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诗话:金性尧古诗纵横谈-沉园斜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陆游是一位长寿的诗人。享年八五[179],身经五朝,写诗九千一百三十八首,即他自己所谓“六十年间万首诗”。欧小牧先生在《陆游年谱》中作过很精到的统计,陆游诗写得多的年份都是在八十岁至八十五岁这五年间。八十三岁作了四百七十八首,八十四岁最多了,作了五百九十九首。逝世这一年的八十五岁,也作了四百七十二首。这些诗里的怀旧思故之作,又都是神志清明、气脉流畅。八十二岁时,他曾作了一首《城南》:“城南亭榭锁闲坊,孤鹤归来只自伤。尘渍苔浸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八十四岁时,又作了《春游》之四:“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180],不堪幽梦太匆匆。”这时离开他和唐琬的分手已经六十多年了,离开两人沈园之会也有五十余年。又隔两年,就写了一首著名的绝笔《示儿》诗。这也是诗人毕生两件最大的心事,两种难偿的遗憾,即使快到生命的尽头时,仍然念念不忘于地下的唐琬,念念不忘于沦敌的中原。即是说,凡是诗人认为应当忠实的,他就忠实始终,至死不变。“尚余一恨无人会,不见蝉声满寺时。”这是他七十七岁时作的《禹寺》末两句,沈园即在禹迹寺之南。是的,这种隐恨确是无人理会,而且连当年的蝉声也听不见了。

    陆、唐成婚,当在陆游二十岁时,时在秋季,陆游还采了菊花作枕囊[181]。唐琬为什么不能见容于婆母,各家记载不很具体,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卷二,说是两人本来很恩爱,陆游的父母对儿子学业督教甚严,“二亲恐其惰于学也,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如果确是这样,真是所谓“媳钗俏兮儿书废”了。陆游的父亲陆宰,曾任吏部尚书、侍讲学士,《宋史·艺文志》录有他《春秋后传补遗》一卷,可见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他和陆母唐氏年轻时感情想必也很融洽[182],不见得因此而“惰于学”。想起来,主要还是由于两种力量的对立。南宋是最重礼教的时代,陆家是“书香门第”,陆游祖父(陆佃)、父亲都是经学家。唐琬离开陆家后,又嫁给另一个男子赵士程,不仅如此,沈园相见,还以酒食款待陆游。这在当时的一般妇女是不大做得到的。一方面表现了她的深情;一方面也说明她是个开朗果敢的女子,和守旧的陆母相处在一起,必然会发生矛盾。我们不想把南宋时的唐琬作过高的评价,但她不像一般妇女那样驯服于家教门风的制约也是事实。从某一种意义上说,也可说多少有一点“新思想”。新婚夫妇的闺房之乐,影响陆游的勤学也是可能的,对于陆母那样代表旧一代的婆婆,少年夫妻越是恩爱,就越是看不顺眼。这种矛盾,不独陆家婆媳是这样。陆游是个大诗人,他痛恨权奸,重视操守,勤读经史,从小就怀着书生报国的宏愿,不幸,同时又是一个深受封建纲常教育的儒生,结果只好去做他不愿做的事情。生活里确实有许多无可奈何的命运上的折磨,往往成为终身的沉重负荷。《钗头凤》词中的“错错错”和“莫莫莫”六个字,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矛盾的痛苦的心情,实际也是对唐琬的永恒内疚。陈衍《宋诗精华录》评《沈园》说:“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绝等伤心之诗。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秋论,不可无此诗。”这话说得很深刻。这两首《沈园》诗确实应当流传千古,却是以“绝等伤心”代价换来的。

    陆游迫于母亲的压力和唐琬分离了,但后来一听到水禽的姑恶之声,便引起特殊的敏感,写了好几首诗,如五十九岁时作的《夏夜舟中闻水鸟声甚哀,若曰姑恶,感而作诗》,可能受一点《孔雀东南飞》的影响。诗里写的那个媳妇,十分贤惠勤劳,正有唐琬的影子在,末云:“古道傍陂泽,微雨鬼火昏。君听姑恶声,毋乃谴妇魂?”尤为沉痛,李元春《历朝诗要》说得好:“末四语结题,写妇之贤,方见姑恶,是对面法。婉,深,警。可以勉妇,可以戒姑。”七十五岁时又作《夜闻姑恶》,中有云:“湖桥南北烟雨昏,两岸人家早闭门。不知姑恶何所恨,时时一声能断魂。”到了八十二岁,又以同题写了一首七绝:“学道当于万事轻,可怜力浅未忘情。孤愁忽起不可奈,风雨溪头姑恶声。”姑恶以鸣声似“姑恶”而得名。苏轼《五禽言》咏姑恶自注云:“姑恶,水鸟也。俗云妇以姑虐死,故其声云。”可见北宋已有此传说,想不到会成为南宋诗人一写再写的辛酸题材。

    据乾隆时清凉道人(徐承烈)的《听雨轩笔记》卷三所记,他往禹迹寺时,只看到寺门之东有桥,俗名罗汉桥,桥额横勒“春波”二字,“惟遍寻沈园,则已杳不可得,盖已历六百余年,沧桑变幻久矣”。前几年旅游绍兴,经熟人介绍,总算见到了沈园,园不大,也颇见荒凉(现在听说已整修过),其实只是故址,已非原貌。如蒋士铨的《沈氏园吊放翁》所说,“无多亭榭频更主,半死梧桐尚感秋”。这时斜阳溶溶地洒遍园地,却已听不到城上的哀鸣的画角,也见不到那惊鸿照影的一泓春波。对的,“沈园非复旧池台”了。但恍惚之间,还可以瞥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诗人,举着迟缓的脚步,踏着落叶踯躅在小桥左右。斜阳不语,老人默然地向宫墙边起飞的柳絮凝望着。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这是陆游于淳熙五年(1178)途过归州时所作的《楚城》诗,姑且借来作为拙文的结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