管家无礼把他绊了一跤,将他推出屋子。国王对此感到高兴,给了陌生人一些钱后把他留下了。这个陌生人正是肯特伯爵,他虽然被国王放逐,但仍决定留下来为国王效劳。李尔王人老后有了愚蠢的行为,不过肯特伯爵一直忠心于他,仍然尽力真诚地侍候他。由于这些原因他把自己装扮成一个仆人来到宫殿。他希望自己能使国王不会受到虐待,也许能让国王不再做出粗率愚蠢的事。国王问他的名字,他说叫凯厄斯。

    不过除了凯厄斯外李尔王另有一个朋友,那就是宫廷弄臣。当时国王们都习惯在宫廷里有一些叫做傻瓜或弄臣的男人,他们的职责就是说些诙谐和滑稽的事让国王在悠闲时开开心。弄臣在国王面前说话可以比其他人更加随便,因为朝臣要恭恭敬敬地听国王说话,对国王的命令或才智提出任何质疑。而弄臣则常可以用风趣的方式讲些严肃的事情,甚至向国王提出建议或警告。李尔王的这个弄臣在这方面就非常机敏。当肯特伯爵来侍候李尔王时,弄臣对他说:“你最好戴上我的鸡冠帽徽。”(鸡冠帽徽是弄臣或傻瓜戴在头上的标志)“为啥,傻瓜?”肯特伯爵问。“唉,为了袒护一个失宠的人。”傻瓜说。“这个人赶走了他的两个女儿,却违反本意地使三女儿获得幸福。如果你要跟随他就必须戴上鸡冠帽徽。”他以此暗示,由于国王愚蠢地放弃了权力,将发现他的两个女儿不再会像女儿那样对待他了,而三女儿却找到了一个好丈夫。去服侍做出这种事的人准是个傻瓜!在其它时候他又会开玩笑地对国王说,他让女儿变成了自己的母亲;或者嘲笑科尼雷尔,说现今的女儿们需要听话的父亲,车如今要拉马了。不过通过自己愚蠢的行为和歌词弄臣尽力让老国王开心,使他不致因受女儿虐待过分伤心。

    原来科尼雷尔对父亲越来越坏,她决心用虐待他的办法把他赶出宫殿。她来到父亲面前不是面带微笑,而是一副愁容,说他的骑士不懂规矩,他没把他们管教好。李尔王听见女儿这样说,开始看出女儿是要把他管住。她又进一步说他的随从太多了,应该减少数量,这使他无法忍受。“把骑士召集起来,”他叫道,“我一刻也不愿和你呆下去了。我还有一个女儿会接纳我。”但他召集起自己的随从时,发现科尼雷尔已命令解除了50名骑士。年老的国王现在明白他这个女儿是多么虚伪无情。他咒骂她忘恩负义,极其残忍,不认她作女儿,祈求她永远生不了孩子,或者她的孩子也会折磨她,像她对待他一样。她的丈夫——阿巴尼公爵——这时走进屋里,极力让发怒的父亲平静,假装不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回事。但李尔王根本不听他的辩解。他在随从们和忠诚的肯特(或凯厄斯)陪同下立即离开了科尼雷尔的宫殿。他不相信二女儿里甘也会对他们如此恶劣,便决定到她那里去。

    出发前,李尔王派他忠实的凯厄斯先带了一封信给里甘,告诉她自己要去。凯厄斯到达里甘的丈夫科沃尔公爵的宫殿时,发现科尼雷尔已经送了一封信给里甘,因此里甘和丈夫马上决定离开宫殿,而不是留在那儿接待国王。他们匆忙去了不远处的格罗斯特公爵的城堡。凯厄斯赶到了那儿,等着他们回复。

    他到达的时候碰上了那个管家——因为在李尔王前无礼曾被绊倒过。凯厄斯认为这管家是里甘的姐姐专门派来跟国王捣鬼的,便狠狠地责骂他,当场就要和他打一架。管家拒绝,凯厄斯一下就扑过去揍他。

    科沃尔的公爵、公爵夫人及其随从这时到了,他们因凯厄斯在那儿吵闹给他戴上足枷①。格罗斯特公爵也和他们在一起,说国王看见自己信使受到罪犯一样的对待会发怒的,但里甘显得更害怕得罪姐姐而不是父亲。所以他们把凯厄斯戴上足枷丢在城堡前就走了。

    注:①足枷,古时刑具。

    这便是李尔王最后也赶到格罗斯特城堡时首先映入眼里的情景。看见自己的仆人受到如此羞辱,老国王立即独自走进城堡找女儿。然而他只能见到格罗斯特公爵,公爵说他的客人——科沃尔公爵和公爵夫人——因旅行疲劳不愿见他。眼见自己的二女也不比大女好,老父亲深感痛苦,但是他还不相信这事。后来她和丈夫终于出来见他了,他便立即说她的姐姐怎样对他不好,让他痛苦烦恼:他说自己的二女无论如何都会乐意接待他的。

    结果里甘并不比科尼雷尔好。“忍耐些吧,先生,”她回答,“我不认为姐姐会不好好照顾你。如果她不准你的随从乱说乱动,我相信那也是有充分理由的,不应该怪她。”见父亲勃然大怒,她又说道:“哈,你现在是个老人了,不如别人明智,应该听话才对,而不要老认为自己对。回到我姐姐那里去吧,承认你错怪了她。”可国王怎能忍受如此无礼的话呢?难道他真的要向女儿下跪,说:“亲爱的女儿们,我承认自己老了,老人不中用了;我跪着求你们给我衣穿、床睡、饭吃好吗?”李尔王问女儿里甘怎能这样做呢?他又问谁把自己的仆人戴上了足枷。可对他的问题谁也不予理睬。更使他难过的是,科尼雷尔竟然亲自来了,她先在信中说老父亲的坏话,然后又亲自来让妹妹务必要折磨父亲。看见科尼雷尔,里甘又让老父亲回她那里去,说自己也是别人城堡里的客人,无法接纳他。但国王怎么也不愿回到科尼雷尔身边去了,说他和他的50名随从就住在里甘这里。而里甘却回答说她只能接纳25个随从,又问他拿随从来干什么,说她自己的仆人就可以侍候他。

    可怜的老国王就这样站在两个女儿面前,她们谁也不愿意把他接到自己屋里。他止不住流下了眼泪,为她们的忘恩负义伤透了心,为她们的冷酷和无礼愤怒到极点。他结结巴巴地骂她们太狠心,说她们是“伤天害理的恶妇”,大叫着总有一天她们会受到惩罚的。

    他说着时传来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声音。但是他转身离开城堡,而科尼雷尔和里甘也不阻拦他,彼此说着一个傻瓜必须为自己的蠢行吃吃苦头;如果他现在无家可归,那也是自作自受,不是她们的错。说罢她们下令关上城堡大门,走了进去,把可怜的老父留在外面乌云聚集的天空下,任他在那里痛苦得发狂。

    当老人置身于暴风雨中时,身边只有一人陪着他,即他忠实的弄臣。他们一起四处游荡,不知道去哪里,或怎样找到藏身的地方。但更使李尔王苦恼的是他想到自己可恶的女儿,而非这恶劣的天气。虽然忠实的弄臣并不把他们所处的困境放在眼里,可是在周围这些石南丛中他们无法躲避急风暴雨,不一会儿就淋得浑身湿透,冻得要死。他们正陷入这种可悲的处境时,被凯厄斯(伪装起来的肯特伯爵)碰见,他已找了老国王很久,跟随着来到石南丛里。他刚注意到不远处有一间快坍塌的棚屋,劝李尔王去那里躲一下。“在这儿休息一会儿吧,”他说,“我回到你那两个狠心的女儿的屋里去,一定要让她们给你提供住处。”

    李尔王身心都备受折磨,跟着凯厄斯朝棚屋走去时几乎精神错乱。卑鄙无义的女儿使他痛苦不堪,以致他简直没注意到自己正置身于暴风雨中;好不容易他才答应到棚屋里去。

    弄臣先走进去看看里面情况如何,却突然又跑了出来,大叫着他看见了一个幽灵。但幽灵只是一个可怜的疯子罢了,他自称是“可怜虫汤姆”,叽哩咕噜地说着傻话。他说自己是个“被恶魔带着穿过了烈火”的人,不断叫着“汤姆冷极啦”,并且说着其它的胡话。老李尔王在半疯颠状态中,认为这个可怜人一定也遭遇了他那样的虐待。“你把一切都给了自己两个女儿吗?”他问。“你也落到这个地步了吗?”“只有无情无义的女儿,”他自语道,“才会使他变得如此可悲。”

    他们没在棚屋里呆多久,便看见有个人打着火把穿过黑暗走来。他就是那个格罗斯特伯爵,李尔王即被冷酷的里甘和科尼雷尔赶出他城堡的。格罗斯特伯爵不敢公开替国王辩解,但他看见国王那样被赶出城堡时,真觉得可耻。“我不能眼睁睁看见国王在我自己的家里受到那样虐待。”他想。“国王在我的城堡中就是我客人。我的责任是请他进去,而不是看见他被赶走。”

    所以伯爵就出来寻找这两个四处游荡的人,终于在棚屋里找到。这就是他的老国王,呆在一个糟糕的棚屋里面,几乎神经失常,只有一个弄臣和一个疯子陪伴着他。格罗斯特深怀同情,在凯厄斯的帮助下不久把国王带到了他城堡附近的一个农舍里。

    肯特伯爵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从这个农舍把国王悄悄安全转移到了他在多佛尔的城堡,这儿位于英格兰南部海岸,对面就是法国。多佛尔在肯特伯爵自己的区域内,所以他的朋友们将能够让国王在那儿过得舒适些。此外,多佛尔位于法国附近的海岸,而国王唯一忠实的女儿就生活在法国。肯特伯爵不再装扮成凯厄斯,恢复了原样,他航行过海来到法国,把科迪莉亚——法国王后——可怜的父亲在她两个姐姐那里遭受的一切折磨告诉了她。仍爱着父亲并同情他遭受痛苦的科迪莉亚感动了,说服丈夫——法国国王——为了李尔王派一支军队去英国。她亲自随军队在多佛尔上了岸。

    这段时间老李尔王在多佛尔受到肯特伯爵的随从们很好的照料,十分安全。然而他还没有恢复神志,总是四处游荡,说着稀奇古怪的话,戴一顶用花、叶和荨麻做成的花冠。按照医生的意见,科迪莉亚同意不马上见父亲。他们认为他服过一些药后,不久也许会恢复神志,见到科迪莉亚时也才会认出来。最后医生同意她去见他,父女俩得以重逢。

    见到老父亲模样大变,科迪莉亚真是充满了疼爱和同情。她满怀深情地吻一下父亲的脸,渴望为他从姐姐那里所受到的委屈给予补尝。

    可老父亲最初并未认出女儿来,他的头脑仍然不是那么清醒。他似乎觉得自己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看见的不是科迪莉亚而是一个幽灵;或许科迪莉亚那些充满疼爱和自责的话不过是在嘲弄而已。“我只是一个80多岁的老傻瓜,”他说,“恐怕我的神志有问题。但我应该认识你,虽然我简直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像个啥样子,或昨晚在哪里睡的。不过我觉得这位小姐是我的孩子科迪莉亚。”科迪莉亚的确很高兴他终于认出了自己,但他说恐怕她无法再爱他了。“我知道你不爱我,因为我确实记得你的姐姐欺侮过我。你不爱我是有理由的,她们却没任何理由。”而科迪莉亚说她没有任何理由不爱他。她唯一的希望就是使他恢复安宁。待又有了记忆后,他对女儿说:“不念旧恶,不念旧恶:我真是又老又傻。”

    如上所述,李尔王和科迪莉亚是在肯特镇多佛尔见面的,科迪莉亚同她的法国军队即在此登陆。阿巴尼和科沃尔公爵听到法国军队为了老国王入侵英国的消息,便召集起一支部队迅速前去抵抗。科尼雷尔和里甘也随丈夫去了。如果他们的部队被打败,法国军队获胜,那么故事这样结束是恰当的。但在现实生活里并非总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随后展开的战斗中法军被打败,李尔王和科迪莉亚被埃德穆德活捉,埃德穆德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格罗斯特伯爵的私生子。

    老国王这时明白了科迪莉亚为了他所做的事。他说现在什么都不能把他和自己曾经气愤地赶走的女儿分开。可即使在监狱里父女俩在一起的时间也很短,因为埃德穆德一心要登上英国王位,决定不让科迪莉亚——那个正直国王的女儿——活下去。他命令将她处死了,不过老李尔王也亲自把她的凶手杀死。他在女儿的遗体旁呆了一阵子,悲痛欲绝,大声哭道:“你永不回来了,永不,永不,永不,永不,永不!”之后他倒下死在她身边。

    但就在李尔王临死前,已去掉伪装的善良的肯特伯爵给老人带来了他另两个女儿死亡的消息。原来这两个可恶的女人对她们的丈夫也像对待自己父亲一样冷酷无情。她们不仅对待丈夫冷酷,彼此也成了敌人。埃德穆德为了篡夺英国王位,暗地里与科尼雷尔和里甘勾搭,因为只要娶到她们其中一个,他就能获得半壁江山。大约这时里甘的丈夫科沃尔公爵死了,于是里甘立即宣布她要嫁给情人埃德穆德。科尼雷尔大为嫉恨,毒死了妹妹。但她不久也受到惩罚,丈夫阿巴尼公爵发现了她的罪过和对自己不忠的行为,把她关进监狱。她愤怒和绝望之下自杀了。因此李尔王的这两个女儿由于自身的邪恶和争斗而送掉性命。

    这样阿巴尼公爵便登上了英国王位,他确实从来就不赞成妻子那样对待自己父亲,但又不敢公开大胆地反对她。格罗斯特的二儿子埃德穆德篡夺王位的阴谋也失败了,他与哥哥埃德加在决斗中丧命——埃德穆德曾狡诈地篡夺了哥哥继承格罗斯特伯爵爵位的权利。阿巴尼公爵在格罗斯特伯爵埃德加和善良的肯特伯爵帮助下,把国家统治得很好,使英国又恢复了和平与繁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