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灌题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灌题之山,其上多樗(chū)、柘 ①(zhè),其下多流沙,多砥(dǐ)。有兽焉,共状如牛而白尾,其音如訆(jiào)②,名曰那父。有鸟焉,其状如雌雉(zhì)而人面,见人则跃,名曰竦(sù)斯,其鸣自呼也。匠韩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yōu)泽,其中多磁石③。

    “注释”

    ①柘:柘树,也叫黄桑,奴柘。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子可以食用,树皮可以造纸。

    ②訆:同“叫”。大呼。

    ③磁石:也作“慈石”,一种天然矿石,具有吸引铁、镍、钴等金属物质的属性。俗称吸铁石,今称铁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是利用磁石制做成的。

    “解读”

    再向北三百二十里的地方,叫做灌题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樗树、柘树,山下沉积着很多的流沙,还有很多的砥石。山中生长着一种兽,它的形状同牛相似,而尾巴是白色的,叫的声音好像人在呼唤,它的名叫那父。山中生长着一种鸟,它的形状像母鸡,但长着人面,见到人,就会跳跃,它的名叫做竦斯,鸣叫的声音就是自己的名字。匠韩之水发源于此山,向西流去,注入泑泽,泽中有很多的磁矿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