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恰逢朱德同志逝世11周年的忌日。他的遗孀、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同志与前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的史迪威将军后裔代表团相聚在一起,共叙友情。
约瑟夫·W.史迪威将军,生前是美国三星上将。早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20世纪20年代初来中国学习,后曾在驻华美军中任职,十分熟悉中国的情况。1942年1月,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派遣,再次来到中国,担任中国战区美国陆军司令官,同时兼任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1943年任东南亚盟军最高司令部副总司令。1944年10月奉调回国。两年后,因患癌症逝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家中。
在会见中,史迪威将军的女儿史文思深情地对康克清同志说,她的父亲在去世前的几个月时曾对她讲:“我真想扔掉手中的铁锨,到那边去找朱德,扛起来福枪,和他并肩作战。”史迪威的生前遗言情真意切,一倾衷肠,使听者无不为之感动,不禁让人想起40多年前发生在中国的那一场反抗日本侵略军的战争……
1941年12月,日军轰炸美军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引发了太平洋战争。美、英、法等国对日宣战。不久,史迪威奉命来到中国,随即率部进入缅甸对日作战。在缅甸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所率领入缅作战的国民党军队纪律松懈、指挥官无能,又不听从他这个外国人的调遣,致使10万之众,连遭失败,损失惨重。蒋介石为此与他结下芥蒂。
史迪威回到重庆后,向蒋介石建议成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新军,蒋介石不予理会。蒋介石只是希望被美国政府授权掌管援华物资分配的史迪威多为他提供物资援助,而史迪威却偏偏提出要改造中国军队,要反攻仰光,因而成为蒋介石企图用这些物资装备嫡系部队以消灭共产党军队和四大家族恣意分赃的障碍,为蒋介石所痛恨,蒋多次向罗斯福提出把史迪威调回,未得应允。在史迪威的眼中,国民党军队的“士兵是好的,连排长还可以,营长就差了,团长师长没有一个好人”。
相反,八路军英勇抗战的事实却给史迪威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看到占中国军队总数很少部分的八路军、新四军将士不仅抵御了日军的猖狂进攻,而且在配合国民党军阻止日军南下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44年7月,在他的建议下,美国派出了以美军上校戴维·D.包瑞德为组长的美军观察组飞抵延安,观察和了解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作战情况。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热情欢迎并接见了包瑞德等观察组成员。朱德还多次向他们介绍八路军的作战情况。此后,包瑞德在向记者谈到朱德时禁不住称赞说,他所见到的朱德将军,同一张口就向美国索要飞机、坦克的国民党将军们是多么不同,朱德将军始终强调的是依靠人民的力量战胜日本侵略军。
所以,史迪威对待中国国内的问题,始终坚持公正和中立的态度,敦促蒋介石与其他抗战军队合作抗日,加强内部团结。他认为在这一点上,中共的军队和蒋介石的军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应当给予一样的军事援助。
1944年9月,由于史迪威和蒋介石的分歧日益加深,在蒋介石的坚辞下,罗斯福总统终于决定召回史迪威。10月,史迪威在即将离开中国前致信朱德,他在信中写道:“由于我已被解除在中国战区的职务,我谨向您,共产党武装部队首脑,为我们今后不能在对日作战中同您合作深表遗憾。您在对我们共同的敌人作战中发展了卓越的部队,我曾期望与您联合作战,但现在此事已成泡影。祝您战斗顺利并取得胜利……”
这月21日,史迪威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中国。不久,朱德在延安收到来信,同时,他还收到史迪威送给他的一件夹克衫,以表示对他的敬意。
1946年,当史迪威听到蒋介石在美国政府的援助下发动内战的消息后,他气愤地说道:“如果美国今天对蒋介石说,我们不援助你们,那么,蒋介石这家伙走不了几步就得停下来。”
这年10月,朱德获悉史迪威逝世的消息,专门致电史迪威夫人,称“史迪威将军的死,不但使美国丧失一个伟大的将军,而且使中国丧失一个伟大的朋友。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他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和他为建立美国公正对华政策的奋斗,并相信他的愿望终将实现。”
会见行将结束,康克清同志握住史文思夫人的手,希望她能再来中国。虽然这次相聚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却是令人难忘的,它将载入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史册,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魏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