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焰:晚清三部曲-晚清有个袁世凯(2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为了避免更大的纷争,不久,赵秉钧称病,向袁世凯递交了辞呈,住进了一家法国医院。袁世凯解除了赵秉钧的总理职务,安排他离开北京去天津就任直隶都督。一段时间之后,赵秉钧突然暴毙而亡。虽然社会上传闻说袁世凯在给赵秉钧送去的新疆葡萄里注射了剧毒,从而杀了赵秉钧,但袁世凯在赵秉钧逝世后的沉痛态度,又使很多人对这种说法半信半疑。毕竟,赵秉钧得罪人太多,即使是被杀,谁杀他都有可能。赵秉钧的死,使得“宋教仁案”更成了人们注目的“惊天大案”。有人推测,袁世凯极可能就是幕后的元凶;另一些人则不以为然,认为以袁世凯自身强大的实力、难以撼动的地位和声望,以及做事从不鲁莽的风格,根本不会出此下策暗杀宋教仁。毕竟,宋教仁在当时并没有对袁世凯造成直接威胁,袁世凯犯不着为此丢弃形象和声望。还有一些人对事件持无所谓态度,因为当时社会民主并没有形成风气,皇权和专制的思想仍在,在他们看来,如果总统要杀一两个“臣子”,不管方式如何,不值得大惊小怪。由于没有确凿证据,特别法庭迟迟无法判决,巨大的问号一直高悬,人们拭目以待事情的真实面目。

    1913年4月8日,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正式开幕。中心议题是开始制定宪法,并且以宪法之规定选举正式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正式政府。由于会议程序不明,绝大多数议员角色定位不明,对职责和权力一无所知,对民主政治不明事理,会议一如既往地胡乱争吵,甚至大打出手。袁世凯一如既往地摇头叹息。不过国会开幕的当天即有好消息传来:巴西承认了中华民国,这是世界上最早承认中华民国的国家。袁世凯心花怒放,毕竟,这是一个好兆头,相比去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无人承认,显然进了一大步。

    很快,新成立的国会发现了袁世凯有一件大事在瞒天过海,那就是,袁世凯正在操作一项“善后大借款”——以政府的盐税作担保,与五国银行签订了一笔二千五百万英镑的善后借款合同——借款本来是与六国银行签订的,但美国总统威尔逊认为那些将被接受的条款过于苛刻,对中国主权是严重的伤害,因而加以拒绝。袁世凯之所以以如此苛刻的条件借款,并不向国会报告此事,也实属无奈——如果向国会报告的话,借款根本就办不成。当年在唐绍仪手上,正因为向国会报告此事,遭致一片反对,六国银行也取消了借款。这个借款,正是去年借款不成的延续,是袁世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历经两年之久的谈判才争取到的。如果这笔借款到位,最起码,政府可以正常运转了。

    善后大借款的消息传出之后,国民党人哗然,在他们看来,袁世凯的这一举动,公然违背宪法,是对国会权威的挑战。国民党人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黄兴通电,公开反对袁世凯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则向五国银行写信,要求拒发借款。国民党参众两院的议员,纷纷表达对袁世凯的不满,要求以蔑视国会罪的名义,弹劾袁世凯,并向银团和报界声明,借款未经国会同意为无效。善后大借款的风波越闹越大,不过让袁世凯感到庆幸的是,五国银行不顾国民党的反对,很快预付给民国政府二百万英镑。

    尽管善后大借款的事情引起了轩然大波,但西方列强不顾反对,仍对袁世凯政府鼎力支持:5月2日,美国和墨西哥承认袁世凯政府;5月3日,古巴承认了袁世凯政府。英、法、意等老牌强国向袁世凯表态,等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后,也将给予承认。这等于给袁世凯服用了定心丸。有了国际力量的支持,袁世凯的胆子更壮了。不过善后大借款的事继续成为纷争的借口,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5月5日,湖南都督谭延、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广东都督胡汉民,联名反对袁世凯大借款。同一天,国会参、众两院否决了袁世凯的借款议案。到了5月中旬,一件更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由一些国民党激进分子组织的“血光团”准备刺杀袁世凯的行动在京被破获,案件显示,黄兴跟这个组织有着密切关联。情急之下,袁世凯气急败坏地发表公开谈话,痛斥孙中山与黄兴:“现在看透孙、黄,除捣乱外无本领。左又是捣乱,右又是捣乱。我受四万万人民付托之重,不能以四万万人财产生命,听人捣乱!自信政治军事经验、外交信用不下于人,若彼等能力能代我,我亦未尝不愿,然今日诚未敢多让。彼等若敢另行组织政府,我即敢举兵征伐之!同盟会诚非是莠人,然其莠者,吾力未尝不能平之。”袁世凯似乎忍无可忍了,在他看来,中国独特的国情之下,这种扯皮的民主共和制度根本就办不成事,也无法让国家迅速强大。袁世凯铁定心思要施展一贯的铁腕作风了。

    这时候的袁世凯,已经意识到党派和国会力量的重要了。在袁世凯的支持下,以立宪派人士为主的民主、共和、统一三党进行了合并,成立进步党,理事长为黎元洪,理事为梁启超、汤化龙、张謇、伍廷芳、孙武、那彦图等。进步党成立的目的,就是要跟国民党相抗衡,在国会中抱团支持袁世凯。针对国民党控制的五省都督的联名反对,袁世凯也不示弱,以中央名义,下令免去李烈钧的江西都督之职,调京听候任用,以黎元洪兼署江西都督;广东都督胡汉民调任西藏宣抚使,以陈炯明为广东都督;安徽都督柏文蔚调任陕甘筹边使,任命孙多森为安徽民政长兼安徽都督。

    袁世凯对五省的铁腕政策,自然激起五省都督的反抗。7月,李烈钧在孙中山的一再催促下,宣布独立;黄兴也在南京成立讨袁军;接着,安徽、广东、福建、湖南、四川先后宣布独立。国民党人宣称的“二次革命”正式爆发。

    实事求是地说,“二次革命”并没有赢得广泛社会力量的支持,当时的各阶层,对于各党派之间的纷争,已表现出没有太大兴趣。多年以来封建正统的观念,使得普通民众更愿意寄希望在当朝的袁世凯以及中华民国身上。所以,尽管“二次革命”看起来声势浩大,但除了江西、江苏两地具有一些军事力量之外,其余地方,只不过是虚张声势。“二次革命”的爆发,也使“宋教仁被刺案”不了了之:特别法庭很快解散,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移,渐渐地把这件事淡忘了。袁世凯终于松了一口气,算是从这一事件中缓过神来,重新赢回了主动权。

    袁世凯很快利用他的军事优势,在江西战场,水陆并进,一鼓作气攻下九江、湖口;在南京战场,冯国璋以张勋部为前锋,势如破竹,很快攻下南京。

    袁世凯大获全胜。轰动一时的讨袁军,不及两月便全线溃败。无奈何之下,孙中山、黄兴败走日本。不久,袁世凯又平定了豫皖鄂陕交界处的白朗起义。

    轻松地取得了对南方革命党的胜利,袁世凯深感得意。正是这一场胜利,给了袁世凯信心,让袁世凯认识到革命党的真实实力,那些革命党,也不过如此嘛!此后,袁世凯乘着军事上的胜利,乘胜追击,开始对各地方势力进行“削藩”,基本上实现了对南方的统一:袁世凯先后以不同的借口解除了湖南谭延、浙江朱瑞、云南蔡锷、广西岑春煊的兵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袁世凯以汤芗铭督湘,李纯督赣,倪嗣冲督皖,冯国璋督苏;在东南,任命云南的龙济光出任广东都督;又将黎元洪调至京城,以北洋将领段芝贵任湖北都督。其他的地方“诸侯”们,像徐州的张勋、山西的阎锡山、奉天的张作霖等,在袁世凯的恩威并施之下,也变得战战兢兢、小心谨慎。袁世凯在操作这一切时,显得游刃有余,驾轻就熟。在这个过程当中,袁世凯总算找到了一点当年的感觉。小心翼翼地当了两年多的共和总统,袁世凯一直感到憋屈无比,就如民谚中所说的“虎落平川”。现在,乘着军事上的高歌猛进,袁世凯终于感到心花怒放,可以一释胸怀了。袁世凯毕竟是一个旧制度之人,一旦能够大权在握,充分地运用谋略应对各种各样的事务时,他就会乐在其中不知疲倦。这样,到了1914年,袁世凯已基本将全国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强权政治已初露端倪。

    袁世凯以摧枯拉朽的方式轻而易举地平定了“二次革命”,不仅赢得了国内一片叫好之声,也赢得了英、美等西方列强的赞许。英国报章在评价这一事件时,把这一事件定性为“决定中国是由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来统治,还是各省各自为政”,《泰晤士报》的社论赞誉袁世凯“是能使中国免于土崩瓦解的唯一人物”。美国《纽约时报》也在社论中认为:那些举兵反袁的人,“与其说是人民对北京政府的不满的起义,不如说是失意政客、干禄之徒要自行上台的一种努力”,并预言“内战不可能持续很久,其结果是,袁世凯作为中国的统治者,地位将更加巩固。这是世人应当引以为幸的事”。可以说,经过这一次洗礼,袁世凯的威信在国内外得到了有效提升。

    英才还是枭雄(1)

    回顾袁世凯1913年前后的表现,应该说,“二次革命”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如果说“二次革命”前,袁世凯还在立宪与共和之间犹豫不决的话,那么,“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便一步一步地显示他的“司马昭之心”,决意施展铁腕与专制。

    “二次革命”尽管很快得到平息,但却引起了全国震惊,在很多人看来,自清康熙之后,中国就没有发生过地方大员起兵造反的事情,现在民国初立,共和刚兴,就有国家分裂的内战爆发。人们自然而然地把这一切,归罪于“舶来品”共和体制。同时,对于袁世凯来说,轻而易举地挫败“二次革命”,让这个强人收获了巨大的信心,也使他的“使命感”空前膨胀。这个时候,袁世凯已明显地表现出对西方共和制以及民主议会道路不认同了。在袁世凯看来,这种以欧美为师的民主共和政体的实验,明显地不适合中国的土壤。袁世凯决意重拾权威,建立强权,以保证中国进入发展经济的正常轨道。而他的想法,就是建立一个大权在握的中央集权的“总统制”,这个总统制,甚至比美国总统制的权力更大更集中。

    如果说最初的《临时约法》还有着过分限制袁世凯权力的动机,那么,1913年之后的袁世凯,明显地,就是矫枉过正回归老路了。这个专制政体下培养出的新旧参半的人物,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他守旧的一面:他还是决定走传统的“内圣外王”之路,希望以自己的挺身而出,通过传统的专制方式,控制住这个国家的走向。正是出于这种初衷,袁世凯不断地跟内阁,跟革命党,跟清廷的残余势力,跟任何一种势力全力掰着手腕。

    1913年2月,光绪皇帝的遗孀,两年前在袁世凯的劝说下同意退位的隆裕皇太后出人意料地死了。她的死,引发了社会上很多人对她个人的同情,也引发了一些人对一个逝去朝代的怀念。袁世凯在得到隆裕皇太后的死讯后,臂缠黑纱,下令将已故皇太后的灵柩在紫禁城的大殿里停厝三天,举国志哀,万民同吊。袁世凯想用这样的方式说明,所有的朝代都是有联系的,没有谁能够割裂历史。隆裕皇后的去世,使袁世凯的位置变得更加巩固,那个已逝去的朝代,又在光影中淡化了许多。

    袁世凯上台之后,仍是延续了清末新政的路子,在政治和经济上,推出了一系列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的政策和法规,为自由市场经济奠定了法治框架。比如,为鼓励制造业和加工业等民营公司,由政府出资建立了保息制度,投资第一年开始,即可获得四至六厘股息;第六年起才按保息金的二十四分之一,分年摊还。政府还在整顿金融秩序、深化金融改革、整理和健全财政税收制度上做了很多工作:收回各地乱发的纸币,统一铸造了银币(袁大头),奠定了统一币制的基础;制定了银行和证券交易法规,各种证券和期货交易所开始在各地涌现;降低税收,简化开办厂矿的手续。制订了一系列经济法规,完善了市场机制,诸如《公司条例》、《公司注册暂行章程》、《奖励工艺暂行章程》、《商人通例》等等。这些政策实施一段时间后,很快获得了成效——几年后,很多大公司、大工厂应运而生,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创办实业的热潮,民族工商业迅速向前发展,发展速度也超过以前任何时期。据统计,到政府注册的工业公司,1912年为14家,1913年为25家,1914年增加到89家,到了1915年,则增加到102家。还有一些企业,因为当时注册制度尚不健全,未到政府注册,因此,当时的工业公司实际数目远远不止这些。1913年,袁世凯又签发了《保护华侨投资实业之通令》,规定凡各处侨民投资回国兴办实业者,应由各省行政长官通饬所属从优待遇,协力维持。大大刺激了华侨回国投资的热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