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对外星人来说是灭顶之灾,以前他们住在飞行器中,可是飞行器在战争大量损毁,飞行器不能住了,外星人就召集地球人为他们建一些简单的房子,地球人在给外星人盖房子时学会了给自己建造屋室。
因为战争,外星人的通讯设备和飞行器大量损毁,他们与“祖星”失去了联系。怎么办?
一方面他们开采地球上的资源,炼制他们需要的金属和非金属,修复飞行器自救;另一方面,修复通讯设备,向他们的“祖星”发信号求救。无皋山的扶桑树不是树,而飞船发射架,外星人想派一艘飞船回“天国”搬救兵。“多风”就是他们在试飞拼装的飞船。
外星人之间不但进行了核战,还进行了细菌战。战争的一方为了避免染上细菌,实验出了这种类似杨树的植物来治疗或预防细菌的侵害。他们当然不会让原始地球人干扰他们,就像一些大医院的无菌实验室,不但外人不能进,就连本单位的闲杂人等也不能入内。
(第一节)东山经
六只脚的狗是没有的,可是六只脚的导弹发射装置是有的;长着老鼠尾巴的鸡是没有的,可是射出的信号弹拖着老鼠一样的尾巴是有的。
东山经之首,曰樕(sùzhǔ)之山,北临乾昧。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鳙鳙(yōng)之鱼,其状如犁牛,其音如彘鸣。
东方第一列山系之首叫做樕山,北面与乾昧山相邻。食水发源于此,向东北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鳙鳙鱼,形体像犁牛,叫声如猪。
世界上现存的鱼类约26000种,海洋鱼类占三分之二,其余的生活在淡水中。中国有2500种,谁听过鱼叫?没有。鱼不会叫,这是基本常识。可偏偏这种鳙鳙鱼会叫,而且还跟猪哼哼差不多。鱼会哼哼吗?当然不会,可是在水中发射的导弹会。犁牛不是耕地的牛,而是传说中的一种牛,毛色黄黑相杂,类似虎纹。
在4000年前的地球上没有机场,外星人的大批飞行器选择在水中起飞,就像现在的水上飞机。为防另一支外星人袭击,水上飞机上挂几枚导弹是很自然的事。所以说,犁牛不是牛,而是外星人发射导弹的设备。
又南三百里,曰藟(lěi)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东流注于食水,其中多活师a。
再往南三百里是藟山,山上有玉矿,山下有金属矿。湖水发源于此,向东流入食水,水中有很多蝌蚪。
有蝌蚪就必然有青蛙或蛤蟆,可是书中不记青蛙,也不提蛤蟆,单单说蝌蚪,难道蝌蚪中有什么秘密?对了,秘密就在于这些成群结队的活师不是蝌蚪,而是外星人用船拖着鱼雷一类武器向某地运送,远远看去,就像蝌蚪在游动。
又南三百里,曰栒(xún)状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有兽焉,其状如犬,六足,其名曰从从,其鸣自詨。有鸟焉,其状如鸡而鼠毛,其名曰(zī)鼠,见则其邑大旱。(zhǐ)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湖水。其中多箴(zhēn)鱼,其状如鯈(tiáo),其喙如箴,食之无疫疾。
再往南三百里是栒状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和玉石矿,山下有丰富的青石碧玉矿。山中有一种动物,形体像狗,却长着六只脚,它的名字叫从从,从从的叫声就是它的名字。山中有一种鸟,形体像鸡却长着老鼠一样的尾巴,名字叫鼠,它在哪个地方出现,哪里就有大旱灾。水发源于此,向北流入湖水。水中有很多针鱼,形体像儵鱼,嘴像长针,吃了它就不会染上瘟疫。
六只脚的狗是没有的,可是六只脚的导弹发射装置是有的;长着老鼠尾巴的鸡是没有的,可是射出的信号弹拖着老鼠一样的尾巴是有的。栒状山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里有导弹发射装置?有信号弹发出?原因就是“箴鱼”。箴同“针”,即“鯈鱼”,也叫白鲦(tiáo),是一种小白鱼。体长只有数寸,侧扁,银白色,腹面有肉棱,背鳍有硬刺,生活在江湖中。难道外星人之间为了争夺这种箴鱼吗?没错,就是!
一些原始地球人充当外星人的服务生,这些服务生在给外星人服务的同时,也与地球人接触。可是那些地球人茹毛饮血,卫生条件很差,得瘟疫在所难免。服务生们得了瘟疫,又把瘟疫传染给外星人。箴鱼是治疗瘟疫的特效药,为夺取箴鱼,两支外星人之间剑拔弩张,以致发生了战争,不信请往下看。
又南三百里,曰勃亝a(qí)之山,无草木,无水。
再往南三百里是勃亝山,这里没有草木,也没有水。
外星人之间的战争很惨烈,勃亝山虽然没被炸平,却成了一片焦土,以致草木都不能生长。
又南三百里,曰番条之山,无草木,多沙。减(jiǎn)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鳡(gǎn)鱼b。
又南四百里,曰姑儿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桑、柘。姑儿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鳡鱼。
再往南三百里是番条山,山中没有草木,到处是沙子。减水发源于此,向北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鳡鱼。
再往南四百里是姑儿山,山上多漆树,山下多桑树和柘树。姑儿水发源于此,向北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鳡鱼。
番条山在这场战争中也受到冲击,虽然山上一片焦土,但水中的鳡鱼却幸存下来。姑儿山还好一些,山上的生态没被破坏。战争过后,最缺的就是食物,鳡鱼就成了人们的口中餐,外星人和地球人共同捕食。
又南四百里,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诸绳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又南三百里,曰岳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樗。泺水出焉,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再往南四百里是高氏山,山上有丰富的玉石矿,山下有丰富箴石矿。诸绳水发源于此,向东流汇入泽水,水中有许多金属矿石和玉石。箴石即石针,古代的一种医疗器具,用石头磨制而成,可以治疗痈肿疽疱,排除脓血。
再往南三百里是岳山,山上有很多桑树,山下有很多臭椿树。泺水发源于此,向东流入泽水,水中有许多金属矿石和玉石。
食物有了,可是战争中,外星人的飞行器及导弹发射装置大量损毁,要修复这些设备怎么办?那时的地球没有钢铁公司,他们只有采矿冶炼,高氏山和岳山的矿藏就成了外星人的选择。
又南三百里,曰犲(chái)山,其上无草木,其下多水,其中多堪(xǔ)之鱼。有兽焉,其状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见则天下大水。
再往南三百里是犲山,山上没有草木,山下多湖泊,水中有很多堪鱼。山中有一种动物,形体像猿猴却长着猪毛,声音如同人在呼喊,它一出现天下就发水灾。
此处的夸父通常译为猿猴,其源于前文:“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尾而善投,名曰举父。”郭璞称:“禺似猕猴而长,赤目长尾。”郭璞是西晋的大学者,曾注释《周易》、《山海经》和《楚辞》等古籍,现今的《辞海》、《辞源》等书大多引用郭璞的注释。人们根据郭璞的注释认为,禺是猿猴之类的灵长动物,举父就是夸父。
那么夸父真是猴子吗?非也。告诉你一个天大的秘密,夸父就是外星人!
至此,外星人的庐山真面终于大白于天下了。外星人的相貌是:“如禺”、“彘毛”、“其音如呼”。也就是说,外星人长得像猴子,身上有猪一样的毛(没说脸上有没有毛),说话跟地球人差不多。“文臂”是说外星人身上的宇航服,“豹尾”是后腰上插着的天线。“善投”不是说外星人善于扔石块,而是说外星人善于发射炮导、导弹之类的武器。
夸父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灿烂的一生,后文讲述得十分清楚,此处先按下不提。不过,此处的夸父只是个管理水灾实验的外星人,他一声令下,水灾实验开始。
堪鱼是什么鱼,没人知道。
又南三百里,曰独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美石。末涂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miǎn),其中多(tiāoróng),其状如黄蛇,鱼翼,出入有光,见则其邑大旱。
再往南三百里是独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和玉石矿,山下很多漂亮的石头。未涂水发源于此,向东南流入沔水,水中有很多,形状与黄蛇相似,有鱼一样的鳍,出入水时闪闪发光,它在哪个地方出现,哪里就有大旱灾。
黄蛇亦说是黄色的蛇,亦说是传说中铜剑化成的蛇。不管它是什么蛇,总之,这种东西出水和入水都有光。我们在电视看到军舰上射出的炮弹是不是有光?落到水面爆炸时是不是有光?“见则其邑大旱”是说这种武器的威力,“鱼翼”不正是导弹的尾翼吗?
又南三百里,曰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tóng),其鸣自詨。环水出焉,东流注于江,其中多水玉。
再往南三百里是泰山,山上玉石丰富,山下金属矿藏丰富。山中有种动物,形体与猪相似,体内有珠子,名叫狪狪,人们以它的叫声称呼它。环水发源于此,向东流入江水,水中有很多水晶石。
狪狪是动物吗?什么动物肚子里有珠子?珠子是什么进去的?除了蚌,天下间再也没有生珠子的动物了,可狪狪的肚子里有。战争使外星人的飞行器及武器大量损毁,要修复就必须有加工零件的设备。狪狪不是动物,而是加工飞行器零件的机床。
又南三百里,曰竹山,錞于江,无草木,多瑶、碧。激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娶檀之水,其中多茈蠃(luó)。
再往南三百里是竹山,竹山坐落于江边上,这座山没有草木,瑶、碧矿藏丰富。激水发源于此,向东南流入娶檀水,水中有很多紫色的螺。
这些瑶和碧,很可能就是外星人修复飞行器所需要的原料。茈蠃是鱼雷、导弹之类的武器。
凡东山经之首,自樕之山以至于竹山,凡十二山,三千六百里。其神状皆人身龙首。祠:毛用一犬祈,a(ér)用鱼。
总计东方第一列山系,自樕山到竹山,共十二座,绵延三千六百里。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人身龙头。祭祀山神时,在长毛的动物中选一只狗作祭品,祷告时要用鱼。
山神的职责是为外星人看家护院,所以,他们的相貌都很奇特。如果让我们来选,首先要选对我们忠诚的动物,其次要有很强的灵性,再次就是相貌能给人以威慑感。外星人在地球上进行了大量的生物实验,他们实验出既忠诚又有灵性,且具有威慑力服务生。地球人不但对外星人的机械顶礼膜拜,对外星人的服务生也十分崇拜。
(第二节)东次二经
山上的草木在战争被烧毁,几乎成了焦土。不过,外星人在此探出了优质的金属矿和玉石矿。大蛇就是外星人的飞行器,他们勘探、冶炼,用以制造武器和修复被损毁飞行器。
东次二经之首,曰空桑之山,北临食水,东望沮吴,南望沙陵,西望湣(mǐn)泽。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虎文,其音如(钦)[吟],其名曰軨軨(líng),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水。
东方第二列山系的第一座山叫做空桑山,此山北与食水河相临,东眺沮吴山,南望沙陵,西瞰湣泽。山中有一种动物,形体像牛,却有老虎一样的斑纹,它的叫声如同人的呻吟,名叫軨軨,人们以它的叫声称呼它,这种动物一出现,天下就发生大水灾。
当你走进电话监控室的时候,你一定会听到“嗡嗡”的电波声。对于我们来说,描绘这种声音不是很难,可是对4000年前的地球人,那可就难了。在他们的视野里,主要是动物和人,运气好的情况下能见到外星人和他们的服务生。所以,《山海经》里每次形容某种“怪兽”的叫声时,通常说像牛、像狗、像猪、像人……他们不知道电波的声音,不但他们不知道,就连清朝以前的中国人都不知道电波为何物。
空桑山是外星人水灾实验的总部,所有水灾的命令都由这里发到各个地方,各地再以信号弹等方式传向周边地区。
又南六百里,曰曹夕之山,其下多榖,而无水,多鸟兽。
再往南六百里是曹夕山,山下到处是构树,没有水,而有许多禽兽。
这里是外星人的动物实验所,只要需要,随时拉出来,或进行基因组合,或进行药理实验,或进行耐寒暑实验,甚至活体解剖……
又西南四百里,曰峄皋(yìgāo)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垩。峄皋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激女(rǔ)之水,其中多蜃珧a(yáo)。
再往西南四百里是峄皋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和玉石矿,山下有丰富的白垩土。峄皋水发源于此,向东流入激女水,水中有很多蛤蜊和蚌。
远古生物死后,它们的躯壳沉到海底,久而久之,就积聚成了厚厚的一层壳。经过上万年的沧桑巨变,这层东西逐渐黏结在一起,压缩成一种松软的石灰岩,即“白垩土”。把白垩土碾磨成粉末,经漂洗过滤,就是白垩粉。白垩粉可制作油灰、颜料、药品、纸张、牙膏和火药等。
有蛤和蚌,就一定有鱼虾,可是,这里只提了软体动物,没有提及其他。外星人不关注其他水族动物,单单留意蛤蜊和蚌,也许是他们要用这些软体动物提炼什么物质吧。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葛山之尾,无草木,多砥砺。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葛山之首,无草木。澧(lǐ)水出焉,东流注于余泽,其中多珠蟞(biē)鱼,其状如肺而有四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lì)。
再往南走五百里水路,三百里流沙,便到了葛山的末端,这里没有草木,到处是磨刀石。
再往南三百八十里是葛山首端,这里没有草木。澧水发源于此,向东流入余泽,水中有很多珠蟞鱼,形体像动物肺叶,四只眼睛、六只脚,而且里面还有珠子,这种珠蟞鱼的味道酸中带甜,食用可以预防瘟疫。
珠蟞鱼是什么,不要说我不知道,我的老师的老师也不知道,天下没人知道。如果把“珠蟞”一词拆开,“珠”是蛤蚌因沙粒入壳而分泌出一种物质,逐层把沙粒包起来,形成乳白色或略带黄色的圆粒,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珍珠。“蟞”古同“鳖”。如果这么分析,珠蟞鱼应该是蛤蚌之类的水生物。
外星人之间的战争那么残酷,必然殃及地球人及地球上的生物,大量尸体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瘟疫流行是难免的。外星人要寻找防治瘟疫的办法,于是,他们用蛤蚌及其他动物的基因实验出了这种可以控制瘟疫的珠蟞鱼。
又南三百八十里,日余峨之山,其上多梓枏,其下多荆芑(qǐ)。杂余之水出焉,东流注于黄水。有兽焉,其状如菟(tù)而鸟喙,鸱(chī)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qiúyú),其鸣自訆(jiào),见则螽a(zhōng)蝗为败。
再往南三百八十里是余峨山,山上多梓树和楠木树,山下多牡荆树和枸杞树。杂余水发源于此,向东流入黄水。山中有一种动物,形体像兔子却长着鸟嘴、鹰眼、蛇尾,一看见人就躺下装死,名叫犰狳,它的叫声就是它的名称,这种动物一出现,就会有蝗虫为害庄稼。
外星人仅有的食物都因战争被毁,为了活命,外星人不得不采食谷物进行耕种。虽然他们的庄稼长得很好,却起了蝗灾。治蝗对于外星人并不难,他们不用农药,而是以动物灭蝗,这种动物就是犰狳。犰狳凭借它尖尖的喙、锐利的眼睛和兔一样敏捷的身体,为外星人看守农田,使外星人吃到了绿色无污染的粮食。犰狳是蝗虫的天敌,但对人类却十分温顺,一见到人,不管是地球人还是外星人,它就趴在地上。
“为败”几千年来都被解释成“为害”,这不能怪我们的先人,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生物灭蝗。
又南三百里,曰杜父之山,无草木,多水。
再往南三百里是杜父山,这里没有草木,湖泊遍布。
这种“无草木”而又“多水”的山前面分析过。
又南三百里,曰耿山,无草木,多水碧,多大蛇。有兽焉,其状如狐而鱼翼,其名曰朱獳(rú),其鸣自訆,见则其国有恐。
再往南三百里是耿山,这里没有草木,水晶石矿藏丰富,其中有很多大蛇。山中有种动物,形体像狐狸却长着鱼鳍,名叫朱獳,它的叫声就是它的名称,这种动物在哪个地区出现,哪里就有恐怖的事发生。
《北山经》中的景山也有一种鸟,“其状如蛇,而四翼、六目、三足,名曰酸与,其鸣自詨,见则其邑有恐。”酸与不是鸟类,是一种炮弹之类的武器。这种弹下面有三个脚,弹体有四个翼,弹头有六个引信。酸与一旦爆炸,便使地球人惊恐万状。朱獳是袖珍版的酸与。
又南三百里,曰卢其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于涔(cén)水,其中多鵹鹕(líhú),其状如鸳鸯而人足,共鸣自訆,见则其国多土功。
再往南三百里是卢其山,这里没有草木,多见沙石。沙水发源于此,向南流入涔水,水中有很多鵹鹕鸟,形体像鸳鸯却长着人一样的脚,它的叫声就是它的名称,这种动物在哪里出现,哪里就有水土工程。
战争对外星人来说是灭顶之灾,以前他们住在飞行器中,可是飞行器在战争大量损毁,飞行器不能住了,外星人就召集地球人为他们建一些简单的房子,地球人在给外星人盖房子时学会了给自己建造屋室。
鵹鹕不是鸟,而是一种通讯设备。外星人在地球上生产出的设备只求实用,不求美观,因此,造出的东西四不像,这在那个蛮荒时代,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对外星人造出的东西,《山海经》的作者无法描绘,只能拿动物作比较,于是书中就有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动物”。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yè)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
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南三百里,曰碧山,无草木,多大蛇,多碧、水玉。
又南五百里,曰缑(gōu)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原水出焉,东流注于沙泽。
又南三百里,曰姑逢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鸿雁,其名曰獙獙(bì),见则天下大旱。
再往南三百八十里是姑射山,没有草木,遍布湖泊。
再往南行三百里水路,经过一百里流沙,是北姑射山,没有草木,到处是石头。
再往南三百里是南姑射山,没有草木,遍布湖泊。
再往南三百里是碧山,没有草木,有许多大蛇,碧玉、水晶石等矿石储量丰富。
再往南五百里是缑氏山,没有草木,有丰富的金属矿和玉石矿。原水发源于此,向东流入沙泽。
再往南三百里是姑逢山,没有草木,有丰富的金属矿和玉石矿。山中有一种动物,形体像狐狸却长着翅膀,叫声如同大雁,名叫獙獙,它一出现天下就发生大旱灾。
这6座山的草木在战争被烧毁,几乎成了焦土。不过,外星人在此探出了优质的金属矿和玉石矿。大蛇就是外星人的飞行器,他们勘探、冶炼,用以制造武器和修复被损毁飞行器。獙獙不是动物,而是一种核弹之类的武器,其升空之后,威力足以摧毁一座山。
二战时期,美国两颗原子弹就摧毁了日本的两座城,那时的核武器当量还非常小,今天的核弹威力要比过去大数千倍。一旦世界大战爆发,各国之间使用核武器,就会使无数个山、无数个城化为乌有。核战争太恐怖了!
又南五百里,曰凫(fú)丽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箴石。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lóng)侄,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再往南五百里是凫丽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和玉石矿,山下盛产箴石。山中有一种动物,形体像狐狸,却长着九条尾巴、九个脑袋、虎一样的爪子,名叫蠪侄,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这是一种吃人的动物。
蠪侄是外星人的服务生,其职责是为外星人守山。外星人在修复飞行器时担心地球人无意识的捣乱,就以蠪侄看山。当有人被蠪侄咬死后,地球人就再也不敢靠近了。
又南五百里,曰(zhēn)山,南临水,东望湖泽。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獆a(háo)狗,其名曰峳峳(yōu),见则其国多狡客。有鸟焉,其状如凫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钩(xiégōu),见则其国多疫。
再往南五百里是山,南临水,东瞰湖泽。山中有一种动物,形体像马,却长着羊一样的眼睛、四只角、牛一样的尾巴,声音如同狗叫,名叫峳峳,它在哪个地区出现,哪里就会有很多奸猾的政客。山中还有一种鸟,形体像野鸭,却长着老鼠一样的尾巴,擅长攀登树木,名叫絜钩,它在哪里出现,哪里就发生瘟疫。
部队有军犬,公安有警犬,无论是军犬还是警犬,都是用来抓捕坏人的。原始地球的各部落中,一些坏人拉帮结伙,杀人放火,为害乡里,破坏了外星人在地球上的科研计划,于是外星人就带上峳峳去抓捕他们,这就是“见则其国多狡客”。
文中称絜钩是鸟,可这种鸟不是飞上树,而是爬上树,这是什么鸟?
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哈尔滨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细菌实验,这就是骇人听闻的731部队。这支部队用鼠疫、伤寒、霍乱、炭疽等细菌和毒气进行活人实验,先后有一万多名中、苏、朝、蒙战俘和健康平民惨死在这里。外星人对地球人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絜钩就是传递实验信息的信号弹,这种信号弹发出,外星人全部撤离。“善登木”不是说絜钩擅长爬树,而是人在树下观看絜钩飞向天空,这是原始的文学语言。就像“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亮能爬上柳梢吗?当然不能,不过是个比喻罢了。
凡东次二经之首,自空桑之山至于(zhēn)山,凡十七山,六千六百四十里。其神状皆兽身人面载a觡b(gé)。其祠:毛用一鸡祈,婴c用一璧瘗(yì)。
总计东方第二列山系,自空桑山到山,共十七座,绵延六千六百四十里。诸山山神的相貌都是动物的身子、人的面孔,而且头上长着角。祭祀山神时,在带毛的动物中选一只鸡,在祀神的玉器中把一块玉璧埋入地下。
在这十几座山中,给外星人看家护院的都是人面兽身的神。人面兽身,就是外星人把他们的基因和动物基因组合在一起实验出的新物种。这些动物既忠诚又凶猛,地球人对其既怕又敬。
(第三节)东次三经
不管外星人来地球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意念中还要回自己的“祖星”。可是,因为战争,外星人的通讯设备和飞行器大量损毁,他们与“祖星”失去了联系。怎么办?
又东次三经之首,曰尸胡之山,北望(xiāng)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棘。有兽焉,其状如麋而鱼目,名曰妴(yuàn)胡,其鸣自訆。
东方第三列山系的第一座山叫尸胡山,尸胡山北望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和玉石矿,山下有茂密的酸枣树。山中有一种动物,形体像麋鹿却长着鱼一样的眼睛,名叫妴胡,它的叫声就是它的名字。
“棘”即“沙棘”,一种落叶灌木,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长。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轻工、航天、农牧渔业等诸多领域。沙棘果还可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沙棘可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下面有三个案例,可以说明沙棘的神奇。
史书记载,三国时期,蜀军因长时间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人困马乏,体力不支。有些士兵就在荒山野岭中采摘沙棘果充饥解渴。吃了棘果后,士兵们的疲劳神奇地消除了,体力很快恢复。诸葛亮发现后,号召全军人人服用,战斗力大增。
1981年3月,太空中的前苏联的宇航员费拉基米尔·柯伐来诺克和皮克托尔·卡茨诺哈发回消息:服用沙棘制剂后,大大增强了他们适应失重状态的能力。此后,科学家又进行了多次实验,确认了沙棘效果,因此,沙棘又被誉为宇航食品。
《山海经》这段文字说明,外星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沙棘的作用,地球人觉得很神奇,就把它记录下来。
妴胡是什么动物今人无从知道。我认为,妴胡不是动物,而是从沙棘中提取某种元素的机器,因为“沙棘素”对外星人很重要。
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兽多虎。
沿水路往南走八百里是岐山,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桃树和李树,其中的动物主要是虎。
这座山是外星人的老虎基因库。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诸钩(gōu)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是山也,广员百里,多寐鱼。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无草木,多沙。
又东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无草木,多沙石。
沿水路往南走五百里是诸钩山,这里没有草木,到处是沙石。这座山方圆百里,有很多寐鱼。
沿水路往南走七百里是中父山,没有草木,有很多沙子。
沿水路往东走一千里是胡射山,没有草木,到处是沙石。
寐鱼也叫卷口鱼,古人也称鮇鱼。这种鱼体形较大,前部呈亚圆筒状,后部侧扁。不过,此处的寐鱼不是鱼,而是一种鱼雷或小型导弹。《东次三经》主要是“水行”,如此丰富的水系居然没有草木,可能吗?只要有水,就必然有草木,如果没有,那就出问题了。什么问题呢?一是环境污染,二是战争。我更倾向于战争。因为只有在核战争,才能使土地寸草不生。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蒲a,其兽多麋鹿。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阳,其中多鳣鲔b(zhānwěi)。
沿水路往南走七百里是孟子山,山中梓树、桐树、桃树和李树很多,山中的草以菌蒲居多,山中的动物主要是麋鹿。这座山方圆百里,有条河从山上流出,名叫碧阳河,水中生长很多鳣鱼和鲔鱼。
孟子山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碧草如茵,野鹿追逐,水肥鱼美。这么好的地方《山海经》中可不多见,这里很可能是外星人的动植物基因库。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流沙,行五百里,有山焉,曰跂(qí)踵之山,广员二百里,无草木,有大蛇,其上多玉。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其名曰深泽,其中多蠵(xié)龟。有鱼焉,其状如鲤,而六足鸟尾,名曰鮯鮯(gé)之鱼,其鸣自訆。
沿水路往南走五百里是流沙,沿流沙再走五百里有一座山,叫做跂踵山,此山方圆二百里,没有草木,有大蛇,山上有丰富的玉石矿。这里有个水潭,方圆四十里都在喷涌泉水,这个水潭叫深泽,深泽中有很多蠵龟。水中还生长着一种鱼类,形状像鲤鱼,六只脚,尾眉像鸟一样,名叫鮯鮯鱼,它的叫声就是它的名称。
蠵龟也叫赤蠵龟,一种大龟,甲有纹彩,像玳瑁而薄一些。玳瑁是海中动物,形似龟,大的可达数尺。大蛇一般翻译成巨蛇,巨蛇有多巨,无从得知。深泽中有蠵龟,这种龟可是个大块头,成年后都在100公斤以上。
如果说跂踵山真有大蛇,我不知道它吃什么?吃老鼠吗?可是,在方圆二百里的范围草木不生,没有草籽,没有果子,老鼠怎么活?吃青蛙和蟾蜍吗?不错,青蛙、蟾蜍是两栖动物,水中可以生存。然而问题又出来了,青蛙、蟾蜍以昆虫为食,没有草木,哪来的昆虫?大蛇吃鸟吗?没有草木,鸟从哪来?显然,这座山的大蛇没有食物来源,所以说,此处的大蛇不是蛇,而外星人的飞行器;蠵龟也不是龟,而是小型船只;鮯鮯鱼也不是鱼,而是一种潜艇。
又南水行九百里,曰踇隅(mǔyú)之山,其上多草木,多金玉,多赭。有兽焉,其状如牛而马尾,名曰精精,其鸣自訆。
沿水路再往南走九百里是踇隅山,山上草木很多,有丰富的金属矿、玉石矿和赭石矿。山中有一种动物,形体像牛却长着马一样的尾巴,名叫精精,它的叫声就是它的名字。
踇隅山是一座富矿,什么动物发出“精精”的叫声?机械“动物”。对了,精精既不是牛,也不是马,而是外星人用来运送矿石的“木牛流马”。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东望榑(fú)木a,无草木,多风。是山也,广员百里。
沿水路再往南走五百里,经过三百里流沙,便到了无皋山。无皋山南望幼海,东眺扶桑。这里不生长草木,经常刮风。这座山方圆百里。
神话传说中,太阳就是从这里升起的。从天文学角度来讲,不是太阳升起,而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了白天黑夜。那么,这里升起的是什么呢?是飞行器。不管外星人来地球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意念中还要回自己的“祖星”。可是,因为战争,外星人的通讯设备和飞行器大量损毁,他们与“祖星”失去了联系。怎么办?一方面他们开采地球上的资源,炼制他们需要的金属和非金属,修复飞行器自救;另一方面,修复通讯设备,向他们的“祖星”发信号求救。无皋山的扶桑树不是树,而飞船发射架,外星人想派一艘飞船回“天国”搬救兵。“多风”就是他们在试飞拼装的飞船。
凡东次三经之首,自尸胡之山至于无皋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里。其神状皆人身而羊角。其祠:用一牡a羊,(米)[糈]用黍b。是神也,见则风雨水为败c。
总计东方第三列山系自尸胡山到无皋山,共九座山,绵延六千九百里。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人身长着羊角。祭祀山神时,在长毛的动物中选用一只公羊作祭品,祀神要用黄米。这些山神一出现就会刮大风、下大雨。
文中的“人身”说的是外星人的体貌。“羊角”说的是外星人头上戴的通讯设备,可能是天线之类的信号接收发射装置。“见则风雨水为败”,是说他们修复飞行器试飞时,在陆地,就吹起大风;在水中,就卷起水花,像下雨一般。
(第四节)东次四经
外星人之间是一场鱼死网破的战争,双方的飞行器几乎都被对方炸毁,玉也碎了,瓦也没有保全,外星人无法回他们的“天国”了。一支外星人沦为另一支外星人的奴隶,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鬼”。
又东次四经之首,曰北号之山,临于北海。有木焉,其状如杨,赤华,其实如枣而无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疟。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有兽焉,其状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猲狙(xiējū),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qí)雀,亦食人。
东方第四列山系的第一座山叫北号山,位于北海旁。山中有一种树木,形状像杨树,开红花,果实像枣但没核,味道酸甜,食用可以预防疟疾。食水发源于这座山,向东北流入大海。山中有一种兽类,形体像狼,红脑袋,耗子眼,叫声如猪,名叫猲狙,吃人。山中有一种鸟,形体像鸡,白脑袋,耗子脚,虎爪,名叫鬿雀,也吃人。
外星人之间不但进行了核战,还进行了细菌战。战争的一方为了避免染上细菌,实验出了这种类似杨树的植物来治疗或预防细菌的侵害。他们当然不会让原始地球人干扰他们,就像一些大医院的无菌实验室,不但外人不能进,就连本单位的闲杂人等也不能入内,所以,他们用猲狙和鬿雀来威吓地球人。
又南三百里,曰旄(máo)山,无草木。苍体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展水,其中多鱃(xiū)鱼a,其状如鲤而大首,食者不疣b(yóu)。
再往南三百里是旄山,这里没有草木。苍体水发源于此,向西流入展水,水中生有很多鱃鱼,形体像鲤鱼,脑袋很大,食用不生瘊子。
在当代,只有那些爱美的女士才关心自己身上长不长瘊子,4000年的地球人连饭都吃不饱,他们怎么会关注这种不疼不痒、不影响吃喝、不影响生育的瘊子呢?外星人关心的更是大事,这种比鸡毛蒜皮还小的事,他们绝不会当回事。所以,我认为,此处的疣是因细菌战而引发的皮肤红肿和溃烂,外星人为医治这种病,才实验出了这种鱃鱼。
又南三百二十里,曰东始之山,上多苍玉。有木焉,其状如杨而赤理,其汁如血,不实,其名曰芑(qǐ),可以服马。泚(cǐ)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美贝,多茈鱼,其状如鲋,一首而十身,其臭(xiù)如蘪(mí)芜c,食之不d(pì)。
再往南三百二十里是东始山,山上苍玉储量丰富。山中有一种树,形状像杨树却长着红色纹理,树上流出的汁液像血一样,这种树不结果,名叫芑。把树汁涂在马身上就可使马驯服。泚水发源于此,向东北流入大海,水中有许多美丽的贝和茈鱼。茈鱼形体像鲫鱼,一个脑袋,十个身子,气味与蘼芜草相似,食用不放屁。
又一种“如杨”的无名树。几千年来,我们的先人都把“可以服马”译为“把树汁涂在马身上就可使马驯服”,可你想过没有,如果涂在人身上会怎样?人会不会驯服?很可能也会驯服。什么东西有这般威力?麻醉剂是也。只要战争,就有伤亡。亡,好办,埋了就行。伤却不能不治,手术是最有效的办法,这就需要麻醉剂。还有,外星人在地球上进行科学实验,对动物,包括地球人,都要进行活体实验,这对地球人非常残酷,也非常痛苦,他们也需要给地球人用麻醉药。这种如杨的树汁,就是很好的麻醉剂。
放屁是动物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是屁太多,胃肠一定有毛病。战争之后,外星人和地球人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他们采集野果充饥,可是一些野果难以消化,外星人和地球人跑肚拉稀,在反复实验中,外星人发现茈鱼不但味美,还能治疗肠胃病。
又东南三百里,曰女烝(zhēng)之山,其上无草木。石膏水出焉,而西注于鬲(gé)水,其中多薄鱼,其状如鳣(shàn)鱼而一目,其音如欧a,见则天下大旱。
再往东南三百里是女烝山,山上没有草木。石膏水发源于此,向西流入鬲水,水中有很多薄鱼,形体像鳝鱼却一只眼睛,叫声如人在呕吐,它一出现而天下就会发生大旱灾。
这种一只眼的薄鱼不是鱼,而是水中发射的核弹,它一旦升空,就有一个地区化为焦土。
又东南二百里,曰钦山,多金玉而无石。师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皋泽,其中多鱃鱼,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鸣自訆,见则天下大穰(ráng)。
再往东南二百里是钦山,山中有丰富的金属矿和玉矿,没有石头。师水发源于此,向北流入皋泽,水中有很多鱃鱼和带有花纹的贝类。山中有一种动物,形体像猪却长着獠牙,名叫当康,它的叫声就是它的名字。当康一出现,天下就大丰收。
原始的地球人不懂种地,打猎也好,捕鱼也罢,打得多,就能吃饱;打得少,就挨饿。外星人教会了地球人种地,哪里丰收了,外星人就派服务生当康去收“学费”,因为外星人也要吃饭。
又东南二百里,曰子桐之山。子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余如之泽。其中多(huá)鱼,其状如鱼而鸟翼,出入有光,其音如鸳鸯,见则天下大旱。
再往东南二百里是子桐山,子桐水发源于此,向西流入余如泽。水中有很多鱼,形体与普通鱼差不多,只是长着鸟一样的翅膀,出入水时发光,叫声如同鸳鸯,它一出现,天下就发生大旱灾。
长翅膀的鱼没有,会叫的鱼也是没有,出入有光的鱼也没有。对了,鱼不是鱼,它与姑逢山的獙獙、独山的,以及女烝山的薄鱼,都是大规模杀伤武器——一颗舰载核弹从水中射出,尾翼喷着火舌,落到另一个地方时一片火海,当地成了焦土,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寸草不生。
又东北二百里,曰剡(shàn)山,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yú),其音如婴儿,是兽也,食人,亦食虫蛇,见则天下大水。
再往东北二百里是剡山,这里有丰富的金属矿和玉石矿。山中有一种动物,形体像猪,人面,黄身,红尾,名叫合窳,它的叫声如同婴儿啼哭。合窳兽吃人,也吃虫和蛇。它一出现,天下就发生水灾。
战争没有绝对的赢家,外星人之间是一场鱼死网破的战争,双方的飞行器几乎都被对方炸毁,玉也碎了,瓦也没有保全,外星人无法回他们的“天国”了。一支外星人沦为另一支外星人的奴隶,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鬼”,“鬼们”被驱使维修损毁的宇宙飞船,为胜者回“天国”准备交通工具。在维修损毁飞行器的同时,外星人的实验也没停止,他们引来“五湖四海”之水,浇灌因战争而造成的焦土,试图恢复从前的植被。合窳是外星人造出的汽车。对于水灾中的地球人及其他动物,他们经常拖几个到车中,观察其生理机能的变化,这就是“食人,亦食虫蛇”。当然,也不能排除,被拖到“汽车”中的地球人和其他动物成了外星人的果腹之食。
又东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钩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劳水,其中多鱃鱼。
再往东二百里是太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和玉石及茂密的桢树林。山中有一种动物,形体像牛,白脑袋,一只眼,尾巴如蛇,名叫蜚。蜚经过湖泊,水就干涸;经过原野,草就枯死;它走到哪里,哪里就发生大瘟疫。钩水发源于此,向北流入劳水,水中有很多鱃鱼。
水见则干,草见则死,人见则灾,这是什么东西?这是大型抽水机。外星人抽干了周围的水潭,用于对焦土的改良,潭边的草因没有水而枯死。焦土中的动物尸体,包括外星人和地球人的,没有及时清理,被水一泡纷纷腐烂,细菌大量滋生,暴发瘟疫就不可避免了。
旄山那一段我们说过了,疣是因细菌战而引起的皮肤溃烂。外星人为医治这种病,实验出了鱃鱼。桢木也叫女桢树,一种灌木,四季常青。开白花,果实呈椭圆形。桢木全身是宝,尤其是它的果实,具有降血糖、抗炎、抗癌、抗突变、抗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鱃鱼和桢木就是用来对付瘟疫的。
凡东次四经之首,自北号之山至于太山,凡八山,一千七百二十里。
总计东方第四列山系,自北号山到太山,共八座,绵延一千七百二十里。
右东经之山志,凡四十六山,万八千八百六十里。
以上是东方各山的记录,总共四十六座,绵延一万八千八百六十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