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局中局-第129章 平安城死局(5)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简直就跟变戏法似的,许一城连拈了五次,里头一个娃娃套着一个娃娃,最后一共摆出来六个娃娃,一字排开,蔚为壮观。许一城笑道:“你们不知道也不奇怪。这东西并非中国所产,名叫罗刹套娃,层层嵌套。这东西是俄罗斯人在光绪二十六年发明,后来沙皇钦点为外交礼品,金铸银造,让公使送到中国几个,分发给宫中玩赏。光绪三十年淑慎皇贵妃去世,她的这个金银套娃也作为陪葬放了进来。”

    如果一层套娃算一件物品的话,那么这里正好六件,与高、卞二人恰好打平。

    高全霍然起身,愤愤道:“你这分明是把一件拆成六件,不能这么算!”许一城悠然道:“那四扇屏风算几件?一套汝瓷茶具又是几件?”高全顿时哑然。

    古董行当里“一套”和“一件”的概念截然不同。比如屏风,一扇扇分开来卖要称“件”,凑在一起,称“套”。论套卖,可比论件去卖值钱多了。这个俄罗斯套娃合起来是一套,拆开来每个都是一尊独立的娃娃,没什么不妥。

    “可你自己也说了……这是光绪二十六年才有的东西,怎么能算古董?”高全说到后来,自己也突然哑然,自觉理亏。

    海兰珠几乎要笑出声来,中国的古董商们一心钻古,哪会知道这些西洋的新玩意儿。但这套娃镶金嵌银,又是从皇贵妃墓里挖出来的,说它是件古董,还真合规矩。许一城这个空子,可谓钻得高明。

    高全还要指责,卞福仁在一旁冷冷道:“高老弟,您坐下来好好琢磨琢磨吧。”高全眉头一立,刚要开口反驳,忽然一下想到什么,眼神陡变。

    没错,许一城是钻了空子,把一件变成了六件。那么结果是什么?

    结果是每个人都有六件真品在手,打成了平局。

    许一城若是有心要赢他们两个,只消每轮都挑出一件真品,最后选中套娃,即可以轻松夺魁。可许一城没有这么做,反而一直在砸毁赝品。高全这时候才意识到,这个平局不是巧合,是许一城一手促成的。他急忙把视线转向卞福仁,对方微微点头,表示他想得没错。

    他开局后的一举一动,全都是在算,算他需要捣毁多少件赝品,算每个人手里保持多少件真货,才能让最后变成平局。换句话说,许一城必须在一开局就对所有的明器真伪胸有成竹,而且连他们两个人都算了进去,算准他们不会去取那个最关键的套娃。

    取胜不难,难的是打平。这得需要多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心态?

    高全咕咚一声坐回到椅子上,双眼迷茫。

    为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折?

    这个结果也大大地出乎王绍义意料。他搓着手指,表情阴晴不定,那一道道脸上的沟壑,在油灯下映出阴影。这时许一城拱手道:“王团副,慈禧墓的物品奇多,不是一家可以吃下。既然打平,可见是天意,何妨三家分货。一城虽不信佛法,却也知为人当有好生之德,不必闹出无谓的人命来。”

    听到这一席话,高、卞二人不约而同身体前倾,眼睛瞪大,几乎要从喉咙里滚出惊叹声来。

    许一城居然是为了救他们两个——两个一心要置他于死地的人。

    两个人都不是蠢货,一琢磨立刻就反应过来。王绍义设下的这个局,只要分出胜负,就是一生二死。许一城如此苦心孤诣,冒着如此之大的风险,就是为了促成三人打平的局面。有了平局,三人谁都不用死,与王绍义也有了商榷余地。一想到这里,高全、卞福仁的表情复杂极了,有敬佩,有感激,有愧疚,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不甘。

    海兰珠知道许一城事先熟知陪葬明器,本来可以轻易取胜。可她没料到他居然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她向许一城望去,见他凝神望着王绍义,平眉淡目中居然隐隐露出几丝悲悯佛相。

    许一城这时又开口一拱手道:“王团副,咱们就此罢手,三家分货,您意下如何?”

    若是一开始许一城就说这话,别说王绍义,就是高、卞二人也不会赞同,只会以为许一城示弱。如今许一城露了这么一手,震慑全场,再提这个要求,那就是高风亮节了。

    王绍义没有急着回答,他从桌子上把右手抬起来,在鼻子下面擦了擦食指,方才反问道:“富贵动人心。你有独食不吃,为什么要把巨利分给其他人?那两个人,刚才可是还要弄死你呢。”

    许一城正色道:“城隍庙里的阴司间,正是为了警告世人不要作恶,否则死后下地狱,下场凄惨。若为图暴利而伤人命,有损阴德,在下可不想去真正的阴曹地府走上一遭。”他说完环顾一圈,把那些泥像扫了一圈。

    海兰珠长长呼了一口气,嗔怪地推了他的肩膀一下:“许一城,你骗起人来可真是……”许一城淡淡道:“事急从权,以骗救人而已。”

    王绍义突然大笑道:“说得好!你小子有手段,有担当,有魄力,我喜欢这样的人。”他这一发话,阴司间的气氛为之一松。高、卞二人连忙起身,朝许一城拱手致歉。两人从鬼门关走了一圈,这才如释重负,纷纷表示愿意让出大利给许一城,自己占小头。

    三人正谈得热络,王绍义手腕一抖,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把短枪。啪啪两声枪响,震得小小的阴司间内尘土扑簌簌往下落,许一城下意识挡在海兰珠身前,两个人都眼前闪黑,耳鸣不已。好不容易恢复正常以后,许一城抬头一看,眼神霎时凝滞。

    高全和卞福仁两个人躺倒在地,胸口都是一片殷红,已然气绝身亡。鲜血飞溅,洒在恶鬼泥塑和白纸灯笼上头。许一城脸色铁青:“王团副,您何故出尔反尔?”

    王绍义吹了吹枪口青烟,淡然道:“老子从没答应你什么,这里是我的地盘,我的道儿立规矩。你赢了,他们两个就死。”许一城身子前倾,肩膀微颤,显然气愤已极。王绍义又把枪抬起来,对准他的额头:“记住,别再自作聪明替我立规矩了,知道不?”

    许一城双目定定看着王绍义,没有躲闪,也没有求饶,海兰珠不由手心沁汗,似乎是过了很久,又似乎只过了几秒,许一城闭上眼睛,第一次露出疲惫神态。海兰珠站在一旁,看到此情此景,心中泛起悲凉。纵然他智谋通天,算计百出,在这不讲理的土匪面前,也是毫无用处。

    两人僵持一阵,王绍义忽地把枪给撤了回去,笑道:“小子还挺倔。现在还指望你给我出货,我暂时不动你。”看得出,王绍义对许一城还是颇为欣赏。许一城冷冷道:“王团副您就不怕我返回京城去报官?”王绍义毫不为意地伸开腿,踢了踢那两具尸体:“这两个人都是你纳的投名状,你去报什么官?”

    当年林冲上梁山,王伦让他下山随便杀个人,背了人命官司在身上,叫作投名状,然后才能入伙。如今高、卞二人,就是王绍义替许一城纳的投名状。这一招,可是够阴毒的,阴司间的赌局传出去,没人会相信许一城救人的义行,只会认为高、卞二人是赌败而死,把账算在他头上。王绍义“恶诸葛”之名,可谓名不虚传。

    许一城还未言语,王绍义又一指海兰珠:“还有,这位姑娘——甭管跟你是什么关系——不妨暂且留住在平安城赏赏风景。等事成以后,再回去不迟。”

    许一城和海兰珠闻言,面色大变。王绍义这不光是纳了个死投名状,还要留下一个活质。许一城喝道:“不行!这跟之前说的不一样。”

    王绍义咧开嘴笑了:“是不一样。你若是痛痛快快赢了,本来没这么多事。谁让你自作聪明,非要搞什么三家分货呢?我的货,倒要你来做主了?不留个活人质,我怕你又耍心眼。”说完他也不等许一城答应,收枪在腰,转身对掌柜的说:“开门,收尸。”

    掌柜的拿起一根长杆,朝上头门板捅了一捅。上头很快有人掀开木门,新鲜空气涌进来,阴司间里的血腥味稍微淡了一点。王绍义先爬了上去,然后下来几个壮丁,七手八脚把那两具尸体抬上去,他们一走,里面安静了许多,只剩下他们两个。反正这里没别的出路,土匪们也不催促。

    许一城如佛塔一般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海兰珠伸手过去,摸到他拳头紧攥。海兰珠急道:“许大哥,你没事吧?”过了一阵,许一城才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疲态毕现:“自作聪明,我真是自作聪明。非但害死两个无辜的人,还要连累你也要身陷险境。”

    海兰珠劝道:“碰到这些不讲理的土匪,许大哥你已经尽力了。我身为翼长之女,做人质就做人质吧,为宗室尽心也是本分。”

    “可是,这实在太危险了。王绍义这伙人,可不是一般的土匪。”

    “所以你尽快回去通知毓方他们,回来救我。”海兰珠展颜一笑,“你可别小看了我,我在英国可学了不少东西呢。不然毓方哥哥也不会放心让我来。”她心生恶作剧,忽然很想看看许一城为自己着急的模样,“实在不行,就嫁给这糟老头呗,当个压寨夫人。”

    许一城脸一板:“不要胡说!”

    两个人正说着,外头门板响动,掌柜的自己又拎着灯笼下来了:“两位,这里不好久待,请上去吧。”

    许一城和海兰珠正要往上走,掌柜的忽然又开口道:“请留步。”许一城停下脚步,没有好脸色:“你又让我们上去,又让我们留步,什么意思?”掌柜的把灯笼搁下,双眼注视着:“你是五脉中人?”

    许一城这次来没用假名,因为他在古董圈里其名不显,没什么声望。想不到一个平安城的客栈掌柜,居然在这里一口叫破了他的真实身份。

    这可麻烦了,万一有什么事情,引得匪帮去报复五脉,可就要出大乱子了。

    掌柜的看出他一霎时的慌乱,语调平淡,伸手一指许一城腰间那一圈缀着海底针的黑布:“这东西,是不是叫海底针?”许一城点头称是。掌柜的呼吸略显急促,伸手想要摸一下。许一城以为他要索贿,便开口道:“你想要就拿去,只是得为我做件事。”

    掌柜的咯咯笑了起来:“我又不玩古董,要这东西做什么?只是它与我家祖上有旧,我一直听说却没见过,这次难得有机会,想看看罢了。”

    许一城皱眉道:“有什么旧?”掌柜的伸手点在牛皮旁那一枚四合如意云的小印上:“先前我还不大敢认,但看到这四合如意云中多了一轮日头,就知道了。这叫作破云纹,乃是我家的标记——看来这海底针,是我家祖上亲手打制的。”

    这话一出口,许一城可吃惊不小。这海底针,是乾隆年间一位姓欧阳的能工巧匠所打造。当时那位欧阳工匠犯了事,幸得五脉鼎力相助才逃过一劫。欧阳工匠为了报恩,就为五脉度身打制了一套鉴定工具,完全贴合五脉的鉴定手法而成,所以被历代奉为宝具。想不到在这平安城的土匪窝里,居然碰到了一位后人。

    看他能一口叫出牛皮小印的样式名字,看来此事多半是真的。

    “您姓欧阳?”

    “不错。刚才你一亮出来,我就认出来了。我家曾祖父曾经留过遗言,若遇此物,即是恩人后代。就算是死敌,也要留三分情面。”

    “那你……”许一城有所意动。

    掌柜的语带讥诮:“几代前的人情了,就算留到现在,也剩不下什么。何况就算我想救你们,王团副也不会答应。看在这海底针的份上,我答应你,会好好照顾这位姑娘,不会让闲杂人等来骚扰。我能做的就这么多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