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成长日记-托拉斯之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股份制的标准石油公司

    就像铁路行业一样,石油业作为一个快速兴起的行业,也曾经历了十分混乱而无序的局面。任何一个新的油田的出现,或者一项新技术的发明,都会引起石油价格的暴跌。但是,因为它所带来的巨额利润,很多人还是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了其中。石油的过量开采直接导致了油价的持续下跌,使得整个行业都陷入了低迷状态。

    1869年,炼油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陷入了困境。因为原油的价格和精炼油的价格差很小,炼油厂也没有多少利润了。精炼油的产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市场的需求。大公司还勉强维持下去,小公司就步履维艰了。

    面对这样严峻的局面,洛克菲勒也开始冷静地思考,他认为只有找到一个彻底的应对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局面。那么,这个办法是什么呢?他再次认真分析后发现,造成炼油业利润下降的根本原因就是炼油业的过度发展。要想让它持续地发展下去,就要驯服它,制定一个“游戏规则”,市场上应该有一个行业组织,来控制生产力,并控制市场价格,然后将这个行业合理化。

    要想建立这样一个行业组织不仅需要一定的实力,还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如果吸引了别人的投资,也存在一定的危险,自己对公司的控制权会受到威胁。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成立股份制公司。1870年1月,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和弗拉格勒经过商议,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由于公司已超过有限合伙的经营范围,应当按照法律把“标准石油公司”改为股份制公司。于是,1870年1月10日,新的公司在俄亥俄州成立。公司名称仍旧使用原名,却在一夜之间改头换面。公司由五个人负责:洛克菲勒为董事长、弟弟威廉为副董事长、弗拉格勒为秘书兼会计,安德鲁斯为厂长,另一位就是弗拉格勒妻子的伯父哈克涅斯,他是公司的幕后支持者。

    新公司的注册资金为100万美元,这是世界商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在当时,整个世界都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在创建时拥有如此多的资金。这些资金分成1万股,每股100美元。作为公司的创始人、总裁和首席行政人员的洛克菲勒优先占有2667股,哈克涅斯占有1334股,威廉、弗拉格勒、安德鲁斯分别占有1333股,其余的2000股,将分给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当时,组织股份有限公司被认为是垄断市场的一条捷径。没错,全美国10%的炼油业务都操纵在这家标准石油股份公司的手里。当然,它还有油桶厂、仓库和运输设备,但这些都不是洛克菲勒的主要目标。他雄心勃勃地说:“总有一天,所有的炼油和制桶业务都将归于标准石油公司。

    这一年,洛克菲勒刚好30岁。他就在30岁的时候,创造出了一份让世人瞩目的事业。此后,他和他的合作伙伴们继续加快吞并的步伐,到1872年年底,他们已经控制了克利夫兰26家炼油厂中的21家,约翰·D.洛克菲勒的石油事业即将拉开扩张期的帷幕。

    最初的托拉斯设想

    标准石油股份公司成立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同行之间的竞争问题。大油田区、匹兹堡、纽约等地的炼油厂对克利夫兰地区的炼油业非常妒忌,希望能把克利夫兰的炼油业完全打垮。洛克菲勒对此忧心忡忡,经常和下属们商量解决的办法。

    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以“标准石油股份公司”为核心而兼并其他公司,这样就可以解决炼油过剩以及价格不稳定的问题。

    他开始着手进行这项计划,很快,一家家炼油厂倒闭或者被兼并。洛克菲勒用这种无情而残酷的手段获得了自己公司的扩张。他的对手们则在遭受打击后还蒙在鼓里,为了战胜对手,他不惜一切手段。这种明争暗斗的商业竞争,其残酷性远远高于真正的战争。其实,这种现象在每个国家每个行业都有,虽然人们对他的这种行为表示强烈的反对和声讨,但是,洛克菲勒如愿以偿地稳定和扩大了自己的事业。

    1870年,是洛克菲勒最关键的一年。他的合作伙伴为他开辟了一条垄断之路,而洛克菲勒则把目光再次盯向了铁路公司。他想通过铁路公司的垄断而逐渐控制东方甚至是全美国的石油工业。

    洛克菲勒认为,和铁路公司其实有很多生意可以合作,同时他也认为,自己不能只和湖滨铁路公司一家合作,因为尽管这样他能得到极低的价格和不小的折扣,但他反过来也会受制于湖滨公司。他必须找到更多的大铁路公司。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一步步实现他的理想的过程中,战争再一次打响了。

    1870年7月19日,普法战争爆发了。

    挑起这场战争的是法国的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三世力图保持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极力阻止德意志的统一。普鲁士着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当然不能容忍法国这样的政策,早在1866年,他就认为对法战争非打不可,只是他一直在寻找有力的交战借口。

    1870年7月14日,因为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拿破仑三世向普鲁士宣战。19日,战争爆发。随着战场的不断扩大,俄国、奥地利、意大利等也相继加入战争的行列。美国虽然没有参加战争,但其经济受到了战争的巨大影响,尤其是石油业。海上运输线完全中断了,美国石油的出口只好宣布暂停。美国当时的汽船、火车的动力燃料依旧是以煤为主,而照明和燃料的使用量仍旧有限。这样内外夹击,美国的石油业顿时陷入了困境。宾州原油产地出现了大量的生产过剩现象,炼油商的日子出现了危机,严重的经济不景气再一次笼罩美国上空。

    原油的价格急剧下跌,其速度之快仅次于1860年的低价。在普法战争爆发之初,每桶油的价格已经降到了4美元以下,而到1870年年底,每桶原油只能卖到3.25美元。

    为了阻止原油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宾州和其他州的采油者自发组织成立了生产协会,即“石油生产者卡特尔”,这里的卡特尔就是协会的意思,实际上也是一处垄断组织。这个卡特尔一成立,就宣布一项决议:停采三个月。但是,可悲的是,他们并未真正团结在一起,有人想趁此机会大捞一把。所以,在决议颁布的当天,就有人对此进行破坏,他们在半夜进行偷采,结果导致原油的价格一降再降。克利夫兰地区的局面更加动荡、混乱。刚刚成立的标准石油股份公司,此刻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面对这种困境,乐观、自信的弗拉格勒也沉不住气了。洛克菲勒的心里也比较焦急,但并未表现在脸上。不论面对怎样的困境,他始终能沉得住气。他向弗拉格勒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

    9月1日,色当战役中,拿破仑三世及他的军队遭到了惨败,连皇帝都投降了,普鲁士军队已经逼到了巴黎,胜负已定,战争应该很快就会结束了。战争一旦结束,石油的需求量一定会增加。这和当初南北战争时的情形非常相似。洛克菲勒认为标准石油公司应趁这次经济不景气,把那些中小型企业打垮,以实现垄断目标。

    困境面前,乐观的洛克菲勒对石油的前景依旧充满信心。战争使他再一次意识到:他发大财的机会来了。

    洛克菲勒买来了欧洲的地图,像在南北战争中一样,他又开始关注战争了。并非因为他对战争有多大的兴趣,而是因为战争将直接影响到他的石油业,影响他的利润。他经常眯着眼睛站在地图前沉思,地图上依旧是插了很多图钉。铁路仍旧是整个问题的关键,他再次派弗拉格勒到湖滨铁路公司谈判。

    精明能干的弗拉格勒首先提出条件,放弃水运,将所有的生意都交给湖滨公司,这个时候,铁路运输也一样不景气,接到这样一大笔买卖的确是一件大好事,迪贝尔怎么会不答应呢!当然,铁路公司清楚,按照惯例,他们还是要给标准石油股份公司一定的折扣。但即使这样,还是比那些没有生意可做的铁路公司要好很多。这次还是一个秘密的协议,其内容是:标准石油公司运送1加仑石油的运费是10美分,而其他石油公司则需要36美分,其中的10美分交给铁路,剩余的部分则全部归标准石油股份公司所有。这样一来,标准石油股份公司就是将石油的生意停止,也可以享受26美分的运费收入。

    1870年10月17日,巴赞元帅率法军投降,德国的胜利已不可逆转。洛克菲勒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因为他知道,战争一结束,就意味着石油的需求量将会大增,生意马上就会好起来了。他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将同行中能挤掉的公司全部都挤走,或者将其吞并。

    这时候,又有一个坏消息传来了,范德比尔特提拔了一个叫华特生的人取代了迪贝尔的位置。这个华特生是范德比尔特的得力助手,曾在南北战争期间担任陆军助理次长,在待人处事方面很会耍手腕,承揽了当时所有北方军的货运。迪贝尔下台了,那么之前标准石油股份公司和湖滨铁路公司进行的秘密交易怎么办呢?

    洛克菲勒赶紧派人查明华特生的背景,经过调查发现,华特生和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董事长汤姆·斯科特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斯科特也曾在南北战争中担任过陆军助理次长。如果两个人联合起来,那对标准石油公司将是非常不利的。

    怎么办呢?在这紧要的关头,洛克菲勒依旧保持着冷静的风格。

    他决定等一等看一看,先了解一下对方怎么行动,再考虑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其实当时,不但炼油企业为自己的前途担忧,铁路公司的生意也不好做。他们知道,他们的命运和客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他们想联合炼油商,控制石油的产量,统一运费,以便和炼油商利益均沾,这样不是比在混乱的竞争中白白消耗资金要好得多吗?正好这个时候,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董事长汤姆·斯科特的秘书和友人,在1870年1月2日开的一个“南方开发公司”想要拍卖出售。于是,铁路公司和炼油商之间的联盟就此展开了。

    仿佛一切都在洛克菲勒的掌控之中,他没有主动出击,对方却找上门来了。一天深夜,华特生主动来访,他的身份不仅是湖滨铁路的董事长,还是宾夕法尼亚铁路霸主汤姆·斯科特的代理人。

    当时,因为战争结束,使得煤矿中的煤过度开采,导致原煤的大量积压,和石油一样,价格一直暴跌。而因为煤矿价格结构的瓦解,各个铁路公司之间展开了异常惨烈的削价战,以争取客户。当时已经当上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董事长的汤姆·斯科特实施了铁路卡特尔计划。他们集合各大铁路,比如里丁铁路、莱伯铁路、新泽西铁路等,结成卡特尔并停止运费之战,致使煤矿方面损失严重。很快,斯科特又和华特生秘密谋划要收购煤矿。对于这些事情,洛克菲勒、弗拉格勒等人是清楚的。

    华特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洛克菲勒心里还没有底,他暗暗地告诫自己,千万不能疏忽大意,因为自己面对的是一个非常不简单的对手。

    斯科特虽然出身军人,但他拥有任何一位政客或者商人所具有的投机本能。在南北战争中,他为北方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林肯总统很赏识他,提名他担任陆军次长助理。后来,他又担任了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董事长。着名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就曾是他的下属。他对美国南部和西部的开拓事业抱有相当大的野心,很想一展雄风。很快地,他就当上了得克萨斯州及太平洋铁路以及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董事长。他的势力甚至一度超过了范德比尔特、古尔德等铁路财阀。

    斯科特还计划将宾夕法尼亚铁路连接到纽约,甚至想插手长岛铁路。斯科特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坐视洛克菲勒和范德比尔特进行运费折扣秘密协定的人。他在对长岛的石油企业放下秘密的折扣诱饵后,便向洛克菲勒和纽约中央铁路发起了挑战。

    形势实在是太复杂了,在铁路界,除了斯科特,杰伊·古尔德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曾经打败了范德比尔特,把伊利铁路控制在自己手里,现在已经有消息说,古尔德掌握匹兹堡及产油区的炼油业者,并和当地的铁路公司交涉有关折扣问题。如果消息真的可靠,那么,就会导致和当初斯科特收购煤矿时相同的后果。铁路公司将会控制炼油业者,如果处理不当,铁路公司间就会出现混战,一旦这样,洛克菲勒折扣战略垄断的局面将会遭到破坏。而且一定会引发新的一轮运费大战,如果真是这样,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洛克菲勒只有一个目标:坚决不能受制于铁路公司。

    华特生首先提出了一个铁路大联盟的构想,那就是运输石油的所有铁路公司都将携手合作,但只和特定的大炼油商结成联盟,坚决不允许那些规模很小的中间石油业者和石油原产地业者加入。

    对于这个构想,洛克菲勒显然很感兴趣,因为这正符合他的意思。他早就想把其他的石油公司合并起来,以自己的公司为中心进行运作,这样更能提高效率。而且,铁路公司和石油大亨们联合起来,将石油业和运输业完全垄断,一直是他多年的梦想。

    但洛克菲勒明白,这个大联盟是与特定的石油业者之间签订的秘密协定,这个阴谋即使不说明,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

    洛克菲勒了解到范德比尔特似乎也想跟他的老对头古尔德合作,毕竟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洛克菲勒意识到,假如范德比尔特真的与古尔德合作了,那么一场大混战,至少是运费方面的大战是避免不了的了。一旦在运费方面发生恶性的竞争,那么铁路公司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至于炼油业者,却会获得很大的好处,因为削价竞争,运费就会大大降低了,石油也可以低价出售了,同时利润还可以增加。

    洛克菲勒原本想借着经济萧条这个有利的时机,将小石油业者全部吞并,但这样一来,当初和纽约中央铁路所订立的秘密折扣协议将作废,原本由标准石油公司独自享有的折扣条件将不复存在,当然那不过是一种口头协议,随时可以废止。

    洛克菲勒决定,要想接受这个大联盟的计划,一定要附带一些条件,那就是控制权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以免铁路公司随意提高运费。

    联盟的事就这样确定了。

    由洛克菲勒和斯科特共谋而产生的这个大联盟——企业统一联合体,可以说是最早的托拉斯的前奏、控股公司的雏形,是企业统一联合体这种特殊的半垄断形态的开始。

    所谓企业统一联合体,是指独立的企业,各自以独立形态进行资本合作,借此可以形成一个母公司,各独立企业则受母公司分配的限制。如此一来,便形成金字塔型的企业合作,此处的母公司是一种变形金融资本,称为控股公司。在美国,这种观念的创始者可以说是洛克菲勒与斯科特。

    19世纪的最后30年是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而洛克菲勒的垄断意识是这个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重工业的兴起和企业规模的扩大,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有了充分的前提条件。

    与此同时,资本的集中和垄断所形成的市场条件也日趋成熟,使得商品和金融的运转渠道最终集中在少数资本集团的手中。

    但是,这只是一些外部因素,资本的积累和集中是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关键因素。南北战争后,美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并呈现出积累规模大、速度快的特点。而在战后出现的股份公司,在资本集中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特别是铁路公司的资本积累特别突出,这为企业的兼并、过渡到垄断提供了有利的手段。

    在一个生产部门中,有很多大的企业同时存在,各企业间充满了竞争和对立,从而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初级形式,即卡特尔。也就是生产同类产品的大企业结成联盟,并在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生产规模等方面达成妥协。前文我们曾介绍过产油区的“石油生产者卡特尔”就属于这样的垄断组织。但洛克菲勒对于这种垄断形式非常不感兴趣。

    垄断再高一级的形式就是辛迪加,是同一个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通过签订同意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建立的垄断组织,也称财团,这是卡特尔和金融资本结合产生的。采取这种形式的企业一般在生产上和法律上都有自己的独立性。正因为如此,辛迪加可以垄断市场和价格,从中获取高额利润。还有一种形式叫康采恩,是由共同依赖某一个大金融资本集团的不同经济部门的大企业、大公司和银行联合组成的。但是,洛克菲勒的目标依旧不是这些形式,他的理想是托拉斯。所谓的托拉斯也是一种企业联合体。托拉斯由若干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大企业合并组成。

    由洛克菲勒与斯科特共谋而形成的这个企业统一联合体,当时只是个特殊的半垄断形式。他们都知道,谁掌握了领导权,谁就拥有主动权,将有利于自己的一些企业纳入到联合体中,而且还能对价格实行控制。为了能够得到这种领导权,他们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竞争。

    很明显,就像洛克菲勒所想的一样,斯科特想着铁路公司可以掌控这个利益联合体的主权,但因为洛克菲勒的一再坚持,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最终还是由下属炼油企业掌控了主权。

    摆在他们面前的还有一个法律上的问题。当时,政府方面的一些有识之士早就预料到垄断的可能性,而垄断是有悖于美国的自由企业精神的。因此,州议会通过的州法规定,美国各州不得设立控股公司。但是,斯科特神通广大,善于使用各种权术,他不断地对宾夕法尼亚议会施加压力,通过贿赂等手段收买议员,结果,巧妙地攻破了不可以成立控股公司的州法,不但在其他州之前成立了控股公司,甚至还想尽一切办法将垄断企业的控制范围扩大到其他各州。

    斯科特和洛克菲勒组织的垄断联合体终于在宾夕法尼亚州产生了,它是美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企业统一联合体。

    斯科特的威风仍旧不减当年,他不但创建了这样一个统一体,而且他自己还拥有一家证券投资公司,他这时的野心是,想利用这家证券投资公司为跳板,不但将股票囊括手中,还要拥有南部各州铁路。

    此外,在南北战争时期,他还采用各种手段,大搞军火调度,因此和法国的一些投机公司建立了一定的关系。

    但是,就在斯科特想借宾夕法尼亚铁路以折扣诱惑长岛的炼油厂,并且古尔德的伊利铁路也在向纽约各炼油企业频送秋波的同时,其他大型的铁路公司也纷纷坐不住了,比如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与英国出资的西亚特兰大铁路,也以同样的条件,做出了同样的行动。

    所有深入石油原产地的铁路线,纷纷加入到运费折扣混战中,事态已经越来越严重了。

    1871年,因为成品油的价格不断下跌,很多炼油厂都濒临破产的边缘。但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标准石油公司还是为股东分配了40%的红利。而且,洛克菲勒还看到了在这种不景气的情形背后,隐藏着的商机,他决定要好好利用一下。

    与此同时,在1871年的整个冬天,斯科特和洛克菲勒共谋而成的这个联合体都以隐蔽的方式进行着。洛克菲勒和其他一些大炼油企业的老板们不断地在纽约与斯科特、范德比尔特、古尔德等铁路大亨们举行会议,商议联合体成立的有关事宜。经过在纽约数次秘密商议之后,控股公司终于宣告成立。

    关于公司的名称,大家一致同意采用斯科特提出的“南方开发公司”命名,因为这个名字不太引人注意。就性质来说,这个南方开发公司实际上就是一个具有双重性质、同时跨石油和铁路两大行业的垄断组织。

    公司的资本额为20万美元,控股公司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股份总数共计2000股,每股100美元。

    那么应该选择一些什么样的石油企业来加入这个联合体呢?洛克菲勒经过仔细思考后,列举了一些候选公司的名单,然后拿来和弗拉格勒商量。其实,要想选出一些合适的石油企业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需要相当的谨慎,因为面临着一个秘密的大阴谋,这个阴谋就是:铁路大联盟所提供的运费优惠,只有参加这个计划的企业才有权享有,其他的企业则无法得到。因此,对于洛克菲勒来说,被选出来的企业,目前可能是利益共同体,但难保将来不成为他的竞争对手,这样一来,自己想要垄断石油行业的计划肯定会遭遇一定的障碍。

    “没有被选中的那些石油企业,在这场运费战争中必输无疑,他们的命运只能是死亡。”

    “然而,假如那些没有被选中的企业势力很大,也存在一定的危险,一旦他们的自我防御本能被激发出来,单独成立卡特尔,那将是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经过两人非常谨慎小心的商议,最后选出12家石油公司,它们都是市场占有率较大的企业。其中,匹兹堡有4家,费城有3家,纽约有2家,其余的3家则由洛克菲勒兄弟和弗拉格勒所有。标准石油公司的参加者为洛克菲勒等三人,假如计算控股数量的话,他们三人加在一起就是540股,也就是说,洛克菲勒家族是这个组织的最大股东,从而也就使得标准石油公司在这个联合体中享受的权利比其他任何一个股东都要多,这也是洛克菲勒掌握领导权后所取得的第一个好处。

    由于洛克菲勒的强烈坚持,铁路大联盟只允许范德比尔特的代理人华特生以代表人身份加入控股公司。控股公司的董事长由华特生出任,而斯科特与其他铁路公司的老板,都隐居幕后。

    在幕后,斯科特事先便有妥善的安排,他与范德比尔特及古尔德等铁路公司缔结有秘密协定。三个铁路大亨各自享有相应的权利,他们的利益暂时达成了一致。

    这个控股公司和铁路大联盟之间,当然也已经签订了运费秘密协定。他们规定,从石油原产地克利夫兰到炼油区匹兹堡,每桶原油的运输费用为80美分。比削价竞争时高达两倍的公定运费标准一经确立,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必须严格遵守。但参加此联盟的炼油业者,可获得相当于公定运费l/2的折扣,即每桶40美分。这对中小炼油企业是一种严重的不公。

    实际上,这种运费联盟可以说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典型例子。而且,这个所谓的“南方开发公司”其实就是一个具有空壳性质的公司,当时,有人指出,这个空壳公司是美国商业史上的大骗局,是洛克菲勒为寻求行业霸主地位而采取的阴险招数。因此,有人把这称为“美国工业史上最残酷的死亡协定”,这种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为了禁止铁路公司和那些未加入联盟的炼油企业做生意,联盟对此也有相应的严酷规定。一旦发现有哪家铁路公司和不属于“南方开发公司”的成员做生意,他们就要被罚款,也就是铁路公司需要支付给“南方开发公司”成员相当于回扣的钱。举个例子来说,假如铁路公司和一个非“南方开发公司”的成员做生意,替他们运输石油,折扣为每桶40美分,那么作为成员的标准石油公司也要拿到每桶40美分的折扣。

    另外,“南方开发公司”需要对所有的铁路公司每天的运货清单一一查看,以便其成员对独立公司的工作情况了如指掌。除此之外,公司所有的成员厂商还都具有审核铁路公司账本的权利,以防止他们和独立厂家来往中抽取额外的回扣。所有的这些规定,其实都伤害到了独立厂家的利益。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联盟的权力的确是非常大的,也意味着洛克菲勒的权力是非常大的。刚刚三十出头的洛克菲勒就完成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有重要影响的一步,建立垄断组织。

    垄断引起的愤怒

    垄断表面上看是一些独立的大企业为了解决利益冲突,避免混乱而采用的一种游戏规则,但是对中小企业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最终一定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虽然洛克菲勒等人小心谨慎地处理,但是在选定纽约的炼油企业这件事上还是出现了问题。当时,他们是想快一些将那些独立的厂商消灭,从而垄断市场;希望通过联合的方式将石油业中混乱的局面,特别是随意变动的价格稳定下来。但是,这个计划刚刚开始两个月,消息就泄露了,铁路大联盟的秘密也被揭穿了。产油区出现了一片恐慌与骚动,一场中小型企业保护自己生存利益的战争就此爆发了。

    1872年2月,普法战争结束刚刚一年,这一年的冬天格外冷。当阿巴拉契山脉顶峰吹来严冬的冷风,把产油河整个都冻起来时,一个更加让人心寒的消息传来了。很多人在街头议论纷纷:

    “铁路运费好像涨了一倍。”

    这个消息像一颗炸弹顿时在人们中间爆炸了,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街头巷尾酒吧等地,此刻的他们忘记了天气的寒冷。

    “铁路公司想把石油原产地搞垮吗?”

    “这样做,我们还有什么活路啊!”

    当地所有的报纸都报道了这个所谓的秘密协定,同时还冠之以“小偷”、“魔鬼”等字样。

    产油区笼罩在一片不安和愤怒之中。在泰特斯维尔的歌剧院,聚集了3000多人,个个满脸愤怒的表情,其中包括当地的炼油业者和钻油业者,以及石油掮客,城市的银行家和零售业人士也都聚在一起,商量对策。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争。他们拟订抗议书后,立刻分别致函铁路公司董事长。

    大规模的抗议集会和大规模示威游行此起彼伏。

    在泰特斯维尔歌剧院举行的大会上,油田区的油主和炼油厂商马上集合起来。主张恢复“原油生产协会”。另外,他们又拟订包括下列三项内容的抗议电报:

    1.所有油主减少其三分之一的产量。

    2.不可用地雷及其他人造的工具进行开采。

    3.30天内不可以开采任何新油井。

    会议结束后,他们将“原油生产协会”改名为“石油生产工会”,并规定,工会中的所有成员都不能和“南方开发公司”的任何一个成员做生意。由此可见,这些油主和厂商们的确是愤怒到了极点,他们不但想出种种抵制的办法,还攻击对方采取的各种手段。

    很快,大联盟的阴谋家的名字就在产油区《油城井架报》上每期头版的显着位置出现了,还用黑框框起来,非常醒目,其中就有约翰·D.洛克菲勒。

    虽然洛克菲勒在克利夫兰的工业界是很出名的,但是一些平民百姓对于他还很陌生。经过这一事件,洛克菲勒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个“臭名昭着”的人。有一段时间,洛克菲勒根本不敢在克利夫兰抛头露面,他躲到了纽约。虽然他在不停地为自己辩护,但是愤怒的人们已经不再相信他了,他成了恶势力的代表。

    洛克菲勒认为,生意还要进行下去,至于外面那些游行的人们,暂且就不去理他了。事情总会过去的。他又一切照旧了。他频频地往返于克利夫兰和纽约之间,继续和铁路巨头不断地见面、商谈,给他们打气。但此时,他的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出现了。当产油区的人们不停地喊着减产的时候,一个叫亚吉波多的年轻商人提出了一个特别的更有力的对策——大封锁。亚吉波多出生在一个浸礼会牧师之家,短小精悍,长着一副娃娃脸,经营一家不大的炼油企业。他具有很强的组织才能,是个天才的领袖人物。在这点上,那些大老板们永远也比不了。别看他个头小,但演讲起来声音洪亮,底气十足,而且幽默风趣,极富感染力。

    在亚吉波多的领导下,产油商和炼油商同心协力联合起来,并得到了工人和报界的支持。他们专门筹集了100万美元,成立了一个产油商保护协会。

    这时,为了独吞利益的“夜猫集团”又出现了,亚吉波多又组织起了强有力的自卫武装在夜间巡逻,一旦发现有“夜猫”活动便毫不留情地将他们的钻井设备和运输车毁掉,使其无法生产。

    在亚吉波多的卓越领导下,那些中小炼油企业坚强地团结起来了。除此之外,为了加大宣传力度,亚吉波多还特意印刷了3万份传单,分送给华盛顿联邦议员和宾夕法尼亚州的州议员以及法院。而在他住饭店需要签名的时候,他从不忘记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写上“每桶4美元”的字样。他是想利用这种方式把原产地业者“每桶4美元”的要求加以传播。

    与此同时,大联盟方面也开始进行活动了。他们秘密派遣华特生前往产油区查看情况。华特生经过一番调查,回来后向洛克菲勒进行了汇报,他特别提到了那里极有影响、极有组织能力的亚吉波多。

    洛克菲勒虽然没有见过亚吉波多,但他一看此人的姓名,就想起来了。有一次,洛克菲勒要入住泰特斯维尔饭店,翻开旅客登记本准备登记时,发现其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签名:

    “亚吉波多,每桶4美元。”

    从此,洛克菲勒对这个人时刻关注。他感到这一招的确很高明。不管这位亚吉波多先生走到哪里,他的签名都是这样。洛克菲勒内心不禁对他产生了几分佩服,他想将这位年轻人收买过来,如果这样他的力量将更加强大。但洛克菲勒也非常清楚这是一个不好对付的家伙。

    华特生询问洛克菲勒是否需要和亚吉波多见个面。洛克菲勒清楚华特生的意思也是拉拢亚吉波多,瓦解产油区的队伍。但是他觉得现在还不是他亲自出马的时候,于是他派华特生去找亚吉波多谈谈,并以优厚的待遇引诱他加入南方开发公司。

    华特生随即奉命出发了,没想到,这位年轻人根本不吃华特生这一套。在被亚吉波多戏弄一番后,华特生灰溜溜地离开了。

    亚吉波多刚回到产油河,就赶紧将船运业以及马车货运业者都召集到一起,联合起来投入到这场铁路运费大战之中。在他看来,一旦原油供应中断了,铁路和石油业者一定会向他们投降,这个策略就是坚壁清野。

    当时很多报纸对这件事进行追踪报道,而且不断地追问到底谁是大联盟的主谋,最后,在报纸的社论中,主谋者的名单被公布出来了,共登有7名,洛克菲勒自然是少不了的。石油大战自此开始白热化。

    当各方知道铁路的这种垄断行为后,都特别愤慨,叫骂声不断。

    整个美国的各大城市,什么费城、波士顿、亚特兰大、旧金山等地,无论是大报纸,还是小报纸,都对这场石油大战做了专门的报道。

    洛克菲勒筛选炼油企业加入大联盟时所担心的局面也开始出现了。当初曾被洛克菲勒排除的公司联合起来,在纽约成立了炼油业联盟,同时他们还派出一部分人到产油河地区进行访问,准备和生产联盟联起手搞联合运动。这完全出乎洛克菲勒的意料。当初他在创建南方开发公司的时候,主要的战略就是只允许一家纽约地区的炼油公司加入进来。

    在纽约港,有很多家炼油公司,但大型的炼油中心一家也没有,所以,美国的石油主要是销往此地。洛克菲勒曾想,假如只同意波斯特维克公司作为纽约的参加者,将来可以将其买下,其他的小型企业就无足轻重了,完全可以借着运费的战争将他们统统打败。但这只能成为洛克菲勒的一种梦想了,因为纽约的联盟有左右华盛顿方面的报纸的帮助,很快全国各地就了解了这一事件。各方面都给炼油商和铁路大联盟施加强大的压力,就连政府官员和一些社会名流也纷纷站出来,发表谈话,指责南方开发公司和铁路大联盟的所作所为。

    因为产油区的有效抵制,南方开发公司成员的贮油库日渐空虚,洛克菲勒这个时候更加沉默了。弗拉格勒这个时候也一句话不说了,只是和威廉亲自到石油产地张罗原油,还要小心翼翼地避开生产者同盟的成员们。

    1872年3月中旬,产油区的抵制终于占了上风。由12人组成的调查小组和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负责人以及南方开发公司的幕后主使人斯科特联系上了。斯科特为了防止众怒,立即承认该公司所有契约都是违法的,并马上撤销,然后与产油区的商人们合作。但调查组的人员认为这样也不妥当,便决定去找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负责人。

    他们见到了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董事长范德比尔特。范德比尔特一见到这些人,再次发挥他拿手的手段,极献殷勤。之后,他便开始批评起南方开发公司,仿佛自己和这个公司毫无关系。最后,调查小组没有问出什么,只好作罢。

    不久,在费城的柯乐尼尔大饭店召开了一场特别的会议,其参加者一方为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董事长斯科特,还有一方就是石油原产地和纽约的同盟代表。

    斯科特为自己辩护说,南方开发公司与铁路大联盟的协定是运费同盟,同时还一再强调,因为铁路运费长时间时高时低,始终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为了调整差距,公正地弥补亏损的路线,这才订立了这个联盟。面对舆论,早已腐化的铁路公司很快就显示出了软弱的一面。

    古尔德甚至还宣称:“我是被迫参加的。”

    就在大联盟已经处于下位的时候,在第二年的春天,纽约又举行了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的参加者为铁路大联盟的代表和同盟的代表。

    会议地点在古尔德的伊利铁路办公室。参加会议的除了范德比尔特、古尔德、华特生、斯科特等铁路界巨头外,所有相关铁路的高级人士也都列席参加,洛克菲勒也要参加会议,他再也不能眼看着他的庞大计划即将流产。

    会议一开始,调查小组就开始对产油区不停地抱怨,然后他们又要求铁路公司必须和炼油企业脱离关系,否则后果难以想象。

    这时候,洛克菲勒从克利夫兰赶来了,进入会议室。调查小组的人马上就要离开,因为他们不想和恶毒的大蟒蛇见面。

    洛克菲勒不得不带着失望的神情离开了伊利铁路办公室。

    经过长时间的谈判,铁路公司做出了和解的姿态,保证立即废止与南方开发公司之间所签订的折扣秘密协定,另外拟定新的条约,同时和原产地同盟再次签订运费协议,并保证这个协议公平公正公开。

    新的条约的主旨是平均分配原油和运输的生意,涉及所有的各方人员。斯科特当场拟定了协议,所有的人都在上面签了字。

    新的协议书上注明:所有的公司都不可以拿回扣,也没有任何特权或均分生意。从协议的表面上看,它还是公平合理的,但事实上,匹兹堡和克利夫兰两个地方却很吃亏。因为这两个地方将一桶原油从产地运到工厂需要花费50美分的费用,然后将精炼油运送到纽约出口还需要再花1.35美元。但是,产油区的厂家在提炼之前,可就地取材,不花一分钱的运费。原油经提炼后,只需要花1.35美元的运费就可以运到纽约,所以,他们每桶油的成本就比克利夫兰节省了50美分。而在纽约当地的厂家,提炼后的运费又可以省去了,他们占的便宜更多。从这点可以看出,他们其实是想趁这个机会将处于中间地带的克利夫兰和匹兹堡的炼油企业挤垮。

    至此,石油大战才真正结束了。洛克菲勒这次是彻底地失败了,随着同盟取得胜利,禁运的大封锁制度也被解除了。

    铁路大联盟和原产地同盟握手言和了。从表面上看,问题已经和平解决了。但实际上,双方的矛盾依旧很深。产油区的一些强硬派还是不肯将原油卖给标准石油公司,因为他们恨透了洛克菲勒。但是,标准石油公司的产油量是巨大的,一旦输入原油和输出的精炼油停止,铁路公司的生意马上就会受到影响。而且,标准石油公司是产油区的一个大客户,如果少了它,他们的生意也会直线下降。

    这种僵持的局面一直持续到4月初,产油区终于有人支撑不住了。最开始,是这里的夜猫掮客陆陆续续地卖给标准石油公司大约两万桶的原油。很快,这件事被“每桶4美元”的亚吉波多发现了,于是,他给这些“夜猫”的掮客扣上了一顶“叛徒”的帽子。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没过两天,再次出现新的“夜猫”掮客将石油偷偷地卖出了5000桶。再后来,一个油主打开僵局,偷偷地将原油卖给了标准石油公司。甚至还有人出面说:“我们只有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如果有一个人与敌人来往,其余的人应该一个个跟上。”

    南方开发公司解散了,但是,洛克菲勒对此从未后悔过。当人们指责他是元凶的时候,他更是不以为然。他说:“它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知道这件事和良心有关,但在我和我信奉的上帝看来,这还是一个不错的计划。如果以后还需要这样做的话,我还会照样去做的,甚至做它一百次。”

    那么,经受打击之后的洛克菲勒是会因为计划的流产而改变初衷,还是会坚持到底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