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办事效率36计-把工作当成一项有益的游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学会把工作当作有益的游戏一般,愉快地面对它吧!并且请善用“工作秘诀”的诸多要领,相信对你追求更高的效率会大有帮助。

    与其用“鞭笞”不如用“蜜饵”

    老实说,工作或读书都不是轻松事儿,但是,却也不能因为不轻松就撒手不干。“苦着脸做事,吃亏的是自己”,是这句“工作秘诀”的第一原则。换句话说,把工作当作有益的游戏般悠游其间,是提高效率的第一要事。

    因此,首先要提出的是“成功报酬”——“蜜饵”的效用。一般认为,驱策干劲的方法是“鞭笞”与“蜜饵”并用,“鞭笞”确实能在短时间内的义务感与压迫感之下,产生高效率,但容易导致强性疲乏,终致对工作兴趣索然。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在愉快的气氛下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能使人生充满乐趣。

    倡导行动科学管理的美国学者马克雷格曾经说:“一个人能否尽心地达成目标,完全依赖其达成预定目标后所得的报酬多少而定”。许多人赞成这个论点。因为,许多人就是以这种“为自己准备好成功报酬”的方法,把读书、工作等种种苦活儿,一一转化成趣味盎然的愉快差事,因而得以事事迎刃而解的。请看下例。

    那年,在以北京大学为目标,奋力向高考冲刺的时候,严容有了心中暗恋的小公主。他的小公主是一位远房亲戚,家住北京。所以那时候他告诉自己:接近她的方法就是近水楼台,只要考上北大,住在北京,就可以每天见到她了。甚至于如果考上了北大,就能毛遂自荐当她妹妹的家教,可以为自己制造更多机会……于是他把“接近我的小公主”当作是成功报酬,随时鼓励自己。

    之后,他用类似的方法,驱策自己用功读书。在大学毕业后,他一面工作一面准备律师资格考试。当时,他有了挚爱的女朋友(现在是他挚爱的妻子)。他把“打电话给心爱的她”当作是成功的报酬。他为自己订了一个确实的读书进度表,每达成一格进度,便在钱罐里丢进一个壹元硬币,每积攒了一堆壹元硬币,就打电话给她。如此,读书一有进度,就能打电话给心爱的女朋友,而且进步越多、越快,就能跟她讲越久。

    当然,现在对他而言,电话与小公主已不再是诱人的成功报酬了。但是,他依然持续着这种“成功报酬法”。他把海外旅行当作报酬的筹码,告诉自己:“漂漂亮亮地干完这一件事,就可以到处去旅游一下松松筋骨!”、“解决了这问题,就好好休息一下”,偶尔他也会允许自己花钱做一些看起来没什么益处的事儿,当作鼓励自己的筹码。因为他认为,取用收入的百分之一,做一些能使自己高兴的事,绝对不是浪费!

    成功的报酬虽然因人而异,但是报酬内容的设定却务必把握一个原则——具体而有实现的可能。有些人虽然设计了成功报酬,但却在工作达成之前便先行取走了报酬,这通常是因为工作目标太过远大以致于无法达成的关系。订一个明智无法达成的工作目标,犹如令自己去攀星摘月一般,不管其预定的成功报酬有多迷人,终究会在工作的过程中丧失所有努力的兴致,以致一事无成。

    为了避免这样的失败,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地分割工作目标,细分报酬内容。换句话说,就是一点一滴地尝到甜头。因为目标分割得越细、就越容易达成,也就越能够经常得到鼓励,而从这个满足感,积极地产生达成下一个小目标的意愿与热情……如果能如此一点一滴地累积,达成大目标就绝非难事了。像我们上面所举的例子里在准备律师资格考试的时候,严容虽然清楚取得律师资格之后,有许许多多的好处会接踵而至,但他却不以此为成功报酬。宁可以“每念完一段,便可跟心爱的女朋友讲上更久的电话”这般容易的事物作为报酬内容。驱策自己不断产生工作或读书的干劲的最大原动力,便是不断地尝到甜头。

    经常性地给自己一点奖赏

    有了预定的成功报酬之后,努力达成工作目标的过程就可以甘之如饴了。好比小学生出去郊游的当天早上,从家里到学校的那段路程,充满了甜蜜的期待一样。同样的一条上学路径,平常可能都是磨磨蹭蹭,心不甘情不愿地走着的,但出去郊游的这一天就不同。这一天的上学正是郊游的准备,目标本身令人兴奋,达成相同了目标的过程岂有不愉快的道理?这跟隔天要去打网球一样,前一天晚上便高高兴兴地擦拭球拍;明天要去登山,今天便喜滋滋地准备登山用具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没有“郊游”这个目标,纯粹只是为上学而上学,那么不仅没有快乐可言,对某些人来说甚至是痛苦。所以,如果有了一个令人雀跃的最终目标,其过程也必定是令人愉悦的。

    “不过,这个目标,如果无法清楚地描绘其概况,缺乏具体说明,那么就如同前面所提过的,成功报酬法的效果也势必减半,譬如说,如果把“进大学”订为目标,却无法具体地描绘出进了大学究竟有些什么令人兴奋的事情,那么“进大学”这个目标便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了。如果你能具体地描绘出:上了大学,就可以离开家,在外面另辟自己的小天地,可以一个人无拘无束,高兴做什么就做什么,可以和心爱的朋友同进同出校园,可以……在别人看来可能尽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但只要你自己觉得高兴,只要你提得出足以振奋自我的快乐远景,你的目标奖励就发挥作用了。

    但是,要求对于从未体验过的事物勾勒出具体的形象,有时的确是很难办到的。因此,我们建议,至少在远程目标前的中程、近程目标之设定,务必要直接且具体才行。

    譬如告诉自己:把这本参考书消化之后,就可以到海水浴场疯个痛快;只要把这篇报告写完,就可以去看那部向往已久的电影……以生活中立即可行的具体消遣作为鼓励自我的素材。也可以采取“不达成目标,就甭想喝酒、甭想吃甜食、甭想去跳舞……”等等,禁止嗜好的方式推动自己达成目标。这倒也不失为良策,因为有着诱人的成功报酬,其所带来的心理效果自不在话下。

    通常,在为自己准备一份成功报酬之后,每个人都希望能赶快达成工作进度,得到工作报酬。因此,在着手工作之后,便好似玩有益的游戏一样,绞尽脑汁随时设想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有人也许觉得这根本微不足道,但事实上你会因此而觉得工作趣味倍增,出乎意外地集中精神,工作效率因而提高了不少。

    说穿了,这种预备成功报酬的方法,其实就跟马主人把胡萝卜吊在马鼻子前面,引诱马儿往前跑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过,如果老是只把胡萝卜吊在马鼻子前面引诱他,却始终不给他吃上几口的话,跑久了,马儿也会罢工的。因为,当他发觉无论怎么跑都只有“望萝卜兴叹”的时候,他就不愿当傻瓜了。马儿都会如此,更何况身为万物之主的人类呢?人比马儿精灵,却比马儿更没耐性。一次两次尝不到甜头,事情的进展一定打折扣。所以,请千万记住,拟定具体可行的报酬素材,是运用成功报酬法提高效率的重要窍门。

    进行视觉化的思考

    将棘手的问题写在纸上,有助于找出解决对策

    在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上一些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对策的棘手问题。于是,工作的进展受阻,此时,如果无法找出症结所在,问题就会留滞,永远无法解决。

    如果能切进问题的核心,找出症结所在,譬如“工作无法顺利推行的原因是因为人手不足。而增加人手必须要……”问题就可以慢慢解开了。

    在思索解决对策时,常会有拿不定主意的情形发生。虽然竭力地想找出具体的方法,却因此陷入另一层迷惘之中,反反复复地觉得这样好像不错,那样也比较好。……不过,好像也有问题,看样子还是刚才的好……搞到最后,又回到“怎么办”的原点上来,徒然浪费时间与力气兜圈子而已。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将问题客观化。如果能将问题明确地突显出来的话,自然就能找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为了将问题明确化,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问题写出来。白纸黑字地突显问题,十分有利于思考问题,常常能就此发现事情原来就是这样。

    许多人在面对问题时,只顾着烦恼,却时常忘了要解决问题。而化解问题的根本之道,不仅要找出具体的对策,还要实践力行才行。因此,面对问题时,千万不要退缩,试着客观地分析问题,找出原因,既然是自己造出来的烦恼,理当可由自己来解决才是,所以,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难关应当都是可以突破的。

    有了烦恼自然会降低工作的效率。为了重振士气,你不妨当时将烦恼写在纸上,也许就在书写的过程中,头脑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冷静片刻之后,解决对策就会油然而生了。

    墙上的“标语”需要换新

    前面已经提过“目标”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因此在事成之后,它就不具任何意义了。所以,目标是会常常更换的。

    当然,目标有远有近。最终的大目标可能不会轻易更改,但中程,尤其是近程目标却是不时在变化。如果目标长期不变的话,久而久之失去了刺激,人就会停止进步。

    但是,人往往都会因为追逐眼前的近利,而偏离了原来的大目标。如果随时都有人在一旁提醒“喂,你不是应该要……”的话,当然问题也许就可能好解决一些。但事实上,不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个人来时时刻刻地监督着他,所以自制力是相当重要的。而随时提醒自己最好的工具就是标语。

    而这些标语也都随着目标的实现逐次变换着。一条不变的标语,就如同壁上的渍迹一样,令人心生厌恶。所以,趁着标语的效果尚未消失之前,应当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让工作变得更有趣

    为了与外国姑娘交往,学习外语就会变得轻松,而且有趣多了

    大体而言阅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基于个人兴趣而阅读的书,另一种则是基于工作上的需要,非读不可的书。通常,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时,很容易集中精神,阅读的速度也较快。反之,读那些不得不看的书本时,却往往提不起劲来,即使努力地专心阅读,速度也不尽理想。其实,不仅在阅读的时候如此,工作或念书时也一样。

    无论是谁,若因为“工作需要”、“提高修养”而做事,当然不如因为“个人兴趣”或“满足好奇”而去学习做事,后者将更容易引发工作意愿,提高工作效率。

    以学习外语为例,首先我们可以将学习的目的,设定在切身的事物上。好比说在学西班牙语时,我们就假设自己到了西班牙的马德里,要向美丽热情的西班牙女郎问路。有了这个迷人的假设后,背起西班牙语中的“请问”、“往哪儿”、“走”等等的单字时,就可以轻松愉快地牢牢记住了。当然,理论是因人而异的,要提高语言能力,不应该只强调改进学习的方法,而应该把握“治本”的原则,把重点放在学习外语的目的上。因为,如果目的本身足够吸引人,自然就会想办法去改善学习方法,增进外语能力,这是一种连锁反应。前面也提过,如果目的的本身有趣且诱人,那么其中的过程势必也能化苦为甘,乐趣无穷。

    所以,阅读的时候,不见得非得与作者融为一体,了解作品的每一个角落不可。你可以不必从第一面逐页阅读,没兴趣的部分大可跳过去,只挑自己有兴趣的地方读就可以了。尤其是读枯燥艰涩的书本时,这种心甘情愿的读书法更是重要。

    在一家学校的外语补习班上课时,海涛认识一位名叫克丽斯汀娜的可爱女孩。她是来我国留学的学生,虽然英语是她的本国语,但她也说得一口流利的法语。大学时代,海涛的第二外语是德文,虽然没有正式学过法文,但受友人影响,几句简单的招呼语倒还勉强应付得过去。他每天早上都以法语向她打招呼,几句“嗨!今天好吗?”,“今天天气很棒哩!”还勉强唬得住人,但是谈话的内容一趋复杂,海涛就黔驴技穷了,只能改以英文对谈。

    可是,若以英文对谈,其他的学员都听得懂,一不小心,谈话的内容可能会成为别人消遣自己的把柄。所以,为了与她尽兴地交谈,海涛便开始发狠加强法文学习,买了法汉辞典、汉法辞典,以及许多的法语入门书。没有其他冠冕堂皇的理由,只因为想要接触这位可爱的女孩,他开始了一连串有趣而丰富的学习。很庆幸自己当初能把学习动机放在这么单纯而切身的原因上,得以在轻松的心态下学好法文。如果当初是在严肃的“多一项闯天下的利器”的前提下学习的话,可能持续地保持学习热度了就成了一比较艰巨的任务。因此,从上而事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果,提高效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提高兴趣。

    尽可能地把枯燥单调的内容趣味化

    前面提到,念书或工作其实都不轻松。但成功地达成目标的秘诀,就在于把枯燥单调的内容趣味化。

    放学回家的途中,海涛常和二三位对英文十分有兴趣的朋友玩文字接龙的游戏。譬如第一个单字是Love的话,下一个人必须接Exciting,再下一个人必须接Glamour……也就是下一个人所提出的单字,其字首必须是前一位的字尾。而且,必须是5个字母以上的单字,只限名词及动词,避免——ing形,不可以是e结尾的单字,如果举出10个字母以上的单字就可以享有一次Pass权等等,他们订了许多的规则使游戏复杂化、趣味化。类似这样的游戏,不只适用于记忆英文单字,世界史、中国历史等需要借重背诵的记忆科目也都可以变化规则,套入此游戏方式。

    至于优胜者的报酬,是一碗拉面。这种切身而绝对具有实现可能的报酬,更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郊游的时候,他们也常在用餐或是玩耍告一段落之后,三五成群地举行类似的脑力激烈猜谜会。每个人各自携带奖品参加,轮流提出以年代或人名为答案的谜题,出题者必须给第一位解开谜底的人奖品。而这种猜谜会的奖品,往往都是很简单的水果、饼干、糖果之类。

    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感受,念书的时候最令人感觉枯燥无味的课程就是记忆科目,因为它不能以理论或公式类推结论,唯一的方法就是机械式的背诵。严格说来,这种单调的作业并不能算是做学问,但是你没有拒绝的权利,非得把一些东西塞进记忆中不可。补救这种单调枯燥情形,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趣味化。为什么读书苦而游戏或猜谜乐呢?因为游戏或猜谜可以立即显示努力的结果,并且由别人确认其成效更具成就感,但工作或念书的成果却无法轻易显出来,所以,以游戏或猜谜的方法显示出工作或念书的成效,绝对有助于提高记忆科目的研读效率。

    以自己独特的方法记忆,最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18年前在美国举行的一项记忆术大会中,一名96岁的老人技惊四座。这名老人能将观众们在5~10秒内念出的50组3位数的数字,顺序不改地全盘背出。而且据说连“第X组数字是多少?”这样的问题,也一样难不倒他。

    他的记忆方法是将数字代换成英文字组。例如546的一组数据,5=H,4=R,6=S,分别改换成英文字母,再将HRS三个字母间插入母音,以Horse的形式输入记忆中。至于次序的忘记法,比如546这组数字是三组的话,他立刻以谐音的方式把Three(三)用Tree的景象取代,再与前面的Horse相结合,最后将“马踢树”的印象输入记忆中。

    记忆原理的第一项是“有意义的东西,要比无意义的符号更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当初,在记忆2的平方根1.414这个数据时,你是否就是采用“意思意思”的谐音方式记下来的呢?

    记忆原理的第二项是“异常的事物,印象比较深刻”。“小猪骑脚踏车”的景象,一定比“小猪在猪圈里”还令人印象深刻。

    把握这两项原则,记起事情来就可以驾轻就熟了。譬如在拥挤的电车里,想起了10件该做的事,但是身在人挤人的车上,实在无法取出纸笔把它记录下来,只能全凭记忆力了。这种时候,人们通常可以利用身体的各部件来记忆。把头代表第一件事,眼睛代表第二件事,鼻子代表第三件事等等,从头顶开始选出10个部位分别当成各个事情的代号,并且为了加强印象,更逐一将景象奇怪化。

    譬如,到达公司必须立刻打电话与A先生联络,所以得把它放在第一顺位,以头来代表他。而且是将A先生倒立,让他与你脑袋对脑袋地相连。由于景象特殊所以不易忘记。因此,只要一想到“头”就会立刻想起A先生,也就马上会想起“到了!打电话给A”。以此类推,分别以眼、耳、鼻、口、手等等的身体部位,一一代表各个该做的事项,逐一记忆下来。用这种记忆法来记忆突然想起的重要事情或解决对策,不仅方便而且不易遗漏,有时候甚至过了一两个月依然印象深刻。

    这个方法,是工作中创造快乐源泉的秘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