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一般的货架陈列,要注意几个要素,如陈列位、陈列面、产品线、库存、POP及维护等。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商品陈列要在视线水平位置或中央位置或消费者常走的位置;
2.要拥有最多的陈列面;
3.同晶牌或同类型或同规格的商品需集中,品名要永远面对消费者;
4.库存应该足够或随时补货;
5.要容易拿取;
6.先进先出,库存需轮运;
7.一定要使用POP或价格标示,且要有持续性/稳固性:
8.要维持整齐或整洁或拿掉不良品;
9.要使店主了解或同意公司所做的。
一、货架陈列方法
1.厂牌垂直排列法:每一令厂牌都能分享到与视线等高的位置;创造货架上各位不同的特色;可以依商品包装大小做最有效的空间利用。
2.厂牌水平排列法:只有一个厂牌能拥有与视线等高的位置,容易造成混乱的陈列面,不能依包装大小做适度的调整,容易造成空间的浪费。
3.最理想的货架排列法:厂牌垂直排列+包装大小水平排列,货架
上位置的大小,由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高低来决定。以销售额为计算标准,则高价位的商品比低价位的商品占优势;以销售量为计算标准,则回转速率快的商品占优势。
二、货架的插卡效果
在货架陈列上配上插卡效果会更好,要善于使用货架插卡配合商品陈列,促进销售增加,不同标示卡的运用效果如下所示。
1.广告信信标示卡:广告讯息+品牌
2.产品识别标示卡:品牌十利益点
3.完整信息标示卡:品牌+利益点+价格
4.中号的标示卡:如更省钱特价品
5.降价信息标示卡:原价× ×,特价× ×
★货架卡有什么用途
显而易见,货架卡就是装设在货架槽上的一张记录卡,它记录了货架上商品的中文名称、商品代号、条形码、售价、最高订量、最低订量、厂商名称等资料。看到货架上的商品,都可以立即得到该商品的信息。
一、货架卡的用途
1.订货方便
便利店在订货上,现在大多是使用中文订货,即在卖场查看缺货状况,然后将此中文名称抄在纸上,再到后场翻阅商品目录,根据中文名称来比对,查出货号。这种方式有以下缺点。
抄写的中文过于简单,造成比对错误,订错商品。例:若欲订购杨桃汁375毫升,抄写成杨桃汁,而比对时,订购成杨桃汁250毫升。
货架空时,不知该订什么商品,于是随便找一样商品订,该商品可能是不好卖的,或是订了重复的商品。
订货手续太过于繁杂,若是一个新手来订,订100样的商品,说不定要2小时。使用货架卡,以上的问题即可迎刃而解,直接抄下货架卡上的商品代号,或手持光笔刷条形码,即完成订货手续。
2.补货方便
当货架空时,可立即根据货架卡来补货,一一对上号,随时保持多样少量的商品结构,不会将排面弄乱,也不致于同样的商品整排都是,造成空间的浪费。
3.盘点方便
盘点是了解店铺盈亏最重要的工作,店主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缩短盘点的时间。若是使用货架卡盘点,将可节省约1/3
的时间,因为店职员盘点时,不用再去翻阅商品目录查售价,或问资深的店职员这项商品多少钱。
4.POS上线前的资料搜集卡
若是准备导入POS管理,只要将货架卡的资料键人电脑,即可完成商品主档及厂商主档的建立,不会因为商品结构变化的资料搜集不完全,而产生事后补货的困扰。
二、制作货架卡
目前货架卡的制作有许多方式,有人交给印刷厂制作,再用护贝机做护贝,这种方式一张报价高达7元,人工成本太贵了,主要是打字及护贝就要花很多人工。所以制作时要充分考虑成本的问题,尽量要节省成本,例如护膜设计成抽换式,省去护贝的时间,且可重复使用。或是买空白的货架卡,自己用人工填写,也是节省的方式。
三、货架卡的颜色变换
另外货架卡也可以用颜色变换来管理,一个货架位置,可以放两张货架卡,比如一白一黄叠在一起,白色代表第一品牌,黄色代表第二品牌,白色缺货又订不到时,可改订黄色的,待白色的开始供应时,再调整回白色。
★用商品配置表设计货架陈列有什么功能
一、有效控制商品品种
商店卖场的面积有限,所能陈列的品种数目也有一定限制,欲有效控制商品的品种,提高卖场效率,就要使用商品配置表。
二、做好商品定位管理
商品定位是卖场管理非常重要的工作;商品配置表,则是商品定位的管理工具。有了商品配置表,才能做好商品定位,如不事先妥善规划商品配置表,就冒然进行陈列的工作,无法持续一致,也不可能把商品定位管理做好。
三、适当管理商品排面
不能有效的管理商品的排面数,是现阶段卖场一项很大的管理缺点。一般而言,卖场陈列的品种数往往多达万种以上,而所陈列的商品中,有些商品非常畅销,一天能卖出数十个,甚至数百个,但有些商品则可能一天只卖出几个,甚至连一个也没卖出。因此,安排商品的排面时,就须根据商品销售数量的多少,给予适当的排面数,亦即畅销的商品给予的排面数量、占的陈列空间大,而不畅销的商品给予较少的排面数,所占的陈列空间也小,甚至只给单一的排面数,如此对提高卖场的效率,有相当大的好处。
四、防止滞销品驱逐畅销品
缺少商品配置表规划及管理,而任意陈列商品时,因畅销品的销售速度较快,若没有良好的管理,商品卖完了,又未能及时补充,就易导致较不畅销的商品占据畅销品的排面,形成了滞销商品驱逐畅销商品的情况,等到顾客问起“有× ×商品吗?”可能已错失不少的商机及减损了商店的竞争力,在没有商品配置表管理的卖场,这种情况时常会发生,有商品配置表管理的卖场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形。
五、合理配置高利润商品
商品配置可以把利益控制在一定水准卖场所贩卖的品项中,有高利润商品,有利润低的商品,我们总是希望把利润好的商品配置在好的陈列位置,销售多一点,整体利益也随之提高,把利润低的商品配置在差一点的位置,来控制销售结构,这就要靠商品配置表来给予各种商品适当的配置,以求得整店有一个高利润的表现。
六、商品配置是连锁经营重要的标准化管理工具
如果商铺的连锁分店遍及各地,甚至全国各个角落,总部人员为了管理这些分店的商品陈列能做到一致性的要求,常感到很困难,如果能有一套标准的商品配置表来运作,整个连锁的商品营运会比较容易,对于季节变动修正及新产品的增列,滞销品的删除等工作,执行起来效率也较高。
★商品陈列有哪些原则
店铺商品陈列是店面广告的一个重要形式,销售人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等与商品的陈列也有相当密切的联系,因此,商品陈列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店铺的销售情况。
店铺商品陈列应注意以下原则:
1.显眼
所谓显眼即是店铺为使“最想卖的商品”容易卖出,尽量将它设置于显眼的地点及高度,也可称为有效陈列。
在进行显眼陈列时,必先考虑商品的及其购买频率,对于想要售出的商品,尽量选择能引入注目的场所陈列。即使在同样的场所,这些被称为黄金线上的商品,在有效陈列范围中也要集中展示于最显眼的高度上,并在陈列方式上下点功夫。
2.易选择和拿取
易选择就是店内的商品以客人容易选择的方式陈列,除特别商品(手表、宝石等小型贵重商品)以外,都尽量陈列于易拿取的地方。因此,要考虑商品的关联性之后再进行分类陈列。各个店铺的规模、行业及方针的不同,也会导致分类的方法及场所的不同。首先应以大分类方式将商品分类。其次将它以用途、制造商的分类方式来分类,最后则是以价格、设计的小分类方式分类。像这样将商品明确地分类之后,再集合展示的陈列方法,不只带给顾客便利,对于店铺本身更提高了管理商品的效率。
易拿取就是在显眼、易拿取的有效陈列范围内,将畅销商品及想要卖的商品适当地陈列在高效率位置展示。
3.提高新鲜度
它就是使顾客感觉到商品的丰富性及活泼的陈列。任何人在选择喜爱的商品时,当然都喜欢从多种类、多数量中选择,以得到购物的满足感。但是,、针对这点就将大量商品放在手边,反而会造成顾客反复选择,甚至会对商品造成污损。因此,即使是少量的商品,只要能好好运用陈列方法,也能使其感到很丰盛。店铺经营者应熟练地运用辅助工具将商品立体地陈列起来,借助装饰物使商品生动化,活用拍卖时的海报传单,这些方法都可以强调商品的新鲜度。
4.提高价值
它指即使是同样的商品,在运用陈列方法之后,也可使顾客对其评价改变。所以在进行陈列之前,必须先考虑何为能表现最佳效果的陈列方式。陈列设备及器具对其影响力很大,甚至也受陈列背景的颜色、材料、小型道具以及照明的表现效果所左右。特别是所谓搭配合宜的陈列,其商品的组合方式是,主要商品与直接有关联的商品如何搭配组合。其判断力与方法不只受陈列效果影响,它也与店铺形象密切相关。
5.引人注目
它指将商品安置于在专业场所中,会成为强调重点的陈列场所。那是与全面陈列不同的,它借助一些设备及用具,使得某个部分特别显眼,以招揽顾客来店浏览店内商品,这种店面被称做磁石店面,也具有相同作用。这种陈列方式,具有诉求力的主题是必要的,借着这种主题可有效地发挥其效果。引入注目的陈列方式,可因行业的不同及定位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商品陈列有哪些方法
一、主题陈列
它是给商品陈列设置一个主题的陈列方法。主题应经常变换,以适应季节或特殊事件的需要。它能使店铺创造一个独特的气氛,吸引顾客的注意力,进而销出商品。
二、整体陈列
它是将整套商品完整地向顾客展示的陈列方法。比如
将全身服饰作为一个整体,用人体模型从头至脚完整地进行陈列。整体陈列形式能为顾客作整体设想,便利顾客的购买,故为顾客接受。
三、整齐陈列
它按货架的尺寸,确定商品长、宽、高的数值,将商品整齐地排列,从而突出了商品的量感,从而给顾客一种刺激,所以整齐陈列的商品通常是店铺想大量推销给顾客的商品,或因季节性因素顾客购买量大,购买频率高的商品等。运用整齐陈列法时,有时会有不易拿取的缺点,店员应根据意愿做出调整。
四、随机陈列
它是将商品随机堆积的方法。它主要是适用于陈列特价商品,它是为了给顾客一种“特卖品即为便宜品”的印象。采用随机陈列法所使用的陈列用具,一般是一种圆形或四角形的网状筐,另外还要带有表示特价销售的牌子。
五、盘式陈列
它实际上是鼙齐陈列的变化,表现的也是商品的量感,但是将装商品的纸箱底部作盘状切开后留下来,然后以盘为单位堆积上去,这样可以加快商品陈列的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顾客可以整箱购买,所以有些盘式陈列,只在上面一层作盘式陈列,而下面的则不打开包装箱整箱地陈列上去。
六、定位陈列
它指某些商昂一经确定了位置陈列后,一般不再作变动。需定位陈列的商品是顾客经常使用且知名度高的名牌商品,顾客购买这些商品频率高、购买量大,所以需要对这些商品给予固定的位置来陈列,以方便顾客,尤其是老顾客。
七、关联陈列
它指将不同种类但相互补充的商品陈列在一起。运用商品之间的互补性,可以使顾客在购买某商品后,也顺便购买旁边的商品。它可以使得店铺的整体陈列多样化,也增加了顾客购买商品的概率。它的运用原则是商品须互补,首先要打破商品各类间的区别,表现顾客生活实际。
八、比较陈列
它指将相同商品,按不同规格和数量予以分类,然后陈列在一起。它的目的促使顾客更多地购买商品。利用不同规格包装的商品之间的价格上的差异来以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促使其看中廉价而做出购买决策。
九、分类陈列
它是根据商品质量、性能、特点和使用对象进行分类,向顾客展示的陈列方法。它可以便利顾客在不同的花色、质量、价格之间比较挑选。
十、岛式陈列
它是在店铺人口处,放置中部或者底部不设置中央陈列架,而配置特殊陈列用的展台。它可以使顾客从四个方向观看到陈列的商品。岛式陈列的用具较多,常用的有冰柜、平台或大型的网状货筐。岛式陈列的用具不能过分高,太高的话,就会影响整个店铺的空间视野,也会影响顾客从四个方向对岛式陈列的商品的透视度。
★商品陈列有哪些注意事项
1.有效地运用隔板,以固定商品的位置,防止商品缺货而不察,维持货架的整齐度。
2.面朝外的立体陈列,可使顾客容易看到商品。
3.标价牌的张贴位置应该一致,并且要防止其脱落。若有特价活动,应以P0P或特殊标价牌标示。
4.商品的陈列应由小到大,由左而右,由浅而深,由上而下。
5.货架应分段,具体陈列如下。
上层:陈列一些具代表性、有“感觉”的商品,例如分类中的知名商品。
黄金层:陈列一些有特色、高利润的商品。
中层:陈列一些稳定性商品。
下层:陈列一些较重的商品,以及周转率高、体积也大的商品。
6.集中焦点的陈列,利用照明、色彩和装饰,来制造气氛,集中顾客的视线。
7.季节性商品的陈列。
★如何让你的商品陈列更有效
一、计划及准备
好的计划及准备是成功的开始。要确定你拥有需要的陈列器材及工具等,包括:陈列辅助物、大头针、笔、浆糊、订书机/针、剪子、铁钉、梯子、胶带、货架吊绳、旗帜、价格标贴等,并做好相应的计划与准备。
二、熟悉你自己的陈列辅助器材
要特别了解与熟悉自己的陈列辅助器材,如海报、货架吊绳、空的货箱、箱子、柜台陈列物品、悬挂物、样品、简册、传单说明书、标识标贴等。
三、充分利用你的想像力做好陈列
尽量有效运用一切可用的空间,考虑有没有另外不同的方式来使用你的陈列辅助器材,使得陈列能更突出;使用相关的器材,以强化你的
陈列,使它突出显眼;最后确定你的陈列与自己的产品定位是否相符。
四、陈列的小秘诀
以下小秘诀,可能会让你受益匪浅:
1.不要让顾客不容易取到你的商品,这会影响顾客购买。
2.不要让你的海报或陈列被其他东西掩盖住,这会让你失去销售机会。
3.不要将不同类别的产品堆放在一起,那样会引起顾客的不愉快感受与联想,如洗衣粉跟食品放在一起,消费者心中会产生顾虑与不安全感。
4.安置你的陈列使之可以从外面看得到,这样才会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5.在顾客还未到某种商品陈列处之前就知道其陈列位置。比如运用指示牌等,否则很可能让堆放的陈列失去意义。
6.试试运用一些小的“指示/提醒”式的陈列,摆放少数的产品在柜台上。
7.在接近收银台或就收银台的边墙安放一些商品陈列,顾客经过时或当他们等待被服务时即可看到。
8.弱势品牌最好尽量陈列在第一品牌的旁边。
五、上货架的技巧
注意几个方面:上货架的产品,最少的与市场占有率相符;最多的,占同一类货物位置的70%。所有产品的陈列,应按照贡献度安排,一定要建立一个好的陈列计划。
★如何进行表演性陈列
商品的陈列依着眼点不同,可分为“表演性”与“易卖性”两类。此外,虽然和商品贩售没有直接关系,但有了花饰、绿树、绘画、美术灯的助阵,将提高店内整体气氛和品味、所以也可视为陈列的一部分。
所谓“表演性”陈列,是指利用商品、商品周边商品,甚至是小工具,作视觉性设计,以刺激顾客“要”的欲望,而忍不住掏腰包购买的手段。若以专业术语来讲,就是“视觉性商品供应计划”。
一、陈列的基本技巧
表演必须靠精湛的演技才能博得满堂彩。以下是几种基本技巧:
1.造型
将搭配好的服饰穿戴在橱窗模特儿身上。
2.整合
将同一商品或相关产品作归纳整理,打造整体印象。
3.色彩搭配
借由颜色的协调和印象来设计。
4.效果
将商品与相关商品组合,配合有关布景,制造特殊效果。
二、协调的展示
在考虑如何取得商品排列的协调性时,绝对不能忘“三角构成”的原则。
假设以直线连接各陈列商品的重心,做成一个三角形,可得出四种方式:
1.正三角形(格调高,协调性也高)。
2.等腰三角形(左右对称,顶点的内角若为钝角,有柔和感;若为锐角,则有犀利的感觉)。
3.不等边三角形(左右不对称,像流水般,能缓和气氛)。
4.三角形复合体(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组合)。
利用“三角构成”陈列商品时,不能只重三角连结,应该同时考虑其“高度和纵深”,以免呈现不出立体感。
另外,还有很多方式可以达到陈列的协调性,像左右对称构成、重复构成(同样模式不断重复)等。
三、表演性陈列
橱窗是将店家特色、风格、在卖什么商品的讯息,用有主题、季节感十足的手法告知顾客的重要据点。
如果你开的是服饰店,应该利用首饰、皮包、鞋子等作整体搭配,布置在主要的陈列桌(柜)上,让顾客有想要的欲望。
其他的重点部位,就要安排单品直接陈列。这时,为了制造“便宜”、“热闹”的印象,可大量堆放同一种商品。
当你在做表演性陈列时,请记住经常作距离检查,看看排列方式和色彩是否平衡协调,若不是,再作适当地调整。
★如何进行易买性陈列
“易卖性”陈列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即“容易看、容易触 摸、容易挑选”,主要工具是棚架和挂钩。
作“易卖性”陈列时,如果是生活杂货商品,要先予以分门别类,譬如分成马克杯、一般茶杯及茶碟、花瓶、盘子、毛巾等大类,接下来再依造型、颜色、材质、尺寸、价格等细分成更小单位。
每次进完货立即上架,从店的管理层面来看,确实可省去不少麻烦。但是对顾客而言,却不见得方便,最好避免。
商品最容易卖出的位置,即所谓的黄金区,是在顾客正前方70至125公分的高度。不需要多大力气,即伸手可及的高度,男性是70至160公分,女性则是60至150公分。另外,蹲下去而手摸得到的范围,男性是40至190公分,女性则是30至175公分。
不过,年轻人和老年人伸手可及的高度本来就有差异,所以可视实际的顾客层略作调整。
主力商品的摆设理所当然在黄金区,尤其是销路好的商品,应看其颜色和大小,增加陈列的数量。
摆货时,首先把主力商品摆在黄金区,以此为中心上下排列,再沿着十字,填满周围的空间。
如果陈列架前面未摆货,不仅选择时不方便,而且也会给人份量不足、杂乱的感觉。尤其是排在架子深处的商品,可往前堆放,充实门面。
★如何选择适合的商品陈列用具
选择适合于商品品味、特性的陈列用具,不仅可提高店内的气氛和形象,更可带给顾客绝佳的印象。
有些店或是店内装潢、商品等级很高,却配上简陋的商品用具,或是使用太过花哨的棚架,反而降低了商品水准。
这些店往往在不自觉的情形下,让客人产生不安全感,暴露出外行的窘境。
也由于许多原本不属于卖场的棚架、桌子、柜台、镜子等杂物,都相继出现。
大家似乎都忘了,“外表的美观,并不代表具备陈列商品的条件”。
特别是一些商店喜欢采用简单的白木棚架,因为棚板的位置很难伸手触及,再加上棚板是固定式无法移动,所以摆在内部的商品通常不见天日,通道也变狭窄了。
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不好用,最后不得不改换其他器具。为了避免造成无端浪费(时间上及金钱上),应该审慎选择陈列用具。
现在,店内用的器具已经呈现多样风格,你可以翻阅室内设计杂志,或请值得信赖的设计师设计。
如果你对自己充满信心,又舍得花时间,不妨买便宜又无人问津的用具,再加以修整,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出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