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交往纪实-“可别忘记替我们向陕北人民问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51年5月初,我正忙于接收营产和恢复营区的工作,忽然接到军区的通知,要我上北京参加全军营房会议。

    我以西北军区营房部负责人身份,参加了这次会议。

    5月13日,会议即将结束,总后勤部营房部宋裕和部长对我们说:“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朱总司令明天要听取会议的汇报。这次向总司令汇报,各大军区的同志们都参加。大家今天准备一下”。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心中十分高兴,一想到明天又可以见到我们所敬爱的朱总司令,就兴奋得一夜都没睡好觉。

    我们来到朱德同志住房前,从房内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片刻,朱德同志迈出门来,和蔼亲切地和我们一一握手,微笑着说:“同志们,辛苦了!”轮到我时,我握着他那厚敦而温暖的大手,禁不住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当朱德同志知道我是西北军区的同志时,握着我的手,关切地问:“你从西北来?陕北人民好吗?我们十分怀念陕北人民啊!”说完,总司令用力摇摇我的手。

    我的眼睛湿润了,激动得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

    朱德同志的住所是一座旧式的平房,室内设备十分简单,家具均是旧式的,9个座椅围成半圈,中间放有一个大的长条茶几,墙的一角放置一张三屉桌,摆放着茶具。朱德同志和我们一样坐在座椅上,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老花镜戴好,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笔记本放在腿上,然后,对宋部长讲:“开始吧。”

    我们汇报的时候,朱德认真地做着记录。他边记录,边向我们提问题。比如:每个大军区接收的营产有多少?其中办公室多少?军官和战士的宿舍多少?仓库多少?战时和平时能用的仓库各有多少?等等。当我们回答时,朱德同志很快记在他的笔记本上。

    见朱德同志弯着身子在亲自作记录,使我又想起了延安时期的总司令……他老人家不顾高龄,亲自率领三五九旅的负责同志到南泥湾,翻山越岭,日踏荒川,夜宿破窑,对南泥湾垦情进行调查研究。他亲自问,亲自记,言传身教地提倡“南泥湾”政策,使过去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塞外江南”的米粮川。多少年过去了,总司令仍然保持着战争年代的工作态度,使我对他更增添了敬重之情……

    想着想着,忽然听到宋裕和部长在喊我的名字:“高克恭同志,该你汇报了。”我一抬头,见朱德同志微笑着对我说:“高克恭同志,你快谈谈我们老家的情况吧,要讲得详细一些。”于是,我就把西北军区的有关情况,详细地向总司令作了汇报。当我汇报到陕、甘、宁、青、新五省没有接收多少敌人的营具和福利设备时,朱德同志停住笔,摘下花镜,摆手叫我暂时停一停,问:“你等等,我问你,你是否把五个省都看了呢?”我回答说:“只有新疆我没有去,其余的四省全去了。”朱德同志又问我:“你去延安了吗?”我说:“总司令,延安我没有去。”

    我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真没有想到,朱德同志问得这么详细。

    “你在延安住过没有?”朱德同志问我。

    “住过。”我回答说。

    “住过几年?”

    “不到五年。”

    “总司令,高克恭同志就是陕北人。”宋部长插话。

    “噢!家在延安地区吗?”朱德同志关注地问。

    “不!在榆林地区绥德县。”我轻声回答。

    “啊!不远,不远。”朱德同志又戴上眼镜,看了一眼笔记本,抬头继续说:“应该到咱们的老家去看看嘛,看看原来的那些建筑物现在怎么样了。特别是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住过的地方,还有西北局、边区政府、联司等机关办公的地方,不知道被敌人破坏得怎么样了。”

    “总司令,据陕西省军区营房科报告,枣园、杨家岭、王家坪以及边区政府驻地被敌人破坏得轻些;中央党校、联司、联政驻地被敌人破坏得厉害些;八路军大礼堂全被拆下做工事了。”

    说到这里,只见朱德同志沉思片刻,然后,像是总结过去,也像是展望未来,坚定地说:“没有关系,破坏重的,我们可以重建;破坏轻的,应该很好地保护起来。革命胜利了,这些建筑物代表着我们党的历史。它是有纪念和教育意义的呀!”我说:“回去后,我们一定按总司令指示去办,把工作做好,让党中央、毛主席、总司令放心。”

    等我汇报完了,朱德同志看看手表说:“我讲几条意见,供你们参考。

    (1)营房工作,也要发扬延安精神。把现有的营房、营具管理好、维修好。不能认为我们胜利了,全国解放了,房子都要建新的,营具都要做好的。要给大家讲清楚。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勤俭持家,厉行节约,因为这是我军的光荣传统。

    (2)搞好新建工作。从今年起,中央军委每年要给你们拨一部分钱,新建营房和库房。逐步做到不用民房和政府部门的房产和家具,减轻人民的负担。在新建中,尤其要注意防止浪费。

    (3)从现在开始,要修建我们自己的中小学校、托儿所、幼儿园、澡堂子、理发室。这些都是广大士兵和干部的福利事业,必须办好。

    (4)要培养教育出一批好的营管干部。大家对这个工作还不熟悉,没有经验,困难又多,这样,对营管人员更要注意进行教育,讲清什么工作都是革命工作,对营管工作一定要安心,力求尽快熟悉营管工作这项业务,使自己成为营房专家。”

    讲到这里,朱德同志停下来,看看大家,然后风趣地讲:“你们这些同志都是头头,思想通吗?这个工作很光荣,谁不住房啊?他不住房,到刮风下雨的时候,可要倒霉啰!”朱德同志的一席话,把我们都说笑了。

    朱德同志最后说:“我们要向全体同志进行教育,使大家自觉地爱护营房、营具,节约每一个铜板。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这些财产是人民的,不能因为解放了,生活好了,就忘掉了我们在井冈山上、草地里吃什么,住什么。应该想到我们的国家还很穷,要尽最大可能减轻人民的负担,使人民群众早一天和我们一样住上好房子。对那些不按制度办事,破坏制度而又屡教不改的人,要给予纪律处分,坚决杜绝与民争房、争利的坏现象。总而言之,营房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过去打仗时没有这个工作,因此,我们在这方面还没有经验,只能在做工作的过程中来摸索经验。我相信,你们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在有关业务部门的指导和配合下,一定能够把这项新的工作做好,也一定能将毛主席倡导的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保持下去。”

    朱德同志讲完话后,收起花镜和笔记本,站起来说:“那今天就到这儿吧!祝同志们今后工作顺利。”

    朱德同志迈步到门口,与我们一一握手告别。

    朱德同志特别对我关照说:“高克恭同志,你到陕北去时,可别忘记替我们向陕北人民问好。”

    我恋恋不舍地握着朱德的手:“我一定带到。请总司令保重身体,抽空到老家走走。”

    朱德同志慈祥地微笑着,频频点头。

    (高克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