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大战-第七百七十四章 导弹核武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轰炸机,是迫不得已的选择,看看美国是怎么扔核弹的就知道了,美国人需要做一个惊险的转弯,只要稍稍有差错,自己也就跟着报销了。

    在后世,轰炸机也不会直接扔核弹,是远远地发射巡航导弹而已,毕竟,轰炸机想要飞越敌人的本土上空,会越来越难,那需要首先获得制空权才行。

    而扔核弹,最合适的,就是弹道导弹!

    这种东西,没有人驾驶,以弹道状态飞行,是最合适的理想选择,降落速度大,没有东西能够拦截到,哪怕是到了后世,小的流氓国家,都把这种武器视为自己的杀手锏。

    现在,就更是如此了,别的不说,就看看德国向英国发射了那么多的V—2导弹,英国人都无法拦截,只能干着急地受攻击。

    但是,要用弹道导弹扔核弹,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个,就是弹道导弹的运载能力。

    用V—2是不行的,运载能力低,射程近,必须要用更大的火箭,运载能力超过1.5吨,射程超过两千公里,这样才有意义。

    第二个,就是原子弹的小型化!

    为啥要用B—29?因为这个时代的原子弹,都是大块头,动辄就是十吨,必须要进行小型化,体积上缩小,重量上降低,这样才能够塞到弹道导弹的弹头里。

    幸好,这两个方面,苏联都已经解决了!

    弹道导弹方面,苏联的第二种先进的弹道导弹,已经在科罗廖夫设计局的手下诞生了,这就是代号为G—2的导弹!

    在瓦里西的干涉下,科罗廖夫早早地从监狱里面出来,组建了设计局,又拥有了一大批的骨干力量,他们开发的项目,又有充分的资金保障,所以进展很快!

    以前的时候,瓦里西去视察,这款导弹,就已经开始研发了,其中,还发生了意外事故,造成了12名火箭专家的死亡。

    之后,擦干眼泪,火箭专家们继续奋发图强,终于将这款导弹完善了。

    为了达到1.5吨的运载能力,下面并联了四台发动机,可以提供强大的推力,推动着顶部的二级火箭发射,在一定高度上,扔掉下面的第一级,第二级火箭继续点火!

    这种二级火箭,也是在瓦里西的支持下研制的,进展很快,现在,苏维埃已经有了最先进的航空科技,这种多级火箭,才是弹道导弹的王道!

    而在占领了德国之后,德国的一些火箭专家,也被挖掘到了苏联来,当他们加入到了苏联的研究团队来的时候,立刻就震惊了。

    他们的那些自豪的V—2导弹,在苏联的这些导弹面前,简直就是个小玩具!苏联人才是真正的丧心病狂!搞科研的人,就醉佩服比自己厉害的,很快,他们就全身心地加入进来,准备研制更新的导弹。

    这种更新的导弹,是要采用全新的火箭发动机的,这款格鲁什科研制的新的火箭发动机,处于最后的攻坚阶段,而他们的新的导弹,就是以这种火箭发动机为基础。

    推力更大,让导弹拥有更先进的能力,它能够携带1.5吨的弹头,到达1200公里的位置。

    等等,这种全新的导弹,怎么还不如G—2?

    因为,这种全新的导弹,是单级导弹,单发动机!

    这是为了实验最新的发动机,而研究的新的导弹型号,只要一台发动机,就可以实现携带1.5吨弹头的能力,那要是像G—2一样,三台发动机并联,上面再来一个二级火箭的话,足能携带3吨的弹头,打到五千公里之外!

    可以说,这个最新的火箭,更让所有人都打了兴奋剂一样,这两种火箭,分别被命名为G—3和G—4.

    其中,G—3应该算是实验型的,在实验型完成了之后,就开始搞G—4,这将让苏联人的远程打击能力,大大增强!

    五千公里,这已经是很多战略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了,要飞好几个小时才能够到,而己方的弹道导弹,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行了!

    可想而知,己方的弹道导弹,在大幅度地提高性能之后,最后说不定能够取代轰炸机!

    这让所有的人都鼓足了干劲,有了德国工程师的加入,一切就更加顺利了,德国人也都是很有经验的,而且能够提供一些很不错的新点子。

    现在,G—2导弹,就是在稳步地生产之中,一个月大概能产十几枚,为此,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苏联新建了导弹工厂,专门生产这种导弹。

    现在,这种导弹,还属于绝对的秘密武器,美国人现在,最多也就是利用一群逃到美国的科学家,开始弹道导弹是初级制造,也就是仿制V—2,而苏联,已经远远地走在了前列!

    弹道导弹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G—2导弹的射程,足以直接从远东打到日本本土去!可以携带常规弹头,也可以携带核弹头!

    核弹头的小型化,就是另一个重点!

    在后世,美国的W88是现役最先进的核弹头,弹头重量在360千克左右,爆炸当量在4万吨左右,已经远超过美国当年在日本广岛投下的4.9吨的小男孩的当量。

    只要看到这些数据,就知道核弹头小型化的意义了。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核弹小型化听起来只是把核弹体积减小,但是如何可能在不减少太多的起爆装置和核装药条件小来完成,这可是全世界核武器研究领域的一个难题。

    历史上,美国人虽然最早做出原子弹,但是小型化用了10年的时间。苏联人也用了8年的时间,但是,历史上的中国小型化只用了两年的时间!

    核弹的小型化,在后世依旧是个秘密,但是,其中的重点,绝对是设计,而这些,都可以从杂志上找到端倪,比美国人的枪式等等的方案,要高明的多,瓦里西把思路介绍给核弹的研究人员,再由他们去捣鼓,所以,小型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虽然小型化后,还有1.5吨,但是至少,已经可以塞进弹道导弹的弹头去了! 【紧急通告】最近经常发现打不开,请记住备用站【求书帮】网址: m.qiushubang.com 一秒记住、永不丢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