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决定出路-做人如何决定出路如何,树起人生路上的丰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生在世,追求着成功、财富、名望。但是,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机器,它很容易让人失去本色,容易磨光一个人的棱角,只有站直了,虽外圆还能内方,才不至于成为见利忘义的庸人。

    一个人的品德,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势和走向。会做人的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并能按道德标准去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做一个有德之人,才能在人生路上稳步畅行。

    先尊重别人,再要求别人尊重自己

    好多人是冰棍做的性子,能折不能弯。跟你过几招他干,照顾你几拳他敢,要他服软不行。他们的口号就是:文打官司武打架,软的硬的全不怕。

    其实,这种人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怕,他也有一样怕的东西,怕什么呢?怕敬。你看《水浒传》里的霹雳火秦明,杀他的脑袋他也不服软,可是宋江往地上一跪,口称将军,自称罪囚,吓得他立马滚在地上叫哥哥,当了朝廷的“叛徒”。

    俗话说得好: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是很普遍的心理。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敬。但是,那些聪明的人,不会先要求别人的尊重,而是首先“敬人一尺”,然后自然会得到“人敬一丈”的回报。

    大卫·史华兹初创罗兰奴真服装公司时,因为没多少钱,聘不起服装设计师,只能生产一些很普通的衣服。一天,史华兹去一家零售商店推销成衣。店老板不屑一顾地说:“你的衣服是三流设计师设计的,也许你的公司里根本就没有设计师。”

    史华兹见他一语说中要害,顿时来了兴趣,便坐下来,同他攀谈起来。原来,此人名叫杜敏夫,是位服装设计师,曾在三家服装公司打工。由于老板没眼光,对他的设计总是不满意,他干不多久就只好走人。后来,他一气之下,索性不搞设计,做起了服装生意。

    史华兹相信杜敏夫是一个好设计师,便邀请他到自己的公司工作。谁知杜敏夫竟大叫起来:“宁可饿死,也不做服装设计师。”史华兹只得暂时作罢。

    后来,史华兹一次又一次地拜访杜敏夫,终于使他接受了邀请。尽管杜敏夫脾气古怪,很不易相处,但史华兹却以包容之心,真心实意地接受他。后来,杜敏夫设计出了许多极具创意的时装,帮助公司一举打开了市场。

    现在,罗兰奴真已成为美国最大的服装公司。

    闻名全球的时代华纳公司创始人罗斯,年轻时曾在一家殡仪馆任总裁,后来才投资娱乐业,并收购了多家电影、唱片及艺术公司。作为一个外行,要经营一份专业性极强的事业,难度可想而知。但他能够运用内行代他经营,所以他的事业做得很成功。

    罗斯求贤若渴,千方百计地将各种人才网罗到华纳旗下。即使暂时用不上,他也要请进来,这个部门不行,就调到另一部门,而且绝不轻易解雇人。

    有一次,罗斯收购了大西洋唱片公司,并希望该公司总裁厄地根继续担任原职。厄地根听说罗斯出身于殡仪业,顿生轻视之心,打算挂冠而去。罗斯求贤心切,他特地邀请厄地根的一位好朋友,一起去拜访厄地根。厄地根以为罗斯是个大老粗,用法语对朋友说:“我不可能与这些人共事!”罗斯也学过法语,立即用流利的法语回敬道:“我将保证你拥有现在的一切权力。”

    罗斯的诚意终于使厄地根改变主意,决定留在华纳效力。

    还有一次,罗斯收购了美国电视传播公司。他亲自拜访该公司原总裁史丹,劝他留任。罗斯打听到,史丹有一个关于有线电视的全新计划,却因资金不足无法实现,至今引为憾事。于是,他对史丹说:“请你以你的想象力来告诉我,在未来五年内,要建立所有的有线电视系统并实现你的梦想,大致需要多少资金?”

    史丹一闻此言,立即决定加盟华纳。日后,史丹在实现梦想的同时,也为华纳的有线电视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实,大部分人都怕别人敬,不怕别人贬低。正像有些人说的:怕表扬,不怕批评。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呢?这是因为,要把事情做得漂亮是很难的,马马虎虎对付却很容易。你把他看低,他正好拣容易的做,马马虎虎对付你一下。你把他看高,他拗不过你的好意,只好勉为其难地往好里做。

    所以,在生活中,为了让对方的表现合乎你的期望,最好是敬着点,千万不要随便贬低别人。否则,他的表现可能像你所说的一样糟糕。

    诚信是做人立身之根本

    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博学多才,诚实守信,因此人们都尊称他为曾子。

    有一天,曾子的儿子正在和小伙伴们玩耍,其中一个孩子耍赖,说话不算数,结果孩子们闹得不欢而散。曾子的儿子就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了父亲,曾子教育孩子说:“小孩子说话应该算数,要说到做到。做不到的时候千万不能轻易答应,不然,别人会以为你说谎,不讲信用。”儿子听了父亲的话,点点头。

    第二天上午,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买东西。曾子的儿子哭闹着要和母亲一起去。那个时候去趟集市,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兴奋的事情,因为集市上有他们喜欢的糖果,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趁此到外面看看那多彩的世界。曾妻劝儿子说:“乖孩子,娘到集市上要买好多东西,那里的人太多,路又远,娘一个人带着你实在不方便,你老老实实地在家呆着和小朋友们玩吧!”可是儿子就是不肯撒手,依旧拉着母亲的衣服,哭哭啼啼的。正在屋里读书的曾子听到儿子的哭声,连忙出来帮助妻子劝儿子。说要给孩子讲故事,或者去野外捉蝴蝶。孩子哭着说:“爹爹的故事都听腻了,蝴蝶也不稀罕。”曾子也没办法,只好劝老婆带孩子去。可是老婆仍旧不肯同意。孩子哭得更伤心了。

    眼看日头就要到中午了,再不出发,今天就赶不回来了。正当妻子无计可施的时候,她突然看到了猪圈里的猪正乐呵呵地吃食呢。她想儿子最爱吃红烧肉了,于是就对儿子说:“乖乖儿,只要你安心在家,等我赶集回来,我把咱家的猪杀了,给你做红烧肉。”孩子一听让人流口水的红烧肉,顿时来了精神。自己才吃过一次,而且还是那么小小的一块,今天母亲要杀了一头猪做那么多红烧肉,心里不禁乐开了花,也不哭了,也不闹了。高兴地放母亲走了。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曾妻从集市上买完东西回来了。只见家里养的那头小猪已经被捆了起来,在那里大声地号叫。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儿子也站在父亲的身边,高兴得手舞足蹈。儿子看到母亲回来了,就蹦蹦跳跳地迎上去说:“爹爹要给我杀猪了,我要吃肉了。”曾妻见此情景,急得尖叫了一声,赶紧过来阻止。她气冲冲地质问曾子:“你疯了,今天既不是过年又不是过节,也没有贵客临门,你杀猪干什么?”曾子反问说:“你临走的时候,不是对儿子说只要他不哭,晚上就给他杀猪做红烧肉吗?”曾妻这才想起来上午哄骗儿子的话,忙说:“我那是骗他呢,怎么你也当真了?”孩子听到母亲这样说,小嘴一撇,眼泪哗哗地流下来。

    这时,曾子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孩子是哄骗不得的。儿子年幼,什么都不懂,只会学父母的样子,相信父母的话。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儿子的脑海里打下深深的烙印。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言而有信,说话算数。怎么能哄骗他呢?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如果父母不诚实,孩子就会撒谎;如果父母不守信用,孩子便会经常骗人。难道你愿意让我们的儿子养成说话不诚实,经常骗人的坏习惯吗?你现在想想,这猪到底该不该杀?”

    曾妻觉得曾子的话有道理。她当然不想让儿子养成说谎的坏毛病,而是像曾子一样,成为一个“言必信,行必果”,有着高尚情操的人。于是,她就挽起袖子,帮助曾子把猪给杀了,晚上儿子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红烧肉。

    曾子的家里并不富有,一头小猪可以说是家里很重要的财富,可是为了兑现对儿子许下的诺言,曾子不惜磨刀杀猪,而且借此机会和妻子讲解诚信对教育孩子的重要性,最后终于让妻子心悦诚服。

    诚信是做人立身之根本,也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基本要求就是诚实守信,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曾子杀猪立信以教育孩子,非常值得称道。

    宽容待人,不计小过

    一条清澈无底的河流,不会有任何鱼虾的繁殖;一个人如果太自命清高,孤芳自赏,不但交不到朋友,任何事也很难有所成就,因为任何人都不愿与其交往,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

    有位养鸡场的主人,向来讨厌传教士,因为他觉得大多传教士口上讲的是一套,实际做的又是一套。为了满足“替天行道”的正义感,养鸡场主人有事没事,总喜欢信口散布传教士的坏话。

    一天,有两个传教士上门,说要买只鸡。

    生意上门,总不好往外推吧,主人忍着不快,让他们自己去挑。这两个家伙在偌大的养鸡场中挑了半天,却拿来一只毛掉得差不多,丑陋至极的跛脚公鸡。

    主人奇怪得很,便问他们为什么挑这只鸡。

    传教士回答说:“我们想把这只鸡买回去养在修道院的院子里,告诉大家这是你的养鸡场里养出来的鸡,为你做些宣传。”

    主人一听就急了,连忙摇手:“不行不行!你们看这养鸡场里的鸡,哪一只不漂漂亮亮,肥肥壮壮的,就这一只不知道怎么搞的,一天到晚爱打架,才会弄成这个样子,你们拿它当代表,让大家以为我的鸡全这样,对我实在太不公平了。”另一位传教士笑着说:“对呀,少数几个传教士行为不检点,你就以他们为代表,对我们来说,也同样太不公平了吧?”

    太阳同样有黑子,如果你揪住别人的缺点不放,别人也会这样来揪你。我们应时刻记得:人无完人,对人宽容,就是对己宽容。

    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坐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外。

    长老搬走了椅子,凭感觉在这儿等候。

    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落地后小和尚定睛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原来他跳在长老的身上,后者是用脊梁来承接他的。

    小和尚仓皇离去,这以后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等候着长老的发落。但长老并没有这样做,压根儿没提及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

    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获得启示,他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通过刻苦的修炼,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若干年后,成为这儿的长老。

    放过别人的小缺点,不仅需要“海量”,更是一种修养促成的智慧,事实上只有胸襟开阔的人才会这样做。在上面这个故事里,长老若搬去椅子对小和尚“杀一儆百”,也无可厚非,小和尚可能从此收敛但绝不会真正反省,也就不可能有以后的成就。

    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有了这种品质、这种境界,做人就变得豁达,变得成熟。

    吃亏是一种福气

    从古至今,一直就存有“吃亏是福”的说法。按古人的理解,吃亏的真正意义在于,它可以消灾免祸,化祸为福,从而否极泰来。而在当代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它的意义便升华到:吃小亏占大便宜,退一步海阔天空。观察那些成功人士,大都对于吃亏的经历呈现出洒脱和坦然。也许正是这种英雄般的大肚量,这种荣辱不惊的处事态度,才为他们现在的成功奠定了基石。

    如今吃亏这两个字已经不再单纯代表着一种被动,更多的反而是代表着一种磨炼,一种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吃亏已经成为了对自我工作能力的考验和积累,它意味着多做点事,多动一下手和脑子。而在我们实际行动中,我们才会对这项工作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知道了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去完成它。

    邹强刚从机械学院毕业时,被分入一家颇有名的机械制造厂工作。他对于机械设计确实有着热情和天赋,不过带他的师傅却直接分配他下到基层工厂进行最底层的生产。他开始觉得这完全是欺负新人,埋没了他的实学和能力,来这个厂子就是上了当、吃了亏,懊悔不已。不过他很快地调整了心态,而且他发现他徒有一番理论知识,而对于实际的运行和生产流程一无所知。于是他的求知欲望被激发了,他开始努力工作,即使是那些老工人刻意的使唤,他也欣然接受了。他这种敢于吃亏,甘于吃亏的精神最终给了他丰厚的回报,他一步步地从生产线走向设计,从设计走向管理层,稳中上进。

    后来这位成功人士把他的理念告诉那些如同他当年一般稚嫩的青年员工时,他们流露出吃惊和怀疑的表情。有的年轻人接受了前辈的告诫和提醒,在逐渐进步;有的年轻人则更多地想着怎么去逃避劳动和付出,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索取,而不是贡献。他们总是为多做了一点份外工作而喊冤,看似精明的他们在算计着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机遇也在点点滴滴地算计着他们,不肯大方走近。于是他们失败了,他们永远是无名的小人物,或许他们真的无法理解,更多时候吃亏能给予他们的远远多于他们所付出的。

    坦然地面对吃亏,并接受它是一种高尚的修养。吃亏不仅仅是简单的付出,它代表了一种给予,一种忍让,一种厚道,是面对利益得失的平静,是审时度势的大气,是带有亲和力的大智若愚。吃一点亏,换来一片和谐的生存环境,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职业生涯中,一个能吃亏的员工才能逐渐成材,逐渐晋升;同样,一个有修养和肚量的管理者则能得到其员工的爱戴。管理者应该从员工的利益和福利出发,实施一些有利于下属的政策,即使会使切身利益受到损害,但是员工们会以一种感恩的心奋力工作,回报企业。那么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和价值,而管理者吃亏后的回报将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多。但是很多管理者却看不到这一点,他们苛刻,张扬跋扈,不能忍受自己有一点损失。他们只顾自己的腰包,不看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利润大都用于中饱私囊,剩下的才想起那些为了企业奋战的员工,时间久了,这样的企业是不能立于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上的。

    甘于吃亏的的成功企业家的例子还是屡见不鲜的。重庆力帆集团的董事长尹明善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尹明善是一个能为员工的利益着想的管理者,他深刻地理解员工的辛苦和困难,所以他可以做到牺牲一部分个人利益,转而补助他的下属,使企业上下的员工都能得到保障。他曾经提到:如果效益不好就大量裁员,稍有困难就转嫁给员工,而丝毫不让自己有一点的委屈,这样的企业是得不到大发展的。他领导的力帆集团2001年就实施了最低工资制,具有3年工龄的员工工资不得低于600元。力帆集团的最低工资制比重庆的最低工资标准高出400多元,而力帆摩托也占据了中国大部分的摩托车市场,这无疑是上层领导退了很大一步,牺牲了很大比例的个人所得才得到的海阔天空。

    也许很多企业家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仅仅看到了吃亏所给他带来的当前损失,而没有高瞻远瞩,没有战略性的商业头脑。他们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面,而无暇去领悟它的另一面,只埋头于眼前利益,却忽略了长远利益。他们唯恐此时此刻自己吃亏了,想象不到如今的退让也许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

    对于如今在职场上打拼的年轻人而言,吃亏更是频繁出现在他们的生涯里,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这样的现象,对于年轻人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年轻人刚大学毕业就进入某一产品的销售部,负责产品推广。他拥有一流的口才,但更可贵的是他的工作态度和吃苦精神。那时公司正在着手新产品的销售渠道建设,新老产品都同时赶着销售,每一位员工都很忙,但领导并没有增加人手的打算,于是负责旧产品销售的人员总是被指挥去新产品销售团队帮忙。不过整个销售部只有那个年轻人欣然接受老板的指派,其他的都是去一两次就抗议了,觉得超过了自己的负责范围。那些自以为有社会经验的老将们有意无意地嘲笑他傻,他听了以后则不以为然:“吃亏就是占便宜嘛!”

    老员工们很奇怪,他有什么便宜可占呢。总是看到他跟个苦力一样四处奔波,为新产品贴广告,发传单,暗自想这真是一个傻人。后来他又常去下层生产部,参与现场的生产,只要哪缺人手,他都乐意去帮忙。

    两年过后,正是这位被嘲笑的傻人,积累了很多经验以后,自己成立了一家设备销售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前景很乐观。原来他是在以前公司任劳任怨的时候,把销售公司的基本流程都摸透了,这样说来,他真是占了大便宜啊!现在,他仍然抱着这样的态度做事,对下属、对客户、对合作方,他都以吃亏来换取合作者和客户的信任,换来下属员工的一致拥护。这样的高尚修养使他在年轻一辈中脱颖而出。

    吃亏就是占便宜,养成这样的正面思维,会使你受益匪浅。遥想当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宁愿自己吃亏,而为民谋福,到最后,大家公推他为帝,名传历史;还有著名的“管鲍之交”,旁人都说管仲在占鲍叔牙的便宜,但是鲍叔牙却处处为管仲说话,后来还推荐他作宰相。正是因为鲍叔牙肯吃亏,才交到一位挚友,而且为国举才,利益了全国人民。所以一个人懂得付出,不计较吃亏,才可能有一个多彩的人生;相反,过于精明,锱铢必较,只知道接受,却吝于付出,必定是一个贫穷的人生。尤其是年轻人更应该记住这一点,这是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己做事能力,扩大人际关系网络的最好途径。年轻人在最初涉世之时,应该吃点亏,如果样样想占便宜,让周围的同事感觉到你寸土不让,精明而又吝啬,那最后一定是你吃亏。所以有时候,放弃一座金山让予别人,反而会拥有一个可以点石成金的手指,这时你怎么选择才是明智的选择呢?

    尽心去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一位穷苦学生为了凑足学费,不得不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由于他一心一意想凑足学费,只好硬着头皮乞讨食物度日,以便尽可能少花每一分钱。

    年轻人敲了一户人家的门,开门的是个小女孩,他一看便失去了勇气,心想:天下哪有大男生跟小女孩讨东西吃的?于是他只要了一杯开水解渴。小女孩看出他非常饥饿,于是拿了一杯开水与几块面包给他。他把食物接过来,狼吞虎咽地吃着。一旁的她看到他这种吃法,不禁偷偷地笑了。吃完后,他很感激地说:“谢谢你,我应该给你多少钱?”她满脸开心地笑着说:“不必啦,这些食物我们家有很多。”

    年轻人觉得自己很幸运,在陌生的地方还能受到他人如此温馨的照料,真让人感动。

    多年以后,小女孩长大了,却感染了罕见的疾病,许多医生都束手无策。女孩的家人听说有一个医生医术高明,找他看看或许有治愈的机会,便赶紧带她去接受治疗。在医生的全力医治和长期的护理下,女孩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健康。

    出院那天,护士把医疗费用账单交给了她。女孩几乎没有勇气打开来看,她知道可能要一辈子辛苦工作,才还得起这笔医疗费。最后,她还是打开了,却看到签名栏写了这样一句话:“一杯开水与几块面包,足够偿还所有的医疗费。”

    女孩眼里含着泪水,原来她的主治医生就是当年那个穷学生。

    一次小小的给予,却帮助女孩渡过了人生的一大难关。如果我们能够时刻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那么在我们遇到难关的时候,同样也会有人帮助我们。反之,如果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未能伸出援手,那么等到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很可能也得不到想要的帮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过一件被广为传诵的故事:一天,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正乘车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忽然,他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马路旁边,冻得簌簌发抖。他立即命令身边的翻译官下车了解详情,可一位参谋急忙阻止说:“我们得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种事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艾森豪威尔却坚持说:“等到警方赶到的时候,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已冻死啦!”

    原来,这对老夫妇准备去巴黎投奔自己的儿子,但因为车子抛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不知如何是好。于是艾森豪威尔立即把这对老夫妇请上车,特地绕道将这对老夫妇送到家后,才风驰电掣地赶去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会议结束了,总部的一位参谋走过来,向艾森豪威尔将军表示祝贺:“将军,您真幸运!”原来,那天几个德国纳粹狙击手早已虎视眈眈地埋伏在艾森豪威尔原本必经的路上,如果不是因为助人而改变了行车路线,他恐怕很难躲过那场劫难。

    故事听起来有些宿命的色彩,但又不能简单地把这种得失取予归因于冥冥的力量,因为它实在是社会互动的必然。可见,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我们的善意、爱心终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有一位邮递员在送邮件时,经常会看到一位瘦小的老夫人从她那美丽的大房子中走出,借助一辆四轮助行车,挣扎着走上房前的小路,去信箱取她的邮件。她每向前走一步都非常吃力。他估计老夫人从她房子前门走到信箱再返回去,至少要花20分钟,因为她每走几步都要停下来歇一歇。

    一个周末,这位邮递员光顾了当地的一家五金商店,买了一只铜制的信箱。然后,他驱车来到老夫人的家,敲响了房门,并站在门口耐心地等待。当老夫人终于把门打开时,邮递员礼貌地问她是否允许自己把这个信箱钉在她的门上,以省去她每天走到原来那只信箱取信的辛苦。获得她的同意之后,他就把那只信箱钉在了她的房门上。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当邮递员发送老夫人的邮件时,他便径直走到她的前门,把邮件塞进那只信箱。但从此以后,他再没有跟老夫人打过照面。

    有一天,当邮递员走上老夫人家房前的小路时,发现一个男人正站在台阶上等他。那个男人介绍说,他是老夫人的代理律师。他告诉邮递员,老夫人已经去世了,并且问他今后能否将老人所有邮件转送到律师事务所。随后,他递给邮递员一个信封,里面是老夫人留下的一封信——老夫人把她的房子、家具等所有物品,都留给了这位邮递员先生。在信中,老夫人写道:“邮递员先生,你对我的友善甚至超过了我的家人所给予我的。我已经有20年没有收到他们的消息了,他们不肯为了我而暂时放开他们手中的工作,而你却做到了这一点。愿上帝保佑你的余生幸福安康。”

    以上诸多故事,都在向我们诠释着这样的道理:帮助别人是一种双赢的智慧,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双赢的基础是施与,当人们尽心去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时,给他们带来的是方便,留给自己的是欣慰。有时即使助人的人并不希望得到任何回报,但最后他所获得的却可能会远远超出他所付出的。

    施与比接受更幸福,因为那代表你有这个能力帮助别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肯付出,就能得到回报。只有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能不假思索地伸出援助之手,在你陷入困境时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生活中当你为别人付出的时候,本身就会体验到快乐,因为付出也是一种快乐。为别人付出你的爱心,就会种下一片希望,就会有硕果累累的一天,就能品尝到丰收的喜悦。

    做人要能屈能伸,能进能退

    很多人都看过跳远比赛,跳远选手们为了跳得更远,都要往后退上好多步,然后助跑上一长段距离,这样才可以跳得更远。然而,大多数人不懂得把这种简单的道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为了一些小的利益与别人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

    一些精明人懂得变通之法,他们不会正面与人反驳,而是给对方一些小甜头,要知道,作出这些小的让步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们都有一种共同心理,那就是要得到别人足够的尊重,只要你给他一些小的让步,他就会满足你更大的要求。

    成功的人在对付反对意见的时候常常尽量使自己做些“小让步”。每当争执发生的时候,他们总是在心里盘算着:“关于这一点能否做一些让步而不损害大局呢?”

    在有些情况下,别人争论不休的论点,对自己来讲反而不那么重要。

    美国著名的顾问尼一韦作为贺华勃及罗克法茵等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的咨询决策人,曾经很妥善地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个个非常难处理的事件。

    一次,尼一韦想请英国著名的阿丝狄夫人参加刚在纽约动工的阿斯托尼亚大饭店的奠基典礼。

    “不行,”阿丝狄夫人说,“此事恕我不能遵命,你们之所以需要我,只是让我为你们旅馆做广告而已。”

    而尼一韦的话的确使人大吃一惊。“夫人,的确如此,”尼一韦接着说,“然而,你也不会一无所获的,你也可以借此接近广大群众。因为这个典礼将由广播电视向全国转播。”后来他又向她声明,他们并不希望她发表什么演说,只是要她到场露一下面就行了,并且反复强调了此举的意义。最后阿丝狄夫人应允下来,答应出席他们的奠基典礼。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尼一韦能使阿丝狄夫人答应的真正原因,还是在于他开始的时候,使夫人感到出其不意的让步。

    英国曾有位著名的首相,名字叫劳可·乔治,他在政治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被称之为“圆融的劝诱术”。一个乔治的研究者对此作了如下解释:“乔治常常是在别人以为他已经失败了的时候获得胜利的。他懂得什么时候应当牺牲一点而最终取得全局的胜利。”

    有的时候的确要造成使人有反对余地的局面,碰到这种情况,不妨故意预备好一些无伤大局的细节,让对方表示反对,而你则作有目的的让步。

    曾经有位广告家,为了做一点让步,故意在一幅画着一只猫的油画上,在猫脖子上画了一个多余的红圈。这幅画是让一个脾气古怪的管理人鉴定的。他一见此画便咆哮起来:“干吗画上个红圈!赶紧将它取消!”于是,这位广告家一声不吭地用颜料把那红圈涂掉了,这位鉴定者也无话可说了,便出了一个较高的价钱将画买下。

    这个小小的“红圈”细节使广告家战胜了这位十分难打交道的管理人。

    因此,无论什么时候,获得别人认同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小的方面让步,以保证在大的方面取胜。在职场上,要有能屈能伸的精神,该退的时候必须退。这时的退,并不代表低头认输,而是为以后的胜利打好基础。

    承认错误,担负责任

    每一次,当遇到了已经发生的错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面对?是理直气壮以年轻的代价为借口,还是推三阻四地搪塞,或是不以为然地敷衍……还是知耻而后勇,直面失败,理智而清醒地面对、奋起?每一种态度背后都有不同的行为,也会有不同的结局,这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勇于负责的人大多会走向成功。

    其实,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犯很多错误,这的确是成长的代价。世界上绝对没有完美的个人,也绝对不存在不会犯错误的人,其实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只是当错误已经发生之后,所采取的不正确的态度。如果我们一味搪塞,或者简单地敷衍了事,不敢面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那么类似的错误就会重复发生,结果我们将会步入作茧自缚的怪圈。但是,如果已经发生的错误能够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引以为戒,并能够亡羊补牢,那么我们就绝对不会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也一定能够跨越人生的障碍,接近、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任何一个寺院都会有自己的清规戒律,但即便如此,还是会有些小和尚屡屡犯戒。定一法师所在的这个禅院也是如此,他决定找机会对这些小和尚予以教诲。

    这一天,刚刚做完日常佛事,僧侣们正要走出禅房时,老方丈定一法师扬手碰落了供台上的一个瓷瓶,摔了个粉碎。众弟子一下愣在那里,不知方丈的这一举动,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所致。

    定一法师见这些和尚都在以那种探询式的眼光看着自己,便语气凝重地说道:“非常可惜吧?一把泥土,不知经历了多少工序,经过了多长时间的煅烧,才超脱成珍贵的瓷瓶,被我们摆上了神圣的供桌,成为一件高贵圣洁的法器。如果保存好了,它千百年都不会损坏的,甚至可以永远流传下去。可是,扬手之间,它就坠落于地,一文不值了。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尤其是我们敛德修行的僧人,取得了法号,悟出境界,不是件容易事!你若不珍惜、不自律,堕落起来与瓷瓶无异!”一时间,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默默无语。小和尚中有些人忽然有所顿悟,于是合掌跪地,深表忏悔。

    其实,故事中所讲的道理是这样的:从修身养性到立世扬名,无论是成就一番大业,还是拥有一件珍品;无论是道德品质,还是荣誉名声……无不如老方丈所列举的瓷瓶一样,永存还是损毁,都取决于长久的珍惜或扬弃的瞬间。

    正如以上故事中所讲,那么我们将如何珍惜我们的人生呢?其实人生是由一步步的阶梯所砌而成的,当我们迈开人生每一步的时候,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次选择。我们是珍惜每一次的机遇和机会,紧紧地握在手中;还是将这些机遇和机会抛弃在一边,屡次犯着重复而幼稚的错误呢?无论我们是后悔、自责或是惋惜,都不可能换来一个我们想要的结局。只有我们从内心深处真正懂得珍惜,懂得珍重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我们才会赢得一个丰富的人生。态度决定命运,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人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我们曾经犯过的错误,以及未来将要出现的错误呢?

    当我们手中捧着一只盛满水的水杯,由于我们不经意间的错误,使它摔碎了。此刻我们即使痛心疾首,又能如何呢?水杯中的水还能回到水杯吗?破损的水杯还能成为完好无损的杯子吗?不能,绝对不能。

    所以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不要再寻求任何理由去为自己开脱,我们应该告诉自己,我绝对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我一定要珍惜手中这个水杯。那么,对于我们来说,错误就是这一杯已经打破的水杯洒出的水,覆水难收,不要给自己找理由掩饰错误,这样永远也不会收起已经洒出的水。我们应该在下一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敢于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承担责任,并从中吸取教训,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将自己头脑中的旧思想丢弃,从而形成创新思维。

    一次犯错误,那是年轻的代价,可以谅解;二次犯相同错误,那是态度的问题,是值得商榷的;第三次犯下类似的错误,那就是上帝都无法原谅的错误,没有人会原谅这样的人,而且这也绝对不是态度的问题,而是能力和人品的问题。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倒在同一个障碍下。

    面对错误,我们应该如何去正确面对呢?其实这个水杯时刻都在我们心中,我们需要问问自己有没有真心地对待它。

    做人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您不想让自己再次经受失败的痛苦,那么就呵护好心灵的水杯,勇于去承担自己应付的责任,并从中得到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这就有可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如果这样做了,我们也许就可以得到我们追寻了许久的东西;反之,我们则可能与此物失之交臂了。

    罗斯和钱德新到一家速递公司,被分为工作搭档,然而下面一件事却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一次,罗斯和钱德负责运送一件昂贵的古董。在交货码头,罗斯把邮件递给钱德的时候,钱德却没接住,古董掉在地上摔碎了。

    钱德趁着罗斯不注意,偷偷来到老板办公室对老板说:“这不是我的错,是罗斯不小心弄坏的。”随后,老板把罗斯叫到了办公室。“罗斯,到底怎么回事?”罗斯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老板,最后罗斯说:“这件事情是我们的失职,我愿意承担责任。”

    后来,老板把罗斯和钱德叫到了办公室,对他俩说:“其实,古董的主人已经看见了你俩在递接古董时的动作,他跟我说了他看见的事实。我也看到了问题出现后你们两个人的反应。我决定,罗斯留下继续工作,用你赚的钱来偿还客户。钱德,明天你不用来工作了。”

    人们往往对于承认错误和担负责任怀有恐惧感。因为承认错误、担负责任往往会与接受惩罚相联系。有些不负责任的员工在出现问题时,首先把问题归罪于外界或者他人,总是寻找各式各样的理由和借口来为自己开脱。在很多管理者看来,这些都是无理的借口,并不能掩盖已经出现的问题,也不会减轻要承担的责任,更不会让你把责任推掉。

    美国西点军校认为:没有责任感的军官不是合格的军官,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是优秀的员工,没有责任感的公民不是好公民。缺乏责任感难免会失职,员工与其为自己的失职找寻借口,倒不如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职。敷衍塞责,找借口为自己开脱,会让老板觉得你不但缺乏责任感,而且还不愿意承担责任。没有谁能做得尽善尽美,但是,一个主动承认错误的员工至少是勇敢的,如何对待已经出现的问题,能看出一个人是否能够勇于承担责任。犯了错误必须自己承担后果,不可迁怒于他人,不可推卸责任。无论我们是一个工人、老板还是领袖,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取这次错误的教训,去从这次的错误中摒弃以前错误的想法,而有了创新的思维,这样我们才可以一步步地堆砌出通往成功的阶梯。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修炼到此种境界,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既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持盈若亏,不骄不狂。

    有一位现已年逾七旬的低调“穷人”。他自己开车,衣服总是穿破为止;最喜欢的运动不是高尔夫,而是桥牌;最喜欢吃的不是鱼子酱,而是玉米花。他住的是在1957年用3.1万美元买下的内布拉斯加州的屋子。

    五十多年来,他一直住在奥马哈的这一幢房子里。灰色粉刷的外墙无形中也反映出他处事的态度——非常的低调。有趣的是,他所居住的地区还被当地政府列为“有损市容”的地方。在香港出差的时候,他还用宾馆赠的优惠券去买打折的面包。

    家人给他买件新衣服他却拿去退掉,坚持穿着身上已经穿了数年的衣服。有一次,他弯腰从地上捡起了一枚不知道谁掉的,也不知道躺在那里多久了的硬币,认真地说:“这或许就是下一个十亿美元呢!”

    当他已是亿万富翁的时候,谁也不会相信,他那刚刚当上了妈妈的宝贝女儿卧床在家,只能看自己的小黑白电视机。他答应出资为儿子买个农场,但同时声明,必须每年按合同规定交费,否则立刻收回。

    对财富他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财富来自于社会,早晚它还应当回报于社会。他告诫儿女不要期望在他身后获得巨额遗赠,因为他不想让他们坐享其成,更不想让他们毁于财富。2006年,他将自己财富的一半以上,约300亿美元捐给了比尔·盖茨及其妻子建立的“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如今大多数时间里,他深居简出,躲在奥马哈的家中,除了家人,连个助手都没有。他的车牌上还标着“节俭”的字样。他的佣人,两周才来一次。他创办的公司之一凯特威广场第14层的伯克希尔公司,尽管它富得流油,但全体人员仅有11人,这里没有诸如门卫、司机、顾问、律师之类的职位。他不爱抛头露面,不喜欢张扬个性,生活方式保持低调。他把自己的生活准则描述为:“简单、传统和节俭。”而这六个字恰如其分地反应了他低调做人的思维。

    高调做事,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全力以赴,认真踏实地把它们做好。而他显然做到了,正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使他成为了美国最大和最成功的集团企业的塑造者,一个全球公认的现代“久经磨练”的经理人和领导人,一个比杰克·韦尔奇更会管理的人,一个宣称在死后50年仍能管理和影响公司的人!那么,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穷人”到底是谁呢?他就是身价400多亿美元的世界第二富豪沃伦·巴菲特!而他所有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其所拥有的成人思维,即“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正是因为他做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

    但低调做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退在后面,自己的利益被别人剥夺强占也不发任何声音,自己的人格被别人侮辱也不反抗,这不是低调,这是懦弱。低调做人,是不要太招摇,不要有点小本事就拿出来显摆,不要有事没事就往领导跟前凑,然后做出一副领导面前红人的模样。什么事情自己心中都要有数,要清楚,自己有本事慢慢拿出来用,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乐于帮助别人,为别人服务。

    而高调做事,也不是喊着口号抗着红旗让满世界的人都知道我们要做什么,而是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看得很透彻,把握其根源和关键,在自己有把握的时候以一种很高很专业的姿态去做,漂亮地做好做成功。当然,如果我们没有把握的话,那还是先好好琢磨琢磨,找人商量商量、请教请教,如果还是没有完全的把握,那我们就尽力去做,出了问题自己全力以赴了,也不会有什么遗憾。事情是自己做的,但别人都看在眼里,没有哪个领导是瞎子,嘴上不说,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别害怕做替死鬼,出了事情必然要有人承担,如果轮到你承担,说明你已经具备了承担的能力。别害怕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别人剥夺,因为你做的事情,自然有人看在眼里。

    我们都知道,当今社会,与人相处,只要稍有点处理不当,就会招致不少麻烦。轻则工作不愉快,重则影响职业生涯。因此,与人相处,关键是要学会低调!同样,在这个社会里,要想先做事,必须先做人。做好了人,才能做事。做人要低调谦虚,这样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而做好了人的话,在做事时要高调要有信心,事情做好了,那么我们的做人水平就又上了一个台阶,所以说做人和做事其实是一个互补的过程。

    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富兰克林年轻时,去一位老前辈的家中做客,昂首挺胸走进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一进门,“嘭”的一声,他的额头撞在门框上,青肿了一大块。老前辈笑着出来迎接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富兰克林记住了,也就成功了。

    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态。欲成事者必宽容于人,进而为人们所悦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根基既固,才有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不经风雨。而低调做人就是在社会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绝好姿态。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学会低调做人,就要不喧闹、不矫揉造作、不故作呻吟、不假惺惺、不卷进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认为自己满腹才华,能力比别人强,也要学会藏拙。只有当我们彻底学会了低调做人,把它运用到炉火纯青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去以正确的思维去做到高调做事。

    在我们的一生中,需要面对的只有两件事:一是学会做人,即低调做人;二是学会做事,即高调做事。而这二者并不是没有联系的。以谦虚、低姿态及感恩的心去面对他人,以认真、仔细、自信及积极的心态去做事,我们就已经做到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我们就已经向成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