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冰作品合集-我不(2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五)

    为了挣油画材料钱,乔一琢磨过打工。

    暑假时她跑到百富、德克士、肯德基……没有一家肯雇她。

    没有一次面试会超过一分钟,大多一句盘问后就把她请出了门外,人家好心告诉她:回家去吧丫头子,别出来乱跑了,以你的条件,不会有任何一家店会雇你当服务员。

    人家是好心,她并不死心,下一家店面试时直接跑进卫生间,拿起拖把弯腰就干,拖完卫生间拖大堂,推着拖把往后厨里闯。

    店长乐坏了,哎哟,这是哪儿来的丫头子,好能干,快把拖把放下吧,留下吧留下吧,咱们店就缺你这种眼里有活儿的……

    终究还是留不下,还是简单盘问后,就被请出门去。

    还是那句话:回家去吧丫头子,别再出来乱跑了。

    她不想回家待着,回家待不住,老想画画,可颜料钱呢?画笔画布画框钱呢?半个月的时间,她跑遍乌鲁木齐,翻烂了晚报找招聘信息,直接按图索骥上门推荐自己。

    她只想打上一份工,好挣钱画画。

    历经半个月的碰壁后,工作终于找到了,不算店铺,是小西门成功广场里的一排桌子,美甲。

    艰难的沟通后,美甲摊女老板说:可以让你试试,但只给你三天的学习时间,三天后上工,顾客满意就留下你,不满意的话……

    就回家去吧丫头子,别再出来乱跑了。

    没用三天,一天后女老板拍板留下了她。

    这是乔一有生以来第一份工作,她满意极了,美甲嘛,也算美术,指甲盖上画画。

    她对收入也很满意,老板不给底薪,每单和她三七分,10元钱的简单美甲她能分3元。她专注,干什么时眼里就只有什么,一天下来几十块钱,一个半月下来,乔一挣够了半年的油画材料钱。

    那一个半月也挣到了许多感动和不少委屈。

    有的顾客嫌弃她,不肯把手给她。有的顾客做到一半才发现一些事情,于是忽然开始嫌弃她,嚷嚷着换人。

    但更多的人是喜欢她的,她们安静地坐在乔一对面,安静地看着安静的乔一在她们指甲上作画。

    临走时她们会捏捏乔一的手表示感谢,怜惜地摸摸她的头发。

    每当这时候,乔一就用力地笑,她使劲儿地夸张自己的表情,让自己显得比高兴还高兴,好让别人明白,她是真的高兴着的。

    笑着笑着就被妈妈给打了。

    暑假结束时,乔一昏了头,把打工挣来的钱拿回家,献宝一样地交给了妈妈。……妈妈妈妈,你看我能挣钱画画了,我还能帮你一起养家。

    错愕之后是震怒,妈妈动了手,边掉眼泪边揍她。

    全家人都在掉眼泪,妹妹乔悦走过来,搂住姐姐和妈妈。

    ……求求妈妈,不要打姐姐了,你把姐姐打疼的时候,我们心里都是疼的啊。

    (六)

    如果不是韩老师,那场巨大的委屈后,乔一很可能就此放弃了绘画。

    如果不是韩老师,那场前所未有的震怒后,妈妈或许不会再鼓励乔一画画。韩老师叫韩景俊,油画家。

    那时新学年开学,韩老师来校授课,他在乔一身后站了很久,看着她面对画布出神,看她一笔一笔地画画。面前画布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色彩越来越丰富,身后的韩老师也越来越惊喜,他终于忍不住叫乔一,却欲言又止。

    韩老师后来找到乔一妈妈,郑重地告诉她:乔一这丫头子,是为画画而生的。

    于一个画家而言,真正得意的作品有时是一幅代表作,有时是一个难得的徒弟。

    乔一后来常说,韩老师对她的培育之用心和细心,等同于创作自己的油画作品。

    他那时授业之余常现身说法鼓励乔一:

    丫头子你看,你从小就画画,起点比我高多了,我17岁才学素描,25岁才学油画,40多岁才当上真正的油画家。

    可是年龄算撒,拿年龄来限制自己求知欲的人都是勺子!

    同理,你和别人的那点儿不一样算撒!

    老天是拿走了你一些东西,但另外给了你别人不可能拥有的才情和专注啊。听我的,一直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好老师胜过好妈妈,乔一这辆车遇到了加油站,自此油门可以放心地踩到底了。

    她比先前愈发拼命画画,学校的技能奖金三番五次地拿。这时期有人开始跑来找她买画,一幅画卖75元,10幅就是750元,好了好了,自此材料钱够了,不用再去街头美甲店打工,惹妈妈落泪了。

    韩老师教徒心切,总嫌时间不够,总想多教教她,寒暑假也不肯放过她。

    三年的大专,每逢假期,乔一总是在韩老师的画室度过的,她被狠狠地开了三年小灶,看饱了各种名画图册,看会了一个画家的创作过程,及各种绘画技巧。

    韩老师后来带乔一参加了新疆油画学会的迎春比赛,作品喜获优秀奖。

    乔一就用力地笑,使劲儿地夸张自己的笑容,好让韩老师明白,她是真的激动。

    韩老师也乐坏了,比他自己获奖高兴多了。

    他那次也获奖了,一等奖第一名。

    韩老师无偿教了乔一许多年,没收过一分钱。

    乔一明白的,韩老师教她画画,不仅仅是为了让她能有一技之长,有个端得稳的饭碗。

    韩老师告诉过她的:

    丫头子,我们来这世上走一遭,总难免会遇见些翻不过去的墙、迈不过去的坎儿,画笔就是梯子,就是鞋,只要把笔握紧了不丢掉,总会好过一点儿的。

    老师和妈妈的心意都是一样的,都希望她这一生不孤单。

    毕竟,她是一个那么寂静的丫头子。

    (七)

    那时的乔一很充实,除了油画,她给自己找到了许多好朋友。

    他们的名字是波妞、苏菲、吉冈春、琪琪、草壁皋月、幽灵公主、无脸男……她最喜欢的朋友是荻野千寻,好勇敢好坚强好招人心疼的小千哦……最喜欢小千那句台词了:不可以吃太胖哦,会被杀死的。和许多孤独的孩子一样,她寂静的少年时代也是由二次元世界里的朋友陪伴着长大。

    寂静的乔一从小就喜欢漫画和动画,小时候喜欢藤子不二雄,长大后知了世事,更爱宫崎骏。

    她收藏了所有能找到的宫崎骏作品碟片,看完了所有关于宫崎骏的纪录片。旁人找歌星影星当偶像的岁数,她饭[53]的是一个留着胡子戴着眼镜满头白发的老爷爷。

    那个神奇的老爷爷歹得很啊,那些触动人心的东西,他几个画面就搞掂了。

    八〇后那代学美术的孩子里,很少有人既画油画又画动漫,乔一例外,她自己摸索着创作动漫人物,白天跟着韩老师学油画,夜里在家里自学漫画,学不会的时候就看宫崎骏的片子。

    有时候她摁下暂停键,盯着屏幕出神儿,好熨帖的构图,好妥帖的色彩,漂亮得好似一幅油画,奇幻的、人文的蒸汽时代啊……

    宫崎骏电影里的主人公大都是一男一女两个少年,大都朋友以上恋人未满。

    她有时看着剧情也会摁下暂停键……遇到一个互相喜欢的人,会是什么感觉?不知道,从小学到大专,她与谈恋爱这件事无缘,从没有人追过她,她也从未体验过任何示好或告白。

    示坏的人倒是有过一个,叫叶峰,特别讨厌,想起来就气。

    可就连那个名叫叶峰的天敌,也都已消失了很多年……

    于大部分女生而言天经地义的爱恋,于她只是奢谈。

    她攥紧画笔,画油画,画漫画,画呀画呀画……

    寂静地画完自己的少女时代。

    (八)

    画来画去画到毕业,然后画笔差点儿被妈妈撅断。

    2006年大专毕业后,妈妈坚决反对乔一去当自由画师,坚持让乔一找一个稳定的、有保障的单位。

    风向转得好快,一夜之间,妈妈从最鼓励乔一画画的人,变成了最反对的人。

    妈妈怕乔一孤单,更怕乔一吃不饱饭,毕竟她和别人不一样……

    别人可以趁着年轻去折腾,可以走出新疆去闯荡,但丫头子哦,就算你真的是为了画画而生的,也不要只靠卖画去养活自己好不好?

    妈妈怎么可能陪你一辈子?

    如果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的话,你未来的生活妈妈想都不敢想……

    丫头子,不要再做画家梦了,上班去吧,妈妈给你找了份美工的工作,按月领工资,“三险一金”有保障。

    丫头子,很多年之后你会明白,妈妈终究是为了你好。

    丫头子,你不用拿那种眼神瞅我,不要光摇头,想哭就哭吧,妈妈也想哭。

    ……但凡你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妈妈又怎舍得狠心去扑灭你的理想。

    乔一没哭,只是把自己关进房间。

    妹妹乔悦怯怯地推开门,试探着靠到她的身旁,姐妹俩默默倚靠着,一起看着屏幕发呆。

    摁了暂停键的屏幕里的《千与千寻》,静帧的画面上有一句字幕:

    没有工作的人,会被汤婆婆变成动物。

    …………

    乔一后来听话地去上班,先去了库尔勒某嘉时代做美工,每天给超市价格做POP[54]。

    一年后,她辞职,应聘到乌鲁木齐某美电器红山店做美工,还是天天做POP。

    三年后,她辞职,应聘到某公司,当广告设计员,天天PS做图修图。

    四年后,她辞职,应聘……

    她按压着自己,去经历那些貌似和画画沾边实则毫不相干的工作,每次忍耐到极限时就挣脱着辞职,又再度按压着自己去实现妈妈的期望。

    妈妈的期望很简单:有单位就有保障,有工资就有稳定,稳定压倒一切。

    嘴上不说,心里是懂的……妈妈,你放心,我依你就是了。

    眨眼10年过去了,时光静流,波澜不惊,洗白了妈妈的鬓发,洗出了乔一眼角细细的皱纹。

    30岁后,生活愈发平静,乔一的生活一天比一天趋于稳定,缓缓地随波逐流。

    她终究没能成为一个油画家,也没有成为一个漫画家……

    我认识乔一,却是因为她的画。

    (九)

    几年前的一天,我看到一张图,画面上两只飞翔的馕,配文如下:

    如果要你以失去双臂为代价,给你一双翅膀,你愿意吗?

    那张画隶属于一个系列漫画《小馕人》,作者乔一、马史。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定期关注《小馕人》续更成了一种小乐趣,挚爱新疆的我,总能被那两只馕惹得会心一笑。后来顺藤摸瓜,看了乔一的《大白在新疆》《小嘿咻》,看一张乐一张,真是个有意思的画者呢。

    那时我猜乔一应该是健谈的、外向的,不然怎会把那些新疆故事谝得那么有趣。我猜她像我认识的其他所有新疆丫头子一样,又甜又辣,有颗皮牙子般的心。

    崴酱,那时的我并不知道,乔一和我有太多的共同语言。

    我们都画油画,都喜欢风景油画——柯罗、希什金、列维坦……

    都画漫画,都爱动漫——坛九、old先、丁一晨、慕容引刀、郭斯特……

    不仅如此,我们的梦想之地都是吉卜力工作室,都满地打滚地热爱宫崎骏。

    她和我一样,老早就发现了《千与千寻》的玩具屋里有《魔女宅急便》中吉吉猫图案的抱枕……

    区别倒也有,我最爱《红猪》和《幽灵公主》,她最爱《千与千寻》。

    只是当时我怎么也想不到,她也是一个千寻。

    几年之后,才有机缘去了解乔一。

    一次小聚的尾声,在我随口提及她后,我的新疆兄弟马史讲述了她的故事。

    其实也不算什么故事,没有波澜起伏,平平淡淡的三五事,普普通通的丫头子,却让人沉默良久也揣摩良久,怎么也无法等闲视之。

    ……原来,她是这样的乔一。

    我想起最初那张图上的配文:

    如果要你以失去双臂为代价,给你一双翅膀,你愿意吗?

    不必误会,乔一四肢健全,但马史告诉我说,这个问句,乔一已回答了整32年。

    那天马史翻手机相册给我看,有漫画,有油画,都是乔一画的,我一张张细看,越看越汗颜。

    实话实说,油画科班生出身的我,画得远不如她。

    那天杨奋也在,杨奋补刀:过去10年,乔一没有一天停止过画画,她一直在寻找一份又可以画画又可以让妈妈安心的工作……

    算了算了,他说:

    阿达西[55],不说了不说了,讲多了故事心里塞塞的呢,咱们还是接着喝酒吧。

    阿达西,他说,我两句话说,多了不说——我们新疆的丫头子,攒劲着呢!

    攒劲的丫头子那么多,她是否是其中最寂静的一个?

    乔一,1983年生人。

    1岁9个月时因病失聪,成为重度聋哑儿,迄今已32年。

    32年来,她生活在一个完全寂静的世界。

    (十)

    2岁时,家里和不少人绝交了。

    因为那些人以亲朋好友的身份劝说她妈妈:

    放弃这个孩子吧,未来只会是包袱。送去孤儿院吧,让她自生自灭。

    10岁时,她被邻居家熊孩子指着鼻子嘲骂:

    聋子哑巴,未来嫁给瞎子,哈哈哈哈哈。

    她听不到别人骂她,傻笑着看别人骂她,她以为终于有人肯和她一起玩了。

    她拿起自己的画去给人家看,人被推倒,画被扯烂,笔被扔了。

    她后来养成了习惯,只要再有小男生靠近她,立马怒目相对,警惕而愤恨,像只小狮子。

    上聋哑学校时,说媒的人登了门,媒人给她竖大拇指:哎哟,画得真好啊。

    媒人扭头对父母说:还是现实一点儿,找个农村男人嫁了吧,别白花学费学画画了,不聋不哑的又见到几个当上画家的?何况你们家孩子。

    她那时不知来者是媒人,只道这人夸她,于是翻箱倒柜地找出许多习作,献宝一样一张张给那人展示着……

    后来她上了中专,为了画画去挣钱,找兼职时手里握着纸和笔,推开门就在纸上写字:给我一份工作好吗?

    她写:给我正常人一半的工资就好了。

    没人肯收她,不是人心冷,是顾客比天大,她不能说也听不见,生意会受影响的。

    她那时连个发传单的活儿都没找到——路人接了传单,总要和人说声“谢谢”。

    终于,她当上了美甲工,可以挣钱画画了。

    有人莫名地厌恶她,她们不接受她的服务,仿佛聋哑是传染病,碰了她就晦气了。

    也有人喜欢她,安静地看着她在自己指甲上画画,临走时她们捏捏她的手表示感谢,怜惜地摸摸她的头发。

    每当这时她就用力地笑,使劲儿地夸张自己的表情,让自己显得比高兴还高兴,好让那些好心人明白,她是真的高兴着的。

    后来跟着韩景俊老师学画时,她也常这么笑。

    除了写字,感激和感恩,她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

    上班以后,她从不打车,只坐公交,因为不需要和司机解释去哪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