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改变命运-创业需胆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勤奋是成就事业的不二法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越来越流行胆商的说法,认为胆商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越来越多的实证表明,高智商并不一定能成功,智商高只是一种优势。而科学证明,胆商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己经远远超过了智商。一项能力测试发现,胆商指数的高低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参数,其次是情商,再次是智商。

    1.创业有时不是知识,而是胆量

    不想过像一杯白开水的日子,心里便有些蠢蠢欲动。不想过有板有眼的中规中矩的生活,心里向往着浪潮澎湃的商道。

    一件质地看上去很一般的衬衫,一条灯芯绒的裤子;一双擦得锃亮的皮鞋;一部手机放在上衣兜里;两手空空连一个手包都没有;说起话来语调低缓。初见赵小姐,很难将她与“富姐”联系在一起。她谈到生意时,语调始终保持着低缓说着她的创业之路:

    我以前还真没有想过会做生意,我这人比较喜欢琢磨事情,比较好静,而且特别不擅长与人交往。

    我由于不愿过那种缺乏激情,中规中矩,日子像一杯白开水一样的生活。就萌生出要创业的想法。

    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后,我有些坐不住了,心里便有些蠢蠢欲动。我只存下来了5万元钱,一次与朋友聊天时,我说准备用这5万元钱创业做一番事情。

    没料到朋友听完后竟然笑得岔了气儿,他对我说:“5万元连做一个小买卖都很困难?还说什么做一番事情?”当时我觉得自己虽然不是个很聪明的人,但应该称得上是一个有头脑的人,特别是当一种东西如果让我产生兴趣的话,我一定会将它琢磨透,这一点很少有人可以赶得上我。所以朋友的大笑让我觉得自己像受到了侮辱一样。

    5万元钱究竟可以做什么?这是当时我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我不喜欢逛市场,因为对于眼中的市场环境我是比较愚钝的。但是我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从信息中寻找到思路。所以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一个星期,翻遍所有的报纸、杂志,翻遍我所看过的所有的书,我以为或许可以找到好的项目,也的确从信息中找到了几个项目,可是到了第六天时还是一无所获。

    血泪交织,我心力交瘁因为这些项目不是需要资金比较多,就是需要一个研发的过程,对我来说都太不实际了。第六天夜里,我颓废极了,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傻了,可能所有人都说对了,我真不是这块料。一个人越想越气,可能那时候有些疯狂了吧?我急的发了高烧。高烧持续不退,每天只好用冰块降温。有一天吃过药后,浑身发热,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后来感觉到脖子凉凉地特别舒服,才发现是冰块滑落到了枕头上。

    高烧一退,我就开始搜寻天气方面的资料,我估计1998年的夏天应该是酷暑,而前两年有一种“凉爽坐垫”曾经相当畅销,如果将它制作成“冰枕”,销路也应该不错。这一次还是将5万元一分不剩地全部投入了进去。当年夏天果然酷热,尽管多个厂家同时推出了“冰枕”,而且互相压价,但是因为我的成本比较低,利润也还算得上可观,我的5万元在这个夏天最热的8月变成了70万元。

    赚到70万元后,我就成立了自己的商贸公司,不过后来很少有全部投入资金的情况了,大多数的项目也的确用不着全部的投入。之后我又开发了5个项目,到2000年年底时,共赚到了600多万元。

    人生因拼搏而精彩。创业的成功,能够让一个人品味到有钱的感觉,也享受着成功的成就感。

    成功者有时并不是靠专业、严谨的知识和训练有素的功夫塑造起来的,而更多是靠的是智慧和胆量。

    1992年9月18日,私立光亚小学在四川省都江堰市诞生,标志着中国源远流长的民间办学传统被阻断四十多年后得以重续,由此,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兴起。

    卿光亚创办了1949年后大陆第一家私立学校并任校长。对于自己的“敢为天下先”,卿光亚曾经解释说,其实是缘于两个原因:一是身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生的父亲在晚年有一个愿望,办庙或者办学校;二是他6岁的儿子该上学了,但是以前对教育并不关心的他发现学校太简陋,又不方便,每天要接送.更要命的是他考察一番后,发觉那种应试教育真的有问题。这两个原因加在一起,于是一个自己来办学的想法就形成了。并且,他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教孩子。

    当时,拉过小提琴、做过导演,并已经在省文化厅工作了11年当了科长的卿光亚,为了他的民办学校的梦想,还是毅然地辞职了。别人不敢做,做了也很难做到的事,他却想闯出一条路子来。

    卿光亚记得一个让他很感动的细节,当时在私人办学没有国家红头文件依据,教育行政部门不便表态的情况下,卿光亚因为父亲的关系和自己从小与政府领导打交道的能力,成功地获得了成都市委个别主要领导的支持,甚至把绿灯开到这样的程度:“你去办,有任何问题往我这里推。”当他在选址的时候,遇见都江堰市当时的市委书记徐振汉。聊到投资办学的事时,没想到徐振汉很感兴趣地对他说:“就办在我们这儿吧!来我们这儿办啥都有,就还没有要办学的。”事情突然得到转机,学校很快拿到了“办学许可证”,中国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现代意义上第一所私立小学,一所独立校园、公开标价的私立学校——光亚学校——诞生了。学校有了,还要有学生。当时,私立学校对于公众还是个相当陌生的概念,能否招到学生。卿光亚心里也没有底。卿光亚在报纸上的头版打招生广告。

    卿光亚的广告打得特别好,今天看来是习以为常的私立学校,在那时,却不亚于惊世骇俗:第一是全日制学校,可以住校;第二是落实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个现代化);第三是外籍教师直接教学授课,三分之一的外教比例,这在全国中小学中也是绝无仅有的:第四是住校生可以24小时有冷热水,相当于当时最贵的宾馆的生活;第五是教室配空调、钢琴。还有句挺煽情的广告词:“无论您在改革开放的战场上拼杀得多么辛苦,但您放心,您的孩子在光亚学校学的是正规教育!”

    结果成都人接纳新生事物的热情超出了卿光亚的想象。那年他们计划招100个,结果2000人来报名,当时招生点定在岷山饭店,结果岷山饭店被挤得无法正常营业,只好临时转到了旁边的盐道街小学。盐道街小学因此见证了那个美好壮观的历史现场,至今,卿光亚想来依然如坠梦里。最后他们招了150个,卿光亚的儿子自然成为光亚学校的第一个学生。

    当然,其间也有一些波折,但作为中国第一个民办学校,光亚学校在中国教育界的意义是无法低估的。做过许多年电影导演的卿光亚在毫无办学经验、毫无可借鉴的情况下,竟然就为中国整个的民办教育撕开了一个出口。

    事实上,光亚学校的诞生在当时是一个惊动四方的大事件,并且开启了新中国以来,民办学校的一个新的成功模式和办学概念。光亚的成功具有示范的效应,在光亚出现的第二年,各地的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1993年,四川也迎来了民办教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这年成都就有8所民办学校同时登台亮相。

    有的人想创业但顾虑太多,畏缩不前,结果寸步难行,一事无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你必须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该干就干,该闯就闯,不要前怕狼后怕虎,这样才能赢得创业的先决条件。

    2.敢冒风险,才能走向创业

    美国哈佛大学着名成功学家皮鲁克斯曾说:“成功始于胆量。”是的。一个人欲成就一番事业,非具有大勇气不可。每一位成大事者在面临命运抉择的关键时刻,都能细心分析时局并且毫不退缩地迎接挑战,这便是决断大事的能力。

    如今,在广东乃至全国,一提起“壹加壹洋服”及其开发者——陈展鸿的名字,人人赞不绝口。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二十年间不仅成为亿万富翁,还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名利双收,可谓事业有成,人生辉煌。他的辉煌,主要得力于“一枝独放”的创业冷门。

    敢立潮头的广东商人陈展鸿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中看到了女性压抑了一个世纪的羞怯的笑容,那羞怯的笑脸上,透露着女性爱美之心正在这改革春风的吹拂下慢慢绽放。于是陈展鸿“异想天开”,自己设计、自己剪裁、自己缝制出有生以来的第一件连衣裙。这个处女之作一面市,便得到时尚靓女的垂青,在时尚靓女的带动下,女性们一个个走出了封建的怪圈,在美丽的光环下开始打扮自己。陈展鸿抓住改革开放给女性带来的再次“青春”的爱美之心,用第一个“1”树立起创业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1985年,他以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的胆量,在广州友谊剧场成功地举办了“青年时装展”。时装展在羊城产生了轰动效应,他一下子出了名,紧接着就创办了“壹加壹时装设计公司”。“壹”是最基础的数字,比喻事业要从基础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随着时装展览的成功举办,壹加壹的招牌也打出去了,生意开始红火了,真可谓旗开得胜。

    就在陈展鸿胜利前进的时候,传来了全国第六届运动会筹备召开的信息。机会难得,千载难逢。于是陈展鸿眼疾手快,果断买下了六运会会徽和文化衫的使用权以及六运会入场式向导的服装设计和生产任务。就在这个时候他又得到省政府为解决六运会资金不足而发行的奖券搞得不好的信息。

    于是,服装、奖券这两个互不搭界的信息在他的脑海里展开碰撞!两者的交叉结果是:争取同步进行,即服装照常干,奖券发行抓过来。他认为,机遇稍纵即逝,一晃而过,谁能抓住它,谁就能取得胜利。

    为此,他立即组织手下的员工,对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用最短的时间,写出了可行性报告:央定将原奖券2元一张降为5毛一张;每月8日开奖,绝对说话算数;设大奖5万,激发人们的购买愿望;在奖券上印有“感谢你为六运会做出贡献!”的文字;最后是以600万元作风险担保,可见粤商的智慧和胆量真不愧为是一对相伴而行的“夫妻”。

    陈展鸿分析道,发奖券也要遵循“薄利多销”的原则,这是做生意的关键问题。降为5毛钱,谁都能拿得起,既能为全运会做贡献,又能碰碰运气,万一碰上5万元的大奖,那也真够“刺激”。一句话,采取降价措施,就能极大地扩大发行量;再加上风险担保,上级肯定能批。

    果然不出所料,他的方案很快得到了上级的批准。兵贵神速。陈展鸿乘势前进,立即组织员工和有关人力,奔向全省各地。东南西北,马不停蹄,整整两年,深入到每一个城镇、乡村,将5毛钱的奖券一举售空!不仅赚了大钱,还出了大名。这是他在看透了“大”和“小”的辩证关系后,将2元降为5毛的胜利,是对当时广大市民心理分析的结晶!是正确运用市场价格机制的胜利,“第一个吃螃蟹”的智慧结晶!

    陈展鸿,凭着在六运会发行奖券一举成功的财力、物力基础,开始在洋服上大做文章。他认为现在的广州老百姓,腰包越来越满,开始讲究时髦西装了。中国人走出国门的越来越多了,这些人需要穿考究的西服。中外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加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宾馆,西装是他们员工的日常便服。在当时广州商店里出售的西装多是剪裁不佳,做工粗糙的大陆货,而广州还没有一家制作精良考究的西装店。至于种种特殊身形的人想买一套合适的西装,就更难了。基于这种分析:他马上举起“壹加壹西服”的旗帜,为保证最佳质量,不惜重金从香港、上海、广州等地聘请了西装名师,确立了“壹加壹西服”的特色。技术保证和质量特色有了,陈展鸿又推出占领市场的绝招:“量身定做,手工精细”和“免费终身修改”的广告!这在全国来说都是第一次。

    从此“壹加壹”和陈展鸿的名字在神州大地传开。利润,源源不断地流向壹加壹西服店,流进了陈展鸿的腰包。这是他屡出高招,善于捕捉信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敢于引领潮流所得来的丰厚收获。

    创业做生意不可能十拿九稳,多少有一点冒险成分。风险有多大,利益有多大,这就需要根据各种情况进行分析。一些胆子大的创业成功者,只要有五成胜算就敢冒险;胆子小的,没有八成以上胜算便不敢采取行动。一般来说,风险与利益成正比。前者敢于冒险,很容易倒大霉,也很容易暴发,后者比较稳妥,却难求快速增长。

    3.风险与利润是成正比的

    面包要做大,生意要做强,赚钱要最多,就需要有足够的勇气与智慧。风险与利润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就越有可能赚到大钱。

    在不确定性的环境里,人的冒险精神是最稀缺的资源。管理学理论认为:克服不确定、信息不完善性的最优方法,莫过于组织内拥有一位具有冒险性的战略家。

    冒险精神就是一种敢于承担责任、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是一种勇于创造、开拓前进的表现。冒风险并非铤而走险,敢冒风险的勇气和胆略是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顺应客观规律,加上主观努力,力争从风险中获得效益,是经营者必备的心理素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应当胆识结合。

    赌博是纯粹的投机,商场中的冒险则不同。冒险需要大智大勇,认真分析自己的实力,看清眼前形势。勇于冒险,善于抓住眼前的机遇,你就可以成功。

    成都人王先生信奉“胆大走四方,风险出商机”的经营理念,他勇敢地闯出国门,将生意做到了动荡不安的柬埔寨,做到了炮火连天的伊拉克。因为他敢于冒险,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拥有了数千万元的资产。

    王先生起初在一家工厂上班,不久,他结婚生子,拥有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可是微薄的工资难以维持生活,于是,创业的梦想便在他头脑中滋生了。后来,他干脆辞职下海了。

    下海后的王先生意识到:别人都不愿去的地方,通常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于是,他便决定去伊拉克做生意。虽然他的想法遭到亲朋好友的一致反对,但是王先生认为“不敢吃螃蟹的人永远发不了大财”,他毅然带着5000美元和几个朋友共同来到危险与商机并存的战火纷飞的伊拉克。

    伊拉克战争爆发的第一天,王先生就开始在成都和伊拉克周边国家往返,不断向伊拉克运送生活物资。在当时,常有流弹从他的身边穿过,爆炸声不绝于耳。当地许多生意人由于经受不住死亡的威胁,纷纷蜷缩起来了,但王先生却一直在炮火连天的地方坚守。

    有的朋友劝告他:“若想发战争财,就在家里等着做战后伊拉克的重建生意吧,战斗打响时做战斗生意岂不是拿生命开玩笑吗?”但王先生却认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是不怕风险的,风险越大,机遇也就越大。

    在风险面前,有的人由于惧怕风险,而任凭机遇与自己擦肩而过;有的人则以超人的胆略面对风险,顺利捕捉到机遇,从而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无独有偶,北京的王先生也是一位“敢吃螃蟹”的人,他凭借先机和冒险精神抓住了商机,从而获得了财富。

    王先生是一位下岗职工,一次与人谈话时,得知其住宅附近有几间待租空房,一共有1000多平方米。业主要租房者每月交房租费500元,租借期限为10年,并要一次付清。由于房租昂贵,人们都觉得在此做生意有很大风险,房屋一时无人租赁。

    然而,王先生却认为:有风险才有财源。于是,他果断地向亲友筹措了一些资金,租赁该空房开了一家中档饭店。有一位朋友提醒他:“你借钱开店,难道不怕赔本吗?”王先生只是默默一笑。

    其实,王先生是做了一番考虑的。因为店址在住宅区附近,客流量很大,消费群体也很多,虽然需要较大的投资,但是很快就会收回成本,并能获得高额利润。

    后来的发展,证明了王先生的眼光是超前的,这家饭店的投资在3个月后全部收回,并获得了很高的利润。

    “一旦看准,就大胆行动”已成为许多商界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幸运喜欢光临勇敢的人”,冒险是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种勇气和魄力。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冒险与收获常常是结伴而行的。险中有夷,危中有利,要想有卓越的成果,就应当敢冒风险。只有成功的欲望,却不敢冒险怎么能够实现伟大目标?希望成功又怕担风险,往往会在关键时刻失去良机,因为风险总是与机会联系在一起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风险有多大,成功的机会也就有多大。由贫穷走向富裕,需要的是把握机遇,而机遇是平等地铺展在人们面前的一条通路,具有过度安稳心理的人常常失掉一次次发财的机会。所以,人应当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过度的谨慎就会失去它。在我们身边许多相当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是他比你“会”做,重要的是他比你“敢”做。

    围棋上有句口诀是“宁丢数子,不失一先”,因为有了先手,就有了主动权,就能处处先发制人。如果将这个道理用在经商上,就是宁愿冒最大的风险,哪怕付出一定的代价,也要抢在对手前面占领市场,因为抢先一步就意味着商战能取得胜利。

    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时代,穷者越穷,而富者越富。因为钱能生钱,成功能创造更大的成功,而富人们已经享有更多的资源。但对于创业者来说,正所谓“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只要你足够大胆,富有冒险精神,善于整合、利用世间有形无形的资源,财富自然也就会聚集到你身边来。

    4.创业不是会做,更重要的是“敢”做

    真正想一想,成功与失败、财富与贫穷只是因为当初的一念之差。当初要带几千元杀进股市几年后便成了百万富翁,当初只要花几百元愿意摆个地摊10年后就成了大老板……

    可是有人说,如果我当初做会比他们创业成功更多。不错,你的能力比他强,你的资金比他多,你的经验或许比他足。可是明摆着就是当初一念之差,你的观念决定了你当初不做,你不去做的观念决定了你10年后的今天还是很穷,不同的观念导致了不同的人生。

    有人面对一个来之不易的好机会总是拿不定主意,于是问他人,问了10人肯定9人说不能做,于是放弃了。其实机遇来源于新生事物,而新生事物之所以新就是因为90%以上的人还不知道、不认识,等90%的人知道了就不再是创业的机会了。

    世界上有两种人:空想家和行动者。空想家们善于谈论、想象、渴望。他们似乎不管怎样努力,都无法让自己去完成那些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而行动者则是去做。行动者之所以比空想家成功,那是因为行动者一贯采取持久地、有目的的行动。

    敢做可以使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度,也可逼得一个人献出一切,排除所有障碍。敢做使人全速前进而无后顾之忧。凡是能排除所有障碍的人,常常会屡建奇功或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比尔·盖茨在2007年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讲道,创业,就是坚定地认准目标,并矢志不渝、锲而不舍。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要让这个世界的复杂性阻碍你前进,要勇敢地成为一个行动主义者。他说:“关键的东西是永远不要停止思考和行动。”

    行动就是力量。一万个空洞的幻想还不如一个实际的行动。唯有行动才可以改变你的命运。很多人对创业充满期望,却又对自己缺乏信心。其实谁都可以致富,只要你敢去做。在我们身边,许多相当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是他比你“会”做,更重要的是他比你“敢”做。

    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马云在当时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校长还许诺他外办主任的位置。但是,特立独行的马云挥挥手,放弃了在学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

    1995年年初,马云去了一趟美国,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此时,互联网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是非常陌生的东西;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也刚刚开始发展:大洋彼岸,尼葛洛庞帝刚刚写就《数字化生存》、杨致远创建雅虎还不到一年。

    在这样的情形下,远在尚未开通拨号上网业务的杭州,马云就已经梦想着要用互联网来开公司、盈利。

    马云召集来24位朋友,都是他教书时结识的外贸人士,马云想听听这些做外贸的人对Internet的商务需求。

    马云曾回忆说:“我请了24个朋友来我家商量。我整整讲了两个小时,他们听得稀里糊涂,我也讲得糊里糊涂。最后说到底怎么样?其中23个人说算了吧,只有一个人说你可以试试看,不行赶紧逃回来。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干,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

    1995年4月,马云和妻子再加上一个朋友,凑了两万块钱,中国第一家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杭州海博电脑服务有限公司就这样开张了,网站取名“中国黄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1995年5月9日,中国黄页上线,马云从身边的朋友开始找生意。他的生意经是:先向朋友描述Internet怎么怎么好,然后要他们的资料,通过EMS寄到美国,美国的生意伙伴将homepage做好,打印出来,再快递寄回杭州。马云将网页的打印稿拿给朋友看,并告诉朋友在Internet上能看到。此时,离中国能上Internet还有3个月。

    因为无法实际地在网络中看到,有些朋友怀疑马云在编故事。马云说:“你可以给法国的朋友打电话,给德国的朋友打电话,或者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电话费我出,如果他说没有,那就算了;如果他说有,你要付我们一点点钱。”

    3个月后,临近杭州的上海正式开通互联网,马云的业务量开始激增。在各企业纷纷忙着建立自己主页的时候,马云的先见之明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马云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说过:“作为一名创业者,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梦想,现在很多优秀的年轻人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如果你不采取行动,不给自己梦想一个实践的机会,你永远没有机会。有了理想以后要给自己一个承诺,承诺自己要把这件事情做出来,创业者没有条件的时候只要你有梦想,只要你有良好的团队,只要你能坚定地执行,你就一定能走到大洋的彼岸。”

    马云现在让我们看到的都是他在互联网创造的辉煌和光环,如果多年前他只安分地做着外语教师,他也就没有创造互联网神话的机会。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行动家,不是空想家;每一个赚钱的人都是实践派,而不是理论派。因此,你千万不要找借口,再困难的事只要你尝试去做,也比不去做而推辞要强。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挑战、机遇和创造奇迹的土地,所以永远不要怨天尤人的沉寂,要大胆地去想,最重要的是大胆地走出第一步。当你踏出那足以桎梏你一生命运的第一步时,你就会发现真正的困难就是超越自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