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焰:晚清三部曲-晚清有个袁世凯(10)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袁世凯毕竟见多识广,他既有在朝鲜跟西方人打交道的经验,对于西方的了解始终处于前沿状态;同时,也富有草根经验——自小的耳濡目染,使袁世凯对那些“怪力乱神”的把戏并不陌生。袁世凯当然知道这样的群众运动一旦兴起,结局将不可控制。1900年1月,袁世凯上了一个奏折,表达了自己对于义和团的看法,中心意思有两层,一是认为义和团盲目排外,给社会造成极大破坏,也给国家带来了重大损失。奏折列举了山东各地发生教案的情况以及相关损失数据。二是认为义和团系乌合之众,毫无战斗力,绝不可用来对付洋人,如果控制不好,反被洋人作为侵略借口,大局将不堪设想。在奏折中,袁世凯陈述了已经采取或将采取的措施,分为治本和治标两种:治本就是调和民教,颁示约章,整顿吏治,让人们清楚,教民虽入了西教,但仍是中国百姓,要守中国之法;同时照会洋教士,谨守教规,不准违背约章,横生枝节?至于治标,就是以武力和劝导结合,取缔义和团,恢复地方秩序。

    有一个故事,似乎能说明袁世凯处理义和团事务的不动声色——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后,一些义和团的首领尚不清楚袁世凯的态度,他们相约去拜访袁世凯,希望袁世凯像前任巡抚毓贤一样,对义和拳积极支持。坐定之后,义和团首领们照例吹嘘自己法力无边,刀枪不入。袁世凯不动声色地聆听着,不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到了吃饭时间,袁世凯盛邀首领们一道进餐。餐桌上,首领再次吹嘘自己的法术。袁世凯提议让义和团当场演示法力。盛情之下,那些义和团首领也不好意思拒绝。于是袁世凯让那些说大话的义和团首领站成一列,又叫来军中最好的神枪手——结果可想而知,那些吹牛的义和团首领哪里挡得住枪子的穿透力呢!这种不动声色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是典型的袁世凯风格。很快,在全省范围内,袁世凯命令广贴告示,宣布义和团为非法组织,严禁设坛习拳,“倘再目无法纪,恃众抗官,大军一临,玉石俱碎”。

    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时,也遭遇到诸多“教案事件”。因为吸取了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袁世凯的处理显得干练多了——有一次,山东平阴县教堂英国牧师在由泰安府回平阴县的途中,突然失踪。消息传至袁世凯这里,袁世凯一方面急报总理衙门,照会英国驻华使节,表示会尽快妥善处理好此案;一方面调集有关人员,悬赏通缉案犯。很快,案犯被抓获,这是一桩抢劫行凶案。袁世凯很快在济南公开审理此案,并特意邀请英国驻上海总领事旁听。由于证据确凿,审理公开,判决公正,英方没有表示不同意见,也没有提出过分的要求。

    轰动一时的肥城教案,就这样顺利终结,结案之快,赔偿之少,都是历次教案中少有的。

    在外事矛盾与纠纷中,袁世凯也不算一味地倾向洋人。1900年1月至3月,高密县数百民众聚集,武力抗拒德国人建设的胶济铁路从境内通过。德国人调集海军陆战队三百多人进驻,扬言要以武力护路。双方各不相让,战事眼看一触即发。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火速调集大批军队进入现场维持秩序。经过调查,袁世凯认为当地的民众虽然愚昧无知,但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德国人对于征用田地赔偿不够。于是,袁世凯亲自拟定了有关条件,与德国人进行谈判。由于袁世凯据理力争,德方作了让步。在此基础上,袁世凯还对德国人筑路用地、路矿公司设局、雇工、火车运载货物、征收厘税等事项,作了明文规定,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当地群众的利益和国家主权,袁世凯在山东的威望也因此大增。

    当然,由于袁世凯在山东对义和团的大肆围剿,也引起了清廷一些人的不满。为了杀鸡儆猴,朝廷一帮人找了一个理由,将同时在山东做官的袁世凯的胞兄袁世敦革职回籍。压力之下,袁世凯仍冒着风险,上了一封《遵旨筹议官练私团事不可行据实复陈折》,再次阐述自己对义和团的认识,提醒朝廷不要受骗上当。袁世凯声称:经过调查,义和团实际上就是离卦教中所称的义和门,与当年抗清的白莲教同出一源。只有拳会之名,并无拳会之实。嘉庆年间,已奉旨严禁。这些拳民不只仇恨洋教,还聚众闹事,掠害平民,骚扰地方,危害很大。义和团也没有什么本领,屡战屡败,怎么可能用来抵御西方强大的军事力量呢?袁世凯强调,自古以来,绝无利用旁门左道邪教来抵御外敌的,也没有把这些抢劫拒捕之人当做良民的。因此,朝廷企图倚重义和团,实属不可行。

    由于袁世凯坚持不放弃对义和团的强有力打击,到了1900年,山东境内已无义和团的踪迹。义和团越境到了直隶境内北京、天津、保定的三角带地区,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在河北境内,义和团的活动达到了高潮。直隶总督裕禄原本与袁世凯约好,对义和团南北夹击,但此时朝廷对于义和团的纵容态度,让他不再敢轻举妄动。于是,义和拳设坛焚香,毁铁路、折电线、烧教堂、杀洋人的活动愈演愈烈。这时候,对于义和团到底采取什么办法,清廷还是拿不出主意,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义和团的口号转变也是清国统治者看法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由最初与清廷的不共戴天,变成拥护清廷驱除洋人了。在这种前提下,那些憎恨洋人的清朝王公贵族,甚至慈禧,都觉得这股民间力量可以利用。在朝廷优柔寡断下不了决心的时候,事态变得越来越严重,北方的广大地区越发处于无政府状况中了。

    元凶还是智者(2)

    清廷上上下下对于义和团的判断缺失,明显地是缺乏常识所造成的。当欧洲在19世纪工业化的背景下,思维已在理性和科学的轨道上行驶的时候,在东方古国,义和团民以及清国统治层的思维还停留在蒙昧的中世纪,无论是那些大权在握的官宦们,还是没权无势的百姓,既缺乏基础的科学常识,也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能力。他们既愚蠢,又天真;既充满幻想,也缺乏想象力;既老谋深算,又自作聪明。正是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上至慈禧太后皇室大臣,下至普通百姓,全都相信了这种怪力乱神,相信那些带有神功的义和拳民是“天兵天将”下凡,相信他们可以刀枪不入,相信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打败洋人。

    以当时清廷自作聪明的想法,先纵容民间义和团力量打击洋人,给洋人施压,然后,再跟洋人谈条件。在官方的纵容之下,这股自发的农民运动变得有恃无恐,很快就形成了大爆炸的趋势。在河北等北方地区,凡是有教堂的地方,都很快成为一片火海。

    时间到了1900年6月,义和团各股势力开始向北京和天津进发。他们头缠红、黑、黄等各色头巾,绑着红色裹脚,手腕上系着白色咒符,服装五颜六色。北京的城门被莫名其妙地打开,十多万义和团民涌进了城中。他们满街逡巡,搜捕和杀戮“老毛子”、“大毛子”、“二毛子”、“三毛子”?一直到“十毛子”——老毛子、大毛子是遍体黄毛的洋人,杀无赦;二毛子是教民,教民若不退教,杀无赦;三毛子以下的,则是用洋货、行洋礼,崇洋让洋之人?义和团证实一个人是否“二毛子”的方法十分简单——嫌疑犯被押到街上,跪在义和团的祭坛前,然后点燃一张写着上呈给义和团保护神的话语的纸条,根据纸灰的上升还是下落,来判断这个人是否有罪该杀。义和团扬言要拿获“一龙二虎”来祭天,以偿背祖叛国之罪——“龙”便是主张变法的光绪,“二虎”则是庆亲王奕和李鸿章。甚至有一度,几十个义和拳民在两位亲王的带领下,到皇宫想杀死光绪,最后被慈禧阻止?矛盾就这样被激化了,战争也变得不可避免。英国海军中将西摩率领英、德、俄、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攻下大沽炮台。这个时候,由于李鸿章远在广东,朝中无人与外国公使接触斡旋,朝廷数次征调李鸿章北上处理事务,李鸿章拒不应诏。

    慈禧太后方寸大乱,不知道如何面对。这期间,德国公使克林德在乘轿前往总理衙门途中,被八旗军官恩海枪杀。在京的义和团又组织起来,围攻各国使馆。局面失去了控制,慈禧太后像一头孤独的母狼一样,不顾一切地下诏对十一国宣战。

    清廷孤注一掷宣战之时,那些朝中元老及地方大员们,知道这一场战争的失败不可避免。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联合在一起,力求“东南互保”,以宣战的诏书为“矫诏”、“假上谕”为托词,拒绝执行慈禧对外宣战的诏令。此时身在山东的袁世凯,虽然在看法和立场上与李鸿章等一致,但不敢直接与朝廷相悖,只是把山东境内的外国人送至烟台避乱,使山东免遭列强蹂躏。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后,慈禧急命袁世凯带队或派得力将领赴京增援,袁世凯接到上谕后左右为难,不派兵,开罪于慈禧,后果不堪设想;派兵的话,明显是以卵击石。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无奈何只好原地踏步,摆出出兵的架势,对战事的格局持观望态度。战争期间,华北交通、电讯中断,袁世凯主动承担了通讯中转的职责,东南各省督抚、驻外各使节的奏折、函电等,都是先发至济南,然后由袁世凯发电代奏;朝廷的上谕、电令也是经袁世凯,转发至各地督抚、各驻外使节。纷乱的事务之中,袁世凯处变不惊指挥若定。除此之外,袁世凯还力所能及地做了一些补救工作,比如说密电荣禄,建言设法妥善保护各国使馆,不让各使馆受更大的损失;在万不得已之时,要派遣军队护送各国公使安全离京,避免给国家带来更大的损失。

    接下来的事情稍有中国近代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了:尽管义和团士气高涨,驻守在津京地区的清军也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在全副武装的联军面前,只得节节败退;八国联军很快逼近京城,十多万义和拳民不知所踪。8月14日,也就是慈禧宣战不到两个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第二天凌晨,慈禧穿着蓝布大褂,梳着巴巴头,像一个农村老太一样,携着光绪皇帝扮成难民模样,混在人群之中,由德胜门北逃。逃亡的第一天,慈禧等在一个叫做贯市的小村镇歇下脚,这个村镇距京城仅七十里。村镇里的百姓谁也没认出大车里的人是皇室成员,也不相信那个披头散发看似农家老太的人就是慈禧。大太监李莲英捧着碎银子到处求购食物,只要是能吃的,不论生熟,一收而尽。太后和皇上吃完了,剩下的食物,才赏给手下的。就这样,慈禧一行,如丧家犬一样一路逃到了太原。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后不久,机敏的袁世凯很快摸清了慈禧太后的动向。

    当慈禧9月10日到达太原时,袁世凯特意派人给慈禧送来了二十五万两白银。这一笔巨款对于大难之中的慈禧来说,无疑雪中送炭。慈禧想到了袁世凯之前的诸多建言,心中如打翻了五味陈醋一样。此后,袁世凯又陆续给落难的慈禧送来了很多钱物。袁世凯的这一番情感投资,无疑已打动了慈禧。

    经过清国全权谈判代表李鸿章的全力抗争,清国和八国联军最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仅赔款一项,就有4.5亿两,“人均一两,以示警告”,加上4厘利息和39年付清,达到了9.8亿两,再加上各省教案的单项赔款,总数超过10亿两,相当于清政府12年的财政收入。

    1901年11月7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辛丑条约》谈判特命全权大臣李鸿章在悲愤交集中去世,朝廷发布上谕,命袁世凯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四十三岁的袁世凯几乎是毫无争议地接替了李鸿章的位置。此次袁世凯的升迁,现在很多资料都说是因李鸿章在临死之前推荐了袁世凯,传言最广的,是李鸿章举荐说:“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认真查询起来,这句话并没有明确出处。李鸿章去世之时,正是中俄谈判最关键的时期,只有他的副手、《辛丑条约》谈判助手、直隶布政使周馥在病榻前。后来周馥回忆这一段历史时说:李鸿章去世时,自己由于极度悲伤,已不能亲自拟稿向朝廷报告,而是由其他人代笔的。也就是说,李鸿章去世的消息,是由周馥口述,别人记下后,报告给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不存在引用李鸿章话语一事。实际上李鸿章一病不起时,慈禧已对李氏的病情有预感,对接任之人也有考虑。听到李鸿章去世的消息时,慈禧太后正在西安回京的路途上,周馥的电禀很简单:“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于本日午刻出缺。所有总署关防,敬谨封存。特电禀。”

    电文只字未提李鸿章对袁世凯的保荐。慈禧太后在接到电报的当天下午,即明发上谕:袁世凯署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到任前由周馥护理。袁世凯的升迁,与其说是李鸿章推荐,不如说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