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焰:晚清三部曲-晚清有个袁世凯(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一点,从图表中可以看得更清晰一点。袁耀东死时,郭氏才三十五六岁。与中国农村几乎所有勤劳善良的妇女一样,郭氏忍辱负重,独自支撑起了这个家庭。郭氏知书达理,对中国社会出人头地的路径心知肚明,这个坚韧女子培养儿子的目标,并没有因丈夫早逝而改变。在生活极其困苦的情况下,郭氏仍让她的几个儿子心无旁骛地读圣贤之书,坚持走科举之路。旧时代的科举就像一场暗无天日的马拉松,而一旦跑过了终点,即是鱼跃龙门,翻天覆地——经过近二十年的奋斗,老二袁甲三率先考取了举人,然后,又成为进士。他的三个兄弟也先后考中了秀才,成了廪生、贡生。由于四个儿子都很有出息,守寡多年的郭夫人在五十岁以后,像《红楼梦》中的贾母一样变得德高望重。在此之后,由于袁甲三的榜样力量,袁家第三代,也就是“保”字辈这一代,袁保恒中举人、中进士、点翰林;保龄、保庆中举人,保中取副贡。这样,连同以前的袁甲三,一门共有两个进士、两个举人。袁家终于扬眉吐气了,大宅的门楼上也高悬起“一门两进士”的巨匾。到了袁家最鼎盛的时期,袁甲三任钦差大臣、河道总督;袁保恒任头品顶戴的部院侍郎,并先后任李鸿章淮军的翼长即参谋长、左宗棠湘军的会办;袁保庆任一个实缺的盐法道员;袁保龄也官至四品候补道;袁凤三也为陈留县训导。当然,这一切,都是在袁世凯出生前后的事情了。

    袁世凯呱呱坠地之时,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的童年,正巧赶上剧烈的社会大动荡。袁世凯出生前的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掳走了两广总督叶名琛。自此,这个清廷高官一直在印度度过了他悲惨的余生。1858年,英法联军攻下北京城,咸丰皇帝仓皇出逃。与此同时,在与太平军的对垒中,清军陷入窘状,清军的江南大营、江北大营接连被破。在中原地区,受太平军节节胜利的鼓舞,大量捻军出没无常,驰骋黄淮平原。这个带有很大迷信和宗教色彩的地下组织,在中原和北方地区一直根深蒂固,在清政府呈现出衰败之气时,它适时地公开了,星火燎原一般遍地开花。袁世凯的家乡河南项城一带,成了捻军最活跃的地方之一。袁世凯出生之前,袁家一直住在祖居地张营,由于捻军不断侵扰,袁家不得不在袁世凯出生之前,搬到了相对偏僻的袁寨。在此之前,袁世凯的叔祖父袁甲三被朝廷委任协助工部侍郎吕贤基督办安徽团练,不久,吕贤基被捻军击毙,袁甲三奉旨接统驻宿州的清军,兼督办安徽团练大臣。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差事,身处太平军和捻军活动之中,人单势薄,腹背受敌。但这个文弱的书生一直坚持在北方跟捻军周旋,全力配合他的同年曾国藩在长江沿岸跟太平军作战。袁甲三的坚韧与果敢,给曾国藩的正面战场以有力的支持,以至捻军无法南下给太平军直接支持。袁甲三死后,曾国藩在给袁甲三撰写碑文时,对袁甲三表示了充分肯定。

    袁世凯诞生的那一年秋天,袁氏家族喜事不断:袁甲三大胜捻军,收复了临淮关;凯旋班师后,被朝廷实授漕运总督、钦差大臣,督办安徽、河南、江苏三省军务。这一连串的好消息让袁家非常高兴,于是袁保中将刚刚出生的第四子取名为世凯。袁世凯出世之后,他的家族并没有像他名字一样变得一帆风顺,反而,在短暂地攀上一个高峰之后,又开始走下坡路——袁世凯四岁的时候,家族的栋梁袁甲三去世;在此之后,凤三和重三又相继去世。至此,郭老太的四个儿子全部先她而去。袁保中因为是长子,便承担了袁氏家族“管家人”的职责,放弃了科举。这个留着山羊胡须的缙绅,自此一直性格温和而严谨地管理着袁氏家族的大业,他做事精细,在自己的家族和当地,享有很高的威信。

    曾国藩攻下金陵之后不久,应朝廷的征召,北上剿捻。曾国藩吸取了僧格林沁等人的失败教训,所到之处坚壁清野,让捻军得不到供给。在袁寨,袁家深挖沟壑,高筑寨墙,架设炮楼、吊桥,抵挡捻军马队的冲击。捻军马队一来,袁家人全部迁徙到围子里面,鸣枪放炮,进行抵抗。袁世凯五岁那年,大批捻军进攻到袁寨附近,与清军展开厮杀,家里人带袁世凯登上围墙眺望,小小的袁世凯看着双方人仰马翻,毫无惧色。自幼生长的环境,对于袁世凯的性格塑造,是至关重要的。

    袁世凯七岁左右的时候,捻军基本被平息。广袤的北方农村暂时恢复了平静,人们继续在贫瘠的土地上耕耘,以维持基本的温饱。袁世凯的家族也恢复了正常生产,孩童们重新攻读千年不变的科举。不过袁世凯自小养成的野性未改,就如同当年的袁绍和曹操一样,不爱读书,到处惹是生非。这时候,袁保庆应朝廷的征调,赴山东济南候补知府。袁保庆年届四十一直无子,夫人牛氏在袁世凯出生前后,也曾生过一个小孩,但早早夭折。而袁保中却育有六子,一大家人在商议之后,决定把袁世凯正式过继给袁保庆。在此之前,由于亲生母亲刘氏奶水不足,袁世凯一直吃袁保庆妻子牛氏的奶水长大,情同母子。

    袁世凯到了济南之后,袁保庆特地为袁世凯物色了位颇有名望的举人做他的启蒙先生。但自小养成的野性,加上嗣母的溺爱,令袁世凯根本无心读那些八股文,整日里游手好闲,极喜欢恶作剧。有一次,袁世凯故意装作肚子疼向先生请假,然后埋伏在先生回家的必经之地。晚上,等先生路过这里时,袁世凯将早已准备好的大把萤火虫搓碎,抹到脸上,悄无声息地向先生走来。夜色之下,教书先生见到一个脸上闪烁着白光的怪物,以为是鬼魂,吓得扭头便跑。

    袁世凯远远地看着先生的狼狈样,大笑不止。教书先生慌不择路地跑到家中之后,又惊又吓,在床上躺了好几天。

    顽童,还是天才(2)

    济南生活两年后,曾是袁保庆战友的马新贻升任两江总督,将袁保庆从济南调至扬州,后又调至金陵,署理江南盐法道,督销官盐。这一个收入颇丰的肥缺很快改变了袁保庆的生活。在扬州,袁保庆带着袁世凯拜访了自己的老友、昔日湖南巡抚张亮基。张亮基见少年袁世凯异常聪慧,便向袁保庆提出,让袁世凯留在扬州,和他三个儿子一道读书。因为当时张府的私塾老师是江南名儒王伯恭,袁保庆便同意让袁世凯留下。陌生的环境里,袁世凯一开始还循规蹈矩,但几天下来,袁世凯的老毛病又犯了,除了调皮捣蛋之外,袁世凯还食量惊人不讲礼貌,常常是张家人刚刚端上饭碗,袁世凯便已风卷残云将桌上的饭菜吃得一干二净,弄得张家人大眼瞪小眼。有一次,袁世凯与张家一个亲戚比食量,由输者付钱。袁世凯一口气吃了十个馒头,二十个鸡蛋。那人认输了,但不愿付钱。袁世凯不依不饶,硬让对方吃了同样数量的食物,结果对方一下吃撑了,大病一场。一段时间之后,张亮基实在容忍不了袁世凯的调皮捣蛋,便找了一个借口,将袁世凯送出扬州,去了南京袁保庆身边?少年袁世凯就这样一副阔少和衙内的味道,“无厘头”的程度,让人匪夷所思。这个时期的袁世凯,连后来专门为他当大总统制造舆论,抬轿子吹喇叭的《容庵弟子记》一书都无法为之掩饰。

    在南京,袁世凯过上了五年相对安定的生活。这一段时间是从1869年(同治八年)至1873年(同治十二年),也是袁世凯十岁到十四岁的时候。此后,袁世凯再没去过江南,即使是在朝鲜后期,朝廷册封了他一个温处道员的职务,袁世凯也未去上任。为了让袁世凯好好读书,袁保庆特地聘请了江南名儒张曲治给袁世凯授课,并把袁世凯的哥哥世敦、世廉从家乡接来同读。但此时的袁世凯仍旧喜欢骑马、打拳、饮酒、下棋、赌博;或者,跟一帮小兄弟策马登览清凉山、雨花台、莫愁湖等胜景,所到之处一片鸡飞狗跳。不过袁世凯这时候已显现出很强的组织能力了,那帮小弟兄无论长少,都愿意听袁世凯的指挥。袁保庆见此状,便有意识地培养袁世凯为人处事上的能力,让袁世凯帮他料理一些事务,经常提醒袁世凯做人要有大志向、大雄心。在袁保庆的言传身教之下,袁世凯这方面倒是有了很大提升。与几乎所有传统青年书生一样,在南京的那一段时间,袁世凯也写了好几首诗来抒发自己宏大的志向,他在七律《雨花台怀古》一诗中写道:

    我今独上雨花台,万古英雄付劫灰;

    谓是孙策破刘处,相传梅锅屯兵来。

    大江滚滚向东去,寸心郁郁何时开?

    只等毛羽一丰满,飞下九天拯鸿哀。

    另外一首则是:

    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

    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

    平心而论,袁世凯的诗很一般,没有平仄,也不讲对仗。不过从诗中可以看出,少年袁世凯还是有着鸿鹄之志的,也透着一股浓烈的草莽之气。当然,少年的狂妄、蛮横以及志大才疏都无可厚非,重要的是有没有在宏大目标之下的不断精进,以及用一种准备好的姿态,等待命运的垂青。这时候的袁世凯,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攀上那么高的位置,也没有想到命运会在茫茫人海中挑中了自己,让他一生像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

    1873年7月,袁保庆突感霍乱死于南京。这对年仅十四岁的袁世凯来说,无疑晴天霹雳。极度悲伤之下,袁世凯卧床不起竟达五个月。袁保庆的丧事由生前好友刘铭传、吴长庆代办。年底,刺骨的寒风之中,袁世凯陪伴嗣母牛氏,乘马车扶着灵柩回到了项城。安葬了袁保庆之后,在郭老太太的主持下,袁氏家族又将袁世凯和袁世廉教育的重任转交给袁保恒。袁保恒是袁甲三的儿子,早年一直跟袁甲三征剿捻军,智勇双全,战功卓越,曾被清廷授予“巴图鲁”(勇士)称号。平定捻军之后,袁保恒又随左宗棠参加陕甘平叛。这个时候的袁保恒,刚刚离开西北,赴北京就职。他富有雄才大略,头脑清晰,对于国际国内的一些大事,提出过很多好建议。在俄国人强占伊犁之后,他就未雨绸缪,上书朝廷,要求加强东三省的防务,指出俄国才是清廷最大的危险,提出国家应精选良将,负责东三省的练兵事宜,既可以加强对东三省的保护,同时可以拱卫京城。后来的形势发展,证明了袁保恒是极富战略眼光的。袁保恒所做的另一件事情,就是1876年向光绪皇帝建议,在台湾设置巡抚。这一点,后来也为清廷所采纳。

    袁世凯跟随叔父袁保恒来到京城。袁保恒先是以翰林院侍读学习补用,然后又被提拔为内阁学士,累官至刑部左侍郎。袁保恒的弟弟,即袁世凯的另一个堂叔袁保龄不久也当上内阁中书,来到了京城。为了帮助袁世凯兄弟应对科举,袁保恒、袁保龄兄弟在北京办了私塾,聘请了三位举人做老师,全力教授袁世凯兄弟。一年之后,袁保恒受命帮办左宗棠转饷,进驻肃州(今甘肃酒泉),监督袁世凯兄弟读书的责任落在了袁保龄的身上。这个时候,袁世凯仍不改顽劣,不用心学习。袁保龄很生气,对袁世凯的评价是“资分不高而浮动非常”,决定对袁世凯进行严加管教:首先,不准袁世凯随便外出,将袁世凯的书桌放在老师的书案旁,又将袁世凯弟弟袁世廉的书桌安排到里面,将两人隔开,不让他们交头接耳;袁保龄还将袁世凯住宿的房间安排在老师隔壁,让老师监督他晚上用功,早睡早起。袁世凯学习期间,在河南老家的生父袁保中去世,袁保龄因为怕耽误袁世凯学习,以袁世凯已过继给袁保庆为理由,不让袁世凯回老家奔丧,依旧留京苦读。在袁保龄的严厉监督之下,袁世凯的学业有了明显进步,个性也收敛了不少。在与其兄袁保恒的书信中,袁保龄高兴地谈到袁世凯的变化,说袁世凯虽然“文章尚不入门”,但“竟是中上美才”了。又过了一年,袁保恒回到了北京,更是加紧督促袁世凯学习。就这样,两个叔叔硬是紧逼袁世凯苦读了三年。

    科举学习,以及所有的应试教育,要求的都是一种驯服的学习态度。这种态度,不仅是行为上的顺服,更重要的,是内心的称臣。否则,那种油然于内心的抵触,就会让教育的渗入大打折扣。虽然袁世凯这时候已竭尽全力适应科举,但在内心当中,那种由性格而产生的抵触力量无疑是强大的,这也决定了袁世凯很难成为这种教育方式的佼佼者。1876年秋天,乡试的日子到了,袁保恒因为担任顺天武乡试正考官,为了避嫌,袁世凯只好回河南开封参加乡试。

    尽管袁世凯对自己充满信心,结果公布时,袁世凯却名落孙山。首次科举的失败,让袁世凯心灰意懒。年底,按照长辈们的意思,袁世凯在老家把婚事办了,迎娶了大他两岁的陈州淮宁县的于氏。不久,于氏生下了儿子袁克定。后来,袁世凯恢复帝制,于氏也自然而然成为皇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