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断:曹雪芹家的故事-绣春为嫁李绅差点送命(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交代过了。石大妈要在我们家住一个月,二奶奶给了五两银子,管她的饭食。”

    “喔,”绣春又问,“可曾说,哪天到?”

    “说初六派人去接,初八就可以到了。”

    03

    潇潇洒洒过了个年,一破了五,绣春就有些心神不定了。

    “二嫂,”她问,“你预备让石大妈在哪间屋住?”

    “厢房里。”

    厢房靠近凤英那面,绣春怕照应不便,故意以穿珠花作个借口,“我看不如跟我一间房住,或者跟你一间房住。”她说,“总而言之,要住在一起,才能看住她,免得她动什么手脚。”

    “说得不错!”凤英歉然地说,“妹妹,跟你一房住吧。我带着两个小的,很不便,怕她心烦且不说,就怕孩子不懂事,拿二奶奶的珠子弄丢了几个,可赔不起。”

    “这样说,我这里还不能让大宝、二宝进来玩。”

    凤英当时便叫了一儿一女来,严厉告诫,从有一个“石婆婆”来了以后,就不准他们再进姑姑的屋子。

    “你们可听仔细了,谁要不听话,到姑姑这里来乱闯,我不狠狠揍他才怪!”

    04

    石大妈正月初七就到了,去接她的是曹家的一个采办,正月里没事,震二奶奶派了他这么一个差使,接到了先送到凤英那里,说是震二奶奶交代的。

    绣春跟石大妈仅是见了面认得,连话都不曾说过。不过眼前有求于人,心里明白,应该越殷勤越好,所以虽不喜她满脸横肉,依旧堆足了笑容,亲热非常。

    “本打算你明天才到,不想提前了一天,想来路上顺利。”绣春没话找话地恭维,“新年新岁,一出门就顺顺利利,石大妈你今年的运气一定好。”

    “但愿如姑娘的金口。”石大妈看着凤英说,“王二嫂,到府上来打搅,实在不应该。”

    凤英也不喜此人,但不管怎么是客,少不得说几句客气话,却是淡淡的,应个景而已。

    “石大妈,”绣春却大不相同,“既然二奶奶交代,请你住在我嫂子这里,那就跟一家人一样。你这个年纪,是长辈,想吃什么,喝什么,尽管吩咐。”

    “不敢当,不敢当!既然像一家人,自然有什么吃什么,不必费事。”

    “一点都不费事。”绣春向凤英说,“二嫂,石大妈今天刚到,该弄几个好菜,给客人接风。”

    “是啊!可惜天晚了,我去看看,只怕今天要委屈石大妈了。”

    天晚是实情,而况大正月里,连熟食店都不开门,只能就吃剩的年菜,凑了四菜一汤,勉强像个样子。

    “真正委屈了!”绣春大为不安。

    这些情形看在凤英眼里,不免奇怪。绣春一向高傲,看不顺眼的人,不大爱理。这石大妈就像住在街口的、在上元县当“官媒”的王老娘,绣春见了她从无笑容,何以独对石大妈如此亲热?而况,看她那双手,也不像拈针线、穿珠花的!

    重重疑云,都闷在心里。吃完饭陪着喝茶,石大妈呵欠连连,凤英便说:“必是路上辛苦了,我看,妹妹陪石大妈睡去吧。”

    石大妈头一着枕,鼾声便起,接着咬牙齿,放响屁——一路来没事,特意炒了两斤铁蚕豆带着,她的牙口好,居然把两斤炒豆子都吃了下去,此刻在胃里作怪了。

    绣春几曾跟这样的人一屋住过?尤其是“嘎嘎”地咬牙齿的声音,听得她身上起鸡皮疙瘩,只好悄悄起身,避到堂屋里再说。

    也不过刚把凳子坐热,“呀”的一声,凤英擎着烛台开门出来,“妹妹,”她问,“你怎么不睡?”

    “你听!”绣春厌烦地往自己屋子里一指。

    “吃了什么东西?尽磨牙!”凤英在她身边坐下来问道,“这石大妈,到底是什么人?”

    “不就是二奶奶约来穿珠花的吗?”

    “我看不像。”凤英停了一下说,“妹妹,我告诉你一件事,她带着个药箱。”

    绣春一惊,但装得若无其事地问:“你怎么知道?”

    “是她自己解包袱的时候,我看见的,我的鼻子很灵,药味都闻见了。”

    绣春不作声,心里在想:现在倒是希望有个愚蠢而对她漠不关心的嫂子来得好。

    凤英见她不答,自然要看她,脸一侧,烛火照在她脸上看得很清楚,是又愁又烦的神色,不由得疑云大起。

    “妹妹,”凤英的表情与语声一样沉重,“我想你这趟回来,有好些事不想还罢了,想起来似乎说不通。譬如,怎么不回府里?就算有李家那桩喜事,有陪石大妈这个差使,都跟你回府里去过年不相干,你想是不是呢?”

    绣春不答,想了一会儿才问:“二嫂,你在府里听他们说了我什么没有?”

    “没有!只有人问我,你的病怎么样了?到底什么病?”

    “你怎么回答呢?”

    “我说,怕是你弄错了,绣春没有病。”

    “不!”绣春低声说道,“是有病。”

    “真的有病?”凤英大声问道,“什么病?你怎么不早说?”

    “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毛病,不过经闭住了。”

    绣春故意用很淡的语气,无奈凤英不是毫无知识的妇人,当即用不以为然的态度说道:“经闭住了还不是病?这个病讨厌得很呢!不过——”

    她突然顿住,是因为发现了新的疑问,这个疑问使她非常困惑,得先要想一想,是何缘故,所以只是怔怔地瞅着绣春。

    “怎么啦?”绣春被她看得心里发慌,不知不觉地将视线避了开去。

    “妹妹,”凤英吃力地说,“我看你不像是经闭住了!闭经的人我见过,又黄又瘦,咳嗽、头痛,一点精神都没有,你没有哪一样像!”

    “那么,”绣春的神色已经非常不自然了,很勉强地说出一句话来,“你说是什么病?”

    “我看,妹妹,你自己心里总有数儿吧!”

    一语击中心病,绣春一张脸烧得像红布一样,头重得抬不起来。

    这就非常明白了!凤英倒抽一口冷气,想不相信那是事实都不能,心潮起伏,久久无法平静,但终于还是吐出来一句:“是二爷的?”

    “是他。”绣春的答语,低得几乎只有自己才听得见。

    “二爷知道不知道?”

    “不知道。”

    “二奶奶呢?”凤英问说,“也不知道?”

    “不!”绣春微微摇头。

    “她知道了以后怎么说呢?”

    “她,”绣春知道话到了有出入关系的地方了,考虑了一会儿,觉得以实说为宜,“她说我不是,是病。”

    “是病!什么病?没有听说过二奶奶懂医道啊!”

    “她说是经闭住了。”绣春又说,“几次都这么说。”

    几次都这么说,那就不是病也是病了!凤英凝神静思,自然也就了然于震二奶奶的用心,便冷笑着说:“她不认也不行!这不是往外一推,就能推得干净的。”

    看她是这样的态度,绣春不由得大为惊惧。“二嫂,”她问,“你是怎么个意思呢?”

    “你怎么问我,要问你是怎么个意思?”

    凤英的语气忽然变得很锋利了,使得绣春更生怯意。不过话已经说开头,要收场先得把害羞二字收起来。否则,这件事就会变成凤英在作主张,不一定能符合自己的心意。

    于是她想:看凤英的态度,似乎要拿这件事翻一翻,然则她的用意何在,却真个需要先弄弄清楚。是对震二奶奶使手段不满,还是替她不平,或者是想弄点什么好处,甚至看曹家富贵,希望她为震二爷收房,好贪图一点儿什么?

    想是这样在想,却不容易看得出来,也不能再问,不然就抬杠了。绣春考虑了好一会儿,只好这样回答:“我觉得现在这样也不算坏。”

    “现在怎样,是嫁到李家?”

    绣春点点头,自语似的说:“他人不坏。”

    “那么,他知道你的事不知道呢?”

    “不知道。”

    “现在不知道,将来总会知道。”凤英看着她的腹部说,“只怕再有个把月,就遮不住了。”

    “那当然要想办法。”说着,绣春不自觉地回头望了一眼。

    “原来她不是什么穿珠花的!”凤英的脸色又严重了,“妹妹,这么一件大事,你也不告诉我,还在我这里动手。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

    这个责备很重,简直就是骂她霸道无礼,绣春不安异常,心里既惭愧,又惶恐,只好极力分辩。

    “二嫂,绝不是我不敬重你,更不是敢拿你当外人,实在是我不知道怎么说。我刚睡不着就是一直在盘算,明天一早得让锦儿来一趟,由她跟你来说、来商量,哪知道你今天晚上就知道了。”

    听得这一说,凤英自然谅解。“妹妹,倒不是我在乎什么,我是觉得这件事不小,大家先得商量商量。况且,”她略略加重语气说,“这件事也不一定非这么做不可。”

    “是啊!”绣春特意迎合她的语气,讨她的好,“原要请二嫂出出主意。”

    “主意我可不敢胡出,不过,你在我这里办这件事,我总担着干系。依我说,找个地方悄悄儿住下来,把孩子生下来送回曹家,你再料理你自己,不就两面都顾到了?”

    绣春心一动,这原是她的本意,是让锦儿劝得打消了这个念头。如今听凤英所说,与她先前的想法,不谋而合,似乎可以重新商量。

    “你看呢?”凤英说道,“不管怎么样,总也是一条命,就这样打下来,是作孽的事。”

    “我想,”绣春不肯说破,自己也曾有过“养子而后嫁”的念头,只说,“明天等锦儿来商量。”

    “锦儿明天会来吗?”

    “我想会来。”绣春又往自己屋里一指,“二奶奶有话交代她,自然是叫锦儿来说。”

    05

    绣春猜得不错,第二天一早,锦儿就来了。

    凤英是防备着的,派大宝、二宝守在门口,所以锦儿一到,两个孩子一喊,她抢先迎了出来,截住了说:“锦姑娘,你请我屋里坐。”说着,还使了个眼色。

    锦儿知道她是要背着石大妈有话说,便报以会意的眼色。见了石大妈泛泛地寒暄了一阵,然后起身说道:“石大妈,对不起,我有点事先跟王二嫂交代了,再来陪你闲谈。”

    “好好!请便请便!”

    石大妈坐着不动,绣春少不得也要陪着,心里焦急异常,怕凤英话说得不当,节外生枝,惹出极大的麻烦。但如起身而去,不但不是待客之道,也怕石大妈来听壁脚。心里在想,得要有个人来陪着她,顺便看住她才好!

    念头一转,想起一个人。“石大妈,”她说,“你刚才问我雨花台什么的,我不大出门,没法儿跟你细说,我替你找个人来!”

    找的是间壁刘家的二女儿,小名二妞,生性爱说话,一见了面叽叽呱呱说个不停,绣春对她很头痛,见了就躲,此时却很欢迎她了。

    “堂屋里冷,”绣春将门帘掀了起来,“二妞,你陪石大妈我屋里聊去。”

    等她们一进了屋子,绣春顺手将门关上,转到凤英那面,两人的脸上都没有什么笑容。

    绣春心一沉,尤其是看到锦儿面有愠色,更不免惴惴然的,不敢随便说话。

    “绣春,”锦儿沉下脸来说,“这么件大事,你怎么不先跟你嫂子说明白呢!”

    是这样的语气,绣春反倒放心了。原来大家巨族,最讲究礼法面子,有时礼节上差了一点,面子上下不来,便得找个阶台落脚。照曹家的说法,便是找人“作筏子”好渡一渡,绣春、锦儿是常替震二奶奶作筏子的,此时必是锦儿听了凤英两句不中听的话,学震二奶奶的样,拿她“作筏子”,这无所谓,认错就是。

    “原是我不对!”她将头低了下去,“我是想请你来跟二嫂说,比较容易说得清楚。”

    “那你应该早告诉我!或者你早跟二嫂说,一切托我来谈,我们的情分,还有不帮你忙的?如今二嫂疑心你跟我串通了瞒她,这不是没影儿的事!”

    “锦姑娘,锦姑娘,”凤英急忙分辩,“我怎么会有这种心?你误会了!你跟绣春亲姊妹一样,我也把你当自己人,话如果说得直了一点,锦姑娘,你也不作兴生我的气。”

    “好了,好了!”绣春插进来说,“锦儿气量最大,怎么会生你的气?”

    “是啊!”锦儿的面子有了,当然话也就好说了,“王二嫂,你也别误会,我不是生你的气,我有点气绣春。好了,话也说开了,王二嫂,你有什么话,请说吧!”

    “我也是昨晚上才知道这件事。锦姑娘,你知道的,我上面有公公,还有大哥、大嫂,再说,还有绣春她二哥。这件事在我这里办,我有点怕。”

    “怕什么?”

    “怕人说闲话,我公公如果责备我,我怎么跟他说。”

    “你的话不错!不过,我也要说实话,要亲嫂子干什么的?绣春不找她大嫂来找你,是为什么?就是巴望着你能替她担当。如果你不肯,那可没法子了!”

    一上来就拿顶帽子将人扣住,凤英心想,大家出来的丫头,真的不大好惹,何况又是震二奶奶调教出来的。

    “王二嫂,”锦儿又说,“这件事关乎绣春的终身,肯不肯成全她,全看你们姑嫂的感情。”

    话越套越紧,凤英被摆布得动弹不得,唯一能说的一句话是:“我总得告诉我公公一声。”

    “那倒不妨,不过须防你大嫂知道。你们妯娌不和,连累到绣春的事,想来你心里也不安。”

    “这——”凤英踌躇着说,“要避开她恐怕不容易。”

    “那就干脆不告诉她。”锦儿说道,“本来这种事只告诉娘,没有告诉爹的。”

    “唉!”凤英叹口气说,“我婆婆在这里就好了。”

    “就是绣春的娘在世,也只有这个办法。人家是‘长嫂如母’,绣春是‘二嫂如母’,将来就是你公公知道了,也不会怪你。说到头来一句话,只要绣春嫁得好,这会儿做错的,也是对的,嫁得不好,做得再对也是白搭。”

    “这话可真是说到头了。”凤英的心思一变,“锦姑娘,你看绅二爷这个人怎么样?”

    “这个人啊,如果是我也要——”

    锦儿突然顿住,只为下面那个“嫁”字,直到将出口时才想到,用得非常不妥,但虽咽住也跟说出口一样,不由得羞得满面通红。

    凤英这天跟她打交道,一直走的下风,无意中抓住了她话中这个漏洞,自然不肯轻饶,似笑非笑地问道:“怎么着,锦姑娘,你也想嫁绅二爷?绅二爷真是那么叫人动心?”

    锦儿倒是肯吃亏的人,就让她取笑一番,亦不会认真。不过现在正谈到紧要关头,自己的气势不能倒!不然,凤英反客为主,提出一两个话有道理而其实办不到的要求,岂非麻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