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0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余部撤离三河坝时,部队仅余约1000多人。后转战到赣南山区,在陈毅协助下,进行了三次整顿:天心圩整顿、大廋整编、上堡整训。这就是建军史上可与“三湾改编”齐名的“赣南三整”。经过整顿,虽然加强了党对部队的领导,稳定了军心,提高了士气,但是,部队仍然面临着严重困难,特别是给养无法解决。当时,已近隆冬,而起义军的干部和战士,还穿着南昌起义时的单衣,有的甚至还穿着短裤,打着赤脚,连草鞋都没有,经常饿肚子;有的负了伤,许多人得了疟疾,没有药,得不到治疗;部队的枪支弹药也无法补充。如何克服困难,巩固部队,保存这支革命力量,成了当时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在这个关键时刻,突然传来消息,十六军军长范石生派人送信来到上堡,表示愿意和朱德所部联合反蒋。
范石生是朱德在云南陆军讲武堂三期丙班的同学。当年他们交往甚密,辛亥革命之前一起参加了同盟会。后来,他成了滇军的高级将领。1922年,他在讨伐陈炯明,迎接孙中山回粤组织大元帅府的事件中建有功勋,被委任为滇军第二军军长,授上将衔。1926年,滇军第二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十六军时,他仍任军长。1927年10月,十六军作为国民革命军总预备队,移防到粤北韶关和湘南汝城一带。范石生同粤系、桂系军阀均有矛盾,而同蒋介石的矛盾更为尖锐。他很想找一个盟友,同蒋介石对抗。当他得知南昌起义失利之后,朱德率领一支部队转战在赣南时,曾几次派人秘密寻访,进行联络。
我党同范石生的统战关系由来已久。还在1926年,范部改编为十六军时,周恩来就通过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云南人王懋庭(王德三),将在广州的云南籍共产党员王振甲(王西平)、韦济光,夏崇先、马季唐、饶维昌、李静安、赵贯一、向镇弼以及广西人余少杰等派入范部,组成了政治部,担任了秘书、科长,股长及下属部队的党代表。“四一二”以后,各部队“奉命清党”,范石生阳奉阴违,搁置不理。所以十六军内仍有我党的秘密组织。南昌起义后,范石生还和我们有联系,起义军在长汀就曾收到过范石生的来信,说他准备在广东接应起义军。周恩来在南下途中,还给朱德写了组织介绍信,以备同范部联络时,与我党在范部的党组织接上关系。
11月初,朱德根据从敌人报纸上得悉的地址,给范石生写去一信。半月后,范回信说:“春城一别,匆匆数载。兄怀救国救民大志,远渡重洋,寻求兴邦立国之道。而南昌一举,世人瞩目,弟感佩良深。今虽暂处逆境之中,然中原逐鹿,各方崛起,鹿死谁手,仍未可知。来信所论诸点,愚意可行,弟当勉力为助。兄若再起东山,则来日前程不可量矣,弟今寄人篱下,终非久计,正欲与兄共商良策,以谋自立自强。希即枉驾汝城,到曰唯(十六军四十七师师长)处一晤,专此恭候。”
朱德向陈毅、王尔琢介绍了范石生的情况后,又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和处境,认为从各方面来看,同范石生合作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有利于隐蔽目标,积蓄力量,待机发展。朱德向全体党员讲明了同范石生合作的意义和目的,经过大家讨论统一了认识,同意在原建制不变,保证组织上独立,政治上自主,军事上自由的前提下同范合作。
朱德受党组织之委托,从崇义上堡出发到湘南汝城,在同曾曰唯谈判时,提出三个条件:“我们是共产党的队伍,党什么时候调我们走,我们就什么时候走;给我们的物资补充,完全由我们支配;我们的内部组织和训练工作等,完全照我们的决定办,不得进行干涉。”最后达成协议:一、同意朱德提出的部队编制,组织不变,要走随时可走的原则;二、起义军改用十六军四十七师一四○团的番号,隐蔽起来,朱德化名王楷,任四十七师副师长兼一四○团团长(后又委任为十六军总参议);三、按一个团的编制,先发一个月的薪饷,立即发放弹药、被装。
协议达成之后,范石生从郴州赶到汝城隆重欢迎朱德。朱德在四十七师的欢迎会上向全体军官讲话说:“中国外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新军阀蒋介石的剥削、压迫,民不聊生。今天,我们必须团结起来,打倒这个独裁卖国的新军阀。有蒋介石就没有我们,有我们就没有蒋介石。”各位军官听后,大为震惊,非常佩服。
随后陈毅、王尔琢带着部队到了资兴。朱德在党的活动分子会上又讲了同范石生合作的意义。他说:范石生之所以与我们达成协议,实现联合,是想扩充队伍,壮大实力,同蒋介石及其他军阀对抗。我们这样做,是为了与范部建立统一战线,以此为掩护、隐蔽目标,积蓄与发展力量,绝不是放弃原则,顺从他人,也绝不能束缚住自己的手脚,我们应该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大家一致拥护这一决定。部队很快得到了被服给养补充,有了全新的装备。
1928年年初,蒋介石发觉南昌起义军余部隐蔽在范石生部队里,立即下令要范解除起义军的武装,逮捕朱德。同时,又密令十三军军长方鼎英率部从湖南进驻粤北,以监视起义军和范石生的动向。范接蒋的密电之后,虽然非常惊恐,但他信守协议,不忘旧谊,“立即写信派秘书杨昌龄前往犁铺头,把这个消息告诉朱德将军”。他在给朱德的信上说:“最后胜利是你们的,现在我是爱莫能助。”情况万分紧急,朱德立即召集部队的主要领导人陈毅、王尔琢、蔡协民和北江特委的负责人开会研究对策,决定部队立即开拔,另寻出路。按照北江特委的意见,原准备去海陆丰,同那里的部队会合;但到了仁化,发现方鼎英的部队正开往南雄,如果继续前进很有可能被方鼎英包围。朱德当机立断,折转北上,直指湘南,去实现他早在酝酿中的湘南起义计划。朱德和范石生的合作,从时间上看是短暂的,前后大约一个半月。但是就其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来讲,却是重大的。起义军得到了物资补充,增强了起义军的实力。后来,陈毅在给党中央的一个报告中说:“曾与范石生有一时期合作,得范之补充。保存了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壮大了队伍。”
(刘学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