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大战-第七百三十六章 削成两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想要增大航炮的威力,那最好就要从口径上来下手,口径越大,炮弹的威力自然也越大,在一战时代,飞机上装备的还是机枪,但是,进入二战之后,很多飞机就可以装备大口径的武器了。

    对苏联来说,最早尝试的就是伊尔—2强击机,这款飞机的主业对地攻击,而23毫米的航炮,攻顶的话,很容易就将对方坦克的顶部打穿了。

    之后,苏维埃的各种战斗机,轰炸机,也开始采用了这种航炮。

    到了后来的抗美援朝时期,这种大航炮的威力就显示出来了,米格—15的航炮,丧心病狂,一炮就能轰对方一个大窟窿,而F—86使用的还是机枪,命中对方很多发,结果对方还好端端地在天上飞,甚至没有注意到被攻击了。

    当然,37毫米的航炮,威力更加残暴,不过,这款航炮并没有推广开,首先,口径越大,弹道越弯曲,想要进行攻击的话,太困难了,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后世的航炮热线那么先进的瞄准系统。其次,就是携带炮弹的数量会大大减少,一次上天,只能带几十发炮弹,几个短促的射击就没有了。

    不过,在轰炸机上,还是不用考虑弹药的携带量的问题,而现在,科索洛夫在扣动扳机之后,几乎就没有停下来。

    这款航炮的设计者是AE诺德尔曼,最初用在伊尔—2攻击机上,后坐力太大。一直到1943年,第16特种设计局研制23毫米新的炮弹和弹链,这种炮的弹丸初速700米/秒,同时装了反冲加速臂来抵消缓冲力。

    科索洛夫的身体,也在随着炮颤抖,他不断地调整着弹道,23毫米的炮弹,飞泻着飞向了那架视野里的战斗机!

    “轰!”杀伤爆破弹丸,准确地命中了那架战斗机!15克的高爆炸药瞬间爆炸,将这架飞机的机头,瞬间就炸开了一个大窟窿!

    一般来说,气冷发动机有一个很大的优势,一旦被对方击中之后,某一个气缸损坏,而其他的气缸是依旧可以继续工作的,但是现在,在对方一枚炮弹之下,这架飞机的发动机,也彻底报废了!

    这枚爆破弹丸,钻开了前面的蒙皮,扎到了发动机上,然后引信引爆了炸药,随着炸药的爆炸,纷飞的弹片和刚刚的冲击波,瞬间就将火星前面的一排气缸,打烂了三个!

    化油器依旧在向里面喷油,而这些汽油,瞬间都燃烧了起来!

    这架雷电战斗机,首部冒出了一股股的黑烟,飞行员着急了。

    跳伞,立刻跳伞!

    这是毫无疑问的,这种情况下,不跳伞,就等着死吧!

    这架飞机已经进入了俯冲状态,火苗不断地向着上面的座舱蔓延,飞行员在座舱里,心急如焚。

    打开,打开啊!

    座舱盖,还在稳稳地结合着,就是打不开!

    飞到万米高空,有很多的障碍,高空空气稀薄,就是一个最大的天敌。

    因为空气稀薄,所以发动机吸不到足够的空气,这样,就必须要采用增压器才行,向发动机离鼓入更多的空气。

    同样的,还有座舱。高空空袭稀薄,如果座舱直接和外界想通的话,那座舱内的气压就太低了,低到让人根本就满足不到呼吸的要求,人就会陷入昏迷。

    在后世,就曾经有飞机是这样失事的,客机在飞行过程中,座舱失压,但是没有人意识到,很快,飞行员,机长,整个飞机上的乘客,都昏迷过去了。

    这样也许更好,至少不知道什么是恐惧,走得安静。

    同样的,轰炸机也是增压舱,现在的图—4,就是因为有增压舱,所以不用戴氧气面罩。

    而雷电战斗机就不行了,必须要戴氧气面罩才行,同时,座舱内部的压力,也是高于外部的。

    这样,在高空中,座舱盖的打开,就相当费力了。

    比如,汽车落水了,想要打开车门,几乎不可能,因为水压在压着,这种时候,除非把玻璃砸掉,让里面的水进来,内外平衡,才容易打开。

    座舱盖打不开!里面的飞行员无比地惊恐,飞机在不断地旋转着下降,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他努力摸索着,拿出自己的手枪来,然后,对着座舱盖,扣动扳机。

    “砰,砰,砰!”几枪下来,座舱盖终于出现了裂纹,他用自己的胳膊,卖力地向上撞。

    “哗!”玻璃终于碎掉了!

    他解开安全带,连滚带爬地,离开了自己那可怕的座舱,此时,大火已经蔓延了过来!

    不好!

    氧气面罩没有摘掉,这个氧气面罩,依旧把他和飞机挂在一起!他用力地扯了几下,扯掉了面罩,气流迎面而来。

    终于松开了!

    可惜,他还没有喘口气,就感觉到腰上传来猛烈的撞击!

    如果从空中看,此时的景象是无比可怕的。

    就在刚刚的时候,下落的飞机,垂尾砸到了飞行员的身体上,就仿佛一把锋利的刀子一样,将飞行员的身体,割为了两段!

    两个半截身体,在空中飘落,飞行员已经惨死在天空中。

    一战的时期,飞机的速度还不快,座舱也不是封闭的,飞行员只需要自己爬出来,就能跳伞了。

    而到了二战初期,飞机的速度已经加快,座舱盖也全封闭了,大多数的飞行员,在飞行的时候依旧不喜欢关闭舱盖,这样,一旦有情况,只要将飞机倒扣过来,两腿一蹬,就能离开飞机了。

    但是,随着飞机速度进一步加快,高度进一步增加,不关闭座舱盖已经不行了,而飞行员离开飞机,也会变得相当艰难,稍不留神,非死即伤。

    这也是到了后世,在进入喷气式飞机时代,飞机必须要采用弹射座椅的原因了,飞机的速度比人快,当人刚刚出来的时候,飞机就冲上来了,刚好将人削成两半!

    对这名飞行员来说,死亡已经是他最后的归宿了,而对于天空中的其他飞行员来说,死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战斗,简直就是一面倒! 【紧急通告】最近经常发现打不开,请记住备用站【求书帮】网址: m.qiushubang.com 一秒记住、永不丢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